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阵子,我以为自己怀了老三……

吉吉pure 慢成长 2023-05-17

慢成长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欢迎扫码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最近好多消息说,国家好像要开放三胎了。

 
巧不巧,我前阵子,还真以为自己怀了老三……
 
这件事特别偶然,主要是中年夫妻难得看对眼儿,有天孩子睡了……此处省略三千字……然后突然一惊:哎呀,好像这个时间,中奖的概率还挺大的。
 
老公第一反应是:啊,咋整,不能再要了啊,咱都两个了。
 
“你瞅瞅你说的这个话”,我又气又笑:如果不是认识这么多年,知道你是个啥样人儿,我还以为自己嫁了个渣男!
 
我故意逗他,“不的,怀了就要!”
 

然后认真觉察了一下自己天哪,我好像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竟然……真的……想要!
 
我自己都被自己这个想法惊了一下,想说这怎么好了伤疤就忘了疼,生前面这俩多费劲儿、心里没点数吗?
 
最主要是,现实中,真的找不到啥理由,是必须再生的:儿女双全,超级可爱,也都上幼儿园、托班了。
 
衡量了经济压力、居住空间、身体状况、个人精力——所有的“头脑分析”层面——我都明白,要三胎不明智。
 
 (我妈发来的三胎“劝退”语音)

但很奇怪,内心就是有个声音说:想要,而且不是被迫怀了就生了吧的那种,而是非常欢迎、喜悦、觉得自己完全能hold住的。
 
于是那阵子,在还没法测孕、确定是否怀上的日子,我和老公常常出现特别有趣的对话,感觉像在玩“斗地主”
 
 
刚好没几天,就是十一了,整个小长假,我都在李谜团老师的“解谜旅行团”课程里,有大量的时间参与心理剧、静心、和自己在一起的时间。
 
我忽然明白了,我这份奇怪的“渴望”,从何而来,我又为何有种莫名的“信心”,敢于去迎接一个新生命。



先从“想生老三”这事儿说起吧。
 
课上,我们做了个叫“德瓦瓦尼”的连接童年的静心活动,一开始,我只是零星跟随着音乐,泛起一些儿时的画面,很开心、很开心。
 
后来加入了像孩子一样咿咿呀呀表达的声音,我就随意地去叫,啊啊啊、呜呜呜、爸爸、妈妈之类的。
 
奇怪,叫“爸爸,爸爸”的时候,很平静、很开心;但叫到“妈妈、妈妈”时,竟然有种莫名的悲伤,很想哭。
 
在现实中,我妈妈非常爱我,我也非常爱她,我对她从来没有产生过“悲伤”的情绪,我不明白,这股“悲伤”从何而来。
 
我继续“妈妈、妈妈”地叫,然后慢慢的、有个朦胧的画面出现了,我也说不好是我自己臆想的、还是曾经经历的、藏在潜意识里的记忆:

我好像才1、2岁,坐在床上,看着一旁躺着的“生病”的妈妈,感觉特别无力和悲伤。

 
这个时候,一个信息冒了上来:

很多很多年前,我妈妈好像在和我爸爸聊天的时候说过,他们曾经还有过孩子,因为计划生育不能要,当时她的语气是特别思念、遗憾的,但我记得我爸打断了她,“别当孩子面儿说这些了。
 
我妈并没有经常絮叨这个事儿,距离她提起过,也起码30年了。

就是很神奇,仿佛尘封的盒子突然被打开了,而我的那份悲伤,好像是在和刚做完手术、躺在床上的那个伤心虚弱的妈妈,在做“连接”
 
而我又有个直觉:没能要的应该不止一个孩子,而是两个
 
我的眼泪刷刷掉,好像看见生命的不易,也有一种沉重,觉得都是因为是先有了我,才剥夺了其他生命来到这个世上的资格……
 
第二天一早,我给妈妈打了电话,正在买菜的她听我问起这件事,特别懵逼,但她告诉我:
 
是还有过小孩,而且是两个。“哎呀,姑娘你咋问这个?都过去了,那个时候,不都这样吗?”我妈还安慰我。


我忽然明白,为啥我无意识地那么想要“三个孩子”了:因为我们家,原本也是有三个孩子的,从心理学的层面,也可以这么去解释——
 
我无意识地继承了父母的这份悲伤,想要在我这一代,去呈现这个“圆满”的结果,完成属于我们家庭创伤的“完形治疗”。
 
……
 
在我上过的很多课程里,画到家庭树、族谱,老师都会让我们把未曾出生的、或者夭折的生命,也画进来,以前,我不大明白为什么,也没有画上去过。
 
现在我越发地明白了,这些生命,需要被看见、需要有一个原本属于他们的位置。而一旦看见了,那份无意识地纠缠,也会随之而去。
 
我还是会有想生“老三”的想法,但会完全出于自己和小家的考虑,而不是因为上一代经历的事情。
 


看见真好啊,我也去觉察了,为啥我还是对于生老三,不排斥、有信心。
 
如果从经济角度,压力肯定是大的,我老公也是(脑补我们斗地主“要不起”的对话哈哈),而且这不是说家里要赚到某个数字、有多少存款才够的:
 
因为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期待,都是不一样的,它甚至是个动态变化中的“无底洞”
 
