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多苓打造成都院坝邻里中心即将出炉:回到院落的内心世界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6-16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作者丨谢礼恒

图片丨成都院坝

设计丨西子


我希望成都院坝能提供一种回忆性的东西。

我想把当代的生活方式与过去的生活方式做一个对话:下午在老院子里喝下午茶,晚上在活动中心听场音乐会。人们在玻璃建筑里走一走,它自身是一个发光体(往外看),随后又回到一个内向被院墙包围的院落里,好像经历了两个时代。

——成都院坝艺术顾问、成都院坝邻里中心设计师、艺术家何多苓


- 何多苓 -

“每一个不同都是美。”《生活月刊》的孙晓筠写这句话是何多苓的科学观,也是他的美学观。“他乐于见到,也得意于这两者在绘画的时候交锋又共处。”我想何老师在他多次跨界的艺术创作时恐怕也奉行这样“交锋又共处”的美与哲思。

去年年底就知道何多苓接了一个有意思的“工作”,为一个叫成都院坝的地产项目担任艺术顾问并担纲设计其中的“邻里中心”。圣诞节刚过,我趁着他在悠方购物中心(成都院坝城市接待中心)举办的“诗意的重逢”何多苓、师进滇双人展,与他对谈。成都院坝设计师、吾所联合创始人、年轻的建筑师曾铁瑛也在。

- 项目效果图 -

直到3月1日,来自文化/住宿/设计/地产行业一众嘉宾齐聚悠方“成都院坝城市展厅”,分享“成都院坝”——“好朋友 新院坝”这一项目的发布盛事,我才重新翻回这则精彩的访谈。何多苓还专门手绘了邻里中心的草图给我,一定要给大家看看:

- 何多苓专门为艺术野疯狂手绘的何多苓邻里中心草图 -

“小体量的成都院坝项目,在其中置入一个单体建筑,它和周围的建筑有一个对比,但正好说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和过去那个时代就像时空穿越一样放在了一起。”何多苓说当时他一下子就想到了“一块宝石镶嵌在一群深色建筑里的样子”,熠熠生光的宝石,他首先想到它应该是一个玻璃盒子,里面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有透明的部分半透明的部分,都能看到,因为那是一个公共活动区域,这样他与周围封闭自给自足的院落形成对比;从建筑材料上来说,周围都是青砖青瓦,“我设计的这个是钢铁玻璃混凝土的,这些当代元素与青砖青瓦的传统元素是个很好的对比,实际上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距离感,中间只间隔了很小的路;在照度上,我们模拟了很多夜晚的场景,展现出来非常有戏剧性……”

邻里中心效果图 -

我最近看到一件何老师大概四十年前的肖像旧作,应该是叫“女同学”,看得出来几十年前的黑白记忆慢慢从笔底从布面沁出的油彩风味,写惯文章画惯油画的人都晓得这样琐碎的凝视或平静的姿态最难写出画出分寸,一不留神会显得非常gossipy,但何老师素描几笔勾出的效果图写得出那股子院落情怀、朋友情谊中细致的练达。

(点击图片查看:野原·何多苓个展之外:四十年前的那位“女同学”悄然现身

(点击图片查看:何多苓的1973-2019:我的“灰调子”来源于俄罗斯绘画


曾铁瑛在与何多苓最初对话时,就决定要做一个“强刺激”的作品。从一个正常的市场价值观出发,当下在欧洲在日本都会经常出现与传统建筑对比的现代建筑,“这些建筑是很难在国内开建,因为几乎无法通过审批。比如我们会在威尼斯看到一些非常现代的玻璃建筑就建在老建筑旁边。这次我们就是‘为发声而发声’:建造一个新中式的建筑,放在现代建筑里面,营造出街道风貌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 曾铁瑛-

成都院坝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安仁文化兼收并蓄、中西合璧,摒弃仿古、复古等失败套路,以创新发展的理念打造新时代适合80、90后群体的新中式院落,创造出有新中式韵味的川派风格建筑聚落。而艺术界重点关注的成都院坝邻里中心,由钢结构、玻璃构成,突出建筑的透明性。“空间即表皮,我跟何老师在建筑观上很雷同的一点是,我们很反感做建筑的‘表皮’。我们认为建筑的空间就应该是建筑的表皮,它的外衣。这次之所以要做一个透明的建筑,就是要把它的外衣露出来。”

“它的外衣也是它的内容,空间即表皮。外衣是透明的,空间会很风情。”

颇有前卫意识和调性品位的建筑空间,其审美在曾铁瑛看来似乎已脱离大众审美。“大众对建筑的审美是表皮要做装饰要用线条,要星星点点要绚丽夺目。而我们的建筑是可以看到人在空间里行走……。

