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重华秋拍,蜀中旧事:这些信里藏着那人情味十足的亲密时代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巴蜀之地,因历史与地理之因,于艺事上历来活跃。乾嘉以降,百年来更是群贤荟萃、名家辈出,以“五老七贤”为中心的蜀中名宿光耀一时。然而光阴荏苒,不少书画作品或疏于保管,或存世较少,能寻零星者已是不易。追贤忆故,揽先者之足迹,以期存历史之点滴,泽现世之星霜。重华拍卖此次辛苦征寻并精心梳理出本场蜀中故世书画家之墨宝,是为先贤艺术之留存尽绵薄之力,同时期望为诸藏友呈现纷呈佳作,专场中不少作品还曾为藏家多年秘藏,艺海钩沉,殊为难得。
本专题以清朝为始,历近代民国,涉猎人物或为前朝政要,或为文人名士,或为逸者僧侣,可谓英雄竞逐,任诞风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士大夫集政史艺文于一身是常理。为后世称颂的“五老七贤”,为政者清廉刚正,循声卓著;为教者扶掖后学,培育英才,在蜀学上声名远扬,他们的墨宝也向来为市场所青睐。专场中“晚清第一词人”、光绪进士赵熙的对联“出岫每招云作伴,抄书但觉日方长”,诗句闲逸朴厚,书法则端庄劲重,峻整高古,出于颜赵,而兼具魏晋碑刻气,得六朝风骨。前朝名士政要另有光绪进士颜楷、举人林思进、嘉庆进士戴谦、光绪中书刘锡玲、同治举人李汝南、光绪举人顾印愚、道光举人孙治、清朝廷命官辜培源等等。他们为官从政莫不经世致用,为文为书则诗画互彰互补、相映生辉。如刘锡玲,荣县赵熙有感于他的人品与画格,曾深深叹息“日下文章都如灰烬,一代儒林可堪哀痛。”顾印愚的书法则笔势飞动,潇洒自如,自成一家。辜培源更是影响了后代大家黄宾虹与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里记:“黄宾虹有许多方法来源于石溪,但颇有发展。他初学四王,再学元四家,后来学石溪和四川辜培源。在后两者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找到了自己的路。”书画艺术需要文化的滋养,而众多以文士立身的学者往往也精擅书画。近代思想家、学者吴虞,胡适称之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其书法亦风神俊逸、潇洒出尘。李惺嗜古力学,在文学、哲学、书法等方面,造诣宏深。他的书法飘逸洒脱,苍劲有度,今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均有其遗墨。
戴谦《书法对联》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0.5×128cm×2
题识:芝兰气味松筠操,龙马精神海鹤姿。懿范大人正之,虚谷戴谦左手。
钤印:戴谦之印(白)、虚谷(朱)
RMB:2,000-4,000
戴谦,字吉六,号虚谷,四川中江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工书法。为文沉思,静虑不苟。为人端谨厚朴,笃于孝友,专志读书。素工书,寓北京多年,书法益精,王公大夫皆知其名。
顾印愚《书法》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6×136cm
题识:庚辰七月合浦官舍借观。己亥八月蔗孙临。
钤印:蔗孙(朱)、成都顾印愚(白)
RMB:12,000-18,000
顾印愚,字印伯,号所持、塞向翁,四川华阳人。张之洞入室弟子。光绪五年举人。官湖北知县。印愚喜饮酒、作书。鬬诗钟,偶为诗,类宋人语。
孙治《书法》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4×136cm
题识:鲁瞻三兄大人正,孙治。
钤印:孙治之印(白)
RMB:8,000-12,000
孙治(1811~1876 ),字理亭,号琴泉,别号西京,道光丁酉年(1837年)举人,戊戌年(1838年)二甲第20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精通书画,尤长于画螃蟹、草、芦,生动入神。书法笔势飞动,潇洒自如,自成一家。
辜培源《山水》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0×109cm
题识:聚墨成形,随意涂抹,忆石田翁极用笔用墨用水之妙。云迂。
钤印:云若(朱)
RMB:12,000-16,000
辜培源,又名培原公,号云若、云迂,江苏苏州人。清朝廷命官,派四川成都就任。擅画山水。甲寅冬美国巴拿马博览会,云若先生之画获一等、银奖。作画对黄宾虹、陈子庄有影响。
李惺《书法对联》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3×172cm×2
