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演变,解读草间弥生作品的另一种方式
1955年,26岁的草间弥生在书店里发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的作品。在一位懂英文的堂兄的帮助下,她大胆写信给欧姬芙:“虽然我在远方,虽然我在艺术上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还是恳请您为我指路……”,并附上了自己的14幅作品,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尽管她当时并不懂英语,但她用真诚和热情打动了欧姬芙,使其愿意在美国推荐她的作品。
两年后,草间弥生终于得到了去美国的签证。在此开启了“无限的网”的创作,时至今日,她也成为当代艺术领域学术与市场双重认可的艺术家之一,无限的网、镜子屋、花卉系列等等均成为耳熟能详的名作。
色彩也是解读草间弥生作品的另一种路径,她选用的每一种色彩,都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有焦虑,有不安,还有对世界的热爱。如近期在日本东京草间弥生美术馆展出的“草间弥生:幻之色”,就可以从早期至今的一系列代表性画作中,追溯她画作中独特的色彩表达在其整个艺术生涯中的演变。
#01
去纽约
暗黑到重获“新生”
由于东京无法为草间弥生的创作带来足够多的自由、启发和关注,1957年,草间弥生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后,义无反顾来到了向她提供展览机会的西雅图,随后很快迁居纽约,希望在那里打响名号。
离开日本之前,母亲给了草间弥生100万日元,并告诉她永远不要踏入家门。临走时,草间弥生在家外的河堤上毁掉了数千件作品,表达对母亲的愤怒,并决心彻底舍弃过去。
草间弥生在松本父母家旧照 1957
在草间弥生最早的作品中,黑暗的超现实主义色彩显而易见,这与她童年经历息息相关。1929年,草间弥生生于一个拥有苗圃和种子农场的商人家庭。她从小就开始画画,一心想成为画家,并创作出从幻觉中看到的艺术品。然而,她的做法却遭到了母亲的讽刺。“一个患病的小孩,能画出什么东西?”但她唯一的反抗,只有画画,日夜不停的画画。“我用作画来对抗苦难。”草间弥生在自传中如此写道。
草间弥生幼时旧照
母亲觉得她是一个怪人,便通过打骂、撕画的行为想让草间弥生成为一个别人眼中普通的大家闺秀。母女之间经常产生很激烈的争吵,草间弥生早期的画作,也几乎全部被毁掉了。
创作于1949年的早期作品《残梦》是她现存为数不多的“日本画”作品,难得一见。这幅大型绘画,整体展现了暗淡但梦幻的色彩,是草间弥生根据自己对家中农场的记忆描绘而成的,反映了艺术家在争吵不休的家庭环境中,那种不安、焦虑的精神状态。
草间弥生 《残梦》 1949
《残梦》的画面构图非常独特,大约在中间的位置,一道水平线明显地区分开深红色的荒野和蓝色的天空背景。画面中不仅有倒下的血红色枯萎向日葵,周围还有低飞的绿色蝴蝶。整个气氛十分诡异。
图中放射状的线条相交错,形成一种动感的效果,传达出动荡和不安。无限扩张和延伸的线条可以解读为对生命的探索和追求。这种探索和追求对当时的草间弥生来说可能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
黑色线条的勾勒与大面积的红蓝色彩反差强烈,使得画面暗黑的同时也展现出生动有力的一面。这种矛盾和冲突不仅是草间弥生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她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草间弥生:幻之色”日本东京草间弥生美术馆
展览现场
1954年创作的《WALL SPIRIT》依旧沿袭了“暗黑”的主题,她善于运用色彩的心理效应来增强作品的主题表达。例如,黑色往往给人以沉重、神秘的感觉,泼墨似的创作手法令画面展现出大片的黑,穿插着似血的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通过巧妙运用这两种主色彩,草间弥生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条纹的间隙,散落着黑色的圆点,在淡色背景的衬托下更加突出,给人一种跳跃、动荡的感觉,像是草间弥生混沌不堪生活里未被磨灭的那丝坚强的生命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也增加了作品的深邃感。
草间弥生《WALL SPIRIT》1954
她作品中常常出现的经典元素“网”与“波点”其实已有所体现,画面主体延申出的细条纹穿插其中,增加了动态的节奏感。
当时60年代的纽约艺术圈正好处于非常剧烈的时代更迭期,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都在创作着重于绘画行为、富有浓烈感情表达的抽象画——“行动绘画”。
虽身处于纽约艺术圈漩涡中心,但草间弥生否定了那样的抽象画,更加固执地使用自创的重复的方法来对抗。
