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产的忧伤:北京学区房,凉凉了;上海牛校,摇号了

顶思 2021-11-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腰线 Author 桑桑姐


今年教育界两大改革莫过于“大学区”和“民办摇号”了。政策的发布为的是教育公平,但这样做真的就可以让教育公平吗?


来源:作者/桑桑姐 公号/腰线(yaoxian6


文|桑桑姐

编|Jade


你可能想问,这两天的新闻明明还是“北京家长拼抢学区房:某小区36小时内成交3套千万级老破小”,“北京丰汇园单日成交10套千万级学区房”,你怎么就说学区房凉凉了呢?


因为这是7月31日“多校划片”政策落地前的回光返照。



作为中国教育资源的宇宙中心,又住着那么多低调华丽的贵族,西城区的学区房能坚挺到今天,一点也不奇怪。


从前花1000万买一套西城区的一室老破小,100%能对口到一个小学牛校,比如宏庙小学,直升北师大实验中学的比例高达80%,重点高中之后出国留学,或者国内985,基本没跑了。


一条明确、靠谱、可复制的精英教育之路,环环相扣,无法插队。


一切的起点,就是那套学区房。


有人拿出小算盘一打,不对啊,就算把孩子送进不错的国际学校,一年也就20-30万,12年下来,比1000万还省一大截,为啥要花这么高的溢价,买学区房呢?


其实学区房的精髓,在于接盘。


只要学区房对口好学校的政策还存在,只要后浪们还努力生孩子,就永远不愁没有人接盘。


至于最后孩子上不上得了北大清华,根本不重要了。


房子转手卖给下家,净赚几百万,了事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教育部连续多年强调:“各地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群众择校冲动强烈、学区房问题突出的地方,稳妥推进多校划片。”


如今一套学区房,对口的学校从锁定单校,变成了未知多校。


就好比从前花钱买的长草宝贝,现在变成了惊喜福袋,孩子最后能去哪个小学全凭祖坟风水电脑派位。


学区房的核心价值,大打折扣。深圳早就开始试行“共享学区”政策,今年北京最难啃的骨头也啃下了,城六区全部实现了“六年一学位”、“多校划片”,就是为了给全国的学区房降温做个表率,这应该是往后20年教育公平改革的大趋势。


后续接棒的城市传闻有:广州、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天津、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


国家是下了决心要保证教育资源公平,入学机会公平。



我是80后,那时都是分房,也没有学区房的概念,但已经有了择校的雏形。家附近有两所小学,一所是步行5分钟的幸福小学,一所是步行30分钟的大学附小。


有家长为了上下学方便,送孩子去了幸福小学,我父母每年交几百块借读费,让我去了大学附小借读。


选择学校,就是选择同学和教育资源。


同学的父母大都是高校老师,重视成绩,反过来给老师压力。


学校数学奥赛、语文竞赛、演讲主持全都抓,二年级语文老师就教我们给儿童刊物投稿,音乐课学五线谱、乐器、视唱练耳,美术老师带着我们到处参加美术比赛,放到今天,是妥妥的素质教育。


我一直以为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直到初中搬家转学去了汉口,才发现原来许多同学们也可以整日迷醉溜冰、蹦迪、牌子、攀比谁更玩得开。


后来,小学同学,八成都去了国外留学,读硕读博的比例远远高于初中同学。


哪个家长不希望在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呢?


所以三十年前有父母愿意交借读费,三十年后有父母跑步上末班车。


理智现实点说,教育从古至今都是稀缺资源。


我们小时候互联网不发达,大家只能看到自己家属院,自己村,顶多自己区的教育情况。目光有限,家家都差不多,所以觉得,教育还是挺公平的。


但是如今,18线小城的家长,都可以在手机屏幕上看到顺义妈妈、海淀妈妈的鸡娃盛况,可以看到海外贵族私校的精英苦读。


才惊觉,原来优质教育这么昂贵,牛娃和普娃的差距可以这么大。



教育实际上早已经是双轨制。


传统富豪不愿意去挤公办名额,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读国际学校,毕业了申请海外高校,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国内高考的独木桥。


