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李忠:德国归来 荒草依旧少年,身临其境 等待热烈相逢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驻留项目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一个转换视角的空间。跳出习惯的日常,置身跨国境文化后,体验生活内容和节奏的变化,思考如何与当下的自己,他人和环境交流,互动。驻留艺术家通过在异地生活和工作中得到的多层次的体验,和新环境下身份的思考以及同一问题在不同视角的反思,搭建出自己新的路径。
来自中国四川成都的艺术家李忠,在2018年8月1日-9月30日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柏林艺术家驻留项目。整个驻留活动紧凑,丰富,圆满。
格拉波湖驻地创作艺术节 2018.8.09 - 8.19
驻留艺术家作品群展 2018.8.31 - 9.08
工作室开放OpenStudio 2018.9.20
每年夏季在柏林北部的格拉波湖(Grabowsee)艺术家驻地,都会举办2周的驻地创作艺术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各种艺术形式,流派和风格汇聚在此。从绘画,装置到新媒体艺术兼收并蓄,使这个项目非常国际化,多样而充满活力。
李忠8月3日抵达柏林。他在柏林住处呆了三天,时差仍旧在折磨这个年轻艺术家,他便前往驻地去了。驻地位于柏林郊区格拉博湖,这里如同一座森林,其实整个柏林都像住在森林里一样。
丛柏林居住地到创作驻留地差不多花掉三个小时,驻留负责人把他和另一位上海去的驻留艺术家带到营地,一片空旷草地周围,布着森林和二战时期的疗养院建筑。
上厕所要在一座简易的木房子里,用完后要用木屑盖着;洗澡则是在用篷布围起来的露天解决,清洁用品只能使用驻地提供的环保用品,免得化学制剂流入地下。
这里曾是二战时的肺结核医院,战后苏军作为疗养院使用。因位置临湖隐蔽在树林中而未被继续开发,至今依然良好的保持着战后留下的样子。
驻地的生活总是吸引人的。三个人一起做饭、洗碗,几天时间尝遍了十多个国家的食物。一欧一瓶的啤酒自助取,“我觉得完全进入共享社会”。
艺术家在驻地创作期间,从驻地绘制的历史,人文遗产和迷人的环境中得到启发,不设创作主题和题材。
"我的作品是用中国的一种叫金箔和银箔的材料结合这里的部分现成材料组合而成。我想表达一种新旧材料之间的矛盾和文化差异。在不同环境下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我的作品名字是:礼物。礼物是人们交流的桥梁。也可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在这就是柏林和我之间的关系。我的整个作品材料都是在驻地找的,有之前留下生活用品,它们就前之前的人给我留下来的礼物,让我兴奋,有了创作的欲望。"---李忠
刚到驻地的前两三天,李忠每天早上起来咖啡晒太阳聊天,再到场地转转理一下自己的创作思路,想法渐渐清晰之后,“会长”就带大家到周围去转转,选自己想要展示的空间:一人一个老旧的房间;去材料库选自己能用上的材料。
晚上,众人坐在篝火旁聊天玩乐器或是看其他艺术家的影像作品。
李忠和上海小伙伴在这期间认识了一位日本哥们,他在柏林住了11年,还有一个来自中国香港的哥们和一个加拿大姐姐,他们会一点中文。
驻地第三天。李忠终于选定了作品方案和展示空间。后来开放展览时驻地会长和我的助理的当时选材料时我看到zhong很累的抬走了一箱衣架,我当时不理解他想干什么,直到有天我路过他空间时看到一个很棒的作品挂在房间中央我才明白。在驻地筹备委员会工作会上会长还点名表扬了我的作品,说要永久保留在空间中。助理在开放展时还带着香槟过来给我庆祝。
来自上海的哥们是李忠最好的翻译,俩人一起受访,在驻地几乎形影不离。一连住了9天帐篷,都有些吃不消,驻地创作一结束俩人连夜赶回了柏林的住处。
回到柏林休息了两天,李忠又开始准备8.19的驻留展。他的想法是把自己放空,以完全自由的心境来创作,不管作品的类型和材料。他在跳蚤市场淘到旧书,然后与电路版做结合,木头手镯画成玉手镯,吊式旧钟用来做成新作品“初恋女友”。
创作和展览在紧张有序的情况下终于得以完成!
