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届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仲裁庭)大赛(2022年)

学术之路 2022-10-05

部分政法院校的合并、更名大学及规模!

学术之路全国各地交友(脱单、考研、考博)交流群!

又一全国性法学学生大赛创办!1号公告发布,特等奖1万元!


一、活动背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在应对大变局、参与全球治理、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我国急需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推进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法务部门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跨学科领域、善于破解难题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法治人才,为建设一支法学功底扎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奠定基础。2022年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旨在加强内地与港澳高校间交流,探讨三地青年共同关心的法律问题,开拓法学生实务训练的新途径,培养新时代涉外法律高级人才。通过赛事让内地与港澳青年了解法庭审理案件的整个流程和细节,在具备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实务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赛事旨在共同发掘与奖励优秀人才、藉以深化三地高校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加强人才融合,参赛学校皆秉持以文化交流为核心、培育青年人才为目标的共识,以全英文模拟法庭的形式提高三地学生的书状撰写能力和庭审抗辩技巧,让历经不同教育发展进程的三地青年学子能相互了解、并肩成长。今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第二年,恰逢香港回归25周年。我们旨在通过赛事切实增强内地与港澳青年澳港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二、活动特色(一)打造法律实践新平台通过高质量的模拟法庭赛事,培养青年实务操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为优秀的青年学子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二)政校企联动新模式整合政、校资源,同时联动三地顶尖律所和法律服务机构为参赛同学提供实习、带教等机会。(三)推进内地与港澳青年学子交流“以法会友”,通过赛事培养青年学子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内地与港澳台青年交流。(四)培养涉外高端法律人才全英文赛事,以国际贸易争端为案例,招纳国内知名法律院校拥有三地背景以及国际视野的法学生参赛,培养涉外高端法律人才培养。三、活动时间及主题时间:2022年4月-2022年8月主题:国际商事仲裁模拟庭四、举办单位1、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主办单位:复旦大学3、承办单位:复旦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复旦大学法学院、UniYep优悦青年4、联合承办: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香港国际仲裁中心5、支持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内地与港澳高校法学联盟、上海市律师协会、上海市仲裁协会、上海市公证协会、国际商会仲裁院6、协办单位: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上海格联律师事务所、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7、赞助单位:威科公司8、媒体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解放、文汇、新民、上视、东方网、第一财经、上海法治、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腾讯、新浪等新媒体。五、赛事安排赛事分两个阶段:为校内报名阶段和比赛阶段(一)校内报名阶段2022年4月20日至5月20日,参赛高校视校内情况自行组织选拔报名,报名阶段为线上进行,不受疫情影响。(二)比赛阶段线上答疑6月份发布赛题进行线上答疑,选手参赛选手可邮件就案例问题与主办方进行咨询与答疑,答疑时间截至到6月30日案例发放2022年7月1日发放案卷资料,2022年7月至2022年8月参赛选手按照案例资料编写诉状,根据参赛选手所编写的诉状主办方评选出优胜队伍进入决赛,案例发放阶段皆为线上进行,不受疫情影响。