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张子康
文章原标题为《艺术史的前提是艺术家》
编辑丨艺术野疯狂
设计丨张涵
2006年,是我接手今日美术馆馆长的第三年,面对刚刚度过生存考验的美术馆,我开始思考一个基本命题:作为一家承担着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过去”并开拓“未来”的双重使命的美术馆,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书写范式?
乔纳森·费恩伯格的《一九四零以来的艺术》为我提供了一种与传统和主流艺术史书写区隔的个案研究路向。他认为,艺术史是一个个艺术家致力于表达“存在”的故事,艺术是一种“思想方式”,是“创造性的个人精确表现视觉隐喻的成果”,也是在关注艺术史构建的前提下首先关注对艺术家的建构,这是一种基于实证主义的人本研究和文本研究。
作为中国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张晓刚三十年来的艺术经历不仅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特殊个案,而且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他身上和他的作品里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艺术经历和艺术观念,同时也表征着一个时代和一 个时代艺 术家的艺术价值取向。以张晓刚和他的作品与一个时代作为切口进行文献整理和研究,可以借此梳理“一个人的艺术史”而盘整“一个时代的艺术记忆”,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提供新的范例,同时,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从这种意义上说,《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 - 2014》 是国内第一次尝试做一个张晓刚的本土研究“母本”,不带有西方意识形态的政治性解读,也不圈于东方意识形态的门派藩篱,而是发出一种原发性的和本土性的声音,呈现的是事实、现实、真实,不是提供一一种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而是让艺术回到艺术本身,让艺术家回到艺术家本身。
长期以来,受制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中国当代艺术一直缺乏对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深入而独立的个案研究。这造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一直被垄断在通史、断代史和编年史的文本书写中,集体主义的脉络归类描摹出的艺术历史轮廓,不得不冒着将艺术作品的个性不断往集体的共性价值层面上靠拢的危险,于是,就诞生了一个基本问题:艺术史的书写应该偏向于集体还是个人?如果在传统的艺术史书写之外我们开始承认个案的价值,那么艺术史又该如何对艺术个案进行选择?谁又拥有这种最终选择权?
丨张晓刚,2018,《跳跃1号》,纸本油画,纸张拼贴,194 x86 cm, 张晓刚,佩斯画廊供图
丨张晓刚,2018,《浴缸》,纸本油画,画报、棉线拼贴,144 x 203 cm, 张晓刚,佩斯画廊供图在面对无法把握选择权的艺术史研究瓶颈时,选择不如呈现,言说不如还原,零观点是最好的观点。以著名策展人、学者黄专先生为主编的编辑团队正是出于这种艺术史研究的意旨,选择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记忆问题”作为整理张晓刚艺术个案的基本思路,最终形成了四卷本的《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2014》。我认为,他们所建立的这种本土化艺术研究的“母本”,并不限于张晓刚个案研究的价值,也不止于为海内外的张晓刚艺术研究提供素材,而是开创了一种当代艺术家文献和文本实录的中国艺术研究实践,这种实践对当代艺术实证研究比较匮乏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显得既非常超前而又非常及时,这一点归功于历史学和艺术史学出身的黄专先生清晰而独到的史学意识,他将主编张晓刚艺术个案的思路置于一个开阔的面向,而落实于一个个具体的点。
正如黄专所言,张晓刚的艺术产生于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时代,与主流的“理性绘画”观不同,他选择了一种记忆性的内在化的意象表达,无论出道时的“深渊时期”、90年代的“血缘时期”还是新世纪的“追忆时期”,他一直围绕集体与个体、记忆与失忆而展开,由此奠定了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持续追问和伤感、浪漫的叙事基调,在张晓刚艺术的传播、阐释和成功遭遇了意识形态化、后殖民化和资本逻辑误读的背景下,重新研究张晓刚是一种新的艺术史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学术界、出版界独立研究和自我阐释能力的一次学术实践”。
在我看来,与当下其他艺术出版物相比,《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 1981-2014》有着几点显著不同: 其一,它从策划出版之初就有明确的“ 为史留真”的意识,被传奇化、庸俗化、意识形态化和非艺术化的遮蔽都统统拿掉, 只留下“面目”,剔除面目全非里的“非”:其二,它不是一本简单的艺术家个人的传记和艺术作品的梳理,而是将艺术家和其作品置人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中, 有意识地通过艺术家及其作品去编织一段具有多重价值和多重意 义空间的“断代史”;其三,它的出版并非出于宣传和放大的目的,而是出于一种还原,为国际知名艺术家的张晓刚和“张晓刚现象”寻找历史原点和艺术坐标系。
在张晓刚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书本的形象,书本是他的一种艺术意象,也是一种艺术符号,就像巫鸿所说:“徐冰和张晓刚,在我看来甚至可以被称为‘书’的艺术家:书的形象在他们作品中占有着太大的比例。张晓刚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创作的一系列绘画似乎诞生于他对书的梦魇:一直截断的手正在写书或指点着书,一个残破的躯体正在读书或注视着书,一个初生的婴儿躺卧在一本打开的书边,困惑于它的意义。”书本在张晓刚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姿态和背后的价值是他对于“文革”岁月和成长记忆的一种回望,书本于画面构成了属于他的表征文本,而我们恰恰要用一部《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 1981-2014》来集成张晓刚的艺术史,这是用“张晓刚的意象和符号”来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记忆问题”进行“记忆”。