题识:运用无方动摄群会,灵光独曜迥脱尘根。纪之三兄。西沤李惺。
钤印:李惺私印(白)
RMB:8,000-12,000
李惺(1785—1863),子伯子,号西沤,四川省垫江县人。嗜古力学,在文学、哲学、书法等方面,造诣宏深。有《西沤外籍》10卷、《可邡诗稿》传世。
眼见这数十件心水,几乎被历史尘封,一朝生发,吹沙得金之感尤甚。看每件作品本身,往往不能领略前辈蜀学艺人之风采,若是放置于一个“朋友圈”的概念,则有拎筐提石之意。
我专门去到四川省图书馆,这里藏有吴虞、杨庶堪、黄宾虹、周善培、谢无量、张元济、赵熙、冒广生致林思进信函九通,鲜见于文献,其内容皆为私人交往信息,涉及社会现实、人际关系、交游酬赠、家庭琐事等,反映林思进的交游情况,且多有岁月痕迹可寻,弥补了历史记载所欠缺的细微之处。也算是以林思进为主线,一窥“蜀中旧事”之豹——那是可以看见的真正有人情味的亲密时代。
吴虞《书法对联》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0.5×131cm×2
题识:一带烟云入画,三更明月满天。海钦大兄大人证意。戊申春日,吴虞。
钤印:吴虞之印(白)
RMB:160,000-200,000
吴虞(1872-1949),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亦署幼陵,号黎明老人,四川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龙桥乡人。近代思想家,学者。著有《吴虞文录·别录·日记》《秋水集》,编选有《国文选录》《骈文选读》。
周善培《书法》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3×75.5cm
题识:元直仁兄属,周善培。
钤印:周善培印(白)
RMB:6,000-12,000
周善培,字致祥,号孝怀,原籍浙江诸暨县,随父宦游来川,遂定居。1899年东渡日本,考察学校、警校、实业等,居四月返川。1901年奉命带学生20名赴日本留学,并聘回日本教习来成都开设私立东文学堂。
林思进《行书扇面》
质地:镜心 水墨纸本
题识:德嘉仁兄大人属,清寂翁思进。
钤印:清家翁(朱)
RMB:4,000-6,000
林思进(1874-1953),男,汉族,字山腴,晚年自号清寂翁,成都华阳人,晚清举人。曾任内阁中书,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四川省立图书馆馆长,华阳县中校长,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华西大学、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通志馆总纂。1949年后任川西区各界人士代表会代表、川西行署参事。1952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著有《中国文学概要》、《华阳县志》(编纂)、《清寂堂诗集》、《清寂堂文录》、《吴游录》等书。
林思进《扇面书法》
质地:镜心 水墨纸本
题识:裕麟仁兄大人雅正。清寂翁思进。
钤印:清寂翁(朱)
RMB:6,000-80,000
林思进(1873—1953),字山腴,别号清寂翁,成都华阳人。近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赴日本考察教育,越二年回国,授内阁中书。民国元年自请出任四川省立图书馆馆长,即四川省图书馆首任馆长,1918年后历任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华阳中学校长,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等。林思进一生著述颇丰,有《清寂堂集》《清寂堂日记》《中国文学概要》《华阳县志》等。
- 尹昌龄 -
林思进行笔洒脱,点画生动,不失雅意而自成面目。
吴虞致林思进函 1913年 (笺纸底纹:癸丑冬仲商务印书馆摹)
高等学校为胡雨岚所创建,地在城南,傍临菜圃,有垂柳数十株飘拂墙外。栖鸦流水,风景萧然。暇时偶过,感赋此诗:“落日城南忆旧游,浮生万事海中沤。谁知陶侃亲栽柳,阅尽兴亡一代愁。荒城寂寞少人行,城上栖乌叫数声。为诵庾郎《枯树赋》,西风摇落不胜情。”山腴先生吟正。弟虞藁。——吴虞
此函写于1913年,系吴虞偶过高等学校,感赋一诗,录示林思进。吴虞(1872—1949),字又陵,四川新繁人,近代著名学者。吴虞1891年入成都尊经书院,师从吴之英,1905年赴日本求学,回国后任成都府中学堂教习,1920年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26年后任教成都大学、四川大学等。
