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终福利】老师,这一年你不得不说的那件“小事”是什么?|每周一问

2018-02-03 吴玲 人民教育


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会留下种种回忆。有些回忆是美好的,有些回忆是感动的,有些回忆是苦涩的,……那么,在这一年,和朝夕相处的学生之间的,你最值得分享、最让人难忘的教育瞬间是什么呢?


在上周的【每周一问】中,我们收到了很多老师的留言,让我们看看大家都哪些难忘的教育故事。文末有福利哦。



上周问题

〖这一年,你不得不说的那件小事是什么?〗


@绎心

我们低年级老师,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冬天来了,为了保持冬衣的清洁,我们都习惯戴上护袖。一次中午组织放学,我把护袖摘下,放在讲台上,就去整队放学了。下午上班,走进办公室,看见我可爱的护袖躺在我的办公桌上,边上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稚嫩的字:“程老师,我是卢羿承,这是您落在讲台上的护袖,我帮你送回来了。不用谢。读过之后,心里一阵暖。


@梅翔

参加区级教学比赛,由于自己的经验不足,准备的道具忘带了。自己立即调整教学步骤,最终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既是对自己教育智慧的奖励,也不断鞭策自己继续努力,争取专业发展迈出更大的步伐!

 

@亚男

 2017年秋分后的第一天, 因学生调班事件,戾气爆发。但是,学生的陪伴,好友的帮助,亲人的关心,给极端的我极大的安慰。 带着这满满的感动,我继续保持真我,将别人带给我的美好,继续传递给需要的人!三十岁,重新去用心的看世界,去拥抱美好的小时光,做一个温暖人心的教师。


@离离如如(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蔡炜)

我要分享一年级孩子们与国旗的故事。有一天,体育活动课的自由活动时间,一名男孩跑过国旗跟前时忽然站住了,先是行了个队礼,一想不对,还不是少先队员呢,赶紧恭恭敬敬鞠了个躬。另一名男孩紧随其后,也很严肃地行过队礼行鞠躬礼。俩孩子再悄悄地回到跑道,继续活动。也许就我一个人注意到了这一幕,我没去惊动他们。孩子可以拥有一切美德,他们赠予这世界,以真,以善,以美。只要想起这个故事,我的内心就会掀起波澜。


@王其昱

这几天,班上发烧、感冒、咳嗽的同学占了差不多有一半,上课的时候这儿也“咳咳!” 那儿也“咳咳!” 每天不得不请假在家的有五六个。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的小家伙把这给泄露了,于是学生们都祝我生日快乐,给我唱歌,还画了许多画或是写了许多信送给我。毕竟只是二年级的孩子嘛,他们的信和画都很粗糙,但是我却无比幸福。 下午陈老师看见我,乐呵呵地对我说:“你呀,每天就像一只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娃!” 



@金红接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窗外的雪正满天飞舞。当我读到这期每周一问,我的思绪很快就回到了那个上午。那是秋冬交替之际,学校有几位老师参加优质课比赛,白天听课,晚上磨课。不知是否累到了,还是流感多发期,只觉得喉咙痛,声音沙哑。虽吊了几瓶水,但未见好转。拖着疲惫的身子站在讲台上,有点对不住孩子,可孩子们那天表现却非常好。下课了,有个同学悄悄地塞给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让我妈妈给您熬了一点梨汤,放在您桌子上,一定要记着喝!


韩国有位作家曾写过一本书《如何证明你来过、活过、爱过》中有一句:“你竭尽全力想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却感到自己越来越像个无声无息的影子。”而我却想告诉他,如果你成为一名老师,那点点滴滴的小事会让你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嘘]不方便透露姓名的葫芦娃(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二中 张强)

今年5月份,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恰好我在外地参加培训。中午吃饭的时候,电话响起来了,班委小婷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老师,上午的比赛我们一个第一都没有,你不在,同学们都没有了主心骨,你快回来吧!” 


回去?我何尝不想回去!从接班以来,我从没有离开班级超过一天,就连寒暑假我都开着车走街串巷,看望班里的学生。可这次不同,我要在南京培训一周——培训没结束,我是没法回去的。


听到我这么说,小婷哭得更厉害了,哽咽着说:“你再不回来我们班可就一点指望都没有了。”我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外面,跟小婷说:“婷婷,还记得《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小英子吗?”“嗯!”“你和其他班委都是小英子一样的‘小大人’,班里其他同学都是你们的弟弟妹妹,老师不在身边,你们是不是要照顾好他们?……” 就这样,我俩打了半个小时的电话,小婷也慢慢释怀。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她带领班委奋起直追,尤其是在男子组、女子组接力赛中,更是双双夺冠,最终我们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天晚上,小婷给我打电话,跟我分享胜利的喜悦。 回到学校,奖状安静地躺在我的办公桌上,我拿着奖状来到班级,跟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这是你们努力得来的胜利,你们可以在奖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孩子们高兴地欢呼起来! 虽然这件事过去已有半年多,但是每次回想起来,我都欣喜无比。


