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美国教育也内卷——诺奖高中哪家强

渡十娘出品 渡十娘 2023-02-10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湖衣
编辑|渡十娘 




关于作者: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庐山下,梦比珠峰野。中年听雨公车中,数据千行,唯恐绿翻红。


而今听雨珠帘暮,却叫少年妒。城中明日展梵高,土豆青椒,片作葵花娇。





今天是忙碌的一天,早上六点半打开计算机,一直忙到下午六点。直到晚饭前,才有空闲翻看私人邮箱,这一翻,就翻到了一个喜讯。
本镇高中的84届毕业生Carolyn Bertozzi 获得了今年诺贝尔化学奖。Carolyn之所以能够与 Morten P. Meldal 和 Karl Barry Sharpless 一起分享今年的诺奖,是因为他们对点击化学与生物正交化学发展的贡献。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吐槽一下翻译,还不如翻译成“一见钟情化学”更能反映两个氨基酸分子反应连成多肽时那个契合)是Sharpless在1998年引入的一个基于生物合成途径的合成概念。就像乐高玩具一样,复杂的生物分子(蛋白质、DNA、糖、脂)构成单元相当简单,二十几种氨基酸、四个碱基以及十来种初级代谢产物。但是自然界却能够通过点击反应将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碳基小分子快速拼接起来,在极短的时间完成生命所需物质的合成。简单、快速、具有天然产物独特的立体选择性、产率高、易提纯、产品稳定、副产品无毒无害。。。。。。种种优点,使得点击反应成为蛋白质组学、药理学和各种仿生应用的宠儿,生物分子与报告分子的点击结合对于生物分子的检测、定位和鉴定更是特别有用。而可控的生物正交反应,则打开了在复杂细胞裂解物中击中特定靶向的大门。可想而知,他们的研究工作对于医学发展的潜在贡献。

click chemistry之滥觞

说实话,虽然小时候的理想是做居里夫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想变成了梦想,对于诺奖的关注也便逐年下降,可见白月光朱砂痣也是有保质期的。不过,到底是身边的人获奖,所以还是要沐一沐月华白,掸一掸朱砂红。上网冲浪,冲出了一堆陌生仔细读了却也能明白的名词之外,也冲回了一点少年时光。维基更新得很快,我们知道了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2005 年)、医学研究所(2011 年)和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2013 年)的成员,也是学术界和科学界公开的女同性恋者。幸好是学术界与科学界,Carolyn名下葡萄一样累累垂垂的各种奖励之下也就添上了诺奖这重彩一笔,就像足球明星终于举起了属于他的世界杯。

Carolyn接受local电视台wbur采访。她是第八位获得诺奖的女性科学家。

邻里聊的却是她的小时候。第一个想起Carolyn是莱镇高中学生的,应该是Mr Leonard,LHS退休的音乐教师。所以最早聊起她的其实是莱镇高中的孩子。音乐老师之所以能够记住她当然是因为她的音乐才能。在高中的时候,她就因音乐创作和音乐成就而获得多个奖项。她作为键盘手的天赋甚至让她得以被几家大学摇滚乐队所录用。她也确实短暂考虑过从事音乐事业。事实上,她的父亲是MIT的物理学教授,Carolyn姐妹仨从小就围绕着科学长大。小时候的理想都是长大后做一个核物理学家--Carolyn是1966年出生的,84级大学生。核物理学家,是冷战时期的明星,从美洲到欧洲,从中国到古巴,都需要四十五角仰望的存在。不仅南七技校的学生逃不掉它的魔咒,就连影响了一代女生恋爱观的亦舒师太都喜欢把笔下的男主角塑造成学原子物理。当然,亦舒师太是爱屋及乌,她哥倪匡在爬格子养家之前似乎就是原子物理门的。Carolyn的母亲则毕业于卫斯理,这一对,可称佳偶天成,妥妥师太笔下的最爱。

费米夫妇1954年在洛斯阿拉莫斯核物理研究所的合影。找不到满意的家明与玫瑰,就这张吧

除了冷艳高傲的核物理,八十年代,还有一句话,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所以,南七技校女生最多、竞争最激烈的就是生物系。招生老师来我那个默默无闻的母校招生的时候生物系已经没有名额了,我也就选了近代物理。只是填完表后,老妈看了看我头上演三毛不需要化妆的稀疏黄毛,担心被核辐射照射之后连那几根黄毛也保不住以后出嫁更难,就跟我科普了一下核辐射的可怕。我怕她叨唠只好换了个志愿。后来听说,物理系和近代物理系的几个名额,一个给了省状元,一个给了物理竞赛拿牌者,一个给了老牌名校的学生。这绝代双骄,我就算不改志愿多半也是进不去的。很多年以后,就跟核物理一样,有一大批的生物学家面对残酷的职业竞争,被迫转行。绝代双骄,遂成绝响。当然,历史是曲折的,医学是发展的,那么多的人才涌入,十年磨一剑,生物学家们终究等到了春天。原子物理,倒是还需要继续蛰伏。毕竟,正常人都喜欢健康长寿,而不是战争。原子物理无措,错的是不可控的人心。