1902年初,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改革浪潮中,四川总督奎俊仿照京师大学堂成例,上书清廷并经光绪皇帝朱批,将四川中西学堂与锦江、尊经两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通省大学堂,十二月改称“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民国后改为高等学校),胡峻(字雨岚)任首任总理(校长)。辛亥革命后,由于蔡元培的学制改革,高等学校停办。吴虞所见,正是当时停办后的景象。后又几经嬗递,于1931年并入四川大学。高等学校上承文翁之教,下启现代蜀学,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为后期的四川大学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影响。
吴虞因反孔非儒,与父亲绝交并打官司,为时俗不容,四川教育总会会长徐炯等以“有辱圣贤,端正风化”为名将其逐出教育界,致吴虞1911年至1918年间未能担任教职。林思进“曾有公函致蜀中诸人”,对吴虞被逐出教育界事深表同情。函中吴虞借《枯树赋》感伤人事维艰、人生多难的境遇。
吴虞、林思进1905年同赴日本求学,1926年吴虞任教成大,其间又与林思进共事。二人原本交谊深厚,后却疏远,原因主要在吴虞。赖高翔于1925年秋考入“国立成都大学”,在他的《忆林山腴先生》文中,有二人交恶的记录:“吴先生无论在讲堂上,或者私人见面,总是要讲讽林山腴……”吴虞有在日记里将别人的“坏事”记录的习惯,与他同在成大国文系教书的同事,鲜有没被记录在档的,蒙文通、李劼人、林思进、庞石帚等人,吴虞的日记里都有他们教书如何不行、如何没有学问的记录。唐振常《张元济与蔡元培》一文中提到:“有一类日记即使是实录,然而由于日记主人记录时的心态膨胀难免时或过甚其词,其事便不足全信(《吴虞日记》有时即有此弊)。”“性愎而狭,喜逐时名,后来无人不与之绝”,林思进的评价不留情面,赖高翔、唐振常对吴虞的评价几相印证。函中吴虞以弟自称,相较信函内容的殷勤与林思进题记的不屑,不能不替吴虞感到悲哀!
吴虞性格的形成,与其生活背景、家庭矛盾、个人际遇有关。但他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批判封建孔学的斗争中是有积极作用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影响甚巨。胡适盛赞他为“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我们至今还能从他的文章中得到启发。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吴虞的积极作用,对他做出客观的评价,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谢无量致林思进函 1935年9月22日
山腴老兄先生有道:蜀中别后,忽二百日,人事多,久阙笺奏。顷不幸有母之丧,欲求大贤赐题数语,缀于赴告之耑,此未能免俗,然君子或亦矜而许之也。并希于三四日内见寄,则衔感无已。兼欲得癸叔先生数语,亦恳代求并寄。新丧悲恸,不能远及,伫盼还邮。敬颂道履。弟无量泣叩。九月廿二日。先母唐氏殁于九月廿一日,年七十有五。又及。——谢无量
函中谢无量告知林思进先母去世事,欲得林思进与周岸登挽联以祭。谢无量(1884—1964),原名蒙,后易名沉,字无量,四川乐至县人。十五岁时拜父亲朋友汤寿潜为师,1901年,考入张元济主持招考的南洋公学特班,师从中文系主任蔡元培。四川存古学堂首任监督、《翻译世界》创始人、《京报》《民权报》主笔。历任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谢无量学识渊博,有《中国大文学史》等著作28种。舒大刚评价其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诗人、非凡的书法家、顶级的学者、成功的宣传家、优秀的教育家”。查《谢无量年谱》中无母亲去世记录。邓穆卿《名流谢无量》文中:1935年,华北吃紧,时谢无量尚滞留北京,遂与熊克武之弟哲帆乘机飞抵西安。好友邵力子(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偕机要秘书吴念存至机场迎接,并慷慨解囊,使困窘之中的谢无量得以返川。另,林思进《无量航空归蜀,行将南返,送以两诗》题有“君壬子(1912年)出蜀,去年(1934年)海上得晤,扶摇今偶然”。结合函中内容“蜀中别后,忽两百日……”,此函写作时间为1935年9月22日。
赵熙致林思进函 1939年9月28日 (笺纸底纹:西溪、香宋翁写,“香宋长寿”白文印;印章:“尧生”朱文印)
