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辽宁)黄亚奇作品欣赏

艺术观潮 艺术观潮 2020-10-20




编者按

美丽富饶的“东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北大仓“粮仓,不仅养育着黑土地上的人们,更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美丽景致。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工业遗迹……不仅是这块黑土地的标志,也为水彩画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其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用画笔记录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家乡的发展,创作出独具地域特色又风格各异的水彩佳作。

继2018年1月15日,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北京、天津、河北)首展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后,6月15日,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黑龙江、吉林、辽宁)第二展日前又于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成功举办,反响强烈。该展通过展示“东三省“老、中、青三代颇具代表性的45位水彩画家的120余件精品力作及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展示了三地水彩画发展的艺术特色、重要成果和传承关系,立体呈现了三地水彩画发展的地域性特征及多样化趋势,为研究当代水彩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本次展览,《艺术观潮》特推出参展艺术家个人专题介绍,旨在通过此次推介,更全面地展示他们的艺术风貌及创作状态,让更多的读者欣赏到他们的精品力作。

精彩不断,敬请大家持续关注。


黄亚奇


1958年生于沈阳市。

197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

1982年留校任教。

现任鲁迅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辽宁省美协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第七、八、九、十、十一届中国水彩、粉画展专业评审委员,

2013年中国文化部第十一届艺术节美术作品展评委,

中国第二、三届青年水彩画展评委,

中国百年水彩画展评委,

首届全国水粉画大展评委,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审委员,

中国美协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复评评委。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亚洲水彩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东莞美术馆、辽宁省美术馆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主要参展及获奖:

1995年水彩画《惠安女》系列获“首届中国中青年水彩画展”学术奖。

1996年水彩画《记忆中的后院》获“东北三省水彩画联展”评委特别奖。

1997年水彩画《蟹》入选“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1998年水彩画《惠安女》等六件作品参加“中国当代中青年水彩画家邀请展”(深圳美术馆收藏)。

1999年水彩画《夏日》入选“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1999年水彩画《红苹果》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1年水彩画《高原人家》获“中国首届水彩、粉画人物展”铜奖。

2002年水彩画《封存的记忆》系列八件作品参加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国水彩画名家邀请展”(收藏作品一幅)。

2003年水彩画《封存的记忆》获“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铜奖。

2004年水彩画《夕阳礼赞》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5年水彩画《夕阳》参加中国美协水彩画艺术委员会“韵”提名展。

2006年水彩画《红苹果》参加“中国百年水彩画展”。

2006年水彩画《石榴》系列作品参加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语言——当代水彩画邀请展”。

2007年水彩画《鱼》参加“第一届中国十大美院水彩基础教学作品展”(评委作品)。

2009年水彩画《封存的记忆No.26》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1年水彩画《封存的记忆No.9》参加“第二届中国十大美院水彩作品展”(评委作品)。

2013年水彩画《石榴》参加中国文化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美术作品展”(评委作品)。

2014年水彩画《途·2014 No.3》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作品)。

2014年水彩画《途·2014 No.1》参加“学院的品格——中国‘学院水彩’学术邀请展”。

2014年水彩画《途·2014 No.3》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辽宁美术作品展”金奖。

2015年水彩画《百态》《抽丝》参加“中国高校水彩名家作品展”。

2015年水彩画《石榴三、二、四》《途·2014 No.1》参加“美国旧金山鲁迅美术学院绘画作品展”。 

2015年水彩画《石榴三、二、四》获“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辽宁优秀美术作品展”金奖。

2015年水彩画《躯干1、2、3、5、6》参加广州美术学院“水彩名家人体作品邀请展”。

2016年水彩画《封存的记忆No.30》参加“第五届辽宁省水彩、粉画展”(评委作品)。

2016年水彩画《黑森林No.1、2、3、5》入选“和彩——2016中国青岛国际水彩艺术双年展”。

2016年水彩画《封存的记忆No.30》参加“三生万象——东北三省当代水彩画精品展”。

2017年1月水彩画《黑森林No.8》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评委作品)。

2017年2月水彩画《黑森林》系列作品参加2017中国当代学院水彩名家邀请展。

2017年4月水彩画《黑森林No.16、19、20》参加“西安当代水彩、粉画名家邀请展”。

2017年5月水彩画《黑森林No.2、5、11、15》参加东北艺见,辽宁省美术馆。

2017年9月水彩画《黑森林No.2、5》参加“东西同行——鲁迅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

2017年10月水彩画《黑森林No.5》受邀参加“第一届大卫国际水彩大奖赛暨国际水彩名家邀请展”。

2017年10月《封存的记忆No.29》参加“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17年10月水彩画《黑森林No.11》受邀参加“中国钢都——2017当代国际水彩名家邀请展”。