@行动至诚(诸城市京师国际学校  王桂军)

我不得不说的那件小事,是我终于重新擦亮了职业理想。 2017年,我的职业理想遭遇了严峻考验。我的一位亲人,在我父母之外,给我的求学提供了极大支持。但是当她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我竟然无力报答她,只能被她安慰“有那个心就好”。幸亏我的朋友无私帮助,才弥补了我的愧疚。


我因此一度离开学校,离开教育,体验了一种“别样的生活”。在比较中,我更加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从事教育事业必须坚忍和清高,否则,很难保持一名教师该有的职业尊严和生活尊严。 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有了朦胧的理想,要“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而后在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苦中作乐,乐此不疲。但那一次,我起了放弃的心,我想继续那种“别样的生活”,不要再回学校,甚至不要再回教育了。即使我不断通过整理自己的文稿、坚持每天抄十九大笔记来不断修复梦想堤坝,也总觉得力量在不断外泄,甚至有溃堤的危机


这时,我发现了“每周一问”的专题征稿,当看到发布出来的文字,我觉得内心支持梦想的力量在回流。当我借回答“2018年的梦想”的机会提出自己的困惑时,得到了“民小编”的热情回应,并专门给我寄来2018年第1期《人民教育》。在“寒假小目标”中,我又系统整理了自己的内心,决定遵从自己人生最初的梦想召唤,重新回到了学校,汇聚内心力量,为未来20年职业梦想继续奋斗梦想失而复得,很美! 

 

@Freedom(天津市河西区灰堆第一小学 胡健)

这一年我不得不说的那件小事是:我提出的学校合理化建议被报送到区教育局,期待相关领导能够采纳并精准实施,为老师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  阚亚玲

忘不了第一次看到最调皮的孩子痛哭流涕,虽然他是最捣乱的孩子,但是我依然给他信任与机会,希望他能知错就改。当我把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他的时候,他的眼泪夺眶而出,一句“谢谢”还未说出口,就扑到我的怀里。从那一刻起,我感受到了,最调皮的娃娃也不是铁石心肠,他也懂得知恩感恩。 感谢孩子们与我一路同行,真诚相伴!感恩支持和帮助我的他们,真诚祝福孩子们在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快乐永远属于我们的三(10)班!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四小学  斯航峰

第一次从教师化身“新闻记者”,对我来说,既感新鲜又有压力,图片摄影、素材整理、人物采访、总结交流......我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者,而应是一个善于沟通的访问者,去交流、去倾听,用心感受老师们和孩子们的故事。


活动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我问他校园里有什么?“我们学校有五个足球场和一个生态园,这是教学楼,那边是食堂。”提到足球课时,他告诉我,“现在正在学习颠球,等我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有校球了。”虽是短短几句话,却让人产生了很多的感叹,我们的孩子多么可爱,我们的校园多么美好。  


@米米

快乐的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我带孩子们出了校门,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假期快乐,祝你们春节快乐!”当我说孩子们再见了的时候,许多孩子跑过来抱着我说:“老师也祝你假期快乐!我们会在假期里想你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呢?”还没有分别,这些孩子们就已经开始想念老师了,看着围在自己跟前的孩子,我的心竟然瞬间融化了。

 

@筑梦京华,同行(山东临清市京华中学 齐欣)

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很多美好事情都值得回忆,回忆军训时孩子们的认真,青涩,收获感动;回忆家访时孩子们的开心,家长的期待与信任,感悟责任;《人民教育》的每周一问,欣赏同行观点,切磋交流。收到《中国教育学刊》用稿通知,《人民教育》赠刊时的欣喜,读刊学习,幸福行走


搭建家校微信合作平台,与家长交流孩子们的成长与快乐;指导学生尝试数学写作,教学相长,教研相长,提升思维品质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最好的自己班级学习管理理念初见成效,很多同学力全力以赴,心中有集体主义精神,班级是我家,孩子们棒棒哒,欣慰!