山公:奉教喜极!不佞深望公游峨眉,峨眉亦未必即险,然报国寺目标太大,私心颇悒悒,幸公子几谏而止。贤哉,公子也!果玲书未言及石帚,岂石帚亦暂缓游峨耶?前贺公稼孙之庆及茶韵诗,今补录坿呈。若夫新示茶韵两作(前押华字用礼典,尤通集第一),真工绝矣!足征心境之怡然也!敝处因嘉、泸先后惨劫,百鸟惊弓,闻弦虚坠。虽不佞之顽梗,亦逃死于野塘桑竹之间,而汔无事,正不知此后何如耳?上月酷暑,所谓秋老虎也,因之冬水大歉,惟望泞雨救之。近来新印弢老诗,公已见否?诚夐出于时流。夏中又得见《陋轩全集》,皆多年臆测而不定者,披诵间亦一乐也!寒家今年小小负债(数百金耳),殆十余年所无。非忧贫也,忧老而贫也。公嗤之否?率颂道祺!煕再拜。中秋翊日。——赵熙
函中赵熙表达对老友林思进的思念之情,告之近况。此函提及斗茶韵诗作。林思进有诗《得第三孙,名之曰稼,喜赋二诗》题:“初彦孙以丁卯生,此儿复己卯也……”林思进得稼孙在民国己卯年,即1939年。时年“江庸游成都,林思进招饮霜柑阁,胡宪赋‘茶’字韵诗,江叠韵为酬,林亦继和,诗传荣县,一时酬和者众,先后累四十余首,后辑为《斗茶集》”。“嘉(乐山古称嘉州)、泸(泸州简称)先后惨劫,百鸟惊弓,闻弦虚坠”,所指为1939年日机轰炸四川事。8月19日,日本侵略者出动了三十六架轰炸机,对乐山狂轰滥炸,乐山城三分之一被炸毁,死伤居民五千余人。9月11日又轰炸泸州,毁房七千六百余间,死伤三千余人,史学家称为“九一一惨案”。乐山、泸州地近荣县,对荣县民众震动甚大,《香宋先生年谱》1939年记有避难经历“以空袭故,暂居吴寓”。1938年,政府西迁重庆,全国政治、文化人士随之集于四川,来访较多,酬应较繁,加之避空袭辗转迁徙,或许是导致赵熙负债的原因。该函落款为“中秋翌日”,1939年中秋为9月27日,此函写作时间为9月28日。
冒广生致林思进函 1948年9月25日后 (印章:“鹤亭”朱文印)
陈(松山)江(杏村)二赵(君与芷深)与胡(漱唐)温(毅夫),朋旧今无一个存。欲钓垂丝成绝响(己卯秋,君得璠儿诗,远寄佳什,余赋垂丝钓词答之,病腕不能自书。君书来,谓已以长幅自书之张壁,去年以询君子荀龙,信然),待浇薄酒一招魂。旧题萧寺都如梦,废垒空梁岂有痕。寄语白头林内阁,也应恻恻共声吞(光宣间诗社中人,除山腴外,弢庵、太夷、琴南、石遗、漱唐、弱海、毅夫、瘿公亦无一存者,想同嘅也)。得尧生侍御赴,欲制挽词,而中怀甚恶,久久不能就。九月廿五夕,不寐成此。侍御已于是日卜葬矣!青山黄土,永无见期!写寄山腴内阁。疚斋冒广生。——冒广生
此函主要谈及赵熙去世事,怀念老友。冒广生(1873—1959),字鹤亭,号疚斋,晚号水绘庵老人。江苏如皋人,近代文学家。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历官刑部郎中、农工商部郎中,入民国任财政部顾问等职。以诗、词闻名于世,有《小三吾亭集》等。
赵熙1908年进京,参加了陈衍等人轮流做东的社集,次年冒广生、林思进等亦加入。诗社规定每逢人日、花朝、上巳之类节日,选定名胜之地,各人携带吃食,即兴作诗、聚饮。下次集社汇交前集之诗,相互品评,交流心得以为趣,其盛况可想而知!陈田、江春霖、赵启霖、温肃、陈宝琛、郑孝胥、林纾、陈衍、胡思敬、潘之博、罗惇曧均为诗社中人,时皆已作古。加之赵熙新逝,回想旧时聚会盛况、往日情景永不再现,自是不胜唏嘘!据赵念君《香宋先生年谱》(续),赵熙于1948年8月25日去世,9月25日是赵熙下葬日,冒广生“不寐成此”,是专为挽赵熙而作。此函应是9月25日稍后写寄林思进。
另外,本专题中还有不少名士之往来关系也颇为值得一提。
南溪包弼臣(1831-1917),自创一种将北碑与南帖熔为一炉的“包体”,对后来者如赵熙、颜楷、谢无量等人走上碑帖结合的书法之路影响甚巨。传说慈禧皇太后亦闻其书名,呼为“字妖”。
- 包弼臣 塑像 -
包弼臣《扇面书法》
质地:镜心 水墨纸本
题识:少清烟三兄雅属,弼臣包汝谐。
RMB:12,000-16,000
包弼臣(1831-1917),名汝谐,字弼臣,晚年号谷叟,又号笔公,四川南溪人,祖籍福建上杭。生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举人。晚清书法大家、画家。其自创了一种将北碑与南帖熔为一炉独树一帜的“包体字”,自成一格。其对后来者如赵熙、颜楷、谢无量、陈楚帆等人走上碑帖结合的书法之路影响甚巨。为晚清三大碑派书家( 张裕钊、赵之谦、包弼臣)之一。曾任盐源训导、邛州学政、资州学政长达20多年,培养出大批人才,清代蜀中唯一的状元骆成骧即出其门下。著有《南上遗吟录》、《西园记》、《谷叟诗文稿》等文集。
曾留学日本李叔同说:“朽人于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之派,皆一致屏除,决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则可矣。”蜀中书家如赵熙、颜楷、谢无量、刘孟伉等,不一定有李叔同这样明确的书法艺术创作意识,但这个时期他们的书法写作,和何绍基、张之洞那一代人,的确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乐至谢无量(1884-1964),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1949年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其书法一度被称为“孩儿体”,继承了晋帖的气韵生动和南北朝碑刻书法的质朴自然,出以闲逸,而又骨健神清。
