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之星专访丨李圳钰:济世明志,上下求索

科济 2021-06-01

济世明志,上下求索

学术之星专访系列报道|第6篇

2020年度本科生学术之星已经揭晓

有人点塔千层,始于暗处一灯

满天的繁星为人们指引方向

夜幕下的灯火助人们看清路途

如是,一颗颗“学术之星”

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能量发光发热为人所知

更希望将这光辉与温度

为后来更耀眼的星芒们点亮一束光


科济公众号将推出“学术之星”专访系列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李圳钰的学术之路


本期采访对象:李圳钰

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一系本科生

曾获同济大学“优秀学生”、 本科生优秀奖学金一等奖、NITORI国际奖学金、泰禾奖学金“文化新锐奖”等荣誉;
曾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学生会员,参与2019年国家级创新项目1项,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1项,并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15.7。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q3213yyntfr  






0

1

 · 赤诚热爱 

 源自年少时的兴趣 


谈到如何走上了学术的道路,李圳钰提起了小时候的一个有趣的习惯:


在她上小学的时候,人手一本的新华字典成了她忠实的“玩伴”。闲暇之余翻阅的时候,她偶然发现一些词的释义后有人体骨骼内脏简易解剖图,这一个发现开启了她新世界的大门。

当她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会想翻到这一页,通过对比图中的位置,帮助自己大概哪个器官出了毛病。而正是这种习惯,让她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到了中学,接触了生物学之后,她对生命科学与人体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书中讲到的一些未解之谜,比如衰老、朊病毒等等,更是激发了她的无限思考与探索。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资料、探索奥秘的期间,她接触到了“果壳网”“MOOC”等平台,了解到了颜宁的故事。这位沉迷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家的事迹让李圳钰更加坚定了学术的人生选择。


对于李圳钰而言,医生拯救的是具体的一位位病人;而学术解决的是一群人甚至一个时代的问题。就像胰岛素的发现者Banting,他的发现拯救的是无数的糖尿病人。


而她就是怀揣着这样的一个想法,坚定地踏上了学术的道路。

丨李圳钰获得泰禾奖学金



0

2

 · 学术之路,

      总有崎岖坎坷 


然而,学术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完成繁重课业任务的同时,还要兼顾学术工作,对她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谈到在初入大学时遇到的问题,李圳钰坦言道,她曾有一段时间没有办法很好的兼顾课业成绩与科研爱好,一心只想了解感兴趣的科研领域,课业用时占比便下降,导致绩点降低。

后来她想明白,发现当时自己有些好高骛远了。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在家里和家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父母也在老去,也开始进入和慢病斗争的阶段,而自己所学习的基础的课业内容恰恰是可以用于解决他们的一部分问题的。在那样的环境下,自己所能做的其实就是进入临床情境,去解决一位位病人的问题。

就像一位up主比喻的那样,医生其实是“高级工程师”的一种。在思考中她慢慢地理顺了其中的先后关系:临床知识的实用是“脚踏实地”的基础,而后才能专注于科研“仰望星空”。而这个认识,让她明白自己需要先沉下心来积累广阔知识面,而后深钻具体的一个领域。


滑动查看更多

丨李圳钰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0

3


 · 从0到1 

  靠的是持续的努力和积累 


李圳钰将好奇与钻研当做一种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学术”笔记本从一个空本子,到现在密密麻麻记满了她在学术道路上的奋斗和成果。


时至今日,李圳钰回想到自己发表第一篇SCI时的那一段经历,仍历历在目:


“当时文章修回的时候,审稿人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问题,看到之后还是挺担心被拒稿的,在点对点耐心回复并修改完这些问题后,也丝毫不敢懈怠,一直在思考还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在日常看科研新闻时,又读到nature上三篇相关的研究的论文,发现可以引用入讨论来佐证我们的科学假设,于是又加入了一些内容,但还是不敢抱有太大希望,因为这并不是我写的第一篇SCI。之前在投的文章一直被拒稿,甚至秒拒,直到2019年12月18日我收到文章接收的邮件的时候,特别开心,觉得自己也算是摸到了学术的门槛了!”

丨李圳钰的“学术”笔记本


第一篇文章的发表对李圳钰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在一次成功经验的加持下,她又相继发表了3篇SCI,另有4篇SCI在投。面对如此优异的“学术答卷”,李圳钰表示这与她持续的努力和积累是分不开的。

谈到平衡学术和学习学术和学习的心得,她表示对于医学专业来说,这两者本就是相通的,二者并不冲突,只是时间分配的问题。所以她在课堂上高效率听讲,平时也会定时完成一些任务,比如啃书看医考类的视频网课帮助理解和横向对比。同时她也关注了很多生命科学医学方面的学术公众号,利用平时碎片化刷手机的时间多看一些学术方面的新闻进展,其他的周末和假期时间用于整块时间的学术学习。


在这种节奏中,李圳钰发现学习和学术非但不会互相拖累,反而可以相辅相成。

丨李圳钰参加肺科夏令营合影

0

4

 · 生活也应该有诗和田野 


当然,平时喜欢阅读的她,也会在闲暇之余看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紫金陈的悬疑小说、散文集以及心理方面的书籍等等来转换思维。灵感来了也会写写自己的公众号,散文杂文都会写。除此之外,她还喜欢拿起笔全身心投入素描绘画的世界。当然,拍拍照、追追剧、逛逛B站也是她放松身心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她也会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丨李圳钰参加上海医学生解剖学绘图大赛作品

0

5

 · 学术不是一个人的事

   而是一群人的事 


谈到自己为什么参加云上科学营、学业分享会等分享自己的经验,李圳钰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是我得到师兄师姐的无私帮助很多,在我起步阶段不断失败和犯错时给了我很多鼓励,我希望这个学术大环境能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其次,现在学科之间现在提倡“学科交叉”,其实有更多的同路人加入进来其实也可以促进“思维交叉”,让一群人可以在学术的路上互相鼓励、互相启发,走得更远。最后也可能是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因为我从大一到大二之间知道了“毕导”,他讲的科学知识很有趣、对科研道路选择的建议也是十分深刻,也是在阅读他分享的东西后我也更加明晰我的追求与热爱。”


丨李圳钰参加云上科学营与学业分享会的照片


0

6


 · 潜心学术,赤诚热爱 


对于以后的计划和安排,李圳钰坚定地说道:


“因为一直对于脑科学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很着迷,以后当然是在医学的世界里探索下去啦。在学习临床知识的过程中也发现自己更加“偏爱”这些领域的知识,可以不知疲倦地去不断查找文献和自学我想了解的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将来也会选择这个方向继续深造下去。”


01

02

03

丨李圳钰参加志愿活动留影

滑动查看更多


“虽然一天的24小时有限,但一生的时间可以用来积累与学习,任何时候都为时不晚。”


这句话是李圳钰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也是对将来的自己的勉励。


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之后的她将继续

济世明志,上下求索


更多学术之星专访

请关注同济大学学生科协

 

微信公众号

“科济”

 

知乎专栏

“科济实验室”

 

抖音账号

“同济学生科协”



览学术之星风采

吴祺琳: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项天宇:赏既得之风景,攀未攀之高峰

张远航:行而不辍,厚积薄发

孟诗乔:凡此以往,皆为序章

汪  洋:“胸”怀大“智”,挑战未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