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雕塑吟唱民族史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系列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开幕

艺术观潮 2021-09-26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馆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


展览时间

2019年3月2日——3月24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馆一层1-11展厅


2016年1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2016中国美术馆贺岁大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共展出300多件绘画和雕塑作品,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辉煌画卷。2017年9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及户外空间展出了共计316位雕塑艺术家的590件精品力作,是中国迄今以来规模最大、内容较为全面的雕塑展,不仅全面呈现了百年来我国雕塑的发展脉络与重要成就,更是中国雕塑百年历程的写照和缩影,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开幕式现场


时隔一年半,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中国美术馆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的成员,利益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2016中国美术馆贺岁大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和“首届全国雕塑作品大展”为基础,为展现我国民族特色文化、彰显民族题材雕塑艺术魅力,特别策划了这场以雕塑艺术赞颂民族大团结,表现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英雄、民族生活、民族风俗与民族友好关系、呈现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新内容、新形式、新水平、新成就的大型主题雕塑展,并于2019年3月2日下午14:00在中国美术馆一层方厅开幕。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主持开幕式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叶小文致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马锋辉先生致词



艺术家代表、著名青年雕塑家李永康致词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词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王伟光先生宣布展览开幕



嘉宾合影


据悉,本次展览是全国首次以民族雕塑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共征集作品600余件,经专家委员会初评、复评,有220余件作品入选,它们与中国美术馆馆藏的部分民族题材雕塑一起,为全国人民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宴。展览共分为两大篇章:《民族团结》和《各民族风采》。第一篇章《民族团结》中的作品展示于中国美术馆1号圆厅,以具象、抽象、意象、象征等形式语言展现各民族同舟共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喜庆与喜悦,自信与自豪;第二篇章《各民族风采》全面反映56个民族的不同风采与鲜明特性,200余件雕塑分列一层10个展厅,体现56个民族团结一致,互助共勉,共同奏响新时代的文化强音,为此次展览的展陈亮点。


展览现场


中国吴为山表示:“民族题材历来是美术创作的重要领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雕塑创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当代雕塑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凝聚着一代代雕塑家的民族情怀和时代使命。雕塑艺术家们将优美宜居的生活家园、灿烂绚丽的民族风情、特色鲜活的文化特征,化为独特的形体、形式,以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诗意化表现,并将源自生活的艺术进行提炼、凝聚、创造与发展,使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美美与共的艺术形式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加强,创作的民族题材作品层出不穷,不乏佳例。早在1951年,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之一王临乙为中直机关大礼堂创作了大型汉白玉浮雕《民族大团结》,这件作品前排为演奏芦笙、手鼓、唢呐的人们,后排为身着盛装、翩翩起舞的各族妇女,展现出全国各民族友好欢愉的情境,描绘了新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1955年,张充仁创作《朝鲜双人舞》;1962年,王万景创作大理石雕《傣族姑娘》;1974年,曹忠亮、王维力创作木雕《日夜想念毛主席(维吾尔族)》;1979年,张得蒂创作《小达娃(藏族)》;1979年,时宜创作木雕《高原之春(藏族)》; 1988年,张德华创作大理石雕《壮族姑娘》。以上作品均藏于中国美术馆。2000年9月21日,中华世纪坛象征56个民族的大型石刻竣工,以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制为浅浮雕,传达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至今仍在持续衍化的各民族审美意识和文化资源,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已经融合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值得当代雕塑艺术家们积极地探寻、发掘、研析、塑造。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新时代艺术家以优异作品,塑造一个精神、文化、艺术的石榴,让他们紧紧拥抱,成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最有力、最坚强、最美丽的同心圆。”


部分展览作品

(排序不分先后)


《民族大团结》(多民族)

王临乙

240×380×11cm

铸铜/1951年

中国美术馆藏




《朝鲜双人舞》(朝鲜族)

张充仁

9.2×19.8×17.3cm

陶/1955年

中国美术馆藏




《小达娃》(藏族)

张得蒂

31.5×42×44cm

铸铜/1980年

中国美术馆藏




《大草原》(蒙古族)

吴为山

113×64×121cm

树脂着色/2019年




《牧羊人》(彝族)

袁晓岑

39x34x32.5cm

铸铜/1961年

中国美术馆藏




《鄂温克汉子》(鄂温克族)

殷小烽

50×21×15cm

铸铜/2018年




《怒族姑娘》(怒族)

彭汉钦

40×35×30cm

树脂/2018年




《唱着歌儿去北京》(维吾尔族)

李永康

90×90×30cm

铸铜/2016年




《京族独弦琴》(京族)

黄炳谊

35×62×18cm

玻璃钢/2018年




《傲蕾一兰》(达斡尔族)

林志民

104×110×48cm

综合材料/2018年




《赫哲渔人》(赫哲族)

王轶男

130×110×50cm

石膏/2018年




《民族大团结》(景颇族)

赵彦龙

80×42×75cm

玻璃钢/2019年




《敬雀节》(仡佬族)

曾岳

66×50×45cm

玻璃钢/2018年




《稻香鱼跃侗家情》(侗族)

柳青

300×190×190cm

树脂/2017年




《家庭亲情系列——孕育》(汉族)

魏小杰

35×47×112cm

树脂/2003年




《傣族姑娘》(傣族)

刘焕章

24×32×42.5cm

石/1978年




《拉祜族少女》(拉祜族)

张松涛

30×23×48.5cm

铸铜/2009年




《花儿》(东乡族)