- 谢无量 -
谢无量《书法对联》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4×140cm×2
题识:大雅扶轮风流自赏,书林扬觯芳芬袭予。爕杨先生鉴教。无量。
RMB:150,000-200,000
谢无量(1884-1964),男,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
荣县赵熙(1867-1948),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光绪二十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戊戍政变”之先,赵熙不满清朝政权之腐朽,久已倾心于新政理想,与杨锐、刘光第交谊甚笃。赵熙的诗歌、辞章、书法,皆噪名于当时。他的书法由颜入手,中年得力于欧阳父子,晚岁更上溯六朝,浸淫于南北碑版中。北碑之《张猛龙》《董美人》,南碑之《爨龙颜》《瘗鹤铭》,均攻之甚力。转益多师,博涉多优。所作“峻整栗密,而又气骨森张,近百年间,罕有与并”。
- 赵熙 -
赵熙《书法对联》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0.5×127.5cm×2
题识:出岫每招云作伴,钞书但觉日方长。绍开仁兄大人。六月晴窗,赵熙。
钤印:香宋(朱)
RMB:25,000-40,000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
颜楷与其伉俪邹辛士之作品同时呈现。华阳颜楷(1877-1927),建威将军后裔,世代簪缨,十六岁入南学(京城贵族子弟学校),颇受翁同龢的器重。后又从王闓运学,1902 年中举,1904 年中进士,1905 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法政。辛亥鼎革之后,不问政事,一心佞佛,曾任四川佛教会副会长。其书法受翁同龢影响较大,名满蜀中。遗墨甚多,今成都人民公园内“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北面)犹存。
颜楷《书法》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45×181cm
题识:绍相老伯大人正字,辛亥五月,颜楷。
钤印:颜楷私印(白)
RMB:4,000-6,000
颜楷(1877-1927),学者、书法家。字雍耆。华阳(成都市)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清廷派往日本攻读法政。归国后任翰林院编修加侍讲。民国建立后不问政治,佞佛为居士,被选为四川佛教会副会长。
邹辛士《花鸟》
质地: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32×132cm
题识:甲申长至对庭花写影,辛士。
钤印:上师精舍(朱)、辛士(白)
RMB:8,000-15,000
邹辛士,家学渊源,博通文史,工诗能文,又擅长绘事。1918年,与四川辛亥反帝保路运动的领袖人物、清末翰林、书法家颜楷结为伉俪。从此,夫妻间谈诗论文,乐道安贫,怡然自得。二人常鬻诗文书画,以养亲赡家。
赵熙与弟子向楚同台亮相。学者朱青长与向楚同期任教于四川大学。巴县向楚,行书点画平实,意态轻松。
向楚《书法》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2×47cm
题识:德侠学兄雅属,向楚。
钤印:向楚(白)
RMB:8,000-15,000
向楚(1877—1961),字仙乔(亦作仙樵),号觙公,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曾任清内阁中书。19岁入县学,次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川书院,师从前清进士出身的翰林赵熙,致力于汉唐经学和声韵文字学,时人将他与周善培、江庸合称为四川的“老三杰”。因其学术渊闳,于文字、音韵诸学造诣尤深,孙中山先生曾誉其为“儒宗”。
朱青长《书法单条》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3×108cm
题识:天顽书。
钤印:伯循(白)
RMB:2,000-4,000
