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蕙仪】"台独"为何将国民党视为外来殖民政权?

王蕙仪 两岸远望 2019-04-06

作者王蕙仪(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硕士),此文刊载于《远望》(2016年4月号;总331期)。

 

 

台湾社会对于「后殖民」一词定义模糊混淆的现象,正足以构成「台湾特有的后殖民现象」。为了消弭日本殖民政权压榨台湾的丑陋历史,"台独"派学者引用西方「后殖民『文学』批判」中对「后殖民」的定义,张冠李戴于国民党在台湾的正当统治。此作法无疑是要丑化国民党为「外来殖民政权」,这不仅使台湾内部的省籍情结更加撕裂,迟迟未能和解*, 其终极目标更是为「去中国化」奠定理论依据。

 

*台湾社会现在流行的是「族群融合」(包含东南亚外籍配偶及「外省人」),较少听到「本省人」、「外省人」的冲突与磨擦,但笔者认为这只是假象。在「本省人」抬头而且已成强势的台湾社会,「外省人」受到的歧视与压迫无所不在。就笔者观察,他们常会以父母亲其中一方为「本省人」而感到安全,或是强调出生在台湾就是台湾人,尽量避免其「外省」身分曝光。台湾社会对于「外省人」的歧视,从特定立场的政党对马英九的批评亦显而易见。


"台独"在严厉批判国民党「殖民」政权的同时,对于真正种族迫害的日据殖民历史,却是极尽所能地为其辩解、颠倒是非。最近的例子,如,李登辉于2013年参访日本时纠正说:日本学校教科书教学生「日本殖民台湾,剥削人民,带来苦难」的说法是弥天大谎!李又于2014年对日媒表示:台湾没有抗日的事实,他当时是为「祖国」(日本)而战的「日本人」,并批评马英九主导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是为了讨好中国。2015年上任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延续了李登辉友好日本、仇视中国的一贯态度,为美化日本殖民政权对台剥削的历史而对美国媒体阐述「殖民进步说」。





「后殖民」一词在西方,争议的是其来源及其定义的正统性(文学领域与政治领域),引进台湾后却改变了整个台湾历史解释的走向,不仅撕裂族群、分化社会,更撼动了高成本的社会结构,台湾今日文化认同的错乱与此关系匪浅。


一、混淆「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意义

「后殖民理论」是由对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衍生而来,而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皆是涉及某群人从属于另一群人的形式。因此要了解「后殖民理论」首先应先解释「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定义以及两者的差别:

「殖民主义」(colonialism)最早于1853年出现在英文字里,原本是一「中性」字眼,并非指称以侵略手段统治原住民或榨取其财富、资源等行为,而是指为了经济、宗教或政治上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而迁居的社群。但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兴起的「反殖民运动」,使得「殖民主义」由中性转变成具有贬抑色彩的词汇,指的是殖民系统及其强行实施的经济、政治及社会政策。杨格指出,「帝国主义」(imperialism)原本的意义,是指以征服和占据行动产生的一种政治系统,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兴起后,「帝国主义」变成指称一种普遍以经济宰制他国的系统,有可能附带着直接的政治宰制,但不必然是一群人附属于另一群人之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帝国主义」的两个意义,恰巧区分了19世纪的法国帝国主义及20世纪崛起的美国帝国主义。

英国后殖民理论家罗伯特‧杨格(RobertJ.C. Young)主张,即使「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隐喻之意义有日益趋近的现象,但关于「殖民主义」的意涵却不应与「帝国主义」混淆。原因在于「殖民主义」的意涵之所以由中性转变成负面字汇,就是为了要聚焦在「殖民主义」上,强调殖民地人民在旧欧洲殖民列强控制下的物质状况,而不是「帝国主义」所代表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经济操控的系统。杨格这样的主张源于许多「后殖民文学」评论经常将「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混为一谈,他们将重点放在不同被殖民文化的特殊性,而忽略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多样性,两者不仅是异质的还是矛盾的。杨格又说:「广义的帝国主义仍然存在,这就是为何一般均采用『后殖民』而非『后帝国』,所以殖民主义可以说是帝国主义的一种,但帝国主义不一定代表殖民主义。」而政治知识分子于1968年第一次获得反殖民理论的资源,并将之应用于政治和学术机构之中,是指「三大洲独立运动」之前的反抗斗争所建立的知识和经验,以及独立运动时期由民族主义和反殖民解放的各种不同形式而发展出来的文化认同。杨格一再提醒读者:「后殖民」的「后」指的是发生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原始意义─直接统治的宰制之后。而「后殖民」的「后」绝对不是指帝国主义在20世纪后所赋予的另一个意义,也就是以经济和政治宰制而形成的权力关系之后。

