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与毕加索博物馆,在巴黎两馆同时开展,两位艺术家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从历史的时间隧道里,看两位艺术家面对艺术追求的激昂陈词。
从2021年2月9日至7月18日,巴黎国家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和罗丹博物馆合作,举办了毕加索和罗丹的特别展览。此次展览在毕加索博物馆和罗丹博物馆同时开放,汇集了两位艺术家在艺术史上划时代的创作。
此次展览毕加索博物馆网页首页的选图,用了毕加索与罗丹作品中关于“吻”创作的作品。
罗丹的这个雕塑《吻》中,这对恋人是来自但丁的《神曲—地狱》中一对受到诅咒的偷情男女。这对恋人是19世纪艺术中非常流行的主题。罗丹在世期间他完成了《吻》雕塑的三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比正常人体要大。
毕加索的这幅在1969年《吻》两个头像由一条直线相连,占据了整个画面。毕加索毫不犹豫地使脸部变形,两张脸更加贴近。鼻子被塑造成一个共同的轮廓,嘴互相咬,女人的眼睛(即使在侧面显示)仍然可见,但其前额向后倾斜。
“吻”是两个人情感的交流,此次展览,是艺术史上重要的两位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且敢于打破传统的艺术家,在作品的传达方式与思想的碰撞。
两家大型专题博物馆之间的这一次特别的合作展览,为观众在欣赏和了解这两位为当代艺术做出贡献的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视角。
毕加索(Picasso)吻
展览对罗丹(1840-1917)和毕加索(1881-1973)的作品进行交叉阅读,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永久性地打破了他们的时代里当代艺术的框架。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凯瑟琳·谢维洛(Catherine Chevillot)和弗吉尼亚·佩德里索特·卡桑(Virginia Pedrisot-Cassan)将两位艺术家视为“行动中的两种思想”。尽管在不同的背景下,两位艺术家在绘画和雕塑领域有着相同的志向和影响力。
罗丹重塑了雕塑,毕加索的绘画创新了视觉体验。由此这个展览诞生了一个新的视觉连贯性:罗丹的表现主义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
这次双展强调了艺术过程的丰富性,艺术家的才华以及他们的相似之处,尽管他们自己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罗丹和毕加索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背景下参与了历史的决定性叙述,这无疑是它们相似之处的关键。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发明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19世纪末的表现主义革新者
罗丹(Rodin)
提到罗丹,最广为人知的一定是他的《思想者》。《思想者》它的原名叫《诗人》,表现的是但丁神曲中人间地狱里种种罪恶的思考,后来又单独参加了一次展览,然后罗丹把它命名为《思想者诗人》,所以慢慢的思想者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罗丹(Rodin)《思想者》
罗丹最开始是被色彩而吸引,一心想当油画家,对意大利画家提香和荷兰画家伦勃朗情有独钟。但姐姐并没有更多的经济条件供他买画布和颜料,他只好按捺下创作油画的冲动,专攻素描。他开始练习只需要纸和笔的素描,以这样最低成本方式的学习迈入艺术世界的大门。
罗丹(Rodin)早期素描图
而今日的大师,在年少时也有过不耐烦的经历。每日无休无止的素描让罗丹感到厌烦和枯燥,他想撕掉自己的草稿。他的老师勒考克抢救下草稿,告诉当时这个冲动的少年:“保留草稿,它可以使你明晰地看到自己前进的脚印。”
罗丹(Rodin)早期素描图
罗丹(Rodin)早期素描图