朱青长(1861~1947) 名策勋,字笃臣,号还斋、天完、天顽。江安县城人。他幼学书经,旁及诗、古文词,偶有所作,则斐然成章。1903年中举,曾任国史馆古文、长宁县县长、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及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工诗词,著有《北来词稿》《南行诗稿》等
伍瘦梅1934年参加当时蜀艺社、蓉社,与画界名流张大千、尹昌龄、叶浅予、徐子休、方旭、林山腴、刘豫波、庞石帚、向楚、芮敬于、周君适、施孝长、张霞村、谢无量等30余人,每月在荣乐园或竞成园聚会一次,吟诗作画、研讨画艺。
芮敬于《山水》
质地:立轴 水墨绢本
尺寸:39×103.5cm
题识:碧桐馆主芮善并记。
钤印:芮善信印(白)
RMB:12,000-15,000
芮敬于(1880-1956),名青,原名善,字敬于,祖籍江苏溧阳,成都生。专攻四王,张大千对其青绿,浅绛山水钟爱有嘉,张大千说,他画青绿山水追不上吴湖帆,画四王抵不上芮敬于,曾以二幅换一幅。与齐白石,张大千,方旭,林思进为莫逆之交。系四川近代著名山水画家。
要提到的是周君适。少年时即聪颖过人,喜文史、诗词、书画、棋奕、京剧。17岁与清室遗老陈曾寿之女订婚后即赴杭州就读于岳父家(陈为清末文坛名士、书画家,与陈宝琛、陈三立有“海内三陈”之称,曾推荐为婉容皇后之师。少年与清室遗老。君适跟随岳父在清宫为婉容皇后当书童,专门为皇后抄写课文、准备笔墨伺事)。
周君适在岳父熏陶下其文学、艺术造诣更深,且多悉晚清轶闻、轶事。十年浩劫曾受冲击,家藏祖传之物均付之一炬。拨乱反正后,1981年被四川省文史馆聘为文史馆员,贵州省书法协会理事、四川诗词书画研究社监事、贵阳志编纂委中员会顾问。由于心情舒畅赋诗作画,写书以自娱。著有《伪满宫廷杂忆》,后为日本恒文株式会社译成日文书名《悲剧的皇帝》在东京出版;后又著有《瞿秋白在黄陂》、《谈文人画》、《京剧余叔岩二三事》等多篇文章及诗、词、书、画作品数百幅。其所作文人画清逸超尘,淡泊名利,极推崇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格,其所作国画大部分有题咏,或根据古诗词意作画;或以亲临其境的名胜古迹赋诗词并作写意抒情画,如为歌颂邓小平同志三次受挫,三次复出,曾作“庐山三叠泉图”并赋诗一首“曾识庐山面目真,飞泉三叠势无论,排除岩壑千重阻,洒向人间万物春。”沿有“独钓寒江雪图”“旧月簃图”“兴安山居”等亦如是,均将诗、书、画融为一体,故极为海内外人士喜受并收藏。
周君适《松下高士》
质地: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41×66cm
题识:抚孤松而盘桓。丙寅秋八月,君适写意。
钤印:君适(朱)、潄霞(白)
RMB:6,000-10,000
周君适(1903--1989)名伟,号潄霞,笔名圣刍、寒云。原籍湖北黄陂。清光绪重臣周恒祺之曾孙,其母乃瞿秋白之嫡姑母。喜文史、诗词、书画、棋奕、京剧。1981年被四川省文史馆聘为文史馆员,贵州省书法协会理事、四川诗词书画研究社监事、贵阳志编纂委中员会顾问。著有《伪满宫廷杂忆》,后为日本恒文株式会社译成日文书名《悲剧的皇帝》在东京出版;后又著有《瞿秋白在黄陂》、《谈文人画》、《京剧余叔岩二三事》等多篇文章及诗、词、书、画作品数百幅。
名门世家刘东父之外祖父乃为李汝南;
刘东父《书法》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2.5×102.5cm
题识:煋光先生正之。己未旷翁。
钤印:刘东父(白)
RMB:6,000-8,000
刘东父(1902-1980),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人。早年入尚友书塾,从学于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刘东父的四叔刘咸忻。青年时入刘湘幕府,后出任《济川公报》总编辑、《川康通讯》社社长、《国难三日刊》社长、川康绥靖公署秘书处长、民事处长等。1947年退职回家,鬻字为生,1954年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1955年加入民革。长期从事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和诗书画创作,著有《刘东父书洛神赋》《旷翁诗抄》《旷翁书画》等。
而刘锡玲与杨锐曾同住宣武门内南伏魔禅院,互赠诗画,往来甚密。
刘锡玲《荷花》
质地: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45×148cm
题识:藕花低覆锦鸳鸯,始信芙蓉可作裳。人语九天霏咳唾,珠盘无数荡中央。
钤印:臣刘锡玲(白)、梓谦(朱)、聋道人(朱)
RMB:15,000-30,000
刘锡玲,字梓(一作粹)谦,号聋道人,别号自闻居士,清画家诗史、益州书画录均作四川华阳(今成都)人。官中书。工指头画,山水、竹石、人物、花卉、翎毛,有高其佩意。书法不佳,其署款书法黄庭坚者皆同时传世炜捉刀。尝绘编七十二侯笺谱、聋道人百种诗笺均光绪(一八七五至一九o八)间荣宝斋刻。