核物理: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言归正传,William Bertozzi教授的梦想是三个优秀的女儿都进MIT,一来为了自豪感;二来MIT免了她们的学费。让老爹失望的是,不仅Carolyn的姐姐Andrea(现任UCLA数学教授)选择了普林斯顿,Carolyn也选择了哈佛,她觉得哈佛的长处在于可以提供科学之外的东西。除了学业出色之外,哈佛大学录取卡罗琳的原因之一是她足球踢得好,之二当然是她在音乐上的造诣。爱好太多,Carolyn终究是听了父母的话,选了能够养家糊口的医学预科专业。别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高中生们放弃更时髦光鲜的艺术喜好,走进柴米油盐的现实。可见,无论中美,人们选择未来职业的时候依旧会衡量一下现实。好在对于Carolyn,这也不算特别艰难的选择。她成长的过程科学一直是中心,音乐才是投影在波心的偶然。幸运的是在本科二年级学习号称预科生淘汰课程的有机化学时,Carolyn发现这才是她的最爱,于是有了今天的诺奖新人。青梅竹马,终究不及一见钟情。

图片来自网络

Carolyn的获奖,让和莱镇有密切关系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增加到十位:

Carolyn Bertozzi,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2
Konrad Bloch,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Nicolaas Bloembergen, Nobel Prize in Physics 
Peter A. Diamond, 2010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MIT 
Samuel Ting, Nobel Prize in Physics 
Clifford Shull, Nobel Prize in Physics 
Robert Solow, Nobel Prize-winning economist 
Mario Molina,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Salvador Luria,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Oliver Hart, 2016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Harvard

一个诺奖起码关联五所学校,出于好奇心,校友去找了一下诺奖获得者毕业的中学。好家伙,前三名都是纽约的。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一骑绝尘,七个诺奖,最晚的两个得奖者是66届高中生。Stuyvesant High School 四个诺奖,最晚的63届。James Madison High School 四个诺奖,最晚的47届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

第四、第五在英国,Westminster School和Harrow School,各有三名诺奖,可惜历史久远,唯一可查的是1893届,上世纪老古董,大英帝国,终究是日落了。

Westminster School

麻省的 Phillips Academy也是三名诺奖,历史,也很久远,最晚的竟然是33届,有点儿跌眼镜。

Phillips Academy

意外的是University Laboratory High School,UIUC的实验中学,竟然也有三名诺奖,横跨物理、医学、经济三个领域。最晚的48届。难怪到现在还能撑起计算机与工程的大旗,不得不佩服它的底蕴。伊利诺尔洲还有一个学校Niles East High School,两名诺奖。最晚的是08年获奖的Martin Chalfie,65届。

University Laboratory High School

与中国有关的是香港的St. Joseph's College, 2009年的物理诺奖Charles K. Kao是这所教会学校52届学生。

St. Joseph's College校徽

表单上最晚的诺奖获得者是2011年的物理诺奖Adam Riess,Watchung Hills Regional High School 88届学生。

很显然,这份表单有许多缺失。记录在榜的绝大多数学校都在东部,西部几乎没有一家上榜,倒是伊利诺尔两所中学出了五名诺奖,让人恍然想起铁路时代中部曾经的繁华。教育大省麻省在这份名单上很平庸。事实上,镇里mailing-list上今天只有一个帖子提到这事,参与讨论的只有五个回帖,热度还不及另一个莱镇高中午餐供应不足的帖子,那个帖子有六个回音。作为华裔,我还点开了另一个帖子,因为它提到小镇被WalletHub评为全美最宜居小城第四名(评论因素是affordability, economic health, education & health, quality of life, and safety),文章发表在boston环球房地产版块。


傍晚做头发的时候与理发师聊天,她也没有提起这件事。理发师和他先生都是爱尔兰移民的后裔(波斯顿两大族裔一意大利二爱尔兰),她的曾祖父18xx年(应该是爱尔兰大饥荒时期)移民新英格兰,最早来到莱镇的是她的祖母。她说,莱镇原本是个蓝领镇,她小时候这里一片农田,直到80年代,才开始大发展(那也是文革结束,中美建交,冷战结束的时期),不仅仅是莱镇,剑桥、concord、acton也都是那个时候开始大建设的。如今,莱镇的马场已经消失,农场也只剩下一座,现代画家Loring Coleman笔下的谷仓也成为中年人与老人的记忆。在理发师看来,那是最美好的时代,房子与房子之间有很多的空间,出门可以看见绿野。那样的田园风光,应该确实是美丽的,可惜我没有看过。

1857年10月31日Ballou画报中抵达波士顿宪法码头的移民

我来到麻省的时候Boston还没有从八十年代末的地产泡沫中完全复苏,Boston大学附近的公寓仅仅价值五万美元,偶尔学校会告诉留学生allston附近邻里关系紧张,小心枪声。三十年过去,Boston的中国城不再有红灯区;曾经的垃圾填埋场也成了职场年轻人的家园;曾经的老兵街区一座座豪宅拔地而起;莱镇高中也卷出了名。这一切不是太美丽,好像也不是很糟糕,不过是又一代人的选择。理发师没提到Carolyn, 我自然也没提。

电视台去采访了。千篇一律梗一样的半夜电话惊魂有些无聊,倒是记者问起她希望对莱镇高中或者社区图书馆的年轻姑娘们说些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如果我和所有莱镇高中的学生一起在图书馆,我会成为听众。我希望她们告诉我,【你未来想去哪里,你的计划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因为有梦想的人是与他们同龄的学生。他们是思考未来的人。与同龄的我相比,他们的未来更丰富。他们充满激情,他们无所畏惧,他们野兽凶猛;他们也是非常乐观的一代。他们在未来可以取得的成就无可限量。所以我认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他们从我身上学到的更多。”

2022化学诺奖三剑客。Sharpless已经是第二次获奖


到底是诺奖,高屋建瓴,清晰地认清楚新一辈才是自然界进化的方向,老人应该学习的对象。84届高中生,原来诺奖这玩意,离我们这代人这么近了,似乎也在提醒我们,九斤老太也离我们不远了。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2021,走好,不再见!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上海疫情:


热门栏目: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湖衣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