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到底有几爪?一文get中国龙图腾进化史

王佳蕾 在艺App
2024-08-31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这首歌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于现实中的“龙”,与炎黄子孙生息相关,自诩为“龙的传人”。


远古神话中的龙,它们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而现在,这些神秘的龙的形象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文化、艺术甚至是时尚的重要元素。


2024甲辰龙年之际,不妨一起回顾一下龙的演变历程,感受这一神秘东方生物带来的惊喜。






#01

南北朝之前

古早的“四不像”龙





龙的形象,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那时候的龙可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那种威风凛凛、艺术感爆棚的龙,它的形象更像是一个“大杂烩”,融合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元素。


古人们会把圆形、三角形、方形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看起来像龙又像猪、又像熊、又像马或蚕的神秘生物。与西方所熟知的“中国龙”相比,古早的龙形象显然更为原始和朴素。它没有后者那种威严庄重的气质和复杂的艺术特征,但却以其独特的几何装饰和多元融合的形态,展现了龙的原始魅力和神秘力量。就像是龙的“童年时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变化。


古早的龙形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经常和其他文化元素、艺术形式一起出现,比如在陶器、玉器等文物上,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文物就像是时光的见证者,让我们能够一窥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


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的红山C形龙是红山文化中的一种祭祀玉器,属于中国最早的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玉龙是目前所见体积较大的一件C形玉龙。


玉龙 

高25.5cm  宽21.8cm  曲长60cm  直径2.2-2.5cm 

新石器时期

故宫博物院


整体用一整块黄绿色的闪石玉雕琢而成,呈长圆柱形,身体弯成C字形,有着优美的虹形曲线。玉龙头部雕琢,梭形长眼凸出,边缘有单阴线勾出轮廓。吻部长而前凸,鼻上翘,嘴及下颚以几道简练的阴线纹刻划。脑后长鬣飘逸,神气生动,边缘呈刃状。龙身光素,无肢无爪,无角无鳞,躯体似蛇,遒劲有力。


同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代表的玉玦形龙则是一种玦的变体,形态似环,但不再是环形,而更像一个椭圆型。这件玉猪龙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的一件重要文物,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的牛河梁遗址。


玉猪龙 

高10.3cm 宽7.8cm 厚3.3cm 

新石器时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玉玦形龙呈青绿色,质地温润细腻,但局部有疤痕和裂纹。整体形态为龙体蜷曲呈玦形,首尾间切开,缺口外大内小,是从外向内切割的。头部较大,前额微凸,头上有两个圆弧形立耳,吻部前凸,面部以阴线雕出圆目、口及吻部褶皱。长圆形鼻孔上、下各有三道褶皱。躯体光素无纹饰,颈部对穿一圆孔,可用于穿绳系挂。


而到了商周时期,龙多为巨头大口、静卧弯曲的蛇鳄之形,呈现稳重沉着的静态,比如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屈体玉龙。它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内,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女性将领和祭司的墓葬之一的妇好墓。


屈体玉龙 

长7cm 厚1.5cm

商代晚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整体采用圆雕和半圆雕的技法,呈现出蜷曲状的龙形。玉龙的头部和尾部相接,中间有一个缺口,使得整个龙体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龙的头部有对角,呈宝瓶状,细长眉,张口露齿,牙齿呈锯齿状,单阴线“臣”字形眼,眼睛呈半球形。此外,龙的腹下还有两短足,中脊突起,背部有左右有一对牛鼻小孔,尾尖一面有一未透的圆孔。


这一时期青铜器中,最主要的龙纹就是夔龙。现藏于淳化县博物馆,国宝级的西周淳化大鼎较具代表性。该鼎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千克,是已知的西周铜鼎中最大最重的圆鼎。


西周淳化大鼎 

高122cm 口径83cm 重226kg

西周时期

淳化县博物馆


口沿下铸有两两相对之夔龙六条,中间隔有一道短扉楞。夔龙卷尾、一足、圆目突起,张口卷唇。短扉则似两条相对夔龙之鼻,形成饕餮纹。鼎耳外侧各铸两条相对夔龙。


到了商末周初,攀登状的龙开始作为装饰出现在青铜器,比如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扶风青铜爬龙,也被称为西周青铜龙,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任村西周墓。


