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这场对谈,读懂一个人文的成都远洋太古里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4-15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2018年9月11日,一场由成都远洋太古里主办的《人与文:公共空间的多元化精神》对谈在博舍酒店精彩上演,成都远洋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女士、著名艺术家钟飙先生、著名艺术家杨冕先生、国际艺术策展人程昕东先生、知名建筑设计师郝琳博士、著名艺术家罗发辉先生等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与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人、文化、艺术的交融与发展,探讨公共空间的多元化精神。

 这里收藏了老成都的人文情怀,新成都也收藏了这里的多元精神

成都,一座充满温情与人文气度的城市,既有都市“快”节奏,也有安谧闲适 “慢”生活。作为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成都远洋太古里将成都的人文情怀与情感记忆保留其中,与这座城市的文化空间与生活空间平行对接,在塑造新的商业核心的过程中,借用多元化的历史人文场域,注入了国际化、宽画幅的艺术人文视野,实现了城中心的文化再生。

坐落都市核心,成都远洋太古里秉持着对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责任感,在这个初秋举办《人与文:公共空间的多元化精神》对谈,邀请著名艺术家钟飙先生、著名艺术家杨冕先生、国际艺术策展人程昕东先生、知名建筑设计师郝琳博士一同进行了精彩的思想对话,以学术精神探讨与解构“人与文”、“城市与公共空间”、“艺术与商业”、“本土与国际”间的层层关系,表达各界人士对城市公共空间与人文传承的探索。

作为成都人,成都远洋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女士分享说,“成都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丰富的物产,当然还有国宝大熊猫。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交通枢纽,也是很多旅游目的地的国际中转站。成都人非常热爱成都这个城市,很多人出去留学、工作,见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后,然后又都回到成都,因为他们喜欢成都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氛围。成都人在历史、文化、艺术积淀深厚的环境里成长,在他们的基因里面,自然地成长出对美、对生活的强烈追求。成都人普遍的审美基础都很不错,也有自己的文艺情怀和气质,热爱美食、热爱艺术,热爱时尚。成都人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跟态度,但他们又都非常开放包容,既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又有很强的求知欲。在成都远洋太古里,我们把这种城市精神浓缩为四个字:‘快耍慢活’。成都人非常渴望城市发展与国际接轨,但同时也不愿意妥协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真正地活在当下,活得也很有归属感,而且生活理念非常超前。这些都让成都成为一座非常独特的城市。”

- 成都远洋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右)-

媒体可以关注到的是,成都远洋太古里不仅作为一座国际化的购物中心,成都远洋太古里也真正把它作为一个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来营造。以它本身的独特规划和建筑设计,已然很能体现它兼容并蓄的态度。成都远洋太古里从开业到现在,已有超过30场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类展览活动在成都远洋太古里举办。除了与英国V&A博物馆联手承办《鞋履:乐与展览》之外,之前成都远洋太古里还邀请过国际知名艺术家James Warhola与8岁澳籍天才艺术家Aelita Andre,共同创作了一幅“成都花园”的画作,并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展出。今年上半年,成都远洋太古里还与华夏鞋文化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成都蜀绣博物馆等多个机构联合呈现的《芳——流动的中华鞋履文化展》。

成都远洋太古里在公共空间营造方面,一直不懈努力,希望能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能在市中心打造一个购物文化融合的跨界的新鲜体验。成都远洋太古里从开业到如今每年会保持呈现多个高品质文化艺术类展览:爱马仕手工艺盛典,蒂夫尼古典珍藏珠宝展,还有星巴克文化节,《永恒经典:奥黛丽赫本展》,“释放未来UNZIP the future”新媒体艺术展。就在最近两个月,“Found MUJI 再发现 再创造展”,以及《安邸AD》AD House展,包括9月14日开幕的方所2018成都国际书店论坛,9月17日揭幕的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成果展……这些都在成都远洋太古里营造非常浓厚的人文氛围。“把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纳入商业公共空间里,不同的元素与风格,能在这里相遇、碰撞、激发、融合,产生不同纬度的体验,给体验着不同的启发和感受,创造不同层次的感受。我们也希望这个商业空间能成为一个文化平台,助力成都文化时尚的发展进程,推进生活方式和体验的不断革新。” 成都远洋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女士说。

