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许燎源博物馆2021视觉剧场双年展丨奇特剧本杀:在博物馆制造幻象
作者丨谢礼恒
图片由许燎源博物馆提供
排版丨崔婷
通过形式,美烦扰着世界,却不让自己牵累其中——甚至也许都不做停留;总之不融于此。它在其中保持着陌生。
——朱利安 《美,这奇特的理念》
01
新感性:重新还“美”以奇特性。
这肯定不是一篇关于美学的文字,但任何写出来的文字,都有美的功能和必要。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正在重读法国学者朱利安的《美,这奇特的理念》。我想要区别于关于此次2021视觉剧场双年展通稿式的写作(实际上可能大量的媒体报道都比较倾向“通稿”这种精练的直接的不出“错”的方式传播,它的便捷性令人称奇),所以才有了以下这篇文字,当然,我在推文的后半部分保留了通稿的部分内容和表达,以传递信息之必要。尽量与我们所提到的传统的“美”有关。
| “全媒介”即无拘无束的媒介和表达
西学中的美之理念的单一化特征,使得我们脱离了感性的多样性。以致于当我们被纯粹来自感性的情绪所震撼时,理论的单一竟会令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感到猝不及防。当西方哲学将“什么是美”的问题升华至“美的本质”的理性层面,并将其作为恒久追求的答案而神圣化时,中国思想却没有孤立“美”,把它抽象化。于是,我们在此次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2021视觉剧场双年展的展览动线中,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的东西(实际上今年成都具有双年展名头的展览有三个都集中在了10月至明年,分别为率先开幕的第三届安仁双年展、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2021视觉剧场双年展和即将在11月6日揭幕的2021成都双年展):展览试图利用全媒介、全空间,创造出一种新的感性,“全媒介”即无拘无束的媒介和表达,“全空间”即是不分场域的空间呈现。而“新感性”是没有任何企图地用身体去感知艺术为生命带来的美好。
| 发掘出了与“美”所直面相见的现代艺术所可能遭遇的其他丰富内涵
读完通稿和邱晓林的双年展前言,我对“感性”一词的新认知来自一些另外的视角:艺术需要在某种可靠的可信的甚至是让人玩乐化的状态转化中得以进行。本次视觉剧场双年展以剧场为题,以视觉为本,从中西方关于美的概念的差别入手,发掘出了与“美”所直面相见的现代艺术所可能遭遇的其他丰富内涵,把“美”从我们惯常的领域和表述中解放出来,重新还“美”以奇特性。
| 它需要一种转化,这种转化要有愉悦的本质体验,当然这种体验是宽泛的,复杂的,多层次的
02
阐释的波澜:感性盛放的理念和形式。
我们往往认为,区别于熟悉的,传统的,目之所见的新的视觉感官,至少拥有了可观可游的基础,这其实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里的山水画所代言的美的体验有了相似的联系:它需要一种转化,这种转化要有愉悦的本质体验,当然这种体验是宽泛的,复杂的,多层次的。我们在这其中见到了不同于传统操作的手法、手法、阐释(虽然双年展官方反复强调“拒绝阐释”,但无论如何,观者面对作品的第一眼,内心已经泛起了“阐释”的波澜),绘画、装置、雕塑、数码摄影、影像、花艺……参展的艺术作者坦率说,有相当一部分我并不了解,但他们的作品令人产生了联想,这是注定的有趣探索的开始。他们或成熟或青涩的表达成为自我创造的权利,在与某几位业内人士聊到观展感受时也几乎异口同声地谈到“观众细分”的问题,年轻化、时尚化、专业化,国际化、应用化——使得这场奇特的双年展具有了某种感性盛放的理念和形式。
| 不需要在默化中进行,而是要热闹的演出
“美,这奇特的理念,其实,并不奇特。因为它如此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真美!’说出口时稀松平常,以至于我们似乎已经自动放弃了使用其他词汇表达的能力。”实际上我们几乎都在穷尽一切能力用另外的方式阐释、表达、传递这种更加“复杂”的美的感受:比如“有趣”、“新鲜互动”、“吸引力”或者当代艺术从业者最爱使用的比如“xx语境”、“xx场域”等保留话术——其实我倒觉得视觉剧场的“剧场感”、“戏剧性”几乎就是衡量这些作品主旨和成色的基本逻辑:清晰明确、简单易用,而且放之全场(全媒介 全空间)皆准。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有效地融入艺术的语境。理解它,并为它所理解。既然是戏剧,就有导演、角色、剧本、主旨,当然还必须得有观众,哪怕一万人或者一个人——在这些观众被作品的理念征服的过程中,“美”的体验就诞生了。被作品怦然打动时,我们中有多少人,能逃脱“美”之理念的局限?于是,我们可以容纳与欣赏各种各样的美,这种“各式各样”,就是奇特的基础与审美的底色。——不需要在默化中进行,而是要热闹的演出。即使是内心的哑剧,也有喧嚣的义务。
| 不可能再相信美——废除最后的崇拜,然而也不能将其轻易放过
03