在柏林Edmond Gallery成功的举办了驻留艺术家群展---Gänge跬步
"在柏林期间和朋友周末一起去跳市淘东西,看到了很的有意思的东西,其中不乏装订精美的书,各种内容,而这些精美书籍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电子时代被人们抛弃;人们迷上了电子生活方式。不能说电子时代是好是坏。我陶到一本歌德的作品,歌德是德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哲学家,而现在被放在了二手市场;我通过自己的处理方式以作品形式来呈现他,表现我对现状的理解。"---李忠
在驻留活动结束前,李忠和工作室的其他2位德国女性艺术家联合做了工作室开放活动。他们给自展示了自己近期的作品。
"在工作室中创造的大量纸上作品和之前在国内的作品有一至的创作理念,通过复杂的工作方式来表达一个简单的视觉呈现形式."---李忠
"刚到德国上空时,看到一片的森林,没有高楼大厦;让我有一种迷惑,欧洲发达国家是住在森林里面的。在两个月的生活和创作之后逐渐了解了柏林的生活方式,柏林人的生活态度,也让我有了很多认识,人们如此的喜爱生活,自己的生活。通过跳市更加融入了柏林生活,感觉不去跳市就不能融入柏林人的生活,通过跳市理解了他们在周末的狂欢。"---李忠
除了艺术家单方面个人与城市间的体验,李忠也和当地的艺术家有了近距离交流,拜访了10年前从法国搬到柏林的法国职业艺术家Axel Pahlavi和他太太的工作室。
展览结束后李忠独自从柏林乘坐大巴到汉堡再转车抵达科隆,科隆大教堂和科隆路德维希现代美术馆让他震撼不已。两天后又辗转去到杜塞尔多夫,“杜塞舒服极了,干净,迷人,让人很想留下来。”在杜塞参观了K20、K21现代美术馆,美术馆馆藏众多现代大师作品,“毕加索多得不想再看”。
回到柏林,李忠开始下一阶段的创作,在租的工作室构思新作品,主要以水彩和少量装置为主,基本想法延续在国内时的构思,又结合来德之后的思考。
8月24日,三人举行了工作室开放展,当晚李忠是在驻留期间和外国人说话最多的一次,他们用谷歌对话交流。
10月13日,曹卫国、李忠将联袂在蓝顶·境·艺术空间呈现“身临其境——曹卫国 李忠 新作品鉴会”。
曹卫国、李忠两位年龄相仿的年轻艺术家,其市场口碑与创作个性在近三到五年格外引人关注。同时其作品时常充满着诗意的意外——曹卫国个性里的潜沉与内敛,与他作品里酣畅的清丽感一脉相承,无论是桃花(桃树、桃枝)还是拟人化的鹤,那忧郁,没有眼泪,那孤独,好似快慰。读他的作品,总觉得有一种执拗的无言的神秘藏在“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漫漶里,像是一面守口如瓶的心镜。李忠则像来自阳光之城又浪迹天涯的艺术牧民,作品里对他的经历和过往呼之欲出,扛得过岁月的磨损,并对来路和去路坦诚以待,其生命中总是充满着对荒原、野草、生命的热望与守候,等待着与他的热烈相逢。
- 曹卫国 -
- 曹卫国《姑娘,你还好吗》160X13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
- 曹卫国《绿色桃树》160X30cm 2017年 -
身临其境——面对两人的作品,观众不可能对这身临之“境”无动于衷,他们描绘的现实场景与虚拟心境,成为众多细节可观可读的内心画面,他们努力舍弃动物(拟人)的社会性,来保持人(拟物)的自然性,因为“与宇宙同构才能是真正的人”(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版,第85页)。
“身临其境”的余韵,比正文还长。
- 李忠 -
- 李忠《秋风高》100X120cm 2017年 布面丙烯 -
- 李忠《被遗弃的景》50X60cm 2018年 纸本丙烯 -
- 李忠《夏末》50X60cm 2018年 纸本丙烯 -
身临其境——曹卫国 李忠 新作品鉴会
时间:10月13日-10月31日
地点:蓝顶一期16幢·境·艺术空间
由四川浙商美术馆和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 ☟ ☟
文:谢礼恒 李忠 部分素材来自ARte木白
美编:西子
☞ 更多精选:
↙↙点击 阅读原文 ,还有更多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