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线一刻 | “王博士的音乐之旅”Vol.04 莫扎特的传奇一生

艺术课堂 上海大剧院 2021-03-08


·  在  ·  线  ·  一  ·  刻  ·


 




王博士的音乐之旅 04

走近古典音乐的世界




讲师:王勇



有着神童之名的莫扎特

拥有怎样传奇的一生?


“在线一刻”《王博士的音乐之旅》系列

今天带你走近

“神童”莫扎特



👆点击音频收听👆



讲师简介

王勇,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音乐史学家、活动家,大辞典音乐卷中国近现代音乐分支主编。近年来致力于高雅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在上海图书馆、东方讲坛、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举办各类系列音乐讲座逾百场。被誉为“主持人里最懂音乐,音乐人里最会主持”的上海普及高雅艺术的首席讲师。


「 导 听 」







莫扎特&洛伦佐·达·彭特


说到歌剧,我们往往总记住作曲家,脚本作者似乎变得不太重要。如果我们把剧作家和音乐家之间的合作看做是作品的“父母”,他们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这几类:


第一类是“父母都很尽责”,创作前,剧作家会对音乐家提出各种要求,音乐家写完之后,双方再一起讨论修改;

第二类是可能写着写着“父母离婚”,剧作家觉得音乐家无法表现他的内容,有些作品还没创作完,就换一位来作曲;

而更多的情况,是剧本写完之后,剧作家就再也不管了,所有的后续工作都由作曲家来负责。从拿到脚本之后开始谱曲,到上演到修改,都由作曲家这位“母亲”来负责


所以,我们可以把莫扎特称之为“魔笛之母”

 

“偶像”莫扎特



莫扎特是大家公认的神童,他是很多人膜拜的偶像,例如贝多芬的父母便一直想把他培养成第二个莫扎特。莫扎特的音乐往往会是热门的胎教音乐,一些萨尔兹堡的准妈妈们甚至把他的头像贴在肚子上,希望自己能孕育出一个如“小莫扎特”般的神童。


在萨尔茨堡城中和莫扎特关系最大的建筑,是位于粮食胡同八号的莫扎特出生地。当时老莫扎特租下了其中一层,莫扎特就出生在其中一个小房间。1917年整栋建筑成为莫扎特纪念馆,收藏或复制了很多莫扎特的手稿和遗物,是如今研究莫扎特文献的重要聚集地。作为“莫扎特之城”,萨尔茨堡每年7月举行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最早也是为了纪念莫扎特。


莫扎特故居

上图:©️Tourismus Salzburg

下两图:©️Stiftung Mozarteum/W.Lienbacher



传奇一生




小莫扎特



莫扎特5岁登台演出, 在他12岁之前几乎欧洲的王室都听过他的演奏。他7、8岁时开始创作,其在钢琴、小提琴、交响乐、歌剧等方面的创作才能都尤为突出。曾经有个比喻,说把莫扎特30多年生涯中所有的作品都很认真地抄一遍,也许都没有他写得快,可见莫扎特创作的高产。


莫扎特的父亲是乐团的小提琴手,母亲也十分热爱音乐,由于家庭的音乐熏陶,莫扎特家的七个孩子都会演奏乐器,他们常常在家中开音乐会,因此莫扎特也创作了许多重奏作品。


莫扎特与家人的音乐会


在七个孩子中,莫扎特是最有天赋的。自5、6岁始,父亲便带着莫扎特在欧洲巡游,参加王公贵族们的沙龙音乐会,持续了8、9年之长。然而莫扎特的童年并不愉快,长大之后就变得逆反。


当时的音乐家为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要么在教堂工作,要么为贵族工作,诸如巴赫在教堂时期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作品,而海顿就是典型的宫廷音乐家。




海顿



海顿是当时欧洲宫廷最有名的乐长,也是莫扎特的人生导师,他曾经这样评价莫扎特:“他是我个人以及我的声望所知道的最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对海顿也充满崇拜。莫扎特和海顿可谓忘年之交,莫扎特英年早逝时,海顿依然在创作,因此同为古典乐派的标志性人物,他俩的音乐风格上有所重合。也正是海顿如此高的评价,给了莫扎特极大的创作自信。