全国决赛2022年8月下旬于上海举行线下比赛,若届时防疫情况不允许线下比赛,决赛改为线上。六、参赛资格1、参赛选手须为内地、香港、澳门高校在读的本科生或硕士、博士研究生。2、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如具有相应的法学知识,也可以参赛。每支参赛队伍应保证其队员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以应对竞赛的需要。3、校内选拔赛由院校自行组织和选拔。全国总决赛参赛队伍需要以院校的名义参赛,不能个人组队参赛,一所学校可以有多支队伍参赛。4、本次模拟法庭竞赛语言为英语,书状采用英文,庭辩采用英语,参赛选手需拥有较好的英语书写和口语能力。七、参赛队伍组成1、每支参赛队伍必须包括2位庭辩人。此外,各赛队还可以有2位研究员与1位教练。2、总决赛每支参赛队伍注册人数最多不得超过5人。其中,研究员与教练可以少于规定人数,但庭辩人不得少于2人。3、教练不得参与赛题的实质性研究和出庭辩论,但其有责任为其参赛队伍提供(学术)指导。4、研究员负责与庭辩人共同对赛题进行研究,协助撰写书状并进行庭辩训练,可以出庭但不得发言辩论。5、决赛人员注册完成后,队员组成如发生变动,须在北京时间(下同)2022年5月30日17时00分之前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告知组委会。之后,原则上组委会不再接受队员组成的变更。但根据实际情况或公平竞赛的需要,组委会保留在规定期限届满后允许参赛队伍变更队员组成的权利。提交书状后,队员不允许进行变更,否则将处以罚分。组委会根据情况适时公布以上罚分细则。八、疫情与防疫1、鉴于目前疫情形势,赛事主要以线上形式进行,8月份线下全国总决赛届时视疫情情况,若不具备线下条件延期或者改线上进行。2、所有线下活动严格遵循防疫要求,需要参与者提供48小时内核算证明方可参加,同时做好其他无高风险地区行程及测温等防疫要求。九、赛队识别1、为确保竞赛的公正客观,组委会会在各参赛队伍完成注册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分别为各赛队分配一个号码。2、该号码为该赛队在比赛全程中身份识别的唯一依据。比赛过程中任何比赛队伍不应向法官披露其学校名称,否则该参赛对于将予以违反赛记予以相应的罚分处理。十、赛题公布与答疑1、作为本次模拟法庭竞赛全国总决赛的虚拟案件(下称“赛题”)将于2022年6月公布。组委会应将赛题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完成注册的参赛队伍。2、赛题公布之时起至2022年6月30日17时00分止,各赛队可以向组委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就赛题提出问题。3、组委会与赛题作者会审阅所有提问,并就其认为具有相关性的问题作出回答。答疑结果组委会将于2022年7月第一周统一以邮件的形式通知各参赛队伍。逾期提出的问题一律不予回答。十一、赛制(正赛、半决赛、决赛)(一)正赛1、正赛将于2022年8月27-28日在上海举行。2、正赛由书状和庭辩两个单元构成,法官将对两个单元独立打分。3、每支参赛队伍分别以原告方律师和被告方律师的身份各进行一次申辩,即每队须提交2份书状,参加2场庭辩。4、如果参赛队伍超过16支的,组委会将根据书状评分情况,决定由排名前16名的参赛队伍参加正赛。未能获得参加正赛资格的参赛队伍,可以向组委会申请作为观摩队伍参加正赛和半决赛。5、各参赛队伍应在书状和庭辩中表现出对于法院规则、案例以及相关法律的熟练掌握。6、正赛的组别以及出场顺序将于比赛开始前两周由组委会抽签决定并以邮件的形式通知各队伍,并按照各自的对应的组别完成书状的交换(由组委会将各组在正赛中的对方队伍的书状发送至每支队伍的负责人邮箱以供各队伍备战正赛)。(二)半决赛和决赛1、半决赛将于2022年8月27日上午在上海举行。正赛阶段书状和庭辩得分相加总分排名前四的参赛队伍将有资格参加半决赛。在半决赛阶段,每支参赛队伍应当分别参加两场比赛。两场半决赛庭辩分数相加,总分前二的参赛队伍将有资格进入决赛。2、决赛将于2022年8月28日下午开展,由晋级的两支参赛队伍共同参与一轮庭辩。3、半决赛和决赛的庭辩角色分配由抽签决定。各赛队可以选择赛队中任一名庭辩人出场,不以此人在正赛中的角色为限。审判庭将对2支参赛队伍的陈词内容和表现水平进行评估并评定最终名次。在决赛阶段得分最高的参赛队伍即为本次比赛的最终获胜赛队。十二、书状规则书状的封面、封底颜色、应包括的内容、字数限制、引注规范等将在比赛的《程序规则》中予以明确,书状须于2022年8月5日17:00之前以pdf及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组委会邮箱。十三、书状评分规则1、每份书状总分100分。2、总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分配:(1) 案件事实与法律原则的掌握和运用:20分;(2) 说服力、逻辑与推理的合理性:30分;(3) 表达、语法与写作风格:10分;(4) 法律问题分析的原创性与清晰度:20分;(5) 权威文献的引用:20分。3、计总处罚之后的结果,即为该份书状的最终分数。4、每支赛队两份书状分数之和,即为该赛队书状单元的总分。十四、庭辩规则1、每支参赛队伍在一场庭辩中,其每位庭辩人或担任原告方律师或担任被告方律师。