(以上是上期“每周一问”精选留言)


下面是我们本期的特约嘉宾曹丽秋老师的教育故事分享:


曹丽秋简介: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副校长,江苏省“书香人物”提名,苏州市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中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常熟市作家协会会员。


不分离,在一起



想起前两年朋友圈里流传的比尔·盖茨的年终总结:很动荡的一年,但仍有好消息,心中真是欢喜。


欢喜的是这样的目光——始终朝向美好,记取美好;然后,我们就真的朝美好更靠近了一点。


回望走过的2017,生活的日常里便有很多的“好消息”,很多的美好。


早上,如果挺早,就在操场上跑一会儿步。风清凉,身体暖暖地舒展。朝着太阳尽情微笑,告诉自己,生活多好。通常跑着跑着你会发现,后边跟上了一群小不点,嘻嘻哈哈,在悄悄地和你比赛呢!然后带一本书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安静晨读。寂寂辰光最是理想。


夏天让一部分师生惆怅——又有一批孩子要毕业离校了。在校园里种植一棵心愿树,放飞小小的梦想,和老师轻轻拥抱,依依作别。可同时,也是毕业了的学生陆续回来探望母校的季节。和老师们聊聊现在的生活,也会去看望那座古老的桂花庭院,回想童年的真实喜乐。总是这样,出发又回归。学校和老师是他们内心永远温暖的牵挂。



校园里有几棵两三百年的老银杏。看银杏叶儿变黄是师生共同的固守。秋风紧,黄叶飘落时,孩子们、老师们便都来了。或是停驻凝望,或是弯腰捡拾,或是扬起大笑。有老师为它写下诗行,有孩子悄悄写下秘密,有一个美丽的班主任带孩子们在这儿举行小小朗读会。这里不是教室,却有教育;此时不分师生,唯留喜悦。


办公室里有关于如何上好一堂课的研讨,也有早起磨好豆浆带来和同事一起分享的浓情。课堂上,孩子们更多站到了学习中央,他们凝神思考、热烈讨论,那明媚饱满的姿态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童年模样。


一直记着读书节时的趣事,那个小男孩戴着大框眼镜扮起了哈利·波特。他捧着书大摇大摆地走在校园里,成功虏获了大家的目光和崇拜。运动会上,老师和学生抱成一团在玩“过河拆桥”。冬天了,孩子们排着长长的队给偏远山区的儿童捐送棉衣。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左手一件带来想要捐助的棉衣,右手一件玩得太热刚刚脱下的棉衣,结果信手两件一起捐了出去。


呵呵,生活多有意思。美好的事儿一串又一串。


其实想想,所谓美好,无非就是真心以待,就是和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内心不分离,在一起。

阅读这一个个温馨的小故事,小编的心一阵阵感动!曹丽秋老师说得对,美好是因为真心以待!这一年,相信你也遇到了很多件触动你的、让你感念的“小事”,这些美好、温暖和感动也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明媚生动、闪耀光辉!

 

感谢曹丽秋老师以及所有参与此次话题的所有老师!期待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我们的【每周一问】的回答中,贡献您的才华和智慧。小编在后台等您哦。


【每周一问】,等你来答。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


寒假是老师们读书的好时光。在岁末年初,我们不妨梳理、分享一下在过去一年我们读过的最好的书,书籍种类不限,可以是专业书籍、滋养心灵的文学书籍,也可以是优秀期刊,只要是您喜欢的、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思想和智慧的启迪的,我们都欢迎大家来分享。


今天的每周一问,小编邀请您来推荐书目啦,请每位老师推荐1-3本书,标注作者以及留下几句简短的阅读感悟最好


重点来了!


我们将精心挑选20位最佳留言作者,赠送教育科学出版社年度好书一本(书单目录在文末,可自选)。


此外,如果您觉得留言不过瘾,可以给小编邮箱rmjywx@126.com投稿“读书笔记”,下期每周一问的嘉宾将从最佳读书笔记作者中诞生!


所以,赶紧给小编留言吧~~ 


每周一问


你读完会忍不住分享的一本书是什么?

文末留言即可


入选我们下期【每周一问】的留言将有机会获得《人民教育》杂志一本(每周我们会免费赠送3本),欢迎您的回答哦!


 

 加入【每周一问】

文末留言『每周一问+你的回答』

 推荐问题 

文末留言

「推荐问题+你想推荐给我们的问题」


(如果您推荐的问题被采用,我们将免费为您寄出一本《人民教育》)


下周六,我们不见不散!





微信编辑 |  吴玲


推荐阅读

老师,你的寒假小目标是什么?|每周一问

你给孩子们布置过哪些有创意的寒假作业?|每周一问

怎么帮助孩子做好期末复习?|每周一问

怎样写出个性化的期末评语?|每周一问

老师,你的新年梦想是什么?|每周一问

对于“个性”很强的学生,老师如何管理?|每周一问

关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哪些妙招?|每周一问

你有哪些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每周一问

你有哪些最值得分享的公开课经验或技巧? | 每周一问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rmjywx@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