院子效果图 -

我想,这种看得见人在其中行走的半透明式建筑,是想利用现世已所剩不多的宁静,来回应已被林立高楼切割的人情。

曾铁瑛一开始就想拉着何老师一起“发声”,“因为我们这种小建筑师影响力太低。刘家琨曾经在犀浦(石亭村境内)的自建工作室影响了一代建筑师。我们当时的认识是,‘建筑,居然可以做成这样。’”而到了去年年初开放的何多苓美术馆(蓝顶艺术区二期),曾铁瑛认识到“一位非专业建筑师竟然可以如此执着建筑,建筑的过程他不止于图纸而是止于建造。何多苓美术馆的卓篷而立让我受到了刺激。”

院,是与家人共处的地方。足够年轻的建筑设计师曾铁瑛还记得,自家后面的枇杷树是父亲在他小时候种下的。这是对“院”的深刻记忆。而“坝”则是他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的公共区域。


- 院子效果图 -


院落情结恐怕是中国人内心深处对“家”的边际执念。精神上,那不可比较的境地,是随时并长久善于学习的最终果实。像大门口的门联,不单是居者的一面镜子,也是对所有过目者的一次激励。成都院坝的“文人院落”气质,在设计营造上属于典型的“雅”、“逸”属性。

“雅”是“文雅 风雅 恬雅 清雅”,“逸”是“闲逸 飘逸 遁逸 安逸”。

“雅”和“逸”不仅呈现在浓厚的文人雅居设计风格上,还将落脚在为院子注入的文化内涵中。未来,成都院坝将持续邀约文化名人、艺术家、设计师等等,为这方文人院坝赋予真正的文化内涵。“因为,我们想打造的不仅仅是院子,更希望找回传统文化的根源。比如,一些我们已经渐渐失去的传承,亦或是,一些我们已经淡忘的传统节日。生活和度假,都需要一些仪式感,无论“雅”还是“逸”,都将是对自己的一种礼遇。”

- 项目效果图 -

艺术家何多苓坚信绘画是一种沉默的艺术,建筑同样也是。他的创作、生活、访谈哪怕是闲聊,其表情经常都带着中国传统文人常有的状态。我时常听到其他艺术家、批评家评价他“身上总透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影子”。“小曾看了我的何多苓美术馆就邀请我来做这个项目,我很高兴。他的实力在施工质量上肯定能保证。我很愿意有这样一个合作方。他给我说这个成都院坝的形态,全是青砖青瓦,新中式的感觉。实际上他用的是传统符号。”

一开始有两个方案,一是跟原有形态和谐相处,另一种则是对话。何多苓认为“对话”更好,传统与当代,现在与过去。他和曾铁瑛商定采用一个嵌入体的方式(而非融入式)。“玻璃体是14x28x10M的方体建筑,一个7M的院子放中间,连地下一共三层。”

确定了“对话”方案,两人随后根据建筑功能、建筑形态,再商定细节。何多苓画出第一批草图、第二批、第三批……至少画了四五批草图,最后才基本定型。“周围都是青砖青瓦,邻里中心放在中间很亮,像宝石嵌在中央。”这是何多苓当时听完项目后的第一反应。“第一反应是最准确的。”

在确定功能后,邻里中心的平立剖面都有一些调整。何多苓对这个项目很乐观。“有一个很好沟通的甲方,肯定我们的设计;团队又很专业,我很期待这个项目的实现。”

何多苓对艺术野疯狂表示,一直到最后施工,想法实现,他都会全程参与。在邻里中心、也是何多苓艺术空间里,“每个空间都有交流感,文化讲座、咖啡、展览、图书阅览等形式都会融进去。周围的地貌我都了解得很清楚,里面还有一方小庭院是开放的,可以借景。”

何多苓提到的成都院坝,非常宜居,和成都这座城市一样。而何多苓艺术中心比何多苓美术馆更为开放,“它是透明和半透明的,今后或会做些表皮的遮挡,而在晚上,它,看上去会熠熠生光。”

洋派洋到最高境界才能找回东方这一点点品位。我们于是只能从成都院坝的院子里、坝子里零零碎碎看到满身民国风味的韵脚。也当然能想起,今年成都院坝里的那一场初雪:中国人对院落的情感犹如乡音,出门一生,唯一行囊就是母语——回身之际,我不睁眼,你不说话,便能认得。

这就是成都院坝的内心世界,回来就好。

往期推荐国风男神霍尊加盟“二十四伎乐”推广成都音乐文化名片 曲院风花,心事密林:蒋国蓉和他的园林抒情诗 何多苓的1973-2019:我的“灰调子”来源于俄罗斯绘画 


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

以上内容为艺术野疯狂原创

拒绝一切形式转载,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