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十余载,他把中国古典家具之美带入极致

李曼熙 在艺App
2024-08-31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现场 


青瓦白墙的竹影婆娑中,一张气度恢宏的长案矗立在国家博物馆的展厅之中,这张“明式 海南黄花梨云头灵芝如意纹带托泥大长案”是目前规格最长的海南黄花梨新制大案,也是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整器精选海南黄花梨大料制成,长达3.86米,成型历26年之久,是海南黄花梨家具中极为难得的大器重藏。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现场 


而在另一个展厅中,现场观众正对着六组巴掌大小的微缩中国传统家具啧啧称奇。这是十几件按照明式传统家具等比例缩小的黄花梨微缩版,按照中堂、书房、卧房场景进行严谨布局。


“真是太可爱了”现场观众不由发出一阵感叹。就连“见多识广”的国博的工作人员,也在布展时,对这个单元兴致勃勃。


不只有这些尺寸特殊的黄花梨家具吸人眼球。近日,随着“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揭幕,近百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亲自设计制作的黄花梨和紫檀家具作品亮相京城。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现场 


展览分为“精专致广、循制承道、观器见微、明古烁今”四个单元,亦有文人书房、传统中堂、卧房、宫廷家具场景系列等传统经典家具陈设。并包括了难得一见的黄花梨微缩家具和伍炳亮的家具设计手稿。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开幕和研讨会现场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首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个人家具作品展,展出的九十多件家具,是“岭南鲁班”伍炳亮过往创作生涯的一个缩影,也静静地诉说着一位工匠大师与中国传统家具行业携手走过的艺术人生。


与家具打交道,伍炳亮一做就是四十余载,而这条路,一走就是一辈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



01#

执着淬炼“时间的艺术”

等待26年只为一板料

在2018年建成的广东省台山市“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里,除了展示了伍炳亮所设计、制作1300多款佳作以外,其中“典藏楼”中一层某一区域对于伍炳亮来说极为重要,这里展示了他四十多年来怀揣梦想、艰难创业的人生。

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


1979年,伍炳亮开始从事古典家具购藏生意。有些家具虽价格低,但卖相不好,残缺不全,可他毫不介意,将其低价收来,凭着自身的木匠技艺将其修复后再转手卖出,于此,他赚到了人生的一桶金。


然而,他并未止步于此,反而开启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明清家具收藏、研究和改良设计工作。


转卖家具的过程中伍炳亮意识到了家具之美的重要性。他深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必须做到最好才是唯一出路,想要深耕古典家具行业,一定要收购到最美的家具。为了收到美的古旧家具,他足迹遍布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甚至北京等地。他还曾为了淬炼自己的审美能力,不远千里跑去故宫只为隔着窗户看多看几眼精品古典家具。


1986年,他在台山市建立了自己的兴隆红木工艺厂,一件件精巧绝伦的仿古家具从他的工厂走出,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才有了如今在红木家具行业大名鼎鼎的“伍氏兴隆”。


伍炳亮坦言,自己事业能够发展如此成功,离不开十个字:“人品、诚信、勤劳、智慧、执着。”而这些都浓缩在伍炳亮设计的每一件家具之中。


产自海南岛的海南黄花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它因其稀有性、美丽的纹理和色彩而受到重视。


伍炳亮对黄花梨的家具设计情有独钟。大自然赋予海南黄花梨千变万化的漂亮的纹理,这种温润如玉的质感让他喜爱、痴迷,甚至他形容自己是“发高烧,甚至于现在还是高烧不退。”


目前,海南黄花梨木料已经很稀缺了,老料越大、价格越贵。就如伍炳亮的好友收藏家、作家海岩所说:“一个10克拉的钻石不等于10个1克拉的钻石。等于100个1克拉的钻石,黄花梨料大一点就贵很多。这就是稀缺性。”


国博的展厅里,伍炳亮正向每位嘉宾和观众热情地介绍展览入口处的“明式海南黄花梨云头灵芝如意纹带托泥大长案”。如果说,每一件家具都像伍炳亮的“孩子”一样,那这张海南黄花梨大长案无疑是他最为珍视的那一个。


