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案例三丨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以人工智能重构学校发展新生态
文/《在线学习》主笔 刘增辉
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强调,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强大动能,以此来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打造全球教育版图的中国特色、中国范式。
2022年6月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苏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作为首批试点省份,江苏省主动融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路,率先向国家平台提供一批优质课程资源,遴选一批平台推广应用试点学校,努力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江苏范式。期待江苏实践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院校案例三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以人工智能重构学校发展新生态
技术应用不能偏离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要以需求主导代替技术主导,理性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
科利华中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程
科利华中学创办于1979年,20世纪90年代曾是南京市的一所薄弱初中。1999年,在江苏省教育厅和市、区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率先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教学,实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使学校从困境中崛起。2018年,学校成功创建“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2021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和“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课程应用示范校”。
在创建智慧校园过程中,学校深刻认识到,智慧校园不仅仅是将技术引进学校,也不仅仅是用技术搭建各种学习平台,而是要将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与学校的发展需求、育人目标深度融合,重构育人生态,使学校从 “生存发展”向“生态发展”迈进。
以实现师生智慧发展为方向
在智慧校园创建上,科利华中学遵循这样的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学校生态为目标,以“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为核心,借助理念的变化、技术的应用,优化环境、资源、课程、评价、服务,最终实现师生的智慧发展。
学校将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定位在三个方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进教与学方式有效变革、推进学校管理智能高效。特别是在教与学变革方面,学校有效使用智能教学一体机和教学平板无线互连,实现大小屏互动;有效使用数字实验室、机器人教室、创新设计教室、人工智能实验室、智慧录播教室等,推进包括智创课程群、个性化学习平台、NOBOOK虚拟实验、场景课程等优学实验项目,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以深耕“三课”为路径
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课题、课程、课堂”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促进师生的发展。
深耕课题研究,引领智慧校园建设。2017年,“基于初中智慧校园建设创设优良学习生态的校本研究”立项为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点研究课题。2022年,“‘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实践研究”立项为中央电教馆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目前,学校与智慧校园相关的研究,包括2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规划课题、3项市级课题和3项区级课题。
深耕课程建设,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号召,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开设了一系列基于大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课程,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
其中,思维导图课程开设4课时必修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思维能力;开源机器人课程开设12课时必修课,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工程思维和创新思维;人工智能课程开设32课时必修课,让学生尝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初步感知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价值,形成工程思维和系统思维;场景课程,优化整合空间资源,打造沉浸式廊道学习空间,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多种场景课程学习内容,提供泛在学习方式。这些课程从不同层面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不同领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深耕课堂效益,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大数据精准教学,追求的是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学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教与学过程中对人和资源进行分析,实现“出题组卷分层教学+个体学情实时跟踪+个性化作业查漏补缺+AI一对一精准辅导”,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整体提升方案。通过错题反馈、薄弱知识点补偿练习及课后讲解等手段,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智能化。2020年年初,为应对新冠疫情,学校开设了500节面向全年级学生的高品质线上大课,成功探索出了线上课堂的备课、上课、管理路径。“微培训直面线上年级大课的技术需求”入选202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典型案例。后疫情时期,学校继续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线上教育,如假期线上辅导、线上家长会、线上青春仪式、云端毕业典礼等。
以需求主导代替技术主导
在与信息技术并肩同行的过程中,学校明白,技术应用不能偏离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要以需求主导代替技术主导,理性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
要进一步处理好平台和讲台的关系。线上学习虽然优势明显,但对于目前的中小学生而言,仍无法完全取代线下学习。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线下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更为直接,隐性知识在现实情境中得到传授,德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渗透。因此,平台与讲台二者缺一不可。
要进一步让技术应用赋能学习力提升。只会单纯使用技术,不是学习力的体现。学校教育的使命是借助技术培养学生更强的学习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教学要由“掌控思维”转向“促进思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教师的价值就是创设更好的条件,支持学生在研究、创造中学习。
要进一步关注技术应用下的情感沟通。技术下的学校管理应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引领,将学校充满活力,师生充满激情,实现共同发展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最终目标。依赖技术手段追求学校管理的全程化、便捷化的同时,也不能违背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
专题目录
观察
管理者视点
专家观点
院校案例一
院校案例二
院校案例三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以人工智能重构学校发展新生态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9月刊(总第85期)
精品悦读
江苏探路教育数字化转型 培训高端访谈丨龙芯教育:做好全阶段教育 全方位培养信息化人才 走进开大丨包头广播电视大学:做民族地区开放教育的先锋 校长面对面丨北京开放大学:做好老年教育 服务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校长面对面丨云南开放大学:面向基层办学是开放大学生命力之所在 特别关注丨聚焦无锡开大师生代表,看开放大学新时代发展 数字化赋能精准师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