扶风青铜爬龙

高30.6cm 长47cm 宽2.5cm 重1.9kg

西周时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整体形象为一条正在腾跃的龙。龙首微昂,双角后扬,张口露齿,卷唇,额部有扉棱。龙身弓曲呈“S”形,尾部上卷,中部有一圆穿孔。龙身遍布鳞片纹,龙脊饰以阴线纹,形象生动,气势磅礴。


这一时期另一个重要类型的龙纹是长了角的虬龙。湖北省博物馆所藏的曾侯乙尊盘,口沿是由无数条龙蛇所组成的镂空花纹,它们相互盘旋环绕,宛如在空中游动。尊的颈部攀附四只反首吐舌、向上爬行的豹。尊的腹部和圈足是蟠螭纹和浮雕的龙。盘的制作更为复杂,除口沿有和尊一样的镂空纹饰外,盘身的四个抠手也是由无数条龙蛇组成的镂空花纹。


此外,尊盘上的铭文记录了曾国与周王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尊盘上的纹饰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龙、凤、虎等动物的崇拜和信仰,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曾侯乙尊盘 

尊高30.1cm 口径25cm 盘高23.5cm 口径58cm 深12cm

战国早期

湖北省博物馆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逐渐出现了蟠螭纹、圆龙纹、群龙纹等等,所以战国时,龙的造型章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蟠螭纹盛行。


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蟠螭纹的特点是以螭龙为主题,进行连续排列或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为主纹应用于青铜器及玉器上。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青铜龙


青铜龙 

长240cm 宽100cm 高40cm

战国时期

陕西历史博物馆


此外,蟠螭纹图案在铜镜上的使用十分广泛,且由于蟠螭纹铜镜从战国时期到西汉都颇为流行,因此很多博物馆都有收藏,比如近期刚出土于西安南郊曹家堡村战国墓葬的镂空蟠螭纹铜镜


镂空蟠螭复合纹铜镜


春秋晚期,龙纹开始出现在帛画上,这标志着龙纹艺术形式的又一次创新。江陵楚墓出土的帛画中的龙纹,就以其流畅的线条和生动的姿态,展现了龙在古代的神秘和威严形象。


进入秦代之后,虽然青铜器的制作逐渐走向没落,但龙纹艺术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相反,它开始大量出现在石砖、石雕、彩绘、漆器、壁画、瓦当等不同的艺术载体上。比如来自国家博物馆的咸阳龙纹空心砖


咸阳龙纹空心砖 

长100cm 宽38cm 厚16.5cm

秦代时期

 国家博物馆


西汉之后,龙形象规范和定型的趋势逐渐明显,以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造型居多。主要以仰头翘尾、长颈鳞躯的“青龙”为主,这种造型的青龙,不仅在艺术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在文献记载和神话传说中频繁出现。


南阳苍龙星座图 

103×150×21cm

东汉时期

南阳市汉画馆


同时,远古神话中有飞翼的“应龙”,也开始具象化,比如壁画界的神作——四神云气图


四神云气图

长5.14m 宽3.27m 整体面积约16.8m²

西汉早期

河南博物院


东汉以后,蟠螭纹逐渐消失,且龙的形象呈现明显的狮形化。南北朝之后,龙的形象逐渐成熟并普及。龙具有身尾分明、毛发俱长、龙角前卷、四肢细长等精细、具体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龙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表现手法也日趋娴熟。龙的形象开始变得雄壮有力,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多数的龙还带有飞翼或鹰爪,有行云流水的动感,典型的是藏于常州博物馆的南朝龙纹砖


南朝龙纹砖 

高16.5cm 宽35.2cm 长34cm

南朝时期

常州博物馆




#02

唐宋元时期

越来越多的龙爪




唐朝时期,龙的形象达到了一个高峰,被誉为“唐龙”。唐代的龙纹具有雄浑豪放的特点,充满了力量和动感,展现了大唐帝国的辉煌与荣耀。最具代表性的是鎏金走龙(西安博物院)和鎏金铁芯铜龙(陕西历史博物馆)。

 