如上述,我们可以检讨台湾今日学界运用「后殖民理论」的相关研究,最显而易见的错误即是:将中国的「朝贡体系」或「中国中心论」放进「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框架下,批判国民党政权为「外来殖民政权」。例如台大政治学研究生蔡佩如的硕士论文(2003)指出,从后殖民主义的观点来看,以2000年政党轮替为一界线,视为国民党政权「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自此处于「后殖民」状态。若该研究论述成立,殊不知该如何解释2000年之前「李登辉时代」的属性及意义?以及2008年马英九再次取得政权时,台湾难道再度沦陷于国民党的殖民统治吗?更令人困惑的是,持此论述者又该如何解释2016年蔡英文当选总统,民进党再度赢得政权即将全面执政?难道国民党一执政就立刻进入殖民时期,民进党一拿到政权则进入后殖民时期?被扭曲的「后殖民理论」如此滥用于学术研究,真是空前绝后!

除此之外,逢甲大学公共政策研究生黄日晖的硕士论文(2013),将中国的「朝贡体系」与「日本殖民帝国」一起放在后殖民理论中探讨,甚至指称「传统中国中心论」已先后被日本和台湾给「去」掉了。如果是从「后殖民」观点下,说明日本已将传统中国中心论「去殖民」了,是完全说不通的,因为:第一、中国的「朝贡体系」与西方的「帝国主义」虽然同为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但其实质运作模式及意涵却极为不同。第二、中国没有「殖民」日本之实,何来的「去殖民」、「后殖民」?第三、如前述,「后殖民」的「后」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在「帝国统治」或「殖民统治」的「直接殖民宰制」之后,须注意「殖民」可以是「帝国」的一种形式,但「帝国」不一定有「殖民」之实,例如:历史上「中华帝国」并无「殖民」日本之实。


二、「后殖民理论──文学版」

1989年《逆写帝国:后殖民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出版,该书作者阿希克洛夫等(Ashcroft, Griffiths, Tiffin.)挪用了「后殖民」一词,书中初次详尽的探讨了后殖民的性质、位置、理论等,并将其定义为「从殖民行动(colonization)开始到今日,所有被帝国化过程(imperial process)影响的文化」,此定义完全颠覆先前源自二战的「后殖民」概念: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用在政治领域的词,指称脱离欧洲殖民母国后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意即「被殖民过后的国家」。《逆写帝国》的作者群在1995年又编写了《后殖民研究读本》,对于「后殖民」的解释,延续了《逆写帝国》一贯的解释:「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策略,并指称是殖民化以来到今天的全部历史」。最后,他们于1998年编了《后殖民研究关键词》,这三本着作完成了理论建构过程(论著、选本、概念),确立了后殖民主义。由于是学术界上的第一本有系统建构「后殖民」成为一种理论,所以这读本也就成了学界的权威。然而在《后殖民研究读本》里所论述的「后殖民理论」思路,并非来自一般公认的后殖民主义之父萨义德(Eward W. Said),而是源自他们自己的前一本着作《逆写帝国》。显而易见,这就是在争抢原创性。事实上,《逆写帝国》是一本论述「后殖民文学」的著作,该书作者群确实提出他们所谓的「后殖民理论」是对于「后殖民『文学』」的批判与实践的总结。

从西方学界争辩「后殖民」的正统性,我们应引以为戒地认清,并非当「殖民主义」或「后殖民主义」这些词汇出现后,才会有「殖民现象」或「后殖民现象」。「殖民现象」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时代,当然在那个时代并没有「殖民主义」一词,更没有「后殖民主义」一词,那么当时的罗马帝国的行为难道就不能称之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吗?因此,争夺一字或一词的来源,以证明该字词属于哪个领域的研究,或者考究一个词出现年代的远近,借用该字词的渊远流长来否定或扭曲历史事实;这不是为了争抢原创性、话语权,就是为特定目的要改变历史以扭曲今日对过去的评价。在争论字词的来源时,学者为了原创性,甚至刻意发明与原本字义不同的意义,这样的研究不仅无益,还有可能造成后人认知上的混淆。这就难怪认同「政治领域意义的后殖民理论」学者,对于混淆视听的「文学领域意义的后殖民理论」学者是如此不屑一顾;例如继《白色神话》之后,另一本以萨义德为中心的后殖民理论《殖民话语与后殖民理论》(Williams, Chrisman 1993)也相继出版。这本书对于后殖民理论的解释,完全撇开了「后殖民文学」的思路。

如此以文字游戏玩弄历史的案例,在台湾亦层出不穷,甚至成了主流,例如周婉窈在其文章〈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莫那鲁道〉曾写道:

「中华民族」是1902年由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兼政治家梁启超所铸造的新词语。读者读到这里,可能要感到不可思议──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很自然地」相信中华民族自古就存在,怎么可能是新创的呢?实际上就是如此。…莫那鲁道出生在马赫坡杜(今南投县仁爱乡),他诞生时,清朝还没真正统治过泰雅族,遑论更远僻的赛德克族。日本是赛德克部落遇到的第一个近代国家。

