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解读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用文学对抗政治

schola 后现代牛虻 2021-10-12
一首坦桑尼亚歌曲

“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存在‘远离政治’这样的事情。所有的事务都是政治事务……”
——奥威尔
 
古尔纳

今年的文学奖颁发给了常住英国的坦桑尼亚作家古尔纳。但国内对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辞翻译得不通顺,读着不舒服。
 
“为表彰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文化和大陆鸿沟中难民命运的毫不妥协和对难民问题具有同情心的关注。/for his uncompromising and compassionate penet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colonialism and the fate of the refugee in the gulf between  cultures and continents”.
 
我是英语菜鸟,但为了下文,还是试着重译如下:
 
为(表彰)他对殖民主义的后果以及处于文化和各洲的隔阂中的难民的命运毫不妥协的和饱含同情的洞察……
 
当我看直播的时候,名字还没有公布,我就发了一条朋友圈:“这样的作家,属于中国人骂的‘白左’之列,为移民和难民说话。”后来,结果公布了,才知道是一位黑人作家,所以,我将那条朋友圈删除了。我觉得这个奖真的太政治了,太“及时雨”了,于是又写了下面这一条:
 
还是非常佩服老外在价值观上的坚持,文学与政治是分不开的。文学奖某种意义上就是政治奖。
 
诗人李婵娟留言道:“同感。作家的首要职责是讲出真相……以及拒绝成为谎言和假话的同谋文学是一座细微差别和相反意见的屋子,而不是简化的声音的屋子。作家的职责是使人们不轻易听信于精神抢掠者;是让我们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部分和经验;是描绘各种现实:各种恶臭的现实、各种狂喜的现实。”
 
她的评论,真的很赞!
 
接着,我看朋友圈,又有一些关于古尔纳的消息。还有评论家萧三匝在他的公众号上发出的文章,主题是《残雪:如今的文坛跟黑帮团体差不多了》,大概是为残雪可能得奖准备的。残雪说:
 
文坛上很有一些高调的理论家,提出要肃清纯文学的影响,大力提倡所谓“现实关怀”。且不说此处对于“纯文学”的定义含混滑稽,所谓“现实关怀”这种陈词滥调我们已经听了好几十年,实在是同真正的文学无关。只有个别作家注意到了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广大得多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遭遇,去开拓。
 
看了残雪的这种说法,我就知道她为什么很可能永远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了。这是一种有些故弄玄虚的文学观,老实说,有些过时了。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的确需要超越某种东西,而直抵“真实”。但,这个需要超越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恰恰就是各种有可能对“真实”进行抹杀的东西,恰恰就是回归经验。离开了人对实在的经验,艺术就是毫无必要的存在。艺术,就是要让各种虚假的东西失效,而进入真实。这些虚假的东西,包括我们的语言。这么说,不是要取消语言,其准确含义是:不要对语言进行各种各样的滥用。而语言本身作为工具,又非常容易被滥用。而这种滥用,必然跟现实,尤其是政治相关。
 
我们的语言,决定了我们的世界。当语言变坏的时候,世界也就变坏了。那么,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就是要让这些坏的语言失效。同时,在语言与事实之间,也永远有一道上面的颁奖词里提到的“gulf”,这个英文词既可以翻译为“鸿沟”也可以翻译为“隔阂”。而艺术,就是跨越这个“gulf”的东西,它就是经验。不是不要语言,而是人们在艺术中,最终追求的不是语言,而是无言的“真实”。这大概就是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它可以提升人的灵魂层次。

铺垫了这么多,是为了引出正题:当今世界,语言被政治玩坏了。所以,各种灵知主义、意识形态,各种虚假的观念,各种颠倒是非黑白的语言,占据了人们的心智。所以,艺术才显得如此珍贵。这样的艺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重新清空自己,而直面真实。这是一种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主张。当然,对任何主义,我们同样要保持必要的警惕。这种警惕主要是防止各种神圣化的主张。对此,福柯、沃格林、罗蒂、阿甘本,等等思想家,都有深刻阐释。例如,罗蒂就说:只要叙述,不要理论;用文学代替政治;真理是无限描述;任何人都是偶然的历史的产物;等等。文学就是对个人在特定时代的命运的刻画。因此,文学必然是用来对抗政治的。奥威尔说,政治“是谎言、遁词、愚蠢、仇恨和精神分裂的积聚。如果总的氛围恶化了,语言必受其害。”