1959年,只身抵达纽约18个月后,草间弥生的5件作品参加了第10届布拉塔美术馆的一次年轻艺术家群展。每件作品都是在一个稍暗的灰白色背景上绘满网状图案,她的圆点引起了纽约知名评论家的注意。
同年,草间弥生在布拉塔画廊举行了第一个纽约个展“纯色执念”,其中有一幅作品名为《无尽的网》。
草间弥生和《无尽的网》
这件黑底白点的画作尺幅巨大,整体可达182.9cm×274.3cm。黑色的底色让人感到十分压抑,而在黑色底色之上的无限重复的白点则令人感到十分茫然。草间弥生在其自传中这样写道:“这张画无视于整体构图,也没有视觉重心,反复呈现千丝万缕的恒常运动。这种单调会让观众感到茫然,进而慢慢被一种暗示与沉静的气氛感染,进入‘无’的眩晕中。”
草间弥生在创作这幅作品期间,生活一直非常拮据,急于证明自己的她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画家瓦西里·康丁斯基这样论述黑色:“黑色在心灵深处叩响。”黑色就是草间弥生内心状态的一种反映,而白色象征着“初始和复活”。
在纽约的生活可谓是草间弥生的二次重生,来疗愈她充满创伤的童年。此时的草间弥生也一改其早期的黑暗超现实主义色彩,选择了禁欲主义的配色方案,以追求“自我毁灭”的效果。创作具有重复图案的绘画,例如单色网和整个表面充满单一颜色的三维作品。
#02
20世纪70年代
丰富而诗意的色彩
1962年,33 岁的草间弥生邂逅了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约瑟夫·康奈尔 ,两个人维持了长达 10年的柏拉图式爱情。由于父亲的影响,她一直对男人具有恐惧心理。在1965年首次展出装置艺术《无限镜屋:阳具原野》中,草间弥生身穿红色连体服躺倒在无序堆放着的阳具。可以看出遇到挚爱后的她试图以这种方式战胜恐惧。但1972年,约瑟夫不幸去世,草间的精神状况日益恶化。
1973年,草间弥生离开纽约回到日本定居。1977年,她自愿住进了东京新宿的一家精神病疗养院,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工作室继续她的创作。此时的草间弥生每天坚持画一种红黄对比色背景上的圆点图案,出现了丰富而诗意的色彩运用。之后近50年时间里,她就这么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重复地画着无限与反复。
“草间弥生:幻之色”日本东京草间弥生美术馆
展览现场
创作于1979年的《夏天到访一个帽子》就是其那一时期的典型创作,画面呈现出明亮的红黄对比,这幅作品充满了夏日的气息和无尽的想象。帽子的形状、线条和色彩都仿佛在跳动,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
但仔细观察,画面唯一的帽子主体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焦虑。这正是草间弥生中期艺术风格的体现:表面上的欢快与内在的悲伤、焦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草间弥生《夏天到访一个帽子》1979
这幅作品不仅是她对夏日的描绘,更是她对生命、对世界的感悟和思考。或许当时病情恶化的草间弥生也在试图通过不断的创作寻找内心的平静。这种图案风格后期又被用到草间弥生著名的代表作品——南瓜系列的雕塑中。
#03
80-90年代
颜色愈加强烈
回到日本后的草间弥生,开始在背景颜色和画线之间的对比上产生许多变化。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这种表达方式演变成强烈的色彩表现,有些甚至会导致视觉眩晕。精神病的恶化与爱人的逝去使得草间弥生开始沉迷于装置艺术,或许也是对爱人的悼念。这种色彩发展在她的三维装置作品中也得到了进一步放大。
草间弥生 塔 1988
在许多文化和宗教中,“塔”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可以是崇高的、神秘的、甚至是神圣的。而在草间弥生的《塔》中,更像是一个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工具,靓丽的玫红色装置上均匀分布着黑色的圆点呈现出一个错综复杂、充满细节的世界。
“草间弥生:幻之色”日本东京草间弥生美术馆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塔》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物体。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动态的,仿佛每一刻都在生长、变化。这种动态感使得作品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固定的解读,而是随着时间和观者的视角而变化。这也正是草间弥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她试图通过作品来探索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拆掉幻想的大门,在沉痛的花朵中,现在从未终结。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我的心沉陷于温柔……”这是草间弥生最喜欢的一首歌《来和我说话》的歌词。她的作品是她克服生活磨难的一剂剂良药,“随着不断的艺术创作,我已不那么惧怕那个世界了”。
