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开始的地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故事——科研实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强调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一流科学家领衔科研团队
国际顶尖的科研创新平台
01
强调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服务广东“三大”战略,服务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努力建设成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作出贡献,为珠三角和香港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作出努力。
为适应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结合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强调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学目前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包括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新能源与能效管理、现代生物信息工程、经济金融与物流、新型材料科学等,提升对全省及深圳市重点行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随着智能科学,数据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职业和分工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也将发生改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本科生从一年级开始接触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从事课题研究。同时,港中大(深圳)重视“文理融合”的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见闻和人文素养。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相关资讯
传媒聚焦 | 教育合作的本质是融合——专访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校长徐扬生
理工学院本科生隋昊臣在Biomolecules期刊上发表论文
生物信息学专业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共同发表研究成果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本科生论文被IEEE ROBIO 2018接收
02
一流科学家领衔科研团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2014年以来,面向全球引进了一批知名教授和专家,组建了一批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2017年4月10日, 以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命名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和以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命名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同时成立。这是港中大(深圳)组建的首批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是耶鲁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2011年,他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2年10月,他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与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rian KOBILKA教授出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揭牌典礼
2018年3月22日,以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命名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港中大(深圳)组建的第三个由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院。阿龙·切哈诺沃教授是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杰出研究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荣誉外籍院士,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Aaron J. Ciechanover 教授出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揭牌仪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得到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荣誉会士阿里耶•瓦谢尔教授的指导。他因多尺度分子模拟方法在生物分子系统及蛋白质反应机制上的运用于2013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还获得包括Tolman Medal、皇家化学学会软物质和生物物理化学奖和生物物理学会创始人奖等多个奖项。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rieh WARSHEL教授出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揭幕典礼
03
国际顶尖的科研创新平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以来,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未来智能网络、生物信息学、新材料和能源科学、国际金融与物流、制药和精准医学等领域逐渐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面向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大学目前组建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
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
Arieh Warshel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Biology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是我校首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是我校贯彻深圳市“十大行动计划”的重要表现。
(向上滑动)
简介
实验室的建设以成立世界级的理论生物计算的中心为目的,重点发展结构生物、高通量生物信息两个领域并跨领域合作,最终塑造中国主流生物跨领域研究网络,完善人才引进和跨领域创新团队建设,鼓励产业联盟,发挥诺贝尔科学家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与高度可应用性技术产出,以提升本研究院、本校与深圳市甚至中国的国际知名度,帮助深圳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发展、促进民众健康、及创造经济价值。
研究院学术带头人为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学校理工学院杰出教授阿里耶•瓦谢尔,他因多尺度分子模拟方法在生物分子系统及蛋白质反应机制上的运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瓦谢尔教授同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荣誉会士,获得包括Tolman Medal、皇家化学学会软物质和生物物理化学奖和生物物理学会创始人奖等多个奖项。研究院核心团队有成员15人,包括教授7名,副教授2名及助理研究员多名。团队成员在分子模拟计算、系统生物、高通量序列分析与生物数据库整合分析、计算机药物设计等领域均有显著建树。
阿里耶•瓦谢尔教授
研究院成员于2019年内,共发表20篇重要论文,其中许多刊载于优秀期刊,例如Nature Communication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知名期刊。领域包含基因体信息学、结构生物学、计算化学、多尺度分子模拟等。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团队成员共发表数十篇SCI期刊论文,其中部分成果于Journal Citation Reports领域排名于前5%(中科院1区)。这些发表的论文也大量地被全世界的科学家所引用,论文引用率非常高。日前,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公布,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执行院长、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黄宪达教授便上榜其中。
黄宪达教授与部分本科生科研团队成员合影
“我们试图用多种方法来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其中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生物的抗药性,抗生素在过去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但现在却慢慢不起作用了。我鼓励这里的研究人员用大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利用电脑建模。”在谈及当今药物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时,瓦谢尔教授表示,研究院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发现新的生物标记、开展药物开发以及生物机制的探索等,这也将是未来计算生物的趋势。
