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穿过玫瑰园》
AC青年艺术推广计划(二)|陈伟才个展《若无若有》开幕
AC青年艺术推广计划
AC YOUTH ARTS PROMOTION PROGRAMMRE
“AC青年艺术推广计划”,是艺文立方于2021年发起的艺术展览项目,每年设定不同类型的艺术展览,邀请国内外顶尖艺术、人文领域青年学者合作,致力于推动城市文化与艺术生态的发展。艺文立方希望通过推广计划为青年艺术家打造一个多元化平台,让艺术家们获得更多机会的同时也持续向公众输出优质艺文内容,将“AC青年艺术推广计划”打造成立足于成都的艺术IP。
2021年8月7日,AC青年艺术推广计划第二期艺术家陈伟才个人展《若无·若有》在艺文立方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我们将作品直接置于展厅之中,将物体与空间、环境相结合,人(创作者)的活动也包含在创作的过程中(时间性),所以无论从哪个维度看,我们都应该将其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本次展览试图通过共建的方式让人们更深层次的领会陈伟才“形与物”、“流动”、“无常”的独特见解,探索人与人、人与物、物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展览现场
EXIHIBITION SITE
《然》水,钢板,地毯,浮萍,蓝色纱,电风扇等 尺寸可变 2021年
《方叶之森》绿植,泥土,砖块,苔藓等 尺寸可变 2021
《蓝梯》木梯,蓝色黏土 2021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树木,超轻粘土 2016-2021
《凹2》青瓦 尺寸300cm*300cm 2019-2021
开幕式现场
OPENING CEREMONY
艺文立方主理人、策展人王玉婷
艺文立方主理人、本次《若无·若有》策展人王玉婷表示,“AC青年艺术推广计划”致力于选择更具试验性、先锋性的作品,通过独特的呈现方式,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在未来,AC青年艺术推广计划将走出到不同的空间,邀请不同的艺术家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推动城市文化与艺术生态的发展的同时,也让更多青年艺术家们走进公众的视野。而在这场展览中,我们更希望强调艺术作品与场域、观众的关系,希望大家在观展的同时,可以静心去体会作品所带来的沉稳与含蓄。
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四川省雕塑学会会长 邓乐
本次特邀嘉宾邓乐表示,这场展览是一场非常有实验性的展览,陈伟才的作品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根据其性情自由的发展,已经跳脱出了当代艺术,从后现代发展到了“后后现代”。陈伟才以个体生命去关注细微的事物,不再是宏大和负重,而是细小与轻盈,在不经意间表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他说道:“只有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才能做出这样的作品,陈伟才是一名时代艺术家”。
艺术家陈伟才
艺术家陈伟才表示,他期望他的作品不是一个独立的物体,而是结合物体身边的场域、温度等各种环境因素,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因为艺术是相互关系的结果。他总是思考着那些“合理又不合理”的文化逻辑。
开幕全天精彩回顾
HIGHLIGHTS REVIEW
陈伟才个展《若无·若有》开幕式合影
艺术家导览
志愿者与艺术家合影
艺文立方工作人员与艺术家合影
本次啤酒赞助“探索精酿”
现场甜品、BBQ、饮料实拍
世间万物皆流动无常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FLUID
艺术家陈伟才期望通过对植物形态的把控以及运用,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进行创作,融入人为因素,结合空间与物体的关系,表达他对于“无常”、“未知”、“流动”的理解。例如这次展览作品《然》,为表现浮萍在水中乱中有序的群居状态,艺术家根据水域的形状将它“裁剪”成一块“绿布”。既不改变浮萍本身,又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在植物自然生长的过程中,生命逐渐流失,叶片渐渐枯萎“消失”,生长的逻辑被他捕捉。就连瓦片都有它自身的规律,他遵循着不去故意改变。他常引用“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如是”来表达自己对物体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
在艺术家陈伟才看来,人(肉身与思想)亦是一种与物平等的材料。例如《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是艺术家曾在深圳的海边创作《河流》作品的时候,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条河,终将在大海相遇”,有着“九九归一”的概念。因此,他便想到了“每个人也可以是一棵树”,当他专注于思考“人”本身时,就发现人的逻辑和大自然的逻辑是相似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逻辑,每个人都有相似的地方,却又不同,就好像树一样,因为大自然中不会有同一棵树。抛开人的外在形象,艺术家更看中的是人的心境在流逝的时间中是如何演化的。他通过向志愿者描述他对“树”形态的想象,让每一位参与者都独自去面对一棵树,限定的材料就是蓝色的黏土。他们是作品的材料,他们不仅是他们自己,他们还是作者。
本次展览合作的艺术家陈伟才毕业于川音成都美院雕塑系,现居成都,有多次参展经验。2021年,他在成都宋呈当代艺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多余的画》。同年在成都大浦当代艺术馆举办个人展《蔓延》,并参与重庆501序空间群展《“物之形”艺术展》,并在北京高桥美术馆举办《物界.三》雕塑作品展。2020年《“痕纪与绎衍”---过程、观念与视觉物》、《“辟新.更生”川美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2013-2020)》,2019年参与《未来游戏--第四届德中青年艺术家发展基金联展》以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18年参与首届成都Parcours艺术节、新物种-2018跨媒介艺术邀请展,2017年艺术家邀请展《平行》等。
艺术家访谈(节选)
ARTIST INTERVIEW
采访者:ACC(艺文立方)
艺术家:CWC(陈伟才)
1.ACC:在本次“AC青年艺术推广计划”中,您最看重什么?有什么最想在展览中表达的?以及本次展览《若无若有》, 您是如何构想这一题目的?
