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仁·成都院坝丨像孩子一样生活在院子里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22-12-25

作者丨谢礼恒

图片丨成都院坝

设计丨张涵




“单独”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有时想它是任何发现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现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要发现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现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也得有与此地单独相处的机会。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这样写: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


……



但一个人要写他心爱的对象,不论是人是地,是多么使他为难的一件事。你怕,你怕描坏了它,你怕说过分了恼了它,你怕说太谨慎辜负了它。


……



我大概是特别喜欢院坝或庭院的那种人。


一切优秀作品的制作、建造,离不了手与心。更重要的,也许还是培养手与心的那个“境”,一个比较清虚寥廓,具有反照反省能够消化现象与意象的境。单独把自己从课堂或者书斋、朋友或同学拉开,静静地与自然对面,与院坝相处,即可慢慢得到。古代中国风景园林的这个“园林”实则心园,更多还是文人的“心愿”使然。粉墙灰瓦,独门独院,墙高到看不到邻旁的人与事,只斜斜一丛翠竹或红枫探过墙身,为的是隐约照应那一抹潇洒又含蓄的文气,去旁要份果蔬,或拱手作揖交个朋友,算是件郑重其事的社交。



徐志摩写《石虎胡同七号》,一开头从虚处写,如“云游”一篇:我们的小庭院,有时荡漾着无限温柔;善笑的藤娘,袒酥怀任团团的柿掌绸缪;百尺的槐翁,在微风中俯身将棠姑抱搂……真是淡描着依稀的梦景。



没有经历过些人事,怕是不懂得这方院坝的分量与温柔。



我时常惶惑,哪天在一个如这样的雨天午后,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惊讶老天将这碗文饭悄然砸缺。想起那天罗东安排去安仁·成都院坝,一个阳光秋日,久违的园庭生活体验,刚刚雨过的苍茫与满庭荫绿,织成无声幽瞑;是这样的,阴雨晴日,永远在按照自有节奏无声切换,有一种比城市更温暖,比乡村更文明的民国气韵,一股子一股子漫开来。我想,要是再有写不出字的日子,应该到这院坝里来写。

 

这是先生们的生活园林。



起先想将此文取名为“为什么艺术家都爱在安仁住下”,想好后又觉得“艺术家”这名衔太狭隘,按流行说法那叫“生活家”或“某达人”,都不够好。于是转回头来想,为什么安仁值得住下?——参加了两届安仁双年展的整体采访,去年又专程去看公馆实景体验剧《今时今日是安仁》:旧派人大概都喜欢“传统的未来”这种音调,热诚,沉浸,浮沉着川西坝子神仙似的酒气与地气,肥肠血旺、旗袍女眷加迷离民国底蕴的杂糅,一些些“洗桐拭竹倪元镇,较雨量晴唐子西”凝脂般的神秘感,粉墙黛瓦包裹的那层层公馆雾气包浆……这仿佛是从安仁这个地方土里长出来的复合香。安仁的灵性都在这公馆墙内外,与肥厚田野组成别致持久的cp——大凡一幅字画,旧裱工都格外讲究,新意虽少,但那股气韵没办法不夺眼,邂逅安仁,大概是很多住惯了都市憋闷久矣的城市人最容易共情的一件心头好。



安仁这座小城(镇)平稳的状态给了成都这方土地最厚实的证明。说安仁是安逸仁德、安合仁厚、安然仁义等等都没过错,故事传奇多得不忍心历历翻阅,怕看多了那些时间的皱纹爬到自己脸上。媒体喜欢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座位于大邑、身负1380余年历史积淀的古镇,也是国内唯一的博物馆小镇。按照我的理解,与其说是安仁容纳了这座博物馆小镇,不如说是博物馆小镇收藏了安仁。以历史为序,亲子、乡野、科创……我想起林徽因写的那篇《窗子以外》,说“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活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那一扇小镇的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存在;每一条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这些只有小镇里才有的风味,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安仁,确以如此城镇化的民味美学的素朴调子,成为那扇体验成都后院生活的窗子。