科比尔卡冷冻电子显微中心
Kobilka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enter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冷冻电子显微中心是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在深圳市和龙岗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造的高性能电子显微平台,也是龙岗区的第一个结构生物学科研和教学平台。
(向上滑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冷冻电子显微中心是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在深圳市和龙岗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造的高性能电子显微平台,也是龙岗区的第一个结构生物学科研和教学平台。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测定,尤其是近年来的技术突破,极大地加速了亚细胞和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解析,使冷冻电镜成为开展生物医药研究——特别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必需的大型设备。科比尔卡冷冻电子显微中心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核心技术和分析能力的高端科研平台,将与世界顶尖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与交流,推动研究院产学研创新和突破,加速深圳市和龙岗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领域的产业化和项目转化。
学院多位教授积极组建科研团队,开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目前,团队已充分计划好筛选研发针对2019-nCoV中和病毒抗体基础研发、临床试验、产业制备的策略和技术路线,下一步将争取尽快启动项目,开展相关的抗体药物研发,协同攻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揭牌仪式与会嘉宾参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冷冻电子显微中心
徐校长在揭牌仪式致辞时讲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办学口号是“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大学在学院学科建设和基础科研发展上始终秉承这一理念,重视承载基础科学研究的诺贝尔奖科学家研究院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行业和创新药物开发领域,已经成为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科比尔卡冷冻电镜中心的成立,在对大学相关基础科研的发展大有裨益的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科研成果的转化乃至大湾区的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
Ciechanover Institute of Precision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3月22日,以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Prof. Aaron Ciechanover)命名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港中大(深圳)组建的第三个由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院。
(向上滑动)
简介
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主要关注以下两个研究领域:癌症和传染性疾病诊治的精准医疗,以及干细胞疗法治疗中风、帕金森、阿茨海默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再生医学。精准医疗作为热门的医学前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融合了医疗、制药、生命科学、基因组学、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诸多研究领域。再生医疗则是医学研究、发展以及商业化的重要领域。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将牢牢把握影响人类健康与高科技发展的重大机遇,利用现有技术优势与世界知名科学家的国际影响力,在短期内发展成为该领域世界一流的研发机构。借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等其他研究平台,研究院将通过与深圳市内多家公司紧密合作进行技术转化和商业化运作,为深圳在发展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和健康产业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也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成立仪式与会嘉宾合影
正如深圳市副市长高自民先生在成立仪式致辞中所言:“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是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的新兴产业,加快生物医药和精准医学的创新发展,对于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切哈诺沃教授则认为精准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具备天时与地利的优势:就地利而言,港中大(深圳)尽管是一所新学校,却传承着拥有高质量研究和创新资源的香港中文大学的深厚积淀,同时结合了全世界范围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深圳的浓厚创新氛围,这将有利于研究院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不断发展;天时之利则表现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将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视作发展的重中之重,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切哈诺沃教授还对研究院的发展寄予厚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敞开怀抱迎接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者来到这里工作、交流,在生物医药领域搭建起的各个平台将引领深圳以及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科研进程。我们将会在港中大(深圳)整合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大数据、计算机科学等等学科资源,培养出懂得合理运用资源、有团队协作精神的跨学科研究型人才。”
深圳市副市长高自民先生与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会谈
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
Hopcroft Institude for Advanced Study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7年6月20日,由1986年图灵奖得主霍普克洛夫特教授( John E. Hopcroft )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向上滑动)
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由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E. Hopcroft)教授领衔成立,将开展世界一流的研究,探索新的计算理论和应用模式来满足目前这种崭新的普适交互的数字时代真正泛在的信息获取需求,探索新的计算理论和应用模式。
领导嘉宾与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夫妇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成立仪式上合影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目标是在超分布式系统计算,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大数据密集计算,内容与场景感知计算,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计算等相关领域顶尖人才汇聚深圳,以霍普克罗夫特教授为核心,以部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深圳高端人才为创始阶段的人才基础,建成20至30名杰出教授骨干人才团队,建设一个年龄结构合理、整体实力顶尖、科研水准一流的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团队。
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霍普克罗夫特教授致辞
同时,研究院通过内容与场景感知计算、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计算,以及这些新型自适应算法在机器人,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精准医疗,数字城市等新兴产业的广泛应用,整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人才资源,大数据信息处理团队以及大数据与统计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特色优势学科群,打造世界一流的下一代信息与计算机核心技术研究、技术服务及交流、人才引进与研究生、本科生培养的综合性创新型产学研基地。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National-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otory of Robotics and Intelligence manufacturing