#04
近期创作
瞬息万变的色彩
90多岁的草间弥生仍未停止创作,虽然高龄,但她依旧是个童心未泯的“怪人”,戴着各种色彩鲜艳的假发,穿着波点衣服用着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去爱这个世界。
在她近期的作品中,既有充满活力、乐观、充满原色和希望的作品;也有大量使用黑色的作品。这些多样,相悖的色彩表现在快速闪烁和变化,仿佛与草间弥生内心世界的光影形成鲜明对比。
草间弥生的花象征着生与死,阳刚与阴柔,庆祝与哀悼。《午夜盛开的花朵》以规模宏大,物质实体化为特点,迫使观众参与其中,与之互动。她选择了鲜艳的红色、黄色等暖色调来描绘花朵,颜色的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还使得花朵在视觉上更加突出和生动。同时,这些暖色调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热情,更加凸显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草间弥生《午夜盛开的花朵》2010
《我每日为爱祈祷》是草间弥生在2021年的新作,延续了她一贯的波点与花纹风格,但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种更为深沉、内敛的情感表达。
草间弥生 《我每日为爱祈祷》2021
作品以大面积的绿色为主调,穿插着白色红色的波点,仅有少量扎眼的黄,给人一种较为宁静、深邃的感觉。这些波点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动态感。随机形成的形状和线条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自然和随意。少量的黄色增强了生命的活力和温暖的气息。
侧脸,是草间弥生2000年后创作的重要视觉元素,这幅作品也不例外,主体是用黑色线条勾勒的人类侧脸,两张脸方向交错。她晚期作品常常被解读为对爱与和平的追求,如同画作名字所言,这幅作品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永恒、关于爱的故事。
另一件创作于2000—2022年期间的房间装置作品《I'm Here, but Nothing》是以她自己的幻觉体验为基础进行的构思,房间的墙壁与各种物品被用紫外线灯光照亮,昏暗的环境被五彩斑斓荧光色的圆形光点所覆盖。
草间弥生 《I'm Here, but Nothing》 2000-2022
从作品的名字来看,《I'm Here, but Nothing》似乎在表达一种存在与虚无的哲学思考。草间弥生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但又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世界无足轻重的看法。这种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存在与虚无的边界,成为作品的主题。
草间弥生 《I'm Here, but Nothing》 2000-2022
在作品中,草间弥生运用了她标志性的波点图案和重复的元素。这些波点在画面上不断地重复、排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它们既像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又像是一个整体的部分。这种关系使得画面具有一种动态感和生命力,仿佛每一个波点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绘画材料,还尝试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材料。这些新的尝试使得作品更具有实验性和创新性,也使得画面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这件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艺术家思想的载体和情感的表达。
草间弥生的痛苦大多来自她的疾病和家庭。然而她说,她逐渐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也充满着如此的混乱,其晚年作品一反以前的叛逆作风,在形式上变得非常漂亮,草间弥生说:“希望自己的艺术能给大家带来幸福。”或许这也是对她晚年创作极其矛盾的色彩表达最好的解释。
-END-
图片信息来源|草间弥生美术馆、网络
©️禁二改丨盗用
文字丨王佳蕾
#今日份视频号
回到顶部点击[在艺APP]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
往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