国际艺术策展人程昕东对成都并不陌生,最早是在1988年,作为背包客,去了峨嵋山、青城山,也来到成都。他认为,四川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近30年来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重镇,诞生了如第一代的何多苓、周春芽,第二代像钟飙、杨冕等艺术家。“这些代表人物,很多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为中国当代艺术增添了很多新力量。”

程昕东先生说自己很喜欢成都的生活方式,生活的语境,可以静下心来,在安静美好的自然景观里进行多方面的思想交流与探讨,何况还有这么多美食。“最近两年我特别惊讶,尤其有了成都远洋太古里这么一个新商业文化空间,一下子将成都的城市国际化程度拔高了,不管是建筑、人文,还有艺术气息,突然觉得这座城市跟世界的对接一下子拉近了。它很多新倡导的观念,跟其他城市又不一样。”

程昕东先生在对谈中谈到了开放性的问题。“成都远洋太古里这个空间它是开放的,大家可以在这里找到各自喜欢的,或是跑动嬉戏、或者驻足思考,这跟他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个空间,它的开放性、多元性,能便于在这个空间里的人找到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出现,是国际化的一种体现,城市开放精神的体现,多元的可能性,打破了人为的区分疆域和边界。这种状态让这里的人变得更自由,更流动,更具开放性,也给了这里的艺术家更多创作的可能性——思想上有了自由度,在全球化过程中,成都远洋太古里提供了技术和场域上的多种可能性,这种对接、连接,让流动变得更充实,更踏实,更有基础。”

著名艺术家钟飙在对谈现场提到,艺术是对于关系的创造性优化,其优化的结果,标准跟完成一个好的公共空间有两点一致,“要么就是高山仰止,提升了文明的高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要么就是海纳百川,在这样的多元格局里面,不同层面,不同文化来源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我觉得成都远洋太古里在这个时间段被创造出来,真的是拔高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气质。”

著名艺术家杨冕在对谈现场提到自己的亲身感受,作为在成都远洋太古里附近长大的童年,他说现在的“老家”太豪华了,一个好的空间,首先可以海纳百川,成都人他生下来就是这种气质,什么都悦纳。“所以你在成都,感觉不到任何排外的倾向。所以我们有的时候说,你在成都基本上见不到成都人了。如果是好的一个公共空间,我觉得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你得有一个‘主义’,或者要有一个‘主张’,坚持这个主张,并且把它做下去。第二,要有不同类型的东西在这里共存共生,比如说成都远洋太古里这么好的地方,它除了满足你各种购物的需要,还能满足你的精神需求,文化艺术这种有钱买不到的精神诉求在这里也能得到满足。这就是它彰显的独立和价值,我特别建议像成都远洋太古里这么好的地方,一定要建一座博物馆,里面的东西只能看,不能买。你天天都可以来看,但是你搬不回家。”