废除最后的崇拜:重返我们自身舞台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这场双年展的过程,也是重返我们自身舞台的过程。每个人都是角色,台口一上,粉墨登场,无论这场戏剧是否能顺利演出,都使得这场演出,成为表达的狂欢,双年一度的频率也成为展出的一部分。我们注意到展前的多次推送、宣传,都已然成为演出的前戏,届时展览的作品,那些涌动着新鲜视觉冲击的海报与排版,不断挑战演出者、观者的视觉界线,偏离中心,取道“戏剧”,不是为了在他方寻找答案——如果不是艺术乌托邦的话,他方从来不会提供答案,而是因为可以开始摆脱这个正如一支虎钳一般,将今天的我们再度封闭起来的矛盾:“不可能再相信美——废除最后的崇拜,然而也不能将其轻易放过。”
| 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回视“视觉”与“感性”的自身
那天开幕,避开喧嚣的观展人群,我在展览后半段独自再度观展,借由在几个场馆精心布置的舞台间穿梭往返,通过迂回的策略,这场展览希望做的,是对某些外在的聚集的东西和内在的个人的东西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进行重新的爬梳和反思,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回视“视觉”与“感性”的自身。在这一点我竟联想到戏剧中最难的喜剧,有高级有有趣有笑中带泪然有共情难忍……各式各样,但让人开怀大笑的“直给”往往最见效果与功力,这种生理性的感官往往带着感性的头脑风暴与肌肉记忆,它同样带着忧虑、关切,与责任,只是你感性开放的程度不同罢了,要么你会哑然失笑,要么你会心一笑——在室外空间我看到潮女们与类似于大地艺术的草月流作品互拍,有了一些阅历的收藏家则躲进主展厅与绘画留影——犹如一栋同时上演多出戏剧的叠合剧场,这些作品就是NPC(非角色玩家),等待你作为一个观者、体验者自我剧本的植入,它们收到剧场的指令,导演的引导,立刻加以应用来阐述自身故事,这无疑是在博物馆这一独特公共文化空间与文化版图上,制造某种幻象。因而,2021视觉剧场双年展无疑就是一出剧本杀(不过我还是喜欢说“剧本游”)——重新审视“美”与奇特感性的著作,对于我们参与者而言,又多了另外一重特殊的意义:你的表演成功与否,直到演出结束都无法验证。这艺术与生活的戏剧,哪有退场的时候?
| 这艺术与生活的戏剧,哪有退场的时候?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
2021视觉剧场双年展丨全媒介 全空间
全媒介、全空间的新感性,“2021视觉剧场双年展”在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绚丽启幕
| “2021视觉剧场双年展”启幕现场
2021年10月23日下午3:00,第二届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2021视觉剧场双年展”盛大启幕。展出由80余位中外艺术家共同联袂呈现的视觉盛宴。共有100余件作品,涵盖了绘画、装置、雕塑、数码摄影、花艺作品、影像等多种形式。
|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吉利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主办,许燎源、马飞、郭丽、李心沫、崔付利作为总策划,特邀请吴兴明、邱晓林、金元浦、管郁达作为批评家学术支持。第一届双年展以“感性盛开”为主题,给年轻艺术家提供了舞台。而这次主题为“视觉剧场”,至于原因,四川大学教授邱晓林在开展仪式上这样阐释:就是全媒体、全空间、新感性,就是给你视觉上的感受,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 四川大学邱晓林教授致辞
| 艺术家代表、雕塑家朱成致辞
| 中赫时尚学院刘东炎致辞
| 日本草月流艺术文化学院代表覃夕家致辞
| 本次展览总策划、许燎源博物馆馆长许燎源致辞
| 吉利学院副校长吕俊闽致辞
展览试图利用全媒介、全空间,创造出一种新的感性。“全媒介”即无拘无束的媒介和表达,“全空间”即是不分场域的空间呈现。而“新感性”是没有任何企图地用身体去感知艺术为生命带来的美好。
| 展览现场
目中无物 看见万物
本次展览也延续了许燎源博物馆一贯的个性——“离经叛道、拒绝阐释”,除了最基础的作品信息,没有多余的文字解释,观者只需用最原始的感受,放飞自己的臆想。正如批评家邱晓林先生在展览前言中提到“请让我们看见。我们拒绝艺术观念的魔术师,也拒绝艺术批评的神父,面对那些装神弄鬼的阐释,我们坚持自行判断的权利。”
| 展览现场
在第一节双年展的前言里,批评家邱晓林先生曾经宣称“物感主义必须远离婆婆妈妈的当代艺术,远离那些自以为是、简单粗暴的时代诊断,远离那些投机取巧、廉价空洞的意识形态批判,尤其要远离那些像雾霾一样没完没了的自我抒情。”两年过去了,第二届双年展如期而至,邱晓林先生仍然认为这将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永无变更的坚定立场。
| 展览现场
他还戏称,在这个意义上,这届双年展或将是你看过的最为“肤浅”的当代艺术展。因为这些放肆、夸张,目无法纪、不讲武德的一件件作品,除了诉诸你的眼睛,或者你全部的身体感,它们没有任何别的企图,也不打算讲述什么背后的故事。如果你还在固执地寻找那件皇帝的新衣,那么,就算你心事重重地踏遍整个视觉剧场的犄角旮旯,你也只能徒叹奈何。是的,没错,它们全都在裸奔!
