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迈客:10x单细胞转录组与空间转录组联合分析一睹为快

peach 百迈客医学 2023-03-27


基因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scRNA-seq 使得我们可以在前所未有的分辨率上研究转录组表达数据。空间转录组学(ST)可以将转录特征映射到不同组织区域,使得人们能够从空间的角度解析数据。百迈客可为您提供10x genomics scRNA-seq &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ST) 技术服务,得到单细胞时空图谱数据实现在时空上分析基因的表达。


01

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表达数据相关性分析



对同一样本的 scRNA-seq 的基因表达数据与空间转录组的基因表达数据或者同一样本的不同切片数据进行 Pearson 相关性分析,从而评估技术重复之间的相似性[1]。

 Fig1. 相关性散点图

02

细胞类型和空间组织区域的锚定



将 scRNA-seq 数据集作为参考,使用因子分析来预测每个spot可能的单细胞组成,从而实现在空间上定位所有的 scRNA-seq 亚群[2]。

Fig2. 细胞类型在空间组织区域的分布


注:左侧图为ST的各个簇(cluster)的UMAP展示;左侧中间图为 clusters 在空间组织上的聚类可视化展示;右侧图为 ST 与 scRNA-Seq 细胞类型注释结果的整合

Fig3. 细胞类型在空间组织区域的分布


注:左图展示单独各个细胞类群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右图为空间组织切片每个spot的细胞类型展示图,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细胞类型

03

多模式交互式分析



为了注释不同组织区域的精确的细胞组成,引入了 multimodal intersection analysis 方法[3]整合 scRNA-seq 数据和ST数据。MIA 方法通过计算某区域的差异基因与scRNA-seq数据鉴定的细胞类型差异基因之间的重叠程度,来推断特定组织区域中特定细胞类型的富集情况。

Fig4. MIA

 注:热图行表示个细胞类型,列为空间组织区域,红色表示富集,蓝色表示缺失
通过绘制韦恩图展示空间组织区域的差异基因与scRNA-seq各亚群差异基因的整体情况。 

Fig5. venn


注:每个花瓣上的数字表示该细胞亚群或组织区域的差异基因总数,中间圆心的数字表示所有细胞亚群与组织区域的交集基因数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scRNA-seq & ST 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研究。但是如何实现scRNA-seq & ST 的联合,从更深的层面分析、挖掘数据?如何解析数据背后的生物学意义呢? 百迈客为您提供scRNA-seq & ST 服务分析平台,如果您也对单细胞和空间转录技术感兴趣,欢迎老师来电咨询!



参考文献

1. A Spatiotemporal Organ-Wide Gene Expression and Cell Atlas of the Developing Human Heart

2.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human intestinal development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3. Multimodal Analysis of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Architecture in Huma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文:peach
排版:市场部

推荐阅读:
SPOTlight助力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联合分析
Cell | 单细胞+空间转录组解析人类肠道发育的时空密码
单细胞转录组+ATAC-seq+RNA-seq:解析西妥昔单抗耐药性
空间转录组ST &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联合揭示胰腺导管腺癌的组织结构
Nature | 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揭示类原肠胚中的体节发生
单细胞转录组+空间转录组联合绘制人类鳞状细胞癌组成和空间结构的多模式图谱
单细胞转录组+空间转录组揭示人类心脏发育过程中整个器官的空间基因表达和细胞图谱
单细胞转录组+空间转录组:追星就是要趁早!


 

干货|百迈客单细胞 & 空间转录组专题系列

百迈客生物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和生物云计算技术,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以综合技术服务、生物云分析、三代高通量测序以及试剂、仪器等科研周边业务。

公司拥有Nanopore、PacBio、Illumina、Waters、10XGenomics等主流服务平台,以及基于云架构的生物云计算平台—百迈客云,提供涵盖人重外显子、三维基因组、单细胞与空间转录组、基因组组装、转录调控、微生物、群体遗传、质谱及表观遗传等研究方向的技术服务。目前百迈客云平台拥有200多款基因分析工具,分析结果可直接用于文章发表,更有近百部科研相关视频和8大基因数据库助力科研工作者深度数据挖掘。

自公司成立起先后在《Cell》、《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千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技术4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200余项。

我们一直秉承”生物科技创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打造“生物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愿景,让生物科技更快,更好的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