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数据法律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学术之路 2021-09-17
来源:数据法律资讯

2019年12月7日,在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和上海市法学会的共同指导下,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和上海司法智库共同协办的“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数据法律高峰论坛”在上海环球港凯悦酒店举行。本次大会分为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数据驱动中国”法律共同体启动仪式以及高峰论坛(含主题演讲和专题研讨)两个环节。上午的成立大会上,来自多个部门的领导和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一起见证和祝贺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的成立,探讨数据经济与个人信息立法相关问题。

互联网法治研究院

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秉承开放、共建、共享的理念,与“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建立起合作共建关系,联合打造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互联网法治智库和人才培养平台,为长三角一体化和全国互联网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服务。此外,研究院与产业界、学术界的相关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数据驱动中国”法律共同体,打造“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促进网络数据法治研究。


会议流程


(一)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数据驱动中国“法律共同体启动仪式



首先,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明军教授宣布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互联网法治研究院的决定。在决定宣布之后,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院长高富平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互联网法治研究院定位和“数据驱动中国”法律共同体设想。

在高院长介绍完之后,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在全体参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二级大法官崔亚东,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仲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茆荣华,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斯金锦,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等领导共同上台为研究院揭牌。



紧接着,举行了“数据驱动中国”法律共同体启动仪式,阿里巴巴集团法律研究中心法务总监王莹、励讯集团中国区数据战略发展官尹鹏翎、蚂蚁金服集团首席隐私官聂正军、腾讯公司国内数据隐私保护中心负责人黄晓林、苏宁易购集团零售法务中心法务总监戚俊卿、拼多多诉讼中心负责人师坤鹏作为共同体的共同发起者代表与高富平院长一起参与了启动仪式。




在随后的致辞中,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仲灿指出,应共同打造“网络空间共同体”,要求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制度化。杭州市与华东政法大学均成立了互联网法治研究院,两个研究院一起配套建设,必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今后将共同打造具有顶尖专家的团队,为互联网法治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为此要体现杭州元素和中国方案,启动相关项目的研究,为提高我国在互联网国际中的话语权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茆荣华在致辞中,基于网络强国战略对研究院提出了三点期待:第一,要加强业务规制,深化院校合作;第二,要推动网络社会法治化;第三,要打造司法智库一体化的平台,抓住时代的机会为互联网法治研究提供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负责人周汉华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华政在学术界有着重要地位,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一直重视法学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相结合,他表达了希望研究会与华政等高校继续推进合作的美好愿望。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作了简短精要的致辞,他认为要对技术予以重视,尽可能的利用技术改造好我们的生活,但是平衡好价值次序,当技术威胁到生命健康时,还是要更重视生命健康,把公民的生命健康放到第一位。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教授在致辞中代表华政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大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叶校长指出,华政将携手各方打造权威智库,展示中国智慧,要拿出中国解决方案,开放办学、共建共享。


(二)高峰论坛


主题演讲环节,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二级大法官崔亚东,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负责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周汉华研究员,数文明科技公司CEO、前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同济大学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教授,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与法律事务部大中华区总监黄丽丹分别以“人工智能司法应用与全球治理”、“探索激励相容的数据治理之道”、“数据经济的困境和挑战”、“区块链与信息安全”、“全球行业视角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二级大法官崔亚东在演讲中表示,谁拥有人工智能,谁拥有未来,人工智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法律人应该如何面对。崔亚东会长指出,第一,人工智能+法治,主动拥抱新科技,第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法治体系建设,营造人工智能法治法态。第三,创造智能辅助庭审功能,让证据说话,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负责人周汉华研究员在演讲中指出,个人信息立法将会是未来的热点,但目前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一定的失衡,提高执法能力,形成威慑,促成激励相容机制非常重要。大数据时代,必须承认数据主体拥有控制自己信息的公法权利,只有超出单维监管视角的多元治理体系,才能保证实现个人数据保护与信息自由流动的平衡。控制权是一项新型权利,不同于传统类型,尤其要避免简单搬照传统模式。





数文明科技公司CEO、前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先生在演讲中提出,之前很多人提网络经济,而现在为什么要提数字经济,因为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区块链则是新的生产关系。他随后表达了三个方面的思考,第一,什么是数据经济?数据经济到现在短短几十年,我们进入了困境吗?第二,数据合规问题。第三人工智能面临哪些挑战,人工智能面临的边界在哪里?涂子沛先生针对这些疑问做出了自己的梳理。





同济大学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的演讲围绕着如何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进行。他指出,区块链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出现了两条路径,技术准备阶段,比特币阶段,区块链阶段。区块链能够助力安全,信息安全是数字经济时代下重要的发展,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技术的发展,传统中心化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技术自2008年发展至今可助力网络隐私保护,助力信息安全。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与法律事务部大中华区总监黄丽丹在演讲中表示,在微软法务部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仅要学新的法律还要懂新的技术。隐私保护法律的核心要素在于执法、立法以及衡量利益和风险控制。如今企业的法律和合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做数据合规必须确保自己非常了解法律要求,并认为只有值得信赖的技术才能被用户接纳。



高峰论坛专题研讨 


下午的专题研讨分两个panel同步进行:(1)数据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制度需求;(2)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原则和趋势。全体与会专家选择第一会场和第二会场参与研讨,并围绕该专题的主题、问题和个人信息保护原则提倡书简述观点。

第一会场研讨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解数据资源(资产/财产)以及如何实现数据资源的有序利用”, 专家们讨论了如何在法治前提下进行可持续化的推进数据经济和创新,深入探讨了对“受迫式概括同意”的理解。并从理论和实务两个角度,谈“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倡议书”带来的启示。尤其针对“数据安全”的定义和范围、实践中如何操作“负面清单”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激烈争锋。



第二会场主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原则和趋势” 与会专家达成共识,现行法的不足使得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成为必要,对“民法总则下的个人信息权到底是权利还是利益”、“信息权和数据权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肯定了“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倡议书”提出的基本原则在体系建构方面的积极意义。


至此,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数据法律高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李珩 力航

科研界第一神文:《多发表了三五篇》
国奖制度改革:取消SCI他引次数,取消期刊影响因子!
2019最新公检法刑事办案口诀(2019.12)
《地方立法研究》“立法与治理现代化”专题征稿
《2019年度网络法治理论研究项目课题》及受理课题申报的公告
《河北法学》2019年第3期、第4期要目
《河北法学》2019年第5期、第6期要目
《河北法学》2019年第7期、第8期要目
《河北法学》2019年第9期、第10期要目
《河南财政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要目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要目

2019年两岸四地刑事法论坛议程

第二届全国高校民商事模拟法庭竞赛报名开始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