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牧师也疯狂?为了儿女的教育也是拼了!

巴山 顶思 2019-11-23

众所周知,美国是第一个拥有成文宪法的国家,经过百年的发展形成今日三权鼎立的局面,其中美国最高法院功不可没,至于他的权力,甚至可以影响总统的施政策略。


本文介绍了两件对美国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影响深远的案件,这里为了给女儿争取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牧师,也有为百姓谋福祉的大法官,还有不得不动用军队保护学生入学的总统,构成了上个世纪美国校园风云变幻的一个片段。

文、编 | 巴山

01

牧师也疯狂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全国有200多个种族、族裔、民族血统和文化传统组成的移民国家,号称世界民族的大熔炉。但一直以来也饱受种族歧视的困扰,尤其是针对黑人的歧视,从公民的基本权利到政府选举都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而最高法院一场惊天教育案件扭转了这一局面。


虽然美国宪法经过几次修订,黑人的权利被逐渐承认,出现了“隔离但平等”的怪象,但黑人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具体的保障,尤其是在教育领域,“黑白分校”为美国的政治风波 埋下了伏笔。


1951年,一位出身美国堪萨斯州中西部托皮卡镇的黑人牧师奥利弗·布朗,由于美国的不平等种族隔离,布朗所在的小镇是以白人为主,虽然他的女儿与白人邻居友好相处,但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黑白分校却不能上家门口的小学,而不得不跑到离家20个街区以外的黑人小学上学。


牧师奥利弗·布朗与女儿  | 图片源自网络


这位与世无争,心地善良的牧师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不得不冒着风雨,穿过铁路,赶校车上学,作为父亲的布朗心急如焚。于是他打电话给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的朋友请求帮助,而NAACP多年来一直把黑白分校作为推翻种族隔离的突破口。


根据NAACP调查结果显示,教育界中根本不存在“隔离但平等”的情况,这本来就是不平等。全美19个州实施黑白分校,而白人儿童人均教育经费是黑人儿童的2.5倍白人教师的薪水是黑人教师的2倍其中19个州没有为黑人开设与白人相当的研究生专业


相对而言,基础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人的直接利益,显得尤为重要,而隔离和歧视特特别顽固。于是为了争取黑人的教育权利,以布朗为首的数十个黑人家庭组团对托皮卡教育局提起集体诉讼,要求校区停止种族隔离的政策,主张种族隔离的学校已经侵害了琳达·布朗依据宪法第14条修正案所保障的同等保护权。


他们的理由中指出,尽管教育当局设置了隔离但“平等”的学校,但是这些措施实际上的目的,是对黑人实施永久的次等待遇,只提供次等的设备与服务,以达成压迫黑人的效果。


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布朗案在地区法院的结果可想而知,于是锲而不舍的布朗把案子一直打到了最高法院。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争相讨论的案件。


为了确保成功NAACP组成了以瑟古德·马歇尔为首的豪华律师团,这位大神在过去接手的重要的32件民权案子,打赢了29件,战绩可以见一斑。


律师瑟古德·马歇尔  | 图片源自网络


1952年12月9日,最高法院开庭审理此案,马歇尔更是使近了浑身解数,大胆使用了有30多位心理学者对种族隔离问题所作出的社会调查结果,指出种族隔离的教育制度极大伤害了黑人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了自卑感。因此,黑背分校从根本上造成了不平等


马歇尔随后强调,这种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会有两个结果,或者不求进取,影响他们潜力的发挥,或者破罐子破摔,形成对社会不满的暴躁性格。这些对社会百害而无一利


为弗吉尼亚州辩护的律师却无力辩驳,只能强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替南卡罗来纳州辩护的律师约翰·戴维斯是美国最富盛名的律师,被称之为“律师中的律师”,早年干过联邦政府司法部副部长,在1924年还曾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而且尤其擅长打最高法院的官司。


律师中的律师 约翰·戴维斯


他强调,实行何种形式的教育制度是各州的权力,与联邦州政府无关,并对社会调查结果表示怀疑,同时表示,如果结束黑白分校将造成南方种族关系紧张和社会动荡


在庭辩期间,首席大法官弗雷德·文森压根就不想推翻这一切,最后,最高院9位大法官中,主张取消和保留种族隔离的法官各占一半。而剩下的一位大法官菲利克斯·法兰克福特又是犹豫不决。于是案子一直拖到了1953年秋天再审。