何鄂

男:27.8×41.5×70cm

女:24.5×32×68.5cm

山:17.9×24.5×13cm

粗陶/1992年




《欢迎》(满族)

金廉秀

24.5×50.5×103.5cm

木/1995年




《月下阿妹》(佤族)

张向玉

100×40×30cm

铸铜/2017年




《回回姑娘》(回族)

周胤君

100×50×35cm

木/2018年




《饮咂酒》(土家族)

高昕

90×90×32cm

树脂/2018年




《日光》(纳西族)

树德力

55×20×40cm

树脂/2018年




《将我的愿景唱给布朗山》(布朗族)

段澄

30×180×45cm

树脂着色/2018年




《月亮上的日麦》(羌族)

罗伟安

135×60×145cm

玻璃钢/2018年




《宆》(柯尔克孜族)

解少勃

90×60×150cm

木/2018年




《白桦林之歌》(俄罗斯族)

郭心聪

50×30×120cm

金属、树脂/2018年




《祁连山下远方的家》(裕固族)

方昕

19×77.5×37.5cm

铸铜/2018年




《门巴情歌》(门巴族)

董明光

85×45×120cm

树脂/2018年




《乌孜别克姑娘》(乌孜别克族)

李军

15×13×25cm

树脂/2018年




《哈萨克猎手》(哈萨克族)

张威

50×30×60cm

铸铜/2015年




《寻找乐土》(撒拉族)

王名峰

150×50×100cm

玻璃钢、铸铜/2018年




《摇撼的记忆》(塔塔尔族)

魏兆辉

136×61×120cm

铸铜/2018年




《风沙吟》(塔吉克族)

汤海英

42×82×42cm

砂岩/2018年




《苗寨风情》(苗族)

程兵

35×78.5×70cm

铸铜/1994年




《花瑶·梦莹水木》(瑶族)

申博伟、刘峻含

130×15×80cm

不锈钢/2019年




《神圣太阳鼓》(基诺族)

吴强

60×50×100cm

综合材料/2018年




《葫芦恋歌》(德昂族)

季峰

80×105×50cm

不锈钢、玻璃钢/2018年




《索菲亚》(保安族)

张琨

80×25×20cm

硬质/2018年




《鄂伦春少年》(鄂伦春族)

郭航

130×20×100cm

树脂着色/2018年




《狩猎》(珞巴族)

施海

80×56×50cm

树脂/2017年




《彩虹》(高山族)

蔡小飘

100×45×75cm

树脂/2019年




《情浓相勒吉》(阿昌族)

陈亮

150x125x65cm

树脂/2018年




《白狼盘木》(普米族)

江安平

120×60×85cm

玻璃钢/2018年




《望乡》(锡伯族)

余晨星

200x100x150cm

树脂着色/2015年




《卡雀哇》(独龙族)

孙宇宽

42x100x25cm

树脂/2018年




《尧古春晓》(布依族)

陈刚

65x42x88cm

树脂/2019年




《马尾绣》(水族)

邱霞

120x100x65cm

不锈钢丝与玻璃钢仿石材/2018年




《舞》(黎族)

蔡江

60x50x150cm

不锈钢/2018年



展览现场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个民族雕塑

汇聚成气势磅礴的民族史诗

绘制成绚丽多姿的民族画卷 

在国家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

徐徐展开

开启了首次民族雕塑大展的伟大篇章


众所周知,雕塑体积大、分量重,背后的工作人员从作品征集、搬运、布展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劳动和辛苦,因此像“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都是难得一见的雕塑艺术盛宴,值得一看。雕塑又被誉为“立体的画”、“凝固的诗”,那么,就让我们在这生机萌发的盎然春日里,一起相聚中国美术馆,一起来欣赏雕塑吟唱的56个中华民族文明史诗。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1-11展厅,将展出至3月24日。(周一闭馆)



更多精彩文章 ☟ 


■ 黄有维限量珍藏版书画超值收藏价520元!

■ 封思孝|融中西文化精髓创民族时代画风

■ 阿斯蒙迪|2019国际雕塑版画大展

■ 也许,她就是一条鱼

■ 足迹|付子龙水彩作品

■ 中国美术馆:将美传播到底︱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1949—2018)开幕

■ 内蒙古美术馆|馆藏水彩作品

■ 异域风情|2018赵铁军捷克写生之旅水彩作品

■ 张得蒂: 用雕塑艺术凝铸灵魂

■ 中国水彩黄金时代 | 黄铁山、殷双喜谈水彩创作生态
■ 萌趣|叶宗镐水墨生肖

■ 2019水彩开年展|“风生水起——当代中国水彩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 刘云生 | 生命的礼赞

■ 民族情韵的视觉呈现——姚殿科作品欣赏

■ 浴血淞沪 英魂永存——记十九路军陵园浮雕墙创作者李汉仪教授

■ 《雕塑华章》(第二辑)作品选

■ 《雕塑华章》(第一辑)作品选

■ 《影响中国美术发展之水彩篇》

■ 一本几年前的水彩画册

■ 匠心|中国当代雕塑名家系列精品丛书——喻平雕塑作品集

■ 凝香·中国著名女水彩画家系列丛书——包蕾水彩画作品集

■ 凝香·中国著名女水彩画家系列丛书——王洁水彩画作品集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表之图文,均经版权人授权同意方予以发布(个别转载文章已注明“图文来源:XXXX”或“本文转载自XXXX”)。为了尊重和保护版权人的权益,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另,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均出于为大家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空间和扩大大众鉴赏的受众面之非商业性目的,如有不妥之处或涉及其他问题,敬请作者谅解并来电或留言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