港中大(深圳)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由该校机器人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同组建。
(向上滑动)
简介
港中大(深圳)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由该校机器人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同组建。
实验室在校校长徐扬生教授的带领下,已经组建了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该团队现有44人,大部分成员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且都全职参与实验室研究,在机器人传感、认知、控制、交互、能源等多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
从科研成果排名上,该团队是世界最活跃的机器人学术研究团队之一,承担了大量国家科研计划,在围绕着航天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已经成功研制了30多个机器人和智能系统,研究成果世界领先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实验室将主要围绕机器人5个关键技术展开攻关与应用示范研究,其中包括: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多传感信息融合的穿戴式关键技术、非标特种机器人关键技术、智能监控关键技术,同时将重点突破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家庭服务机器人、航天空间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智能运载平台机器人的产业化应用。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g Data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获深圳市政府支持,作为基础研究机构授牌创立。大数据研究院主要从事大数据基础理论研究所、大数据计算方法研究所、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应用技术。
(向上滑动)
简介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是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16年3月组建,以整合引领深圳市的大数据相关产业与科研计划。研究院的初始资金来源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罗智泉教授领衔的“大数据信息处理及应用”孔雀团队项目。
2019年数据科学国际研讨会在港中大(深圳)举办
研究方向
研究院充分利用团队的人材优势,以建立国际一流的大数据处理分析研发基地为目标,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的各种计算存储资源以及深圳市各级政府和地方企业的丰富数据资源。其具体执行目标如下:
(1)数据科学的各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各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
(3)核心技术转让和产业化;
(4)教育培养数据科学家;
(5)通过国际交流和人材引进,提升深圳市在数据科学领域的影响力。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术副校长罗智泉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
Shenzhen Finance Institute,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Shenzhen Finance Institute),简称“深高金”,成立于2017年1月12日,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国际创新中心,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为了加快深圳金融业发展,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办学的一所国际化金融学院,致力于将其建成金融经济领域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国际高水平研究平台、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和高端决策智库等。
(向上滑动)
简介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由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遵义教授担任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学术院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教授熊伟担任首任院长。学院不仅训练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技术、通晓中国和国际金融业运作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着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卓越才能和创新能力的商界精英。
成立背景
金融业是深圳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二五”以来,深圳金融业持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态势,金融市场能级不断提高,金融产业绩效持续向好,金融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至2012年,深交所IPO数量连续四年超过纽交所、伦交所、港交所等全球主要交易所,居全球首位。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总资产等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2016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深圳在全球86个金融中心中排名第19位,在国内城市中仅次于香港和上海。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揭牌
深圳金融业的发展态势迅速,在向更高发展阶段跨越提升的同时,面临着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而应对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关键基础要素之一,则是对高端人才的储备。
为满足服务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粤港深港合作和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教育研究机构的需要,顺应世界学界业界对兼具“国际高度、中国深度”研究交流平台的期盼,应对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圳市政府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立了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
大湾区经济与发展论坛
主要职责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未来将承担五大重要职责:
(一)培养创新拔尖人才。首批金融学理学硕士已于2016年入学,2017年已经新启动经济学及会计学理学硕士专业的招生培养工作;
(二)开展高水平研究。筹设博士后站,招募国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研究中国尤其是深港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中遇到的理论和政策性问题;
(三)创建国际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已先后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NBER)等联合举办各类学术论坛;
(四)承担金融智库功能。筹设金融稳定与创新研究中心,内设金融经济深度专题通讯等研究组,关注前沿并承担政府相关课题研究;
(五)与金融机构等广泛合作。已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设立中国股票交易机制研究工作坊,定期研讨交流。并拟定期邀请知名学者和业内人士举办金融经济前沿讲座,辐射服务周边。
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
Institute for Data and Decision analytics
7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成立(简称“数据运筹院”)。数据运筹院致力于提供国际一流的教育和顶尖的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和经管学院有密切合作。
(向上滑动)
简介
数据运筹院专注于运筹学、信息工程、 统计学、运营管理和决策科学等研究领域及相关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这些研究领域与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密切相关,是数据科学的基础领域,也是未来的数字化技术成长的动力。研究院将悉心培养优秀的博士生,毕业后有能力进入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任教或进入工业界最先进的研发实验室工作。
科学专家加速聚集 激昂教育科研创新力量