为了它,伍炳亮执着等待了26年,倾注了无数心血。

明式 海南黄花梨云头灵芝如意纹带托泥大长案


1988年,伍炳亮曾想用自己多年来珍藏的难得的3米多长海南黄花梨野生老料,打造一件大案。


然而,当他将这些老料裁切开后,却发现长面枋上出现了较大的裂缝,不得不遗憾地搁置了这个计划,只剩下两块已经裁切好的长3.6米、宽10厘米、厚3厘米的裙板。从那时起,伍炳亮一直在努力寻找与这些裙板匹配的长料,但一直没有如愿以偿。


终于,在2014年一场超强台风后的废墟里,村民意外地发现了两根长3.6米的海南黄花梨房梁,这恰好与伍炳亮一直梦寐以求的材料相吻合。


得知这一消息后,伍炳亮进行了多次努力和商谈,终于争取到了这两根罕见的海南黄花梨野生老料。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这件大案终于完成。


这是一件用时间和工匠精神淬炼而成的艺术品。整件大案的面芯板由一木对开双拼而成,案面修广,气度恢弘;木质致密且光滑润泽,纹理华美而绚丽。两端置翘头,斜飞其外,面枋、云头牙和两侧的透空雕刻灵动简洁,造型明快,外观和谐优美,气韵庄重。从上至下,妍秀耐看。



02#

具一定要美

独特的伍氏美学风格


收集超千年海南黄花梨的老料,已属不易。而想要把这些老料做成家具,不仅需要付出昂贵的成本,更需要高超的技艺,方能不辜负。


伍炳亮家具的制作,从造型的美学设计、开料、配料等等,全部由他一手把关:“每一件作品都是发自内心喜爱来去设计制作的,并不计较付出多大的成本。每一件家具都付出了我的心血,都是有灵魂的,有生命力的。”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现场 


“家具一定要美”, 在伍炳亮的家具艺术里,美有着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每一件家具不仅是一种功能性的工艺品,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美学。只有足够美,才能真正吸引人的眼球,激发购买和收藏的欲望,让家具走进千家万户。这个“美”字背后,蕴含的是他几十年来不忘初心,对每一件家具作品力求完美。


伍炳亮以古法为指导,注重原材料的精选,在每件家具作品中追求独特的"伍氏"风格。他提出了“型、艺、材、韵”的审美标准。


伍炳亮认为,优秀的家具作品应符合造型美、工艺美、材料美、神韵美四个特点。满足这四美标准的家具,足以称为无可挑剔的家具艺术珍品。


数十年的沉淀后,伍炳亮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美学表达方式。他的家具作品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因为它们不仅传承了明清古典家具的精华,还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可以说是传统与改良创新在当代家具设计中的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现场 


四十余年来,伍炳亮有多件家具作品已经被官方机构广泛收藏,其中包括“中南海”会议厅、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恭王府等知名机构,他创建了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伍炳亮明清家具研究院,并获得国家专利36项,还获有伍炳亮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荣誉,这些无疑是对其艺术理念的极大的认可。


尽管已经拥有这么多项成就,伍炳亮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但从业至今,他依然坚持每天七点到工厂上班,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古典家具的痴迷和喜爱。而他对于家具之美的追求,更是一分都不曾动摇。












03#

坚持突破自我

创新不止

伍炳亮之所以在家具设计上取得了今天的高峰,除了他对美的极致追求,更离不开在家具行业里沉淀多年的专注和坚持不懈的学习与创新。


伍炳亮的家具设计,擅于从中国传统家具中汲取营养,但不是完全复制,而是融入了更多当代的思考。


为了让明清家具融入现在的当下生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家具之美,伍炳亮阅览了大量的明清老式家具,取其精华,不断改良。他说:“明清家具并没有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仿古首先就是继承,然后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任何艺术都是在不断蜕变中得以升华,没有创新,艺术将失去生命力。”


展览中就展出了一堂从清朝宫廷场景中改良创新而来的一堂黄花梨镶嵌小叶紫檀家具,以一个“清式黄花梨镶紫檀精雕山水纹地座屏”为空间背景,中间和左右两侧各置了一套“清式黄花梨镶紫檀精雕山水人物小宝座配几”


在几百年前的明清宫廷场景中,殿堂中心都是皇帝单人的宝座,但现代人的生活和待客方式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满足国家领导人接待来访外国元首的需求,伍炳亮将中间的皇帝单人龙椅改良为两件宝座,并在左右两侧又添置了一套同款。既贴合了当代生活需求,又继承了皇家的肃穆与端庄,彰显了中国的古典风范和气韵。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现场 

黄花梨镶嵌小叶紫檀家具


北京冬奥组委会文化活动部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也很认可伍炳亮在家具上的改良和设计。