奥威尔
 
在《政治与英语》中,奥威尔关注语言的退化,因为“语言的退化,必定有其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而不是因为这个或那个作家的不良影响”,而且“假若思想能败坏语言,那么语言也能败坏思想”。语言的退化,最大的始作俑者是不诚实的政治语言,它所使用的“民主”、“socialism”、“patriotism”、“人民”这一类的字词早已不再有确切的含义,而成为空洞无物的语词把戏。这样的语言,它的目的不是表达真实的思想,而是“是为了使谎言看上去更真实可信,使谋杀变得更值得尊敬,让空话显得更有分量”。
 
有的人反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就是这个奖已经“政治化”了。这种反对,可能恰恰是一种褒扬。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应该知道了:政治需要文学来监护、看管、揭示、对抗。雪莱说“诗人是立法者”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文学的功能不止于政治。文学的范畴远远大于政治。这就像人的权利,远远高于政治权力。前者永远是在先的。
 
为什么说这个奖是“及时雨”呢?因为当下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表面上看起来是“文明的冲突”问题,实际上是颁奖词中所说的“文化和各洲的隔阂”问题,进一步来说,是政治问题。政治被各种谎言所绑架。不仅政治家,还有社会公众,都有极权思维,都构成了对人类自由的严重威胁!对此,奥威尔也有相关论说。而将这个问题说得最清晰的,非当今大哲阿甘本莫属。
 
阿甘本系统地考察了语言问题、西方政治的原初结构问题、宗教问题,当然,几乎没有他不关注的文明、文化问题。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都是交织在一起的,都共有一个底层逻辑:对初始的遗忘,对同类的区隔,对自我的圣化,等等。所以,他得出了诸多骇人听闻的结论,例如,当下世界民主与独菜可以诡异地结合在一起,最著名的论断包括“集中营是现代政治的典范”,“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裸命’和‘神圣人’”。而难民,也是他论述很多的问题。
 

中国的所谓自由派往往反感“白左”,因为这些人一直清算西方的“原罪”。殖民主义也在其中。这也是古尔纳的“后殖民写作”之所以备受青睐的原因。古尔纳曾经接受过“腾讯文化”的采访,他在回答“以你观察,在后殖民写作中,寻找自我身份、身份危机的主题会有什么发展?”这个问题时说:
 
很多作家本身就生活在与自我原生态脱节的环境中,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是很有挑战的。这也是同一个主题在不同小说中不断重现的原因。但靠近一点去看,这并不只是表层“自我身份”的问题,很多时候,你是去对抗他人对你身份的描述,并且在对抗这个定势观念的过程中,形成真正的自我身份认知。而这种视野,是生活在英格兰的英国人所没有的。

古希腊殖民地
 
关于殖民,是一个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的大问题之一。当下世界就是“后殖民”时代。人类正在准备殖民外太空,马斯克的愿望就是殖民火星。可见,殖民问题,不是现代才开始的,而是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是人的本性的一种拓展。在人类文明之初,殖民活动就非常频繁,例如古希腊城邦,散落在地中海周围。最初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输出和商业贸易活动。
 
在这里,我们不妨熟悉一下殖民(colonize)的词源。Colonize的词根colon = inhabit栖息;同时,其词源同 cycle, culture,本义为到新的地方开发,耕作,后指殖民,占领别人的土地。还有一说是,来源于拉丁语colere栖息,有异形同义词根:eco居住,居住环境。这个词源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殖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一个国家顽固封闭自己的时候,殖民活动往往就沾上了暴力征服的色彩。但殖民在古代,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人类活动。
 
西方文明就是通过殖民来完成对世界的“征服”的。“白左”对殖民原罪的反省,当然是有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因为当今世界万物互联,别说国家,就连个人,也不可能孤立于其他国家和其他人了。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所有人都有权利过上幸福生活的世代。但,残酷无处不在。为什么?也许除了克尔凯廓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奥威尔等经典作家进行揭示外,还需要我们所有人都发出自己的真实的声音。不要让自己沦落为自由的敌人。
 
奥威尔说:“危害自由的最凶恶的敌人,正是那些最需要自由的人。”这几乎是对各种犬儒主义知识分子,以及所有社会普通公众的当头棒喝。文学不是修辞术,而是自由的武器。文学不应该被庸俗地理解为“虚构的艺术”,而应该是穿透现实的操作。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与真实合一的艺术,只是看起来像是虚构。所以,写作应该是一条真理之路。


——————

其他文章:

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都那么堕落?

彻底搞清楚“信仰”是怎么回事

文科生如何看懂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们能给后代的最好教育是:人高于国家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转发各类文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