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胖,是你的错,还是你的病?灵魂拷问引发学界辩论
炎炎夏日结束忙碌的一天之后,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冰淇淋、炸鸡,再加冰镇快乐水,窝在沙发里吹空调看电视,然而体重秤上扎心的数字却在不断提醒我们面对肥胖这个日益严峻的现实。
这并不是少数人的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1975年以来,世界肥胖人数已增长近3倍。
WHO将体重指数(BMI)≥25kg/m2定义为超重,BMI≥30kg/m2定义为肥胖。大量研究证实肥胖和许多健康风险直接相关,但肥胖本身是否应该被定义为一种疾病,目前学界还存有争议。近期,《英国医学期刊》(BMJ)刊载了几位专家和针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
图片来源:Pexel
正方:肥胖应该被定义为一种疾病
根据牛津词典中疾病(disease)一词的定义,疾病是一种“结构或功能上的失调”,“可能导致特别的症状”,而且“并非仅由物理损伤引起”。脂肪的过度积累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说明肥胖符合疾病的定义。WHO也自1936年起将肥胖视为一种疾病。
肥胖可能导致的代谢并发症包括2型糖尿病、脂肪肝、激素依赖性癌症等;机械性并发症包括关节痛、关节炎、分娩风险,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等。除此之外,人们对肥胖人群的偏见和负面态度还会带来精神压力。
反方:肥胖不该被定义为一种疾病
肥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如此,一些肥胖人士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但将肥胖视作一种必须得到彻底治疗的慢性疾病,无异于给他们贴上病人的标签,对个人和社会可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牛津词典中对疾病一词的定义过于模糊,一种“结构或功能上的失调”,以至于我们几乎可以把任何情况都归结为疾病。但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我们“能不能”将肥胖定义为疾病,而是我们“是否应该”,“在什么程度上”将肥胖定义为疾病。
图片来源:pixabay
正方观点:基因和环境决定肥胖
造成肥胖的病因,归根结底主要是生物学的原因,包括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体重变化大约有40%-70%的变量是基因决定的:人类有超过200个基因变异会影响体重,其中导致体重上升的基因变异在严重肥胖的人群中更为常见,而在身体纤瘦的人群中则少见。随着环境的改变,日益充足的食物供应、物理和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导致肥胖,但这不该归咎于个体。
反方观点:肥胖起于社会,治于社会
大部分肥胖的发展都基于社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也应当积极寻求社会性的解决途径。社区和医疗机构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持,使人们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获取健康的食物,并广泛参与到相关活动中,最终人们能够达到更健康的状态,自然地降低肥胖率。
图片来源:Pexel
正方观点:将肥胖视为慢性病有助于减少歧视,鼓励寻求治疗
目前的社会环境通常认为肥胖都是“自作孽不可活”,大部分肥胖患者对于求医问药抱持着能拖就拖的态度,平均拖延6年才会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寻求治疗。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个普遍的偏见:“少吃多动”就是治疗肥胖的灵丹妙药。将肥胖视为慢性疾病将有助于减少肥胖人士受到的歧视和批评,同时鼓励肥胖患者寻求医疗帮助。
一些反对的声音担心这会降低肥胖人群个体的自律性,而完全依赖医疗机构。事实上,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都需要病人自己进行日常的病情管理,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对肥胖治疗也是一样的。如果对肥胖放任自流,渴望得到治疗却又羞于启齿的肥胖病人可能会自行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手段,甚至是不合法的药物进行治疗,导致更大的健康风险甚至是危害。
另一些反对者认为将大量人群贴上“患病”的标签会给医疗机构增加沉重的负担。但很多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也很常见;传染性疾病在其流行期也会感染大量人口,但常见并不代表不需要治疗干预。
图片来源:Pexel
反方观点:将肥胖贴上疾病标签,会降低人们自发改善健康的主动性
给肥胖贴上疾病的标签,实际上是在鼓励人们将一切责任都推给基因和“与生俱来”,这会剥夺人们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降低主观能动性。而个人的决心对于人们做出健康决策和自发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近二十年的从医经历中我每一天都会观察到病人的心态:拥有一个需要自己负责控制的健康风险,和拥有一个需要别人负责治疗的疾病,两者的心理状态有着巨大的差异”,持有反方观点的英国全科医生Richard Pile指出。
结语
关于肥胖是否应当被视为疾病,虽然双方各执一词,但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和带来的风险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盲目减肥也不可取,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美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推荐阅读
点个“在看”,分享医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