/更年轻一点时可以同友人就着一杯酒无休止地谈论自己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问题,诸如自我人生、历史、艺术等。翻过卅岁,竟开口无言。
此时想到身边的一个朋友,终日劳碌于一堆石膏粉、稻草、松节油与水调和效果等一系列的动作之中。另一个朋友,常常焦虑于如何使白色能画出一种饱满、苍劲的意境,如何将一个土陶罐反复地由黄色画成红色再变为与背景毫无区别的银灰色。(节选)
/为了那个存在——一封来自夜晚的信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你再次悄然地来到我们的中间。每当万籁俱寂,连星星也沉入自己的梦幻之中时;每当最后一滴雨水顺着初秋的树叶向下滑行,山峦依傍着最后一抹红光,晚风轻拂着茂密的树,唱出最后一段合声时,你总是这样悄然地降临至每一个启开着的心灵。我们是那么依恋梦,以至于写了那么多有关梦的书。并且也借助了许多的形式使自己达到非现实的境界之中。
我相信,无论对张晓刚还是对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对 他所进行的一次德里达式的“解构”。德里达提出的是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 哲学的方法,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否定终极意义,消解二元对立。颠覆“在场”的形而上学,主张阐释的多样性和不可终结性。在这里,张晓刚和他的艺术作品以及他本人的成长历程,是在解构中建立而不是摧毁,是一种策略,一种肯定,一种投入,同时也是一种承诺。对张晓刚的解构正是为了对他进行解构中的重构,消解单一立场和终结性,从过去的碎片中重新整理出一个艺术精神的整体,从片面中发展出一个全面,这本书的价值正在于此,期待由此为中国当代艺术史建立起解构宏大、重构个人的新路径。
费恩伯格说:“如果我们努力使自己进入到艺术家的经验世界之中,悬搁起我们日常的观点,使用艺术家们的观点观看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在的世界,我们就可能理解和感受到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真实。”《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 1981-2014》为我们所提供的正是张晓刚的“经验世界”,尽量客观地整理和还原,在解构中重构,以期建立起艺术史的前提:艺术家。
丨张晓刚,2018,《床1号》,纸本油画,纸张拼贴,109 x 99 cm, 张晓刚,佩斯画廊供图
张晓刚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三十年来的艺术经历不仅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特殊案例,而且构成了这部历史的重要内容。《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 2014》是对这一艺术史个案进行的全面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学术界、出版界独立研究和自我阐释能力的一次学术实践。
“中国现代艺术中的记忆问题”是《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2014》的编辑和研究主题。长期以来,受制于西方政治和商业逻辑的解读,中国当代艺术一直缺乏对 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具有深度和独立性的个案研究。
选择张晓刚的艺术作为研究个案基于这样的理由:首先,他的艺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时代,与主流的“理性绘画”和观念艺术不同,他选择了一种记忆性 和内在化的意象表达,无论80年代的“深渊时期”、90年代的“血缘时期”还是新世纪开始后的“追忆时期”,他的艺术一直围绕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记忆与失忆这一矛盾 主线展开,并由此奠定了其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持续追问和伤感、浪漫的叙事基调;其次,张晓刚艺术的传播、解释和成功遭遇了完全不同的批评逻辑:意识形态解释、后殖民文化批评和资本逻辑共同形成了对这一艺术个案的误读网络,但唯独缺乏来自艺术史的专题研究,所以对张晓刚艺术的学术定位、历史分期和情境还原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的内在需要。
由中国学者黄专、严善錞、邵宏、顾铮等为《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 2014》专门撰写的论文穿插发表于各卷,它们从历史评价、风格技法和图像解释等角度构成对张晓刚艺术的全方位研究。同时,增加了一个经典作品的导读版块,精选张晓刚各时期共30件作品并提供言简意赅的导读,以满足专家和普通读者了解作品背景信息和作品阅读的需要。
《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2014》由作品著录、文献和研究三部分组成,采用一种集研究、文献、图录为一体的综合体例。全书共四卷,前三卷以时间线索将张晓刚创作分成三个时期,首次全面著录张晓刚各时期重要作品,收录与其相关的草图、展览、收藏、技法资料,并对部分重要作品进行导读。第四卷则以空间为线索,侧重从研究和多重文献形式( 文本文献和图像文献)还原和展示张晓刚艺术的历史情境、人文生活、创作环境、社会交往及其他与艺术相关的公共活动。前三卷属于艺术研究的风格学 和图像学范畴,后一卷属于艺术研究的社会学和思想史范畴,两者互为表里, 它们不仅全面展现了张晓刚作品与研究的现有水准,也奠定了张晓刚研究的文献基础。
近年来, 科学处理和呈现艺术创作原始资料的方法论逐渐成为美术研究者和收藏家的关注焦点。《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2014》作为艺术家工作室、艺术机构和编者的合作成果,尽量全面地提供张晓刚创作与发展之路的原始材料, 具有极大的信息量和资料价值。科学、严谨的新形式文献整理与汇编,将极大地方便美术馆、收藏者和研究者在今后长时期的查询和使用。
《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2014》通过反映所处时代重大社会、艺术事件及个人重要节点的大事年表、工作室实体与虚拟空间探入、逻辑严密且层次丰富的文献编排方式、强大的立体索引功能,给读者提供了自由灵活的随人式的全新阅读体验,引领不同层次及需求的读者全方位探索张晓刚的记忆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