2017年12月水彩画《黑森林No.1》《黑森林No.2》参加“第二届学院的品格——中国学院水彩研究邀请展”。

2018年5月水彩画《陇西塬土》《陇西山岭》《黑森林No.3、5、18、24、25》参加“异彩同道——中国油画、水彩艺术家交流作品展”。

2018年6月水彩画《封存的记忆》系列、《黑森林》系列作品参加“2018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黑吉辽作品展”。



创作随想


《黑森林》系列风景创作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新创作的水彩作品。在绘画意识和绘画观念及表达方式上都做了一些改变和新的尝试,和我以往创作习惯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的是《黑森林》系列作品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画随心走,没太多关注绘画语言及形式,包括构图色彩都没有追求太多的变化,把所有的绘画因素简单化。画《黑森林》系列没有任何具体的参考资料、图片,也没有可视的图像和物像。没有大森林复杂的层次空间和树的千姿百态的变化,笔随意走,意随心思,顺其自然,自觉与不自觉间,表达的是森林的印象和抽象的记忆,是对大森林的一种真实的感受,是我对大自然、对大森林的敬慕、敬畏之心和诚意。

这些年出国交流考察,博物馆、艺术作品、城市建筑、人文景观都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其实所到之处,皇家园林、城市的森林公园,特别是郊外大森林同样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记忆,当看累了博物馆,有机会漫步在这些大森林(我称之为黑森林)之中的时候,特别是夏天遮天蔽日的、深绿色的、无边际的大森林,这些不加修饰自然生长了上百年的参天大树,野气十足,投身其中,有一种把人抽空的感觉,会使人产生遐想、空想。广阔茂密,它的视域和维度是那样宽广,人感觉很渺小,使我不自觉产生一种冲动,想去表达它、回馈它。

无边无界,大象无形,只可意会,也就有了意象表达黑森林的初衷。意象的动意诱发了抽象表达的主意,抽象来源是先有意后生象,这个时候可能客观的象及细节真的不太重要了,当你放弃一些习惯的东西及客观自然的情节,你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绘画本身,这种专注度会产生一种活力,作用于画面及绘画表达,转化为表现力,升发产生了象,少了限制与约束。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绘画状态,这种绘画中的顺其自然的自由创作是以往很少体验过的感觉,有些随机的意思,每张画不刻意做具体设制,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会不断升发新的象,持续画了二十几张,构图虽相似但由于象的不断升成变化,使绘画的视觉效果并不重复。这时作画中的水与色彩的"痕迹"产生了独特意义,非笔触的"痕迹"自然且无法重复无法复制,由"迹"而成"象",形成《黑森林》的"迹象",意象和抽象表现有"迹"也就有"象"。




 参展作品


《封存的记忆No.26》

59×96cm/2009年


《封存的记忆No.30》

100×200cm/2016年


《黑森林No.2》

34×54cm/2016年



 《黑森林》系列


《黑森林No.3》

94×56cm/2016年


《黑森林No.4》

52×32cm/2016年


《黑森林No.5》

94×56cm/2016年


《黑森林No.11》

76×50cm/2016年


《黑森林No.12》

74×45cm/2016年


《黑森林No.14》

96×56cm/2016年


《黑森林No.15》

55×39cm/2017年


《黑森林No.16》

95×62cm/2017年


《黑森林No.17》

96×63cm/2017年


《黑森林No.18》

95×62cm/2017年


《黑森林No.19》

55×39cm/2017年


《黑森林No.20》

55×39cm/2017年


《黑森林No.21》

55×39cm/2017年


《黑森林No.22》

55×39cm/2017年


《黑森林No.23》

55×39cm/2017年


《黑森林No.24》

77×48cm/2018年


《黑森林No.25》

73×44cm/2018年




更多精彩文章 ☟


■ 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黑龙江)方亮作品

■ 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吉林)宁玉峰作品

■ 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辽宁)冯建宇作品

■ 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辽宁)陈桂芝作品

■ 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吉林)许韶晶作品

■ 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黑龙江)闫海涛作品

■ 中国美术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

■ 草原情怀——蒙古族青年画家包胡其图

■ 初心·李继飞雕塑展

■ 交汇的空间·张崴雕塑作品展

■ 红土情寄——潘建涛水彩、粉画作品欣赏

■ 报名啦!我和草原有个约会

■ 新时代·新坐标 | 备战第13届全国美展水彩·色粉·油画北戴河创作班招生简章(13届)

■ 凝香·中国著名女水彩画家系列丛书——包蕾水彩画作品集

■ 凝香·中国著名女水彩画家系列丛书——王洁水彩画作品集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表之图文,均经版权人授权同意方予以发布(个别转载文章已注明“图文来源:XXXX”或“本文转载自XXXX”)。为了尊重和保护版权人的权益,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另,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均出于为大家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空间和扩大大众鉴赏的受众面之非商业性目的,如有不妥之处或涉及其他问题,敬请作者谅解并来电或留言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