队内角色分配由各参赛队伍自行决定。2、每场庭辩,每队最多派出2名队员出席。(1) 出席人可以是1名庭辩人与1名研究员也可以庭辩人1人。各队庭辩人须向法官讲明所有赛队出席人身份。(2) 出席的庭辩人陈述时间不得少于25分钟;反驳环节亦须由单人完成。在该赛队庭辩人开始陈词时,应对本方代表进行介绍。(3) 研究员不得在庭上陈述、反驳或提出反对。3、每场庭审中,每队陈词分为“陈述”和“反驳”两个环节。反驳必须针对其他赛队的陈述观点和使用的法律论据进行反驳,不能任意扩大或者加入新的内容。反驳亦可以就其他赛队的反驳进行反驳。4、陈述环节按以下顺序:(1) 原告方开场陈述:20分钟;(2) 被告方律师陈述:20分钟;(3)之后的反驳环节按以下顺序: 原告方律师反驳:不超过10分钟;被告方律师反驳:不超过10分钟;5、法官提问以及庭辩人回答的时间计入该赛队的陈词时间。十五、庭辩评分规则1、每队每场庭辩总分100分。2、总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分配:(1) 案件事实与法律原则的掌握和运用:20分;(2) 说服力、逻辑与推理的合理性:30分;(3) 表达、语法与陈词风格:10分;(4) 法律问题分析的原创性与清晰度:20分;(5) 权威文献的引用:20分。3、计总处罚之后的结果,即为该赛队该场庭辩的分数。4、每支赛队两场庭辩分数之和,即为该赛队庭辩单元的总分。十六、评分规则1、关于书状单元的评分规则各参赛队伍的书状单元得分由原告方律师、被告方律师这两个角色的书状得分组成,每份书状总分为100分。为确保公平起见,组委会安排两名法官根据如下标准对各参赛队伍的每份书状进行打分:一是案件事实与法律原则的掌握和运用(20分);二是说服力、逻辑与推理的合理性(30分);三是表达、语法与写作风格(10分);四是法律问题分析的原创性与清晰度(20分);五是权威文献的引用(20分)。同时,各参赛队伍提交的书状在格式、内容顺序、字数限制及规范等方面皆应符合《程序规则》的规定,否则将根据《程序规则》处以罚分。每份书状在两名法官评分结果的基础上取平均数,并计总罚分后所得的分数,即为该份书状的最终分数,进而构成该参赛队伍书状单元得分。具体公式为:每份书状得分=(法官1评分结果+法官2评分结果)÷2-应扣分数(总分100分)书状单元得分=所提交的每份书状分数之和(总分200分)2、关于庭辩单元的评分规则各参赛队伍的庭辩单元得分由该阶段参与的各场庭辩分数之和组成(正赛、半决赛、决赛阶段各参赛队伍最多分别参加3场、2场、1场庭辩),每场庭辩总分为100分。法官将根据如下标准对各参赛队伍的每场庭辩进行打分:一是案件事实与法律原则的掌握和运用(20分);二是说服力、逻辑与推理的合理性(30分);三是表达、语法与陈词风格(10分);四是法律问题分析的原创性与清晰度(20分);五是权威文献的引用(20分)。同时,各参赛队伍参与庭辩在出庭、庭辩人、环节与时长、交流、反对等事项上皆应符合《程序规则》的规定,且无不当行为,否则将根据《程序规则》处以罚分。每场庭辩在三名法官(特殊情况下为两名法官)评分结果的基础上取平均数,并计总罚分、奖分后所得的分数,即为该场庭辩的最终分数,并进而构成该阶段该参赛队伍庭辩单元得分。具体公式为:每场庭辩得分=(法官1评分结果+法官2评分结果+法官3评分结果)÷3-应扣分数+反对得分[1](总分100分[2])庭辩单元得分=该阶段参与的各场庭辩分数之和(总分200分)3、关于晋级规则本次比赛分为正赛、半决赛与决赛三个阶段,各参赛队伍凭借各自的赛队识别号码参与比赛全程。本次正赛由书状和庭辩两个单元构成,由16支参赛队伍分别提交2份书状和参与2场庭辩,法官将对该两个单元独立打分。正赛阶段总分排名前四的参赛队伍将参与半决赛。总分计算公式为:总分=40%书状单元得分+60%庭辩单元得分在半决赛阶段,晋级4支参赛队伍由抽签决定对手,各参加两场庭辩,两场庭辩分数相加后总分前二的参赛队伍将晋级决赛。书状分数以及正赛庭辩分数将不计入半决赛。半决赛阶段结果将于中午公布,各队可以在成绩公布以后到组委会办公室查证分数。在决赛阶段,2支参赛队根据庭辩分数决出最终名次。书状分数以及正赛、半决赛庭辩分数将不计入决赛。十七、奖项和证书(涵盖三个赛程):1、名次类(团队):(1)冠军:晋级决赛,并获得冠军的队伍;(2)亚军:晋级决赛,并获得亚军的队伍;2、书状类(团队):(1) 最佳书状奖:2份书状总分最高的赛队;(2) 最佳原告方律师书状奖:原告方律师书状得分最高的赛队;(3) 最佳被告方律师书状奖:被告方律师书状得分最高的赛队;3、庭辩类(个人):(1) 最佳庭辩奖:2场庭辩总分最高的赛队的庭辩人(该队所有庭辩中得分最高2场)(2) 最佳原告方律师庭辩奖:单场庭辩得分最高的原告方律师庭辩人;(3) 最佳被告方律师庭辩奖:单场庭辩得分最高的被告方律师庭辩人;4、综合类(团队):(1) 最佳原告方律师奖:作为原告方律师书状和庭辩总分最高的赛队(该队评分最高的一场庭辩和一份书状);(1) 最佳被告方律师奖:作为被告方律师书状和庭辩总分最高的赛队;5、特别荣誉奖:组委会将向在竞赛中面对挑战、坚持不懈的参赛队伍授予特别荣誉奖,以示对该赛队的尊敬与鼓励。6、组委会决定的其他奖项。十八、参赛证书颁发在比赛结束之后,组委会会向每所参赛高校、每位庭辩人和研究员、每位教练各颁发一份参赛证书。十九、特别说明组委会保留对赛事规则的最终解释权。以上赛制如有变化,以组委会最终公布为准。二十、组委会联系人罗逸伦 电话:(021)5513 9037   邮箱:luoyilun@fudan.edu.cn唐亮辉 电话:13611644668      邮箱:ryoki@uniyep.com