两眼圆睁,巨口利齿、独角竖耳、锯齿背脊、满身鳞纹、三爪细腿、长尾翘起、昂首阔步,充满张力和动感。唐时龙的形象,就是所谓“中国龙”的雏形。


鎏金走龙

长18cm 高10.8cm 重260g

唐朝时期

西安博物院 


鎏金铁芯铜龙 

高34cm 长28cm 重2.8kg

唐朝时期

陕西历史博物馆


宋朝以后,龙的形象就基本定型了,逐渐规范化并传承至今。即沿用唐朝的雏形,再增加一些细节。比较明显的特点是龙角分叉很多,像是鹿角。另外,在早期的龙形象中,龙爪的数量并没有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爪的数量逐渐与皇权地位产生了联系。此时出现了四爪龙,既有鹿角又有四爪。


在南宋画家所绘的《九龙图》中可见一斑,《宣和画谱》列有“龙鱼门”,《尔雅翼》中说龙:“俗画龙之状,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九龙图》局部 陈容 

波士顿美术馆


🔽横屏观看全图

《九龙图》 陈容 

纵46.3cm 横1092.4cm 

1244年作

波士顿美术馆


元代的龙整体形象和宋差别不大,最主要的变化是开始出现五爪龙,并且成为皇帝御用,民间则依然可以继续使用其他爪的龙。五爪龙因为代表皇权而显得尤为尊贵。元代五爪龙的存世文物非常稀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元青花五爪龙纹围棋罐可谓代表。


元青花五爪龙纹围棋罐

口径10.5cm 足径8.8cm 通高 11.2cm

元代时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03

明清时期

皇帝独有的象征




明清开始彻底管制龙纹的使用,这主要源于皇权的加强和对龙这一神圣象征的独占。导致坊间开始流传“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意味着皇帝穿的是龙袍,而其他大臣则穿蟒袍。在这段时期,龙纹主要被用于皇宫内的器物和皇帝的服饰上,如瓷器、玉器、龙袍等,成为了皇权的专属标志。

 

明代龙纹的特征更偏向于与现代人熟悉的龙的形象,常常被描绘为披头散发,这种形象在之前的朝代并不常见。


“披头散发”实际上是龙发的样式变得更为丰富和细致,有时呈现出波浪状,有时则像火焰一样翻腾。增加了龙的威严和动感,使其形象更为生动。

 

此外,明代的龙还常常具有“眼镜眼”、“翘嘴唇”、“平额头”和“风车爪”等特征。所谓的“眼镜眼”就是指龙的眼睛形状像人类的眼镜,让龙的眼神看起来更加犀利和深邃。而“翘嘴唇”则是让龙的嘴唇往上翘,显得非常威严和凶猛。至于“平额头”,就是指龙的额头比较平,没有太多的褶皱和凹凸。最后,“风车爪”则是指龙的爪子形状像风车一样,让爪子看起来更加有力和锋利。


比如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两个宣德御瓷——青花海水龙纹钵青花夔龙纹罐


青花海水龙纹钵 故宫博物院

高12cm 口径26.5cm 足径12cm

明代时期

故宫博物院


青花夔龙纹罐 

高19cm 口径15.8cm 足径13.8cm

明代时期

故宫博物院


清代在瓷器制作上大量仿制了明代的龙纹,然而,在仿制的过程中,清代工匠并非完全照搬,而是在细节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进,使得仿制的龙纹既保留明代的风格,又融入清代的审美理念。


创新方面主要是增加了一些夸张的细节,“额头更鼓,下巴加长,头发更乱以及表情、鳞片更为写实等等。”像乾隆时期的黄地青花跃龙捧寿纹双耳六方瓶(国家博物馆)和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 (上海博物馆)。


黄地青花跃龙捧寿纹双耳六方瓶 

高57cm 口径12.4cm 底13.1cm

清朝时期

国家博物馆


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  

高26.3cm 口径5.3×7.5cm 底径10.1×12.5cm

清朝时期

上海博物馆


龙形象的演变史不仅是一部艺术的进化史,更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也承载了人们对于力量、智慧与吉祥的美好愿景。恰逢龙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回顾“龙”在不同时期的光芒。


-END-

图片信息来源|各大博物馆及博物院

©️禁二改丨盗用

文字丨王佳蕾


#今日份视频号


回到顶部点击[在艺APP]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

往期文章回顾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在艺Ap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