对有些家庭来说,养得起、吃穿不愁就行;但有的家庭,可能会希望筹划一个宽敞舒适的大房子、能上好学校的学区房;还有的,会考虑未来留学、给孩子未来的家庭买个房等等……
 
从这个程度上讲,我们人人面对三胎、甚至二胎、一胎,都可以是“穷”的、养不起的。


家庭支持系统,也是个大问题:

爸爸得参与、给力,不能认为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全职带还是回归职场,如何在养娃和生存之间、父母和自我的角色这儿取得平衡,会是一场艰难的博弈;家庭有没有老人,情况也会很不同。
 
本身自己就会纠结;当家人不够给力时,更难做出再生一个的选择;而即便家人给力,也需要我们不断反向地给出一份看见与爱微妙地平衡着这当中的关系、情绪,也没有真正的“容易”可言。
 
更不要说从时间精力的角度,无形的成本和付出有多么大:

什么高质量的陪伴、好习惯的培养、耐心的督学、见世面的软实力,现在那么多的网课、兴趣班、作业,一个娃都要命,多了,不敢想啊不敢想……
 
哈哈,好像越分析,得出的结论越是:别生,千万别生……
 
那我是吃错了啥药,谁给我的勇气想生老三呢?梁静茹吗:)
 
其实是因为,我发现,养育一个孩子最重要的、那个称得上是“底色”的东西,是什么。
 
不是钱、不是高学历、不是兴趣特长,而是——
 
无条件的爱。
 
我有段时间和老公特别焦虑学区房的问题,因为深圳普高的录取率,比我们想象中低多了,我们很担心因为学位的关系,孩子很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
 
更复杂的是小叶子生在香港,论积分、户籍政策,就算在深圳买到一套非常好的学区房,也进不了重点小学。如果这条路卡住了,就还是需要花更多心思挣钱、进私校、国际学校之类的……
 

后来机缘巧合,一起去尼泊尔的朋友、一起上课的朋友,真有不少是学区房早早买好,把孩子送进了重点的,他们在教育上的投入和支持,也非常的巨大。
 
可是就是出现了非常非常多,是的,非常非常多的孩子,无法适应高压的环境和“都是为你好”的父母的关系,出现了很大问题:厌学的、休学的、退学的、抑郁的、有自杀倾向的……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也有无数篇文章,在关注统计数据反馈的可怕现实:为什么出现严重心理状况、自杀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这当中大部分,又是那些从小又乖又好的孩子?
 
我不是说好学校一定会带来这些,但它反映的问题是:孩子生命的底色、有没有幸福感、有没有力量活下去,和钱、学位、成绩,都没有啥必然联系。
 
孩子需要的,是被看见、被允许、被支持、被深深的爱着。


就像我之前分享的心理剧里呈现的那样,没有这些的孩子,哪怕上了很好的学校、从事了看起来很牛的工作、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些问题,都会或早或晚地暴露,像一双无形的手,困扰着他们、慢慢地拉向深渊。
 
除非,有份痛苦(亲子、夫妻、工作、家庭……)驱动他们去看见、去面对、去疗愈。
 
又或者,机缘巧合,仅仅出于对生命的好奇,然后探索着、探索着,发现一些隐隐的、属于自己的“谜团”被解开。
 
这几年,我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在要不要三胎的问题上这份突如其来的“自信”,就是来源于此:
 
论金钱,论时间精力,我是“穷”的,要不起的。
 
但论无条件的爱我有,而且有很多、很多。


啥叫无条件的爱呢?一点都不难,就是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爱她,如她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就是成为孩子的妈妈,支持者,但不去左右他/她的人生,给出我的爱、看见和相信。
 
我还是会照样力所能及地,为孩子们找好学校、好资源,但也会接受他们可能不喜欢、不接受、不爱学。
 
我还是会根据我的人生经验,给出一些过来人的建议,但会接受他们说少管我、老土、我才不要听。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坎儿,都需要经由自己的体验去悟到一些道理。

但被“无条件的爱”养育大的孩子,跌倒后可以站起来、受伤后可以修复伤口他们的一切情绪皆可表达,他们也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后来,我把这些和老公聊了,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同意再要个。
 
我们又和同住的公公婆婆讲了,他们也非常明确地表示支持。
 
再有就是孩子,小鱼儿还不懂,小叶子点点头,然后认真、甜美地说,希望老三是个妹妹,叫“小花”。
 
……
 
好像家里都默默接受我就是怀上老三了,我也动不动就摸肚子俨然一个早期孕妇,结果,我去上海看婴童展的第一天大姨妈驾到……
 
你瞧,孩子也是有“脾气”的,人家可不想父母放飞一把随随便便地就来,如果要,就八抬大轿、正八经儿地去怀!
 
嗯,我是得再琢磨琢磨,确定一下我是不是真的想要,意外怀上了必须生、跟主动计划要个老三,还是很不同的。
 
就留个开放式结尾吧,无论如何,我支持国家放开三胎政策,在生不生娃、生几个这件事上,早该把这份生育权,交还给个人
 
——因为,这个决定的开始,就是对一个生命、深深的看见与尊重。


 —END—

你好,我是吉吉
一个喜欢掏心窝子分享的二宝妈一个致力让所有人看见所有人的写作者、教育者慢成长是我和花时间原创的亲子号会持续输送解决方案、希望与勇气想围观我们的日常欢迎添加我们的私人微信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
关注慢成长,还有更多吉吉和花时间用心写的文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