复旦大学

2022年4月18日南京医科大学2022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一)及补充报名
暨南大学、遵义医科大学、东北石油大学2022年博士招生最新通知!
石家庄铁道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及复试名单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
北京电影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
天津体育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沈阳大学2022年博士招生最新通知!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补充通知及复试通知
云南中医药大学、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招生最新通知!

第三届“一裁杯”中国仲裁征文评选获奖名单

147所双一流高校博士毕业发表学术成果要求汇总(上)

2022年《法律适用》第5期要目

《深圳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法学论文要目

《证据科学传承、创新与发展》暨教育部证据科学虚拟教研室建设研讨会议程&参会方式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目录

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2022年年会预通知

《河北法学》2022年第6期要目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超年轻!“95后”大学教授,越来越多

严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雏鹰扶持计划”子基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含高校目录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政法大学关于启动2022级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第一批次学习方向选择工作的通知

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关于选任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听证员的公告,50人

复旦大学部分专业2022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报名启事

西安交通大学创新型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22年工程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招生简章

河海大学2022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含招生专业目录、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吉林大学2022年“对口支援部省合建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告

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廉政研究院)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河南科技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事宜的公告

202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轮“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党委宣布对法学院领导班子调整、任免决定

副省长履新!985高校,迎来新“一把手”

西南大学法学院关于2022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公示

人大法学院辽宁校友向学院“尊老基金”捐款10万元

复旦大学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报名须知及各院系夏令营活动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五届(2022)“公共管理与法律”夏令营报名通知

上海新增阳性大幅下降!隔离者未交钥匙被撬家门?真相是......

部分政法院校的合并、更名大学及规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复试考核实施细则

青海民族大学2022年民族学博士研究生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考试拟录取结果公示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湖南大学法学院关于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补录取的拟录取建议名单的公示

关于部分专业停招研究生的公告

2人履新省委政法委书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