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正确反思,何以能成为优秀的国际教师?
“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警言不应该只是学生的学习准则,老师也应该在反思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实剑桥的李晓老师在顶思的JAWs工作坊上,便向大家分享了关于教师的反思性学习的宝贵经验。
文、编 | Luna
说到反思,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它当作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想必无人不知,而《论语》、《学记》等著作中关于反思的警句也很多。
许多人因此觉得反思是学习者,也就是学生的事。但实际上,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反思”一词。杜威则最早将“反思”、“反省”、“教学”三者联系在一起,兴起了一股反思性教师教育的思潮。我国学者熊川武也出版了《反思性教学》等著作,探讨我国教师在进行反思性教学时的理论与实践模型。
如今,反思已经成为优秀教师或优秀教学的标志,教师作为教育者也需要不断反思已经成为共识。但具体如何实践依然让有些老师感到茫然。
3月16日,在顶思举办的首届JAWs教学工作坊活动上,李晓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坚持反思性学习的经验,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
李晓老师在现场做演讲
李晓老师现任上实剑桥外国语中学经济学/中文教师,还是剑桥国际教师职业发展资格证导师。她持有中国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书、美国TEFL证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PGCE教育学研究生证书。从2015年起,她在国际学校从事A-level经济学和IGCSE中文教学,致力于将批判性思维融入经济学和中文的教学,追求理解力的教学研究。
教师的反思性学习是什么
如果把这个标题凝练成一句话,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评价中反思性学习。
前半句毫无疑问指的是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积累教学经验,而后半句指的是教师要从教学反思中不断找出自身的优点和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更具体地说,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就是要在课堂评价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正如澳大利亚学者斯坦托姆所说——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除非我们善于从经验中汲取教益,我们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唐纳德·R·克鲁克尚克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思考,并试图思考和提出实现相应教学目标的方式,同时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更全面客观的思考。
图片摘自《Reflective Teaching as a Strategy for Teacher Growth》
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
了解了教师的反思性学习为何物之后,也就不难理解它的重要性了。在它能给教师带来的益处中,有三点最为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和让教育者的职业可持续化发展。
这三点都涉及到了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身为教育者,教师应该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也就是提升教学质量,教育者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自然也水到渠成。学生与教师两者可以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
如何在课堂评价中反思
前文提到教师要在课堂评价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简单来说,课堂评价就是一套有目的的周期性评价方法,包括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几个部分,目的是让教师更好地做出教育决策。它需要课堂参与者对每个步骤的细节都做出评价和反馈。
课堂评价类型
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课堂评价可以分为四种类别:自我评价、同仁评价、学生评价和理论反思。可以看到,前三种评价其实都来自课堂参与者——教师本人、旁听老师和学生。
具体来说,这四种评价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
01
自我评价
进行自我评价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
但是只有自我评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别人的眼睛来发现自己的其他不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同仁评价。
2
同仁评价
同仁评价需要教师作为旁听者来给出评价,不过旁听老师的任务并不轻松,工作从上课前一直持续到下课后,主要包括准备、听课、问询和行动四个部分。
听课前,旁听老师需要事先与上课教师讨论上课的时间地点、课程目的和重点、评价标准和预期困难等问题,为之后的听课做好准备。
听课时,要在明确的评价标准下,留下记叙式听课记录,方便后续评价时参考。
课后,旁听老师要及时反馈,提出支持性和建设性的观点,上课老师也要一同参与到这一步的反思中。课后反馈切记拖拉,因为其目的就是针对旁听的课程给予建议。若不能及时反馈,随着旁听者的记忆模糊,反馈的意义也逐渐下降,甚至会没有效果。
行动是指旁听老师在前三步之后,要向其他接收评价的同仁明确自己此次反馈的目标,使用开放式问题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方便其他同仁回答或评论,还要给上课老师留下反思的机会。
3
学生评价
前两项教师本人与同仁的评价在课程评价中十分重要,这不难理解,可是为什么学生的评价也如此重要呢?
很多人觉得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负责。这种看法不错,但学生与教师不应该是教授与学习这种单向的关系。学生也需要对教师的教学做出反馈,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案。所以,学生评价也是课程评价中重要的一环。
学生评价的方式相对来说比教师评价简单一些,可以使用问卷形式或SGID诊断式评价(Small Group Instructional Diagnosis)。
SGID诊断式评价一般在学期中(near mid-quarter)以自愿参与的形式进行。根据课堂的规模,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20-40分钟的课堂对谈,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与学生对谈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可以从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反馈频率、考试和教学技能方面着手,谈谈学生对这门课的体会和建议。
以下就是几个和学生对谈的问题示例:
4
理论反思
除了与同仁、学生互动评价,理论依然是教师前进的基础。所以,教师依然要坚持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
课程评价条目
以上的四种评价类型已经给出了大致的评价角度,如果具体到课程本身,则可以从过程(Process)、表现(Performance)和成果(Product)三个方面来进行。这也是课程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而每个部分又包含不同的细节需要评价人考量。
课堂评价具体内容 | 来自李晓老师PPT
1
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掌控两个部分,是对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能力的评价。
2
表现评价
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部分,评价的是教师在实际课堂上的教学水平,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
3
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包括学生作业和整体效果,考量的是课程的总体质量,也是最能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部分。
这样,通过教师本人、同仁、学生和理论,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进行一套周密的反思,才能算作是一次合格的教师的反思性学习。而且,反思性学习不是一月一次或一年一次的特殊安排,教师应该时刻明白反思的重要性,并在日常中不断实践。也只有这样,反思性学习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总而言之,国际学校的老师应该更了解自己的课堂,把以下五个问题常放心间:
·探索教学——我应该从事教学吗?
·准备充分——我应该教什么?
·理解学生——学生是怎么学习的?
·组织教学——我应该怎么教?
·文化反思——我们为什么教学?
在演讲最后,李晓老师总结道,只有老师变得更好,学生才能变得更好。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其实是让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不仅惠及教师本人,学生也能受益匪浅。
演讲过程中,李晓老师还多次让参加教学坊活动的老师们配对组成搭档,相互分享自己最近的课堂教学,并按照演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真正把这次演讲的主题落实到了实践中,也让许多老师感受到了反思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 图片来自现场摄影、李晓老师和网络
JAWs北京场活动预告
首期JAWs上海场的活动得到了老师的热烈欢迎,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反馈。
4月13日,我们将在北京举办第二场JAWs创变教学工作坊。基于前期的话题调研,本期我们将围绕“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习” (Differentiation and Personalized Learning) 与大家探讨交流。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了解(嘉宾同步更新中):
关于顶思学院
About TopAcademy
顶思学院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师培训、课程研究、综合管理和领导力建设等服务,致力于不断提高国际化教育的教学质量、育人目标,支持国际教育工作者的发展。
我们提供标准化的培训项目,覆盖教师、主管、校长等各个群体,包含教学法、课程设计、综合管理、领导力等多个维度。
同时,我们基于咨询考察,为学校提供定制化培训方案,助力国际学校发展。
*以上项目可能存在调整,最终解释权归顶思所有。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重磅
免费
专业发展
NEW
NEW
NEW
社群活动
NEW
NEW
人才招聘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