数据与运筹院拥有一支由国际顶尖学者带领的科研教学队伍。院长是由两位国际著名学者戴建岗教授和张寅教授共同担任的。戴建岗教授于斯坦福大学数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运筹学与信息工程系Leon C. Welch 讲席教授。他目前也是数学统计学会和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学会的会士,是国际上运筹学研究的引领学者。
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院长戴建岗教授出席新闻发布会并致辞
另一位共同院长张寅教授是是美国莱斯大学计算与应用数学系终身正教授,是最优化算法与计算方面的专家,在国际顶尖的同行评审学术杂志上发表过大量被广泛引用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多次获得相关学会协会和杂志颁发的最佳论文奖。张寅教授将最优化应用于实践中最成功的事例来自于与美国航天局“航天器无推进剂最优旋转路径”项目的合作,实现节省了将燃料运送至国际空间站的费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估计达数百万美元。
同时,研究院也吸纳了不少世界一流大学的知名教授加入。其中包括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的创系系主任张树中教授。张教授在运筹学与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方面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亦对运筹优化的应用有着浓厚兴趣和广泛经验。研究院还聚集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例如王子卓教授,他曾任明尼苏达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副教授,现任数据运筹院副院长、副教授;蔡卓轩教授是康奈尔大学运筹学硕士和博士。数据与运筹院也吸引了世界各地一流学者前来进行一个月以上访问研究。
国际顶尖运筹学专家齐聚港中大(深圳)Mostly OM研讨会
共同院长戴建岗教授获国际重大奖项,华人科学家首获此殊荣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共同院长戴建岗教授获颁2018年The ACM SIGMETRICS Achievement Award,以表彰他在排列网络稳定性及其在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应用的奠基性贡献。这是本奖项设立16年以来华人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他曾在九十年代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青年科学家奖和INFORMS应用概率学会颁发的Erlang奖。2017年,戴教授因为其在随机系统稳态扩散逼近方面的研究再次荣获INFORMS应用概率学会颁发的最佳论文奖。他是迄今为止荣获两次INFORMS最佳论文奖的唯一学者。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共同院长张寅教授当选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会士,以表彰他在线性、非线性优化、遥感等领域的算法与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2019年,SIAM共产生28名新会士。张寅教授成为了2019年中国内地高校中唯一入选的会士。
徐扬生校长与戴教授合影
2019年开始招收运筹学博士生
数据与运筹院开始招收2019年度的运筹学博士生,欢迎有高度进取心和坚实数学基础的优秀考生报考。报考数据运筹院导师的学生被录取后将在研究院导师的指导下攻读学位,并有机会参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腾讯或京东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
Future Network of Intelligence Institute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院长由理工学院代理院长崔曙光教授担任,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Stephen Boyd教授和美国工程院院士谢雅正(David Tse)教授担任共同院长。
(向上滑动)
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正在承担广东省相关项目,成立了港中大(深圳)-京东集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港中大(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医疗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依托这些基础,研究院的长远目标是建设成为由30个科学家、20个博士后、100个博士研究生组成的高水平队伍,专注于人机接口、自然语言处理、数据驱动及智能核心的未来信息网络、分布式智能系统、智能医患联接、智慧医院应用等方向的科学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致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将结合港中大(深圳)在智能、网络、系统等方面的资源,联合国内、国际力量,为大学、为深圳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致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对智能、网联相融合的探索迎合了深圳市的产业需求,将助推深圳市信息产业的发展。研究院正在承担广东省相关项目,成立了港中大(深圳)-京东集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港中大(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医疗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依托这些基础,研究院的长远目标是建设成为由30个科学家、20个博士后、100个博士研究生组成的高水平队伍,专注于人机接口、自然语言处理、数据驱动及智能核心的未来信息网络、分布式智能系统、智能医患联接、智慧医院应用等方向的科学研究。 研究院正在承担广东省相关项目,成立了港中大(深圳)-京东集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港中大(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医疗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依托这些基础,研究院的长远目标是建设成为由30个科学家、20个博士后、100个博士研究生组成的高水平队伍,专注于人机接口、自然语言处理、数据驱动及智能核心的未来信息网络、分布式智能系统、智能医患联接、智慧医院应用等方向的科学研究。
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院长、理工学院代理院长崔曙光教授介绍研究院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Shenzhe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for Society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获深圳市政府支持,作为基础研究机构授牌创立。主要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群体智能、物联网与智能云、智能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城市无人系统、人工智能普适应用。
(向上滑动)
简介
通过中外科学院院士和顶级专家们组成顾问、学术和产业委员会, AIRS将重点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包括但不局限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群体智能、智能云计算与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在工业、医疗、金融等方面的应用。
AIRS正与企业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在共同领域进行技术研究和应用;也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方面全力开展工作,致力于开创一个集政府引导、国际联合、大学依托、企业合作、创投融资、双创孵化等多方面于一体的崭新研究院模式。
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公布,理工学院校长讲座教授、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中心主任张大鹏教授、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黄宪达教授上榜,其中张大鹏教授已连续六年入选。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举办年会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内容!
-END-
-
专题策划 | 招生办公室
版 | 李凝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大运公园南侧,龙翔大道以北,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梧桐树下听凤鸣,神仙湖畔论古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立定脚跟,砥砺前行,继续追求卓越的教学与研究水平,为中国培养国际化的创新型领袖人才,致力于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一流学府。
——联系我们——
大学网站:www.cuhk.edu.cn
招生咨询热线:0755-84273500
本科招生网页:http://admissions.cuhk.edu.cn/
招生咨询电邮:admissions@cuhk.edu.cn
请扫码获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各省招生小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