至于与书画史之大家往来,关良先生曾为著名印人沈渻庵画像,或为至今为止唯一存世之像,黄宾虹入蜀时,也曾与沈渻庵唱酬雅集。晚清民国时期,成都精鉴古物的沈姓名家共三位,按出生年月排序,依次为沈贤修、沈靖卿、沈渻庵。沈贤修病逝于1911年冬,刘师培《左庵外集》有“沈鹤子寓蜀有年,以书画名,尤精鉴古。藏有梁天监九年绵州塔砖,其砖文云‘女弟子袁氏与男大郎造砖七百口’等字。予抵蜀时,沈君适卒,未获其藏”句。清宣统三年(1911)冬刘师培跟随端方入川之时裴铁侠尚未返蜀。裴铁侠夫妇自杀之时,沈渻庵与谢无量、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等服务于川西人民博物馆。浙人沈靖卿原名忠泽,号蛰庵,晚年改名中。以授馆、刻印、鬻字为生,精鉴古物,所蓄金石、书画、古琴甚多。1942年9月病逝于成都。吴虞在《宜隐堂日记》壬午八月十日(1942年9月19日)条有“沈靖卿来讣,七十三岁卒于成都王家塘52号”句记载。1943年沈靖卿之女沈梦英与裴铁侠结婚,成就一段美满姻缘。
- 沈渻庵画像 -
沈渻庵《书法》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7×99cm
题识:造周表弟大人属书旧作,壬午冬沈愨。
钤印:沈愨之印(白)
RMB:2,000-4,000
沈渻庵(1893-1961),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原名沈愨,字绍成、绍臣,号渻庵,又号会稽山民,斋堂清远堂,民国蜀中印坛有名者,乃浙人流寓川中。有《渻庵印存》。
还有,王砥如青年时与李苦禅、李可染等结社济南,创办书画社;芮敬于专攻四王,张大千曾自愧不如,曾以二幅换一幅……
王砥如《书法》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1×116cm
题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继林老弟雅属,甲子新春王砥如书于锦城,时年八十。
钤印:砥如所写(白)
RMB:2,000-3,000
王砥如(1905-1993),书法家,又名柱,字行,号老砥。原籍山东临沂,后徙居四川成都。其书法取法欧阳询,化欧体刚劲为柔和,用笔圆润,结字严谨。不以书法为能事,所以书名不为大众所传,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任理事。
竹禅《云根图》
质地: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47.5×180cm
题识:云根。竹禅。
钤印:王子出家(白)、竹禅(朱)、石能点头说法在我(白)
RMB:15,000-35,000
竹禅(1824~1901),俗姓王,法名熹,清代著名书画大师、佛学大师、古琴大师, 曾为慈禧太后作画、传戒。四川省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县)仁贤乡人,双桂堂第十代住持方丈,擅长书画、金石雕刻、绘画自成一格,水墨人物、山水、竹石,别成一派,题画诗亦佳,多为禅机佛语,与“扬州八怪”齐名,居清中晚期书画名家之首。其书画作品收入《海上墨林》、《韬养斋笔》、《益州书画录》等书中 。著有《画家三昧》6卷传世,其名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被列为世界著名宗教人物。
高少安《墨竹图》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4×26.5cm
题识:1.澹泊书屋主人画课残景。六月二十一早。
2.少安画课六月二十六早。
钤印:少安(白)2次
RMB:2,000-4,000
谢趣生《枫叶八哥》
质地: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85×32cm
题识:乙酉冬,谢逸于古渝州。
钤印:谢趣生(白)
RMB:10,000-20,000
谢趣生(1906—已故),四川省盐亭县麻秧场龙骨石人。1925年入成都华阳中学。毕业后,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艺术系。常在附近的中小学兼任美术教员。毕业后,任《新新新闻》报社漫画编辑,主持《每周漫画》。原西南美专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连环画作品有《鬼趣图》和《招魂曲》等。
李湘石《山水》
质地:横卷 设色纸本
尺寸:27.5×63cm
题识:年愚弟,李汝南并识。
RMB:10,000-20,000