杨冕作为著名的蓝顶艺术区创始人之一,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提到公共空间如何坚持和推动文化艺术的传播和进步。他提到千高原艺术空间的刘杰,K空间创始人杨凯,成都当代艺术协会的秘书长姜涛……当然还有著名的艺术家罗发辉,都是当年在成都没有(艺术)空间的情况下,活下来的仅存的一些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现在成都有了很多的空间,也有很多的公共空间。这类公共空间真的是‘公共’的,比如说成都远洋太古里,它面向整个市民,成都远洋太古里已经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变成整个城市、整个社会的形象,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知名建筑设计师郝琳博士主持了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的设计,他在对谈中提到,“人与文:公共空间的多元化精神”这个话题让人想起很多过去的事,但每个工作项目在它建成后就会突然发现,它冥冥之中指引着一个结果,而这个“引导”来自于大慈寺。从唐三藏到西天取经,从西游记想到师徒四人的修行与经历。“我今天看到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的建成和良好发展,我觉得就是一个西天取经的过程。没有任何人可以凭一个人的力量或几个人的力量把这样宏大的项目做出来。比如做玻璃幕墙的团队来自法国,我们晚上看到成都远洋太古里的灯光浪漫摇曳,这个团队来自东京,我们的团队里还有意大利的,中国台湾的工作人员……每个人从他的角度去看成都远洋太古里,把他的智慧和生活体验融入到这个项目里,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效果,其团队的智慧有个结晶。如果今天看,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实际上,从成都远洋太古里设计团队多元文化的组合,也可以看出这个项目多元文化包容的状态,和谐、开放、包容。

郝琳博士提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营造和建设方面,失败的例子太多了,因为城市的公共空间一旦失败,对城市的负面影响是深远。“公共空间一定是有文化属性的。在我的印象里,我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一直住在北京的内城,我脑子里的公共空间一定跟很多人的公共空间不一样,它是连续的四合院、胡同串起来的北京城——从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连绵不绝。但如果说一个意大利的孩子,在威尼斯长大,公共空间对于他来说,就是早上买一杯牛奶的时间,就可以进入圣马可广场。在纽约或洛杉矶的小孩,他们的公共空间可能就是一个篮球场,要是跑到澳洲,公共空间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所以我觉得公共空间一定要照顾它的文化属性。过去这些年的失败经验让我们知道,好的公共空间肯定是多元化的,具有多样性,是开放的。我这些年更加确定,‘真实’的重要性很重要,在成都远洋太古里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感觉到很真实,可以看到真实的下雨、刮风,真实的人在街道里来往。我觉得这样的灯光,包括看到的庙宇、老房子,一切都是真实的,走在地上的感觉也是真实的。‘真实’绝对是公共空间的一个面向。而现在成都远洋太古里作为一个物理空间,它还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方式由参与者自主传播到虚拟的网络公共空间里。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一个真正热衷参与公共空间事物的人,他们会更好地将一个传统的实体空间跟一个虚拟空间做一个结合,最终,就是把“人”这个字做出来,让这种维系在空间上的感情得到一种升华,大家所有的记忆都可以在网络公共空间或是实体公共空间得到更好呈现。我们也在探索,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如何把这些多维空间结合起来。”

最后,四位对谈嘉宾还各自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人与文、对公共空间、对成都远洋太古里的期许:

钟飙提到的是:活在当下,这是生命的本质,过去和未来存在的全部意义,激活我们频频发生的每一个当下,成都这一点,是这座城市对中国的贡献。

杨冕:我希望成都人以后来成都远洋太古里的时候,多去成都远洋太古里参与文化艺术活动,顺便买东西。

程昕东:坚守自我,坚守自己的文化属性,更加包容开放。

郝琳:地方感情,国际视野。

成都远洋太古里,收藏了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成都,也收藏了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多元精神。未来,成都远洋太古里期待与这座城市,与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继续一同探索自我、瞭望世界,打造令人愉悦的多元化公共空间,提供专属成都的都市核心生活体验。

  《人与文:公共空间的多元化精神》对谈

时间:2018年9月

地点:成都远洋太古里


由四川浙商美术馆和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 ☟ ☟


文:谢礼恒   美编:西子

  更多精选:

字里金生,行间玉润:董桥赵珩白谦慎张大春陆灏的岁月洒金

任光荣旅美三十年乡情艺展:130米《西蜀胜览图》惊艳亮相

安素如饴·伍瘦梅艺术文献展草堂开展:一生心事付青囊

巴蜀石窟造像绘画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高小华美术馆开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