| 展览现场
触手可及的任何物件,抬眼即视的一草一木,以及我们自己的身体,随时都在坚定我们的外在性信仰。而在今天的视觉剧场,你即将看见的这些诡异的造型,炫目的色彩,陌异的材质,可能会在你一次次观念捕捉未遂的沮丧之余,逼迫你承认一个最为素朴的真理:它们存在,仅只为它们自身而存在。
| 展览现场
在这样的一个展览中,展览是一个剧场,而剧场里只有演出和观众,也就是作品和你。没有谁可以替代你自己的感觉。目中无物,看见万物。
| 展览现场
《无水》草月流艺术展
在本次双年展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为《无水》草月流艺术展。本次艺术展,是日本草月流总部本部,正式授权中赫时尚作为草月流中国唯一指定的艺术文化学院,与总部同步以展览展会的形式,去举办祝贺 敕使河原茜 家元继位20周年的活动。
| 展览现场
敕使河原茜女士本人,也非常重视这次的活动,还亲自题写了展会的祝词,并且总部的艺术创作部也专门携总部的艺术总监和示范导师为中国的首次家元继位纪念展设计了作品,作品从大型的户外艺术装置到中型的艺术装置作品,将近40件。通过展览高度浓缩的体现了艺术创作精神和前卫的艺术理念。
| 展览现场
作为受邀参展的中赫时尚团队来说,这次主题展览是一次公益展览,中赫时尚草月流花道示范老师覃夕家,以及优秀的中国草月花道艺术家前来参展,也是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大众重新领略和了解植物创作的魅力,而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插花领域,而更迈向视觉化的体验和造型艺术的传达。
| 展览现场
草月流东京总部草月流艺术家冈崎忍,泽田晃映,深泽隆行也参与了本次双年展的艺术创作,覃夕家老师携手众多草月流花道家参与了户外大型草月艺术装置艺术作品的创作,经过一周的艺术创作的打磨,现场反响异常热烈,草月艺术作品的户外展区和室内展区在开幕式现场持续爆满,现场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创作的碰撞。
| 展览现场
其中,康晓川老师的《一度》,宿婧佶《蕾》,赵智玲《重塑》,刘薇《破》,黄海琴 《根》,林大琳《尚未被推翻的假设》,朱静思《路口》,周思诗《芽》,何思巧《又》,罗子云《关联》,袁嘉慧 《找确定的线》,王慧玲《偶然》,柳涛《忆》,李元柏《边界》,刘家玮 《恸》,杨超《燃》,廖曼伶《行者》,陈韵丞《芋头的滑滑梯》,刘鑫《游戏》,黄旭光《择》,黄鹿(大鹿)《生·升》,引起了现场艺术家嘉宾和观众的热烈讨论,作品从开幕式开始到闭馆,始终被现场观战环绕围观。
|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主题是《无水》,“无水”也正是2021年年初,草月本部在东京本部举办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家元继位纪念活动的主题。这次我们在中国办这个主题的同期展,是因为《无水》这个概念,恰恰代表了草月流自敕使河原苍风在1927年创立以来,核心创作理念就是无水,因为,草月流区别日本传统插花流派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不受到材料的局限,去进行综合材料的艺术造型创作,而传统插花所强调的是,使用鲜活的植物素材去进行创作,而使用鲜活的植物素材就必定要有水,而无水这个概念,恰恰是草月流携带日本花道真正迈向一个新次元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 展览现场
许燎源博物馆双年展的创立初衷是推动中国艺术设计的原创势力,让世界看到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实现双向选择和交流平等。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为观众带来全球前沿的艺术和设计作品,推动成都城市更新和文化产出。
| 研讨会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从10月23日持续到2022年03月23日。
特别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许燎源和他的这十年
其实是这座博物馆收藏了许燎源
往期精彩推荐
从艺60年,王冬龄选择从头开始!
徐小虎:台北故宫 宋代国宝的真与美
《黄牧甫书圣主得贤臣颂》正式发布
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精彩全图)
40载、20册、陈振濂学术著作集完整亮相!
杨德全蜀绣精品跨界大师水晶中西艺术展
《嘉树堂金石小品》清代金石学发展的全面貌和全过程
“凌听”年度“最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