她说:“能拥有伍炳亮所设计的圈椅是一个奢侈的愿望。”除了精湛的工艺,伍炳亮和其团队在形态设计研究和人体工学上也一直在迭代进取,所以伍炳亮所设计的家具非常舒适,甚至达到了一椅难求的地步。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现场 


三年前,由于海南黄花梨野生老料、大料逐渐稀缺,伍炳亮为制作大件家具留下的废料感到惋惜。于是,他开始思索如何物尽其用。近千个日夜后,他带着这些微缩家具出现在了展览之中。


这一次的突破在业内堪称“胆大”,因为平常人做实验的时候是不敢拿珍稀的海南黄花梨去尝试的,“材料很贵,动不好就被冠上暴殄天物的恶名,必须特别小心”。


因此,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专家张金华就说:“伍炳亮十年前给我的感觉是‘传统的囚徒’,而他现在已经开始突破自己,做实验性的创作。”


但年近七旬的伍炳亮却坦言:“我并不认为制作这批微型家具有何挑战,这不仅让珍稀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给中国传统家具爱好者提供了更大的收藏空间。”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现场 


几千年来,中国家具以器载道,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更体现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而这些微缩家具一反中国传统古典家具坚硬端庄之感。把观众从平视、甚至是仰视古典家具的视角中拉出来,切换成俯视鸟瞰,让人能在一个微缩的空间里去体会中国的天人合一。


究其根本,伍炳亮的创新是为了让更多现代人认可中国传统家具。除此之外,伍炳亮也一直没有停下宣传中国传统家具的脚步。从收藏到到建立自己的个人博物馆,再到走进高校传授经验,直到今天,他带着近百件珍品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只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家具之美。

《伍炳亮家具撷珍——海南黄花梨之美》捐赠现场

左:国家图书馆研究院院长 申晓娟,右:伍炳亮 


同时,他还将备受传统家具行业人士和红木家具爱好者关注的《伍炳亮家具撷珍——海南黄花梨之美》正式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该图册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历经13年精制而成,其中系统的展示了伍炳亮从业数十年来设计制作的海南黄花梨珍品家具,包含了伍炳亮和整个团队40多年来的心得和心血,也是伍炳亮从事中国传统家具事业匠心一生最好的见证。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现场 

收藏家马未都现场参现

伍炳亮笑言,所有参观过广东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的观众都是一种“来了,不愿意走,走后,还想来”的感受,而这次展览来了很多慕名而来的粉丝、发烧友,也是同感。


因此,他希望:“这次展出的目的不仅是让国内的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家具艺术,更是借助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一最高的文化艺术殿堂,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04#

明代vs 当代家具

什么是适合当代人的设计?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研讨会现场


在展览同期举行的研讨会上,各位嘉宾也对中国明式家具对当下设计的启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著名企业家、收藏家、作家海岩


著名企业家、收藏家、作家海岩将中国明式文人家具总结为五大特点:1.简约的造型设计;2.科学的结构法度;3.精密的榫卯结构;4.隽秀精美的细线脚雕刻;5. 华美的木材纹理。这五大方面形成了中国明式文人家具的特性:“我作为一个中国古典家具的爱好者,看伍炳亮的展览更像是重温历史,感受中华文化当中相当精彩的一部分——中国的家具的历史光辉。”


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专家

《维扬明式家具》作者张金华


提及中国明代家具的精神,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专家、《维扬明式家具》作者张金华指出,家具重要的是其舒适性和实用功能。


他认为材质和线条美是次要的,美学应该为功能性服务。而随着越来越多唐、宋、元、明代家具研究书籍和展览的出现,这些信息丰富了年轻人的想象空间。


北京冬奥组委会文化活动部艺术总监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


北京冬奥组委会文化活动部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认为,伍炳亮的家具生产、研究和设计过程,重新利用旧物,使历史、传统和积累的机制发挥更大价值,这体现出一种新的观念和尝试。这些新的创造和新的专利的产生,也体现出传统家具在新时代传承的特点。


如何将古典家具与现代生活方式融合,让更多人体验和感受,成为设计师和传承人所面临的任务。


展览信息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

国家博物馆 北10展厅

2023.9.28-2023.11.28


-END-

图片信息来源丨中国国家博物馆

©️禁二改丨盗用

文字丨李曼熙


回到顶部点击[在艺App]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


#今日份视频号




往期文章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在艺Ap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