王仲孚指出,周的这段话明显就是要告诉读者:「『中华民族』自古本来是不存在的,从1902年梁启超铸造了这个新语词之后,我们才『很自然地』相信中华民族自古就存在。」王仲孚于〈故难为浅见寡闻者道也〉一文中无奈的表示,实在是不愿回应这样的文章,但还是指点读者如何看懂周教授的「逻辑」,并举了几个例子:

「日本」这一语词,大约出于唐代武则天(还有其他说法),是不是由于唐代的武则天「铸造了这个新语词之后,使我们才『很自然地』相信日本自古就存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诞生时,中华民国也未曾统治过他们,「中华民族」这一新语词也没出现,所以他们与中华民族通通无关?

西方争论「后殖民」一词原创属于哪个学术领域,对学术研究是幸还是不幸?就学术研究来讲,有人认为「后殖民理论」就是在这样的争论中,使其脉络越来越清楚且渐渐成形。但在"独派"学者引进「后殖民理论」后,台湾历史却没有越来越清楚的迹象,反倒是更误导混淆了我们的史观。


三、「后殖民理论──政治版」

杨格的《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于2001年问世,所有反殖思想都囊括在这本着作中,是政治理论的后殖民理论的权威。他批评道:后殖民批判(及其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就是对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他不认同有些人认为「后殖民」的『后』不只是历史的标记,「后殖民」所包含的是任何对抗殖民主义的历史形式。他解释说,「后殖民」结合了两个要素:一是后殖民时期的认知性文化创新,另一则是针对「后殖民情境」各样的政治批评。后殖民主义或后殖民批判的「后」,就代表一个历史时刻。而「后殖民时代」所代表的意义,一方面带有殖民地对抗殖民政权之成就的敬意,吊诡的是「后殖民时代」另一方面却又同时说明了在殖民过后的生活状况中,许多基本的权力结构还未有任何实质的改变。

杨格认为,误以为「后殖民主义」是一个统一的理论(像傅柯定义的「根据许多原则,归纳出可以应用在无数实证性描述的抽象模式(Foucault 1972:114)」),是错误的见解,因为「后殖民理论」的特色之一,就是拒绝统合一体的形式。因此,杨格认为如果从严格的定义来看,「后殖民理论」根本不是一个理论,它如同女性主义一样,没有一个必须恪守的单一方法。后殖民理论发展出一套概念的资源,并且是由许多其他共享的政治和心理感知,依据某个共同范围的理论,运用各种理论性的见解而订定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目标。政治知识分子第一次获得反殖民理论的资源并将之带进政治和学术机构之中,是指1968年5月欧洲和美国行动主义者为了展现三大洲独立运动*的成功,将他们的挑战延伸攻击到西方帝国列强的政治中心(Fink,Gassert and Junker 1998; Mercer 1994:287-308)。而三大洲独立运动之前的反抗斗争所建立的知识和经验,以及独立运动时期由民族主义和反殖民解放的各种不同形式,进而发展出文化认同;而文化是经验的再现,文化批判挑战文化的决定要素。杨格因此认为「后殖民」的特质,在于它对殖民主义的检讨已经深入到了「文化的层面」。

 *「三大洲独立运动」指的是1966年在哈瓦那的「非、亚、拉美人民团结联盟」第一次大会上的用语;此用语可以避免「第三世界」的问题,亦可避免随意将「南半球」同质化。这一用语也代表认同1966年哈瓦那的三洲联合,它开启了三个大陆上的人第一次的全球联盟,一同对抗帝国主义,同时于其发表的期刊《三大洲》(Tricontinental)开始对「后殖民理论」的讨论。(周素凤、陈巨擘译,2006:5)。


四、「台式后殖民理论」

「后殖民」一词何时被引进台湾,用在哪个领域呢?据学者邱贵芬在其著作《后殖民及其外》(2003)中自述,是她于1992年在全国比较文学会议上将西方的「后殖民」引进台湾:

头一次挪用「后殖民」一词,将西方后殖民理论搬上台面,并引以用来讨论当时台湾文化关切的问题,或许可推至廖朝阳与我在1992年全国比较文学会议会里和会外的后续辩论。原先我在大会提出论文,乃想借用西方后殖民理论对文化、殖民等等问题的反思,切入当时台湾文学界有关台湾文学定位问题的纷争,为本土派文学主张的理论支撑略尽棉薄之力。……我认为西方后殖民理论的介入,可进一步合理化本土派抵制传统中国中心文学史观,重整台湾文学典律的理论思考(页265)。

邱贵芬引进「后殖民理论」时选择以「后殖民理论──文学版」定义为依据,吊诡的套用于批判当下的国民党政权而非日本殖民政权。邱贵芬对「后殖民」的解读如下:

「后殖民」在当前西方理论里是个意义相当含混的词汇。根据The Empire Writes Back的三位作者解释,所谓「后殖民」「涵盖从殖民时刻开始到目前所有受到帝国主义影响的文化。」(Ashcroft et al. 1989:2)。「后殖民」的特色乃在于「凸显与帝国势力的张力,强调其与帝国中心思考的差异」。按照这个定义,「后殖民」必须与殖民经验有关,但是「后殖民」不必然指涉殖民地独立后的种种现象(或问题);「后殖民」似乎是一种抗拒帝国宰制的精神,不必然用来标示特定历史(脱离殖民统治)阶段。

邱贵芬为避开「后殖民理论──政治版」所定义的具有「历史」意义特性,以及杨格强调的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之别,而采用了「后殖民理论──文学版」的定义为其研究理论架构,而且避提「后殖民」国家是指在二战结束后从前殖民母国独立出来的国家。此处显而易见最大的问题是:「台式后殖民理论」将不同性质结构的压迫关系都当作是「殖民关系」批判,如此架空「殖民」、「后殖民」的定义,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五、混淆「后殖民理论──政治版」与「后殖民理论──文学版」

以「后殖民理论──文学版」批判为基础的「后殖民理论」,由于其研究分析的主体是殖民地人民在殖民时期所写的文学作品,因此将「后殖民」定义为从被殖民的第一天起就是「后殖民」的开始,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在政治理论研究里,「后殖民」这个字有特别的意义,就是指在二战后脱离殖民母国而独立的那些国家。两者的差别看起来似乎不大,但混淆之后却影响深远。台湾目前许多涉猎到关于「后殖民理论」的研究,常见的问题就是混淆「后」这个字在历史上所代表的意义,例如:认为「台湾现在『正』处于『国民党政权』的后殖民时期」这类的阐述;「正」代表的是在「后殖民理论──文学版」的后殖民理论框架下所做的研究,但是这句话是在讲一个政治状态而非研究「后殖民文学」。这也就是为何杨格力争「后殖民理论」回归政治理论框架下的原因!而我们眼前所见台湾学界所阐述的「后殖民理论」,不就是对台湾的「后殖民现象」的理论化?


臺南林百貨仍保存店鋪建築內的空中神社



将国民党政权归类为「殖民政权」的作法,其目的在今日看来,就是要取代真正应该遭受后殖民批判的日本,使日本对台湾殖民所造成的伤害得以隐藏,而其终极目标是,为了抵制中国中心「文学史观」,也就是「去中国」化的核心目标之一。「台式后殖民理论」不单是影响文学「本土化」正统之争,更是牵动了整个台湾社会的「统独议题」、「国家认同」、「身分认同」,更为「去中国化」奠下理论基础。使得台湾人怀念日据时代生活的异常现象反而成了「正常现象」。在引进西方理论时故意扭曲其真义,不也就正好印证了「台式后殖民理论」反而是「台湾的后殖民现象」的一部分,也就是对台湾「后殖民现象」的理论化?我们应该要加以批判,要认清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才是真的种族间的殖民,更应理解国民党早期的统治应属压迫关系,但绝不是殖民关系(国民党内亦有所谓的本土派台湾人),才能够正确地看到台湾正处于「再皇民化」的「后殖民现象」。应该要回归学术的严谨,让「后殖民理论」在台湾重新开始、重新定位。




【阅读更多】

【吴启纳】抗战如何铸造“中华民族”?

【远望社论】台湾光复了吗?──带你看台湾遍地开花的媚日遗迹

【林金源】政治正确的「湾生回家」

【远望社论】民进党全面执政的警讯



>>>>歡迎訂閱遠望雜誌!

《远望》创刊于1987年3月,是台湾最老牌的统运刊物。
《远望》的宗旨:发展统一理论,宣扬统一理念,推动统一运动。
《远望》的期许:立足台湾,胸怀中国,远望天下。
《远望》需要两岸中国人共同参与、支持,以图国家统一、民族复兴。

若您认同我们的理念,支持《远望》的宗旨,请以实际行动,如订阅杂志,或小额打赏,与在台湾的我们共同努力。

您可以透过最下方的"赞赏"功能进行小额捐款,

或者我们提供下列汇款方式,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输入下列任一选项:

(1)银行 (2)支付宝 (3)微信

如需專人服務,請加微信:presciencetw


*透过文章'"赞赏"功能订阅电子版,只需支付250!!

赞赏后请留下您的微信ID,我们会有专人与您联系喔!



了解更多

【远望社论】远望30年──回顾与前瞻

【视频】「统运30.远望30──回顾与前瞻」座谈会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有问题请联系遠望
微信ID:presciencetw


点击右上分享到:QQ空间朋友圈

点击查看资料,免费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