李汝南,字湘石,四川温江人,工书画,尤善画兰,现存扇面作品较多。以同治九年(1870年)中顺天乡试举人,长居京师,所交皆知名士。曾先后为新都令傅培梅、川督丁宝桢幕僚。诗文、书法均驰名一时,尤以书画为世所重,史载其笔花墨雨遍于海内,著有《李湘石遗诗》三卷及《李湘石年谱》一卷。相传客京时,尝有高丽使节乞其草书、墨兰归以献其王与相,惜其作品不多见。
林芷征《山水》
质地: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44×94cm
题识:壬午六月仿清湘老人画意于寂照斋。南屏畊叟。
钤印:芷征(白)、南屏畊叟(朱)
RMB:8,000-10,000
林芷征(1873-1956),号蛰叟,别名南屏耕叟,四川中江人。曾入县学,乡试不中,乃潜心书画书学颜赵,尤喜钟鼎文。画善山水,其指画山水别具一格,颇得自然之趣。
黄季陆《书法》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4.5×136cm
题识:正谊明道之说,孔孟既汲而程朱未兴,千余载之中,微董生之言,孰能兴于此哉。兴让先生雅属,黄季陆。
钤印:黄季陆(白)
RMB:8,000-12,000
黄季陆(1899—1985),男,字学典,名陆、季陆,四川叙永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毕业,硕士学位。曾任加拿大《醒华日报》总编辑、成都大学教授、中国国民党内政部常务次长、四川大学校长、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国民党内政部长、台湾考试院考选部长、台湾地区教育部部长、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等职。黄季陆是国民党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著有《对俄外交问题》、《民主典例与民主宪政》等。
张问渠《山水》
质地: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48×136cm
题识:宣统纪元,问渠张应清。
钤印:张应清印(白)
RMB:5,000-8,000
张问渠,字应清,四川巴县人。性颖悟善画山水、花卉,笔法苍古,深得钱载神髓。
谭石门《书法单条》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4.5×101cm
题识:蘧庵先生大人正,壬申秋八月石门谭铭书。
钤印:铭之石章(白)、石门(朱)
RMB:10,000-20,000
谭石门,四川华阳(今成都)人。字啸云,吏号石门,其作画则署西园,五十后,因有所恨不复画,用草隶显名。故成都论书势者,无人不知谭石门。铭家高资不乐仕进,耽志书、画,筑翠微山馆,陈居终身。
江兆筠《草虫扇面》
质地:镜心 设色绢本
题识:丁酉初春,竹生江兆筠作于合作社。
钤印:竹生(白)
RMB:1,000-2,000
江兆筠 ,字竹生。四川德阳人,宗汇五子,与三兄树荣,四兄恒山,各以书、画名噪一时。
季云竹《书法对联》
质地: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32×131cm×2
题识:涧道余寒历冰雪,海天初晓望蓬莱。梅安仁兄大人雅正。丁亥芒种云竹作于冬青山庄。
钤印:季云竹印(白)
RMB:4,000-6,000
季云竹(1877-1954)四川华阳人,1952年入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四川高等学校毕业。曾任华阳县教育局长,四川外交署秘书。工书善画,山水花鸟无一不精,尤擅画芦雁。
刘既明《紫云朱帐》
质地:镜心 设色纸本
尺寸:38.5×69cm
题识:紫云朱帐。七四年二月既明写于蜀郡。
钤印:刘(朱)
RMB:5,000-8,000
点击看之前专场深度报道:
参考篇目:
何芳:赵熙等致林思进书信略考
伍端:我的父亲伍瘦梅
王家葵:尊碑·变法·蛰伏-四川近现代书法管窥
刘振宇:成都新发现《大小雷琴记》初探
四川重华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 preview
2018/11/01-2018/11/02
上午9:00-晚上20:00
拍卖 Auctions
2018/11/03 下午13:30
中国书画专场
撷古·古董珍玩专场
2018/11/03 晚上19:30(夜场)
醇香·璀璨夜场
油画·雕塑夜场
预展及拍卖地点 Address
成都市青羊区二环路西二段19号
仁和春天酒店·仁和厅
由四川浙商美术馆和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 ☟ ☟
文:谢礼恒 美编:西子
图片由重华拍卖提供
☞ 更多精选:
↙↙点击 阅读原文 ,还有更多艺术精品
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