在第二次庭辩举行前,首席大法官弗雷德·文森突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共和党总统怀特·艾森豪威尔提名厄尔·沃伦继任。老头法兰克福特不由得感慨道:“我平生第一次感到世界上有上帝存在”。


1953年12月8日,最高院再次审理“布朗案”。庭上马歇尔依然突出黑白分校对黑人儿童的身心伤害。控辩双方的对立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剑拔弩张,而沃伦静静地听着双方辩论,不发一言。


1954年5月17日,最高法庭宣判,黑白分校的学校违反了教育公平,同时引用了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数据,说明隔离对黑人儿童所造成的心里伤害。最后的结论是:公共教育事业绝不容许隔离但平等的原则存在。隔离的教学设施,注定就是不平等的


当然,考虑到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最高院没有给出具体的命令要求各州执行,而是计划来年秋天再来辩论“适当补救”问题。


02

法官大?还是总统大?


图片源自VOX


2018年12月21日,美国85岁的最高法院大法官Ruth Bader Ginsburg做完了了左肺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几个小时后,立即参加投票“否决”了总统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


Ginsburg自1993年出任大法官以来,经历三次癌症手术仍坚持工作,被网友调侃为“劳模”,“轻伤不下火线”好同志,也有人疑问,“美国没人才了吗?”怎么让这么大岁数的老人上班?


微博截图


就像其他网友所说,美国最高法的大法官是“终身制”的,只要自己愿意,就算工作到死,别人也管不着。


而大法官Ginsburg与总统特朗普的梁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早在2016年两人就互怼过,她说他是骗子,他说她该退休了(见下图)。


图片源自CNN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拥有一项至高无上的权力——“司法审查权”。所谓“司法审查”,也就是对“宪法”拥有“最终解释权”,即判定某项法律和政府行动是否违宪,就连美国总统也无可奈何。这就好比商场促销、抽奖的噱头,你中没中奖由商家说了算。


但并不是说最高院的大法官们权力没有限制。首先,大法官是由总统提名任命,由参议院确认的,即使总统想任人唯亲也没辙,大家不买你的账,提了也没用;


其次,大法官人员只有9人,被称为“九尊护法神”,且是“终身制”,即使安插进去一两个人也掀不起什么大浪,而且被提名者都是社会威望极高的人。


美国最高法院一瞥 | 图片源自网络


可以说,美国是人类史上第一个拥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也是最成功的一个,今天要讲的是跟“教育”有关的几个案子,以及对美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03

“校园祷告”是否侵害了“宗教自由”?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创立的学说认为,基督新教是推动17世纪以来西方现代化和民主政治的重要动力。而美国最早的一批移民之中就是一批在欧洲受到迫害的清教徒,但到了美国定居之后,又开始对其他宗教实施“高压政策”。


德国哲学家 马克斯·韦伯  | 图片源自网络


于是从建国之初的宪法上就确立了以“宗教自由”为基础的“政教分离”政策。


但不管怎么说,基督教新教依然是大多数人的信仰,从一些影视剧中里经常看到总统就职,或者官员上任,亦或者证人出庭都会摸着《圣经》宣誓或者起誓等等就可以看出基督新教的地位。


1951年,美国政府出于“教化学生道德”的目的,纽约州教育委员会建议各地方教育委员会,可以要求公立学校的学生在每天上课之前诵读祈祷词,“万能的上帝,我们承认您是我们的依靠,祈求您赐福于我们、我们的父母、老师和国家”。


1958年拿骚县教育委员会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在全县的学校中里推广,很快就遭到了5名非基督教家庭的强烈反对。家人认为学校在向孩子强行灌输基督教教义,从而极大地侵害了非基督教家庭的宗教自由,这是明目张胆的违宪行为。


1959年,几个家长就把县教育委员会主任给告上了纽约州地方法院,但他们的诉讼请求被一一驳回,抱着死磕的精神,家长一路把案件上诉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图片源自网络


有人会疑问,那几十个字不过就是句口头禅,这些家长何必较真,非要把案子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其实这件小事关乎原则,知道西方历史的人都知道,“宗教迫害”,以及不同宗教之间引发的“宗教战争”,在西方社会绵延了上千年,时至今日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事情,所以对他们而言,事关信仰问题,绝不能有半点马虎,一定要掰扯清楚!