这是饱满生活家们的美学园林。



“成都院坝”就在安仁古镇门口,不疾不徐守卫那最后的川西院坝民风。我喜欢那些院坝比房间大到数倍的气度,合适的水池,石榴或红枫的韵律,加上别处运来的太湖石,像是江南风味的挪至,可这绝不同于江南湿润精微的高调,而更透着乡野的干净米香。我一度会想起这院坝无疑是满载城市舍离的冲力,成为放手与得到的优美临界。院坝,在“院”与“坝”的比例和度量。院是深藏,坝乃分享,一个是垂直方向的收藏与吐纳,一个则是水平方向的情味与韵事。小时候的院坝几乎没有墙,玩耍的声音传得越远越欢快才好,长大了,成熟了,院坝成为有墙的收敛,晒被子变成了晒心事,躲起来,与自己安静相处,促膝长谈,隔壁衣衫成了情怀旗帜——一晃几十岁了,吃的喝的,还是那个口味,忘不了,口音变得怪,可母语依然是自己最厚重的行李——我看上那成都院坝里的文化之美、空间之美、博物之美、田园之美,这院坝变得更加温和更具烟火更富人味;水绘无园,艳月无楼,像是董小宛笔下孤山感逝的深情依稀绵亘不断。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何多苓打造成都院坝邻里中心即将出炉:回到院落的内心世界


著名当代艺术家何多苓亲自跨界执笔,在油绿的田野里打造了成都院坝“苓里(生活)中心”,集艺展分享、教育休闲、餐饮聚会等功能于一体,体验“苓”类生活美学。成都院坝言几又定制空间,涵盖书店、咖啡厅、艺术画廊、文创生活馆、创意孵化基地的城市文化空间言几又定制书屋,用阅读去寻找诗和远方。院坝里还有:“欢喜无厌 私汤民宿”,集美学、文化、时尚、人情温度于一体的最具川西建筑特色的精品民宿和泛生活美学空间,川西唯一的每间带独立院落及泡池的精品民宿……总之这里提供的一个安仁式样的体验,会让难免生出“一定得住下”的期待,周作人写儿童剧说“生活的体验第一要紧的是童话的世界,虽以现实的事物为材而全体的情调应为非现实的,犹如雾里看花,形色变易,才是佳作;可生活本真决不能懒散到完全不要实际,需要一些复活的童心,面对你精神的院落,照着心奥的镜里的影子,参酌学艺的规律,描写并体会,像个孩子一样生活在院子里,即使不能说是尽美人生,也就十得六七了。



出了院坝到了热闹的大街了,说是热闹,是属于合适的那种热闹,桂花树一排排透着香,又像是回到了更大的院坝,更足的味道;转过街应该就是留香鸭的老店,那么多年一直守卫众多窗外人的味觉,口味乡愁,不是富家的长物,而是迷者的月光。



一方院坝,空间灵活,多种生活



这里,比城市更温暖,比乡村更文明



这里不仅有刘氏庄园,更有27间保存完好的老成都公馆 



这里不仅有民间最大的博物馆群落,更有老成都精神的传承



这里不仅有民国风情街,更有老成都闲适安逸的态度



这里不仅有川西林盘,更有老成都的院坝



这里不仅有油菜花、薰衣草、民国的街巷院,历史的沿革……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谢礼恒 著,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

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




往期精彩推荐







汤宇艺博画廊个展“自叙帖” |《门徒》是我的精神自画像
汤宇艺博画廊个展“自叙帖” |但愿它是一幅“画”的肖像
提香鲁本斯伦勃朗莫奈等殿堂级典藏来了!
热展丨陈逸飞一生极少见女人体画作现身成都K空间
多维度碰撞|“复·始—后传统艺术季”亮相成都东郊记忆
笃斋藏俞樾手迹三种 | 春在堂:晚清大儒俞樾的书与人
三生三刻 竹影横窗丨留青竹人的刻画、刻度与刻意
邓远清2020新作在线展丨夜色的短歌
杨代欣的独乐园,不在于园,而在于诗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