勒考克告诉罗丹:“有两种学生,一种像制图员,只会机械地临摹;还有一种像伦勃朗,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在寻常景物中抓住让人悸动的魂魄。”
而在罗丹看到自己的创作生涯后,他开始质疑完成一件艺术品的想法,他认为“没有什么是可以被捕捉并真正完成的。”。
1864年跟随法国雕塑家安托万·路易斯·巴里一起学习,这位大师创作的青铜雕塑都表现出精确的解剖细节和动态张力,而罗丹后期的作品中也浮现出这种特质。
1864到1870年期间罗丹一直为阿尔伯特-欧内斯特 卡里耶-贝勒斯(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工作,从他那里学到了创作连续性、多样化、灵活性以及独创性的价值。
在他完成第一件成名作《受伤鼻子的男人》(《The Man with the Broken Nose》)那一年,这件作品却被国家美术馆拒收。
罗丹(Rodin)《受伤鼻子的男人》
1871年罗丹开始研究哥特式建筑和雕塑,1875到1876年间,他在意大利到处旅游,主要是为了寻求米开朗琪罗和多纳泰罗的作品。罗丹说:“是米开朗琪罗把我从学术雕塑的深渊中解救出来的。”。
罗丹在1877年完成石膏版《青铜时代》(《The Age of Bronze》),这个与真人一样大小的男性雕塑在布鲁塞尔和巴黎的艺术界引起猛烈的抨击,主要是因为作品的自然主义,以及缺乏明显的神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色彩。
罗丹(Rodin)《青铜时代》
罗丹对人地的自然刻画震撼了当时的艺术界,当时的艺术品应该拥有更多的宗教意义或历史背景才能受到大家的敬仰。
而罗丹破天荒的只雕刻了一个男性的身体,既不是充满神意的神,也不是英勇善战的将军。经历了一系列的抨击与批评之后,最终也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可。
在罗丹之前弗朗索瓦.吕德 的《马赛曲》可被称作当时新古典主义雕塑的典范,在17、18世纪重新流行起来的古典主义风格,其雕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叙事性,雕塑的题材、人物形象、布局的选择都是为了服从叙事的需要。
十九世纪的雕塑家们正是被要求在雕塑创作上体现叙事性,雕塑作品需要向观众讲故事。
罗丹在十九世纪晚期创作的作品《地狱之门》,这件作品也是罗丹的代表作之一。
当时政府要求罗丹将整个雕塑制作成关于但丁《神曲》的题材,但在整个作品中,直接与《神曲》相关的雕塑却很少,而且罗丹也丝毫没有想要强调这两组雕像的意思。其中也好几个人物肖像其实都是同一个人。
罗丹在这件作品上的这样的处理并不是为了敷衍,而是为了反抗新古典主义雕塑作品的叙事性。
罗丹试图将叙事性从作品中剔除,想要使观众的目光停留在作品本身,或者说,停留在作品的表面。
从罗丹的雕塑中,观者不需要通过雕塑去了解一些故事情节,雕塑的所有内容都写在了罗丹的雕塑表面,艺术家想表达的所有情感都体现在雕塑表面斑驳的纹理上。
例如《巴尔扎克》,这件雕塑没有叙事的成分,无法直接从中读出关于巴尔扎克的故事,但是可以从雕塑表面包裹巴尔扎克身体的布料的质感中感受到这位作家的沧桑、坚定和天才。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的抽象化。这个词一般用来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术传统的绘画和风格。
正是如此罗丹在感情上的经历也让他以自己的爱人为灵感,创作了雕塑。所以当时罗丹的自然主义雕塑是当时称为表现主义的一个代表,他自己也想跳出学术与古典带来的框架,展开对“自然”的追求。
在罗丹给青年艺术家的一封信中,他写道:
尊重传统,把传统所包含永远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区别出来——对“自然”的爱好和真挚,这才是天才作家的两种强烈的渴望。他们都崇拜自然,从没有说过谎。
......
塑造的时候,千万不要在乎面上,而是要在起伏上思考。
......
艺术就是感情。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
你们要有非常深刻的、粗犷的真情,千万不要迟疑,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即使和存在着的思想是相反的。
......
艺术又是一门学会真诚的功课。
......