CWC:“若无若有”更像是形容一种微妙的感觉,更像是处在无与有之间的一个状态;在我看来这才是最好的一个状态,它既不是刚刚出发的新奇与懵懂,亦非抵达目的的短暂兴奋与失落;相对这场修行而言,它走在路上在过程里;又如红楼梦里宝玉说,只愿人常在花常开;佛陀说一切皆是虚妄,应是在这两者之间。
2.ACC:本次展览中《每个人都是一棵树》, 其中树木和轻粘土是材料的中心,您将这两种材料进行结合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另外, 在这个作品中首次招募志愿者和您共同创作, 您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
CWC:我们观察一棵树,一株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然”。它在那里生长,它的每一根枝叉每一片树叶,都是“自然”逻辑的结果;就如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逻辑的显现,我想和他们(志愿者)一起经历这次旅行,去想象一棵树的生长。两个材料的结合从以前的作品《如是》就用到树枝跟石膏,后面想到轻粘土替换石膏,粘土它有更好的材料包裹性,石膏则还需要一个中介---纸或者棕丝,反之,使用粘土的手就成了最好的媒介。
3.ACC:您是如何理解“物与物、物与空间环境、物与人”的关系?
CWC:以往我们会把重心放在所创作的雕塑上,也就是目光只盯着“雕塑”(物体本身)看;但雕塑是关乎材料/物,形体,空间与环境等等的,而且人(创作者)的活动也包含在雕塑的过程中(时间性);所以无论怎么看,雕塑都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当雕塑离开它的基座之后,它就真实的切入到我们真实的空间中来,它的尺寸大小往往是由人的尺度(思维)为基准的;物与物的关系是在于雕塑家如何理解两个不同材料之间的材料属性的关联,而不是凭主观意愿强行将不同的材料尴尬的并制;物与人的关系就像我经常引用的一句话“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如是”;在我的理解里面,人(肉身与思想)亦是一种与物平等的材料。
4.ACC:您的作品中传递了“无常”“流动”“开放”的概念, 这些概念是否与您的个人经历有关?您是如何将这些概念与您的作品联系起来的?
CWC:这些概念是我的一个体会,它与我多年的生活经历确实有关联。2010年从学校毕业之后,有过两年短暂的安定的工作室,而后几年由于某些原因,一直在搬工作室,直到近几年才相对安定,不过可能很快又要搬了。工作室创作的作品几乎一直处在打包状态以应对下一次搬家,但创作还是要继续,于是我将工作的重心移到了工作室之外,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中,而工作室本身就更像一个仓库了。也正是户外变成了我的“工作室”之后,这个体会便自然而然了。
5.ACC:您是怎样取舍创作过程中衍生出的新想法?
CWC:我是一个比较笨的创作者,一开始我是都会践行我在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想法,以便我可以面对面的观察它是否符合我对“好”雕塑的理解,或者更新我对“好”雕塑的理解;但有了一定但工作经验之后,会形成一定的判断/偏见,即便这样它也是一个反复思考的过程。再后来我会慢下来,时间也会替我过滤;另外对于某些比较麻烦的想法(比如制作复杂花费巨大空间要求过高等等)我也是留给以后,雕塑确实是关乎它的生长环境的。有时候你今天创作它,它是不成立(我的理解里),但或许一年后的今天你再创作它,它便成立了。为什么要等一年呢,这或许正是雕塑的魅力。
6.ACC:对于您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一种当下性的特征。然而对于许多艺术家,在一些传统题材和技法里寻找当下性是最为困难的,您是如何寻找的?
CWC: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您,但是可以告诉您我是如何生活的,或许答案在这里面......
展览将于2021年8月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持续到2021年11月7日。欢迎热爱艺术的朋友们来到艺文立方,感受若无若有的生命流动。
主办机构
艺文立方(成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项目策划
徐娟 何桂彦
策 展 人
王玉婷 刘蓉雪
参展艺术家
陈伟才
项目执行
李蕊希 吴若雨 李易子杨
朱珈慧 丛玺郦 林鸥彤 向逸洲
设 计
常家乐
战略合作媒体
up成都向上·up生活
合作媒体
四川艺术网
四川美术网
华夏艺术网
成都文艺网
成都电视台
一筑一事
1314设计与艺术杂志
99艺术网
艺术野疯狂
现代艺术
新潮Lifestyle
艺术头条
成都看展
空体
TheArtHunter寻艺
ArtisticClouds
成都活动情报站
社群之都Chengdu
斯芬克
艺术中国
特别鸣谢
(摄影师)
Frank_Lin 林桂青
(志愿者)
杜雨晴 刘颖烨 李若蓝 李欣盈 李阳
刘芳宇 耿嘉怡 胡斯颖 唐诗薇 唐宇歌
王竹君 熊爽 张洹嘉 周甜甜 周竹萌
逯依轩 赵羽 刘小雨 杨雅琳 钱昱竹
黎慧琳 刘彦语 姚幸均 王馨翊 陈璇
地址:艺文立方AC CUBE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仙韵一路188号
往期精彩推荐
北大师生花费6年,深入云南深山
扬之水《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
为纪念这位海派书画巨匠诞辰一百周年
1000 平米、630 余幅唐墓壁画构成的绝美“唐宫”
富森美术馆“绘画的悖论”热展引关注:真实的瞬间
蔡国强:我的远行从未离开,归来仍在路上
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
造园大师枡野俊明:作庭即修行,步步是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