对于莫扎特而言,从小受到追捧而个性十足,因此并不太情愿和当时关系一般的主教、贵族进行合作,尽管此举会使其失去稳定而丰厚的月收入,但是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才华,并不需要为生活担心,便断然与主教、公爵决裂。正因为希望摆脱童年的管教,莫扎特不但在选择工作上任性,在婚姻的选择上也任性了一把。他最终和出生音乐家庭却对音乐并不尊重的康斯坦茨在一起,他俩的结合甚至没有和莫扎特的父母商量,双方因而埋下芥蒂。




莫扎特创作唐·乔瓦尼,与康斯坦茨



30岁时,莫扎特遇到最重要的合作者洛伦佐·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他作为脚本作者,和莫扎特一起创作了非常精彩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乔瓦尼》《女人心》。《安魂曲》是莫扎特未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至今无法考证这部作品的委托人,许多人认为这是莫扎特写给自己的,这部未竟之作最终由他的学生续写完成。

 

在莫扎特而言短短的35年生命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传奇性。每一段创作背后都有很多或真实或杜撰的故事,也正因为有着种种不同的推论和传记,使我们看到截然不同的莫扎特,而只有他的作品始终如一。





 今日彩蛋



上海大剧院开通抖音账号啦!


今日20:00,在“上海大剧院”抖音官方账号

一起参与 #艺起前行 演艺大世界“云剧场”Show life online#


即可观看

由汉堡国家歌剧院 上海大剧院 联合制作

上海大剧院 上海广播电视台 联合主办

户外歌剧 《魔笛》

👉长按保存图片 打开抖音扫码关注👈


- END -


上海大剧院2006年在国内首创了以剧院为平台的公众艺术教育品牌“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吸引了一批热爱艺术的观众,至今已持续了近15年,也见证了上海艺术欣赏与文化消费群体的形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大剧院取消了从春节假期到四月底的所有演出,“艺术课堂”的课程安排也受到了影响。为了继续给观众提供优质的艺术普及课程,因此推出了“艺术课堂”的线上课程。此外,上海大剧院的“对话大师”“艺见”等音视频栏目也将先后在线推出,让观众们了解艺术大师们的成名故事,以及文化产业运营的经典案例。



-金牌讲师精品课随身听-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在线一刻


近几年音视频网络平台已经普遍应用,很多观众习惯在音视频平台观看收听在线课程,为了让不便来到现场的观众们提供在线的艺术普及,上海大剧院推出艺术课堂“在线一刻“,内容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艺术领域。


即日起,金牌讲师精品课随身听——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在线一刻”正式上线。以音频节目为主,每期时长15-20分钟(一刻钟)左右,故取名 “在线一刻”,也有“一课”的寓意。上海大剧院将把近五年来多的100多次“艺术课堂”的内容剪辑成15分钟的音频节目持续上线,让无法参与艺术课堂现场活动的艺术爱好者通过在线收听,继续了解舞台艺术的故事,也可以让上海以外的观众能得到在线艺术普及,培养更多艺术爱好者。


“艺术课堂”线上课程近期将先后推出“金牌讲师”韩斌、吴洁、王勇的《声色古典》《音乐的色彩》《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王博士的音乐名城之旅》等系列主题,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艺术板块,为观众带来每天15分钟的“艺术公开课”。


/ 往期回顾 /


王博士的音乐之旅 01 走近古典音乐的世界

王博士的音乐之旅 02 听音乐前如何做功课

王博士的音乐之旅 03 贝多芬的交响曲怎么听

声色古典 01 解读音乐史上最知名的百幅图像

声色古典 02 集锦画中的巴黎两大美男子

声色古典 03 海顿和他的住所

声色古典 04 莫扎特和他的住所

声色古典 05 贝多芬和他的住所

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 01 从入门宝典到经典名作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 02 足尖舞和薄纱裙的诞生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 03 芭蕾历史的新时代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 04 欣赏古典芭蕾太难了?先试着了解这些“技术流”知识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 05 解读古典芭蕾“名场面”,古典大双人舞详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