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一切既存的偏见,而表现他自己所想到的东西。
其实罗丹生前一直想要得到学院派的认可,与此同时他又想要打破一些学院派的雕塑框架和规则。
他不是想要对抗传统,他只是希望他所理解的艺术的美可以被认可,无论如何他都追求了他所坚持的“自然”,顺着他作为艺术家对美的渴望,将生命中的感情深刻的都表现在了自己的雕塑作品中。
辉煌至20世纪的
超现实立体画家
毕加索的父亲是一名学院派画家,这就奠定了毕加索的艺术人生。幼年的时候,他就一直在画画,用他多年的朋友、美国女作家斯坦因的评论说:“毕加索用笔画画,就像其他孩子学写A、B、C一样——绘画永远是他与人对话的唯一方式。”
毕加索(Picasso)
从幼年的读书时期毕加索就已经展现出他抽象的想象力,他将数字当作一种视觉形象,而不是数量符号。他觉得数字“0”是鸽子的眼睛,“2”是鸽子的翅膀。
年幼的毕加索就已经能画出让父亲都自愧不如的作品,当时传统的学院派,以宗教为主题的作品《第一次圣餐》是15岁的毕加索根据他父亲于1896年在巴塞罗那举办的美术展览会的建议创作的。
毕加索(Picasso)《第一次圣餐》
毕加索最初虽然顺利被巴塞罗那一所学院录取,但他却很少去上课。他完全无法适应学校里的规章制度,不久就离开了那所学校。后来他被叔叔送进了马德里美术学院,但情况一如既往。
现在在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保存着毕加索大量蓝色时期的作品,虽然不是毕加索最著名的艺术生涯时期,但从其中也可窥见在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之前,毕加索接受的学院派的教育的体现。
这幅《科学与慈善》是毕加索在立体主义前少有的大幅画作,他为这幅画绘制了3次不同的草稿,为了构图和人物的位置与动作。而其中似乎是医生的男人,据介绍是他以自己的父亲的形象为参照而创作的。
毕加索(Picasso)《科学与慈善》
19岁的毕加索去往了巴黎,这个当时欧洲融艺术、知识分子、风景、浪漫于一体的城市。毕加索在这时的巴黎看到了罗丹的表现主义雕塑作品,象征主义画家的作品以及生动活泼的插图艺术。他很快就掌握了他所看到的不同流派作品的美学特征。
毕加索曾说过:“究竟什么是画家?画家就是收藏家,是一个收藏他所看到的其他画家的作品后产生灵感而作画的收藏家。想成为画家最初的步骤必定如此,之后才能有别的选择。”。
但作为不会说法语的外国人,他在巴黎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感到迷惘和失落,1899-1904年,他经常在巴黎、马拉加、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之间往返。
直到他创作出《亚威农少女》,这幅毕加索早期和立体主义时期过渡阶段的作品,展现了前者精细描绘和后者运用几何形态的艺术表现手法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西方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毕加索(Picasso)《亚威农少女》
收获了认可之后的毕加索并不止步于此,《亚威农少女》对于他来说可能只不过是他未来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这条道路引领他有了更大的想法——创建立体主义。
毕加索和布拉克这两位能力和性格都不同的艺术家一起同心协力发起一场革命运动,共同创造了立体主义这种艺术形式。
早期的立体主义是解析立体主义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目标是探索分解物体和人物的方法。在之后的另一时期,两位艺术家将许多外部元素加入到油画中,标志着解析立体主义向综合立体主义的过渡。
而到了比索的晚期,55岁时又创作了目前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索菲亚王后博物馆《格尔尼卡》。
当时西班牙内战中纳粹德国受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之邀,对西班牙共和国所辖的格尔尼卡城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地毯式轰炸,这幅作品描绘了经受炸弹摧残之后的格尔尼卡城。
毕加索(Picasso)《格尔尼卡》
这副作品体现了他晚期折中立体主义的风格,但带有古典主义表现重大题材艺术作品时的特征。在整个绘画艺术史中,比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可谓是最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之一。当这幅巨大的画作真实的呈现在眼前时,可谓是令人叹为观止,似乎战争的炮弹与尖叫都又出现在了眼前。
“吻”和“吻”的面对面交流
罗丹在表现主义的革新让在这之后的雕塑重新得到了创作的意义。罗丹还著有《罗丹艺术论》,是他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更是罗丹个人艺术经验的高度概括。
后来的艺术家们开始单独讨论现代主义雕塑中最重要的两个课题:造型与材质。而在罗丹的雕塑中,已经能隐隐的看出罗丹对这两个问题的初步探索。
罗丹作为古典与现代桥梁,仍然有着自身所处时代的限制,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仍然是之后众多艺术家探索的结果,但至少罗丹踏出了第一步。
而毕加索曾说过:“幼时我就已经知道如何画出一副完美的画作,但后来用了一辈子学会如何画得像个孩子。”。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在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而在这艺术生涯中创建了立体主义,创作出无数里程碑式的作品。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各自在雕塑和绘画领域都做出了划时代的革新和改变,而此次展览似乎跨越过时间,向公众展示出两位艺术家的职业生涯中的起伏。
【艺术的诞生:毕加索的创作过程】
1956年5月18日,毕加索在法国工作室的创作记录
#艺术 #名家 #绘画 #毕加索 #现代艺术
往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