最后这件小事引起了全美的关注,于是掀起了是要“权利”,还是要“上帝”的争论。时任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以及另外两个保守的法官是不愿意接受此案,他们觉得县教委的做法并没有违反“政教分离”的原则,因为校园祈祷的目的只是为了“道德教化”,但在大多数法官的坚持下,最后还是受理了此案。


首席大法官 厄尔·沃伦 | 图片源自网络

1962年4月3日,联邦最高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双方唇枪舌战,法庭辩论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被告方(县教委)律师辩护称,课前祈祷可以被视为宗教行为,但并不是强制性的,不愿祈祷的学生,可以保持沉默,学校也不会惩罚学生。


而家长一方的律师则不怎么认为,律师指出虽然这是自愿的,但是孩子在老师的注视之下,如果不从,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在事实上已经变成校方的强制行为。而祈祷文的内容非常明显是在宣传基督教教义,这明显就是对他们信仰的不尊重,已经侵害了公民的宗教自由。


原告一方的律师引经据典,强调今天没有宗教自由的来之不易,并指出县教委的行为背叛了宗教自由精神,亵渎了美国历史。而县教委一方一再辩解称没有宗教宣传的意思,侵犯公民权利更是不知从何说起。


控辩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不下。突然家长一方话锋一转,指出县教委涉嫌干预宗教事务,因为祈祷文的内容是县教委指定的,于是引出政府介入宗教事务的问题,违反了宪法第1条修正案所确立的“禁止确立国教”的政教分离的原则,属于违宪行为。


即便县教委百般辩解,依然无法掩饰课前祷告浓厚的宗教色彩。最后,在庭审后的大法官会议上,除一位法官之外,其余6名法官一致认定,县教委的行为已构成政府对宗教事务的干预,明显违反了“禁止确立国教”的条款。


6月25日,大法官雨果·布莱克代表最高法院宣读了判决书,认为拿骚县教委在公立学校推行的“课前祷”告,无疑属于宗教活动范畴,由于“悼词”是“政府机关”指定的,因此构成了政府对宗教事务的介入,从而违背了禁止确立国教的条款,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同时,布莱克大法官认为,拿骚县辩解说,学生的祈祷是“自愿的”,而祈祷并为侵犯公民的信仰自由,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而判断一项政府行为或法律是否违反了“禁止确立国教”条款,并不依赖于政府是否“直接强迫”人民信仰某种宗教,是要政府以其权势、威望、财力支持了某一宗教或教派,就对其他宗教组织构成了“间接强制力”,并使它们处于“劣势地位”。


从这个方面来讲,政府的行为违反了在宗教事务中“保持中立”的宪法原则和“禁止确立国教”的条款,最高法院必须对此作出禁止,以免产生宗教争端,引起社会混乱。


而最高法院的判决无疑在以“基督教”为传统的美国社会扔下了一枚炸弹,遭受了不少人的攻击。但最高法院依然没有屈从民众的压力,坚持司法的公正。


04

美国陆军101空降师PK国民警卫队


1955年4月11日~14日,最高法院按计划结束黑房分校的方式,史称“布朗第二案”。在听辨中遭到了南卡罗来纳州的强烈支持,并大放厥词,“现在,我们将不服从——我们不会把我们的白人孩子送到黑人学校”。


5月31日,最高院以9:0全票通过,取消公立学校种族隔离政策,并将全力借给联防地区法院,根据各州的具体情况,逐步取消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让人大跌眼镜。


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发生了一起非常严重的冲突!1957年夏,该地的教委接受法院判决,允许9名黑人学生进入小石城中央高中解读。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动用国民警卫队,封锁学校,禁止黑人学生入学。


虽然在法院的干预下,20日,福布斯收回了国民警卫队,但任凭一些白人暴民捣乱。


25日,忍无可忍的艾森豪威尔派出美国陆军101空降师,占领了小石城,并暂时控制了1万名国民警卫队,差点酿成一场火拼。于是,在美国大兵的保护下,9名黑人学生最终得以入学。


而与此同时,美国开始掀起了风起云涌的黑人运动,以争取黑人的权利,消灭种族歧视和隔离,其中最为世人熟知就是运动大将——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

*文章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2018版 中/英文)

重磅

 国际学校服务商名录(2018版)

免费

 国际学校升学指导报告(2018版 中/英文)

国际学校课程创新报告(2018版)

专业发展

 2019顶思“创变管理者”国际校长研修课程

NEW

社群活动

 RAISE亚洲国际学校大会&国际教育资源博览会

人才招聘

顶思人才—国际学校精准猎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