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康老师的“烦恼” ——《教育中的三个世界》的幕后小故事

作者简介


康永久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育社会学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2013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康永久教授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和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关注专业教育学、魅力教育学与制度情境中的教育学及其相互关系;主要著有《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2003年)、《教育创新制度研究》(2016年)、《教育学原理五讲》(2016年)及有关前述三种教育学的一系列原创论文。《教育中的三个世界》一书是康永久教授致力于新制度教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我”也需要“演技”?

传统的教师“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在小孩面前有很高的权威,与小孩有很密切的情感联系,彼此之间有很高的认同。但今天,支撑教育教学的这一切都没有了。不单家长匿名了,学生也慢慢地匿名了。教师只知道他是自己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人格特征都不知道,而且也避免知道。尤其在大学,这个匿名化的过程发展得特别快,有时连点名也不是由教师来点,而是由助教来点了。而当教师失去与学生及其家庭的这一套血肉联系、亲密关系的时候,教师就要更专业。但专业化也就意味着匿名化,意味着教师本身必须采取一种中立的职业立场。在师生彼此都匿名的情况下,教师要上课,而且要把课上好,要试图拨动学生的心弦,有两个字就显得很关键,那就是“表演”(performance)。但因为经常要借助于“表演”,所以当下面坐着熟人的时候,教师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浑身不自在,如坐针毡。因为教师平时在他们面前不是这个样子,说话也不这么夸张,更不会莫名其妙地背诗或唱歌。下面有熟人,教师神经兮兮地唱什么歌?

谁是“我”的 “有缘人”?

当师生都匿名或不明真相的时候,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就很高。如果大家都知根知底,乃至课堂上的人都志同道合,那教学就是“佛度有缘人”。大家都有缘,你看着我,我就很高兴,我看着你,你也高兴。两个人相互一看,“哇, 好舒服!” 那这个教学就好办了。我怎么讲你都高兴,即使我哪次失败了,你也会跟别人说说:“他不是这样的,他很优秀的,你怎么能给他这么低的分?真是真是……”

传统的教学就是这种“佛度有缘人”,就是在有缘人的共同体中进行的。它的因材施教是对有缘人的因材施教,不是今天对事不对人的因材施教。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学生前呼后拥,紧随左右。而现在的教师若“周游列国”,则前后看不到一个学生。这不是因为孔子的地位比现在的教师高。当然,孔子的地位的确比现在的教师高很多,但现在的教师也不至于连一个追随的学生都没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在的教师怎么会失败到这种程度?班长到哪里去了?学习委员或课代表到哪里去了?出去讲学的时候,教师若给班长打个电话:“我要出去了,你来给我牵马。”他会说:“您现实点好不好,现在是21世纪了。”

过去,师生都同属共同体,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团为“热情动人的沉思”而同甘共苦,亲如一家。今天,学校师生众多,行动也很齐整,上课铃响就进教室,下课铃响就出去,但在小群体内部,大家却是“散”的。一堂课上,如果有那么十来个有缘的学生跟着自己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就足够聊以自慰了。

“我”需要一种“新的教育学”?

现代课堂教学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隐含在教师的学识人格之中的深层的教育学不能适应广泛的课堂教学情境,因此,未完全专业化的教师总是只能在课堂上吸引自己的有缘人,同时将其他人晾在一边。而现代教学的基本原则是“面向全体”。那“我”该怎么办? 现在看来,当把教育学更多地存放在制度情境之中的时候,我们头脑中所要存放的专业教育学就可以少一点,我们的学识与人格之中所蕴含的魅力教育学就会更丰富一些,就更能影响到更多的学生。甚至不单纯是教师,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学识与人格力量也会更好地起作用,他们的天性也将因此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发展。在某些情境中可能妨碍交流的魅力教育学,在另一些情境中可能演变为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

事实上,今天也确实有一种教育学,它不是关注每个教师该怎么去教学生,而是关注魅力教育学、专业教育学与制度情境中的教育之间的关系,关注教育制度生成与变革的机制,致力于理解、发掘和推进深藏在制度情境之中的教育学。这就是正在不断发展的“新制度教育学”。

 

番外:《教育中的三个世界》的诞生

这本书可以看作“我”自博士学位论文完成以来研究的精粹。“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对“旧”制度教育学进行反思性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发展出了一套“新制度教育学”的分析框架和概念体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就是没有完全摆脱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真正形成有教育学特色的概念与表述体系,同时也主要限于长程时局中的宏观教育制度的演进问题,没能真正深入到微观的教育实践内部。“我”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在解决前一个问题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开始关注教育知识与教育制度的关系。但这一突破离后一个问题的实际解决依然有很大的距离,即没有将相关研究集中到教师专业领域,最终也没有梳理出教育知识的纯粹类型。而这本书不但深入到微观教育实践内部,而且发展出了一整套有关三种教育学乃至教育中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因而最终又溢出了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为探讨广泛的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个新制度教育学的新框架。

关于《教育中的三个世界》,还有更多故事要讲给你听,敬请期待吧……


文章节选自《教育中的三个世界——教师知识的制度维度及其影响》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微信编辑时文章略有改动。

教育中的三个世界——教师知识的制度维度及其影响

康永久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微商城”购买图书!


内容简介:本书在关注教育知识与教育制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微观教育实践内部,将研究推进到教师专业发展和儿童成长领域。借助于对教师知识制度维度的揭示,本书发展出了一套有关专业教育学、魅力教育学与制度情境中的教育学及其相互关系的新理解,进而将这三种教育学与教育中的科学世界、生活世界与制度世界相关联,建构了一套教育中的三个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全新理论,并借此深入探索了儿童先验的道德世界。


往期文章

“破落户”私立学校逆袭为日本第一名校,只因一堂语文课?!

5本教育理论新书,干货满满!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导学”?

STEM教育:学校、老师如何进行跨学科整合和教学

校园欺凌的这些预警信息,你get到了吗?

孩子喜欢超级英雄,面对其中的暴力情节怎么办?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点击“阅读原文”去微商城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