还有一些新贵阶层,直接在美国生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爸爸国内赚钱,妈妈海外育儿的教育模式,东西海岸的全职陪读妈妈不计其数。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家庭有多少资本,后代就有多大的弹性。


学区房降温,挤压得最厉害的,还是敢加杠杆敢接盘的中产阶级。


像西城区这种学校普遍优秀的区,还有学区价值,但是其他城市,热门校和普通校随机派位的“假学区”,中产就要想想到底值不值得为它背上贷款了。


对中产阶级而言,就像站在一个岔路口,加杠杆是一场赌,摇不上就是千古恨,也没有第二笔巨资再给孩子做B计划了。


对于那些刻苦努力,但家境中等的孩子来说,这并不算是个好消息。



上海堵上的是另一条路。


四月出台的“公民同摇”才是教育均贫富的王炸——民办学校也不许掐尖了,和公立学校一起摇号。


消息一出,学区房应声涨价。之前江浙沪的民办学校比学区房更火,毕竟比起纯抓阄来,鸡娃面试写简历还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命运。


民办牛校一直牛下去的秘诀,就是“挑生源”。


不好意思问你家房子多大,就问你家有几个卫生间;不好意思问家庭年收入,就问问小孩去过哪些国家;不好意思问家长对孩子的投入程度,就优先录取家里有全职妈妈的……



精挑细选出来的孩子和家长,再加上高薪的老师,这种肥沃的土地上,没有贫瘠的苗苗。


如今改成摇号,不看天赋不拼爹妈,全凭运气入学,升学率还能保持之前的水准吗?



上海一民办牛校的官微发布了一篇题为《到华二初中读书,你真的想好了吗?》的文章,主要意思就是劝退“锦鲤”


官方文章说,咱们的家长都是法官、教授、作家、IT精英、企业家,家长定期给孩子开设讲座,孩子春游都是去迪士尼,每学期要自费去大剧院看演出,出国游学,参加国际大赛……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勉强的都是煎熬”。


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买不起别摸!



这些事实,一直默默存在,只是摆到台面上来讲,过于刺眼冷血。一个华二初中的学生说:“在我们学校,只要你跟着老师老老实实地走,哪怕外面不报一个补习班,中考都能去市重点,甚至八校。


我希望未来上海的每所学校都能有这样的水平。”孩子能进入这种学习气氛,家长真的会省不少心。


但当“每所学校都拥有这个水平”的时候,重点录取分数也会水涨船高。因为,更好的教育资源永远稀缺。


在普高升学率50%的残酷现实下,中考可以摇号吗?义务教育可以用抓阄来保证公平,高考可以摇号吗?并不能。


长远看来,教育公平一定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当家里真的有头牛的时候,父母又会涌起不甘: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凭什么一起摇号?人人有份是假公平,多劳多得才是真公平。


在必定有人被淘汰的大前提下,学区房降温和牛校摇号,只是一针麻醉剂。


顶层不参与分蛋糕,中产和底层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但最终,该来的,还是会来。


如果学校的大锅饭不再能实现社会分流的需求,焦虑的家长们还是会额外花更多钱去寻找校外培训,私人家教,或专职育儿,来把自家孩子往前推一步。


摇号改变的,只是分配。


稀缺资源没增加,淘汰机制不变,升学压力只是从学校转嫁到了家长的肩上。


给孩子搞定一个好学校就万事大吉的好日子,一去不返了。古代的孟母三迁,只用给孩子营造好的学习氛围,现代的孟母们,可都得亲自上马披荆斩棘了。

















欢迎扫码报名6月16日

的在线ISCS国际学校升学指导峰会



桑桑姐,笔尖锋利,内心柔软,在正确与有趣之间,选择后者。个人公众号:腰线(yaoxian6)


往期精选

与其焦虑,不如让孩子成为“名校”的基础--由上海名校“建议信”所想到


北京2020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变化:公民同招、摇号入学


民办校分类招生怎么弄?看一眼上海各区的细则就明白了


民办学校招生自由的时间不多了,包邮区的政策差异一文看透


重磅!公民同招,民办百分百摇号!上海发布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实施意见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2019中国国际学校图谱


● 国际学校薪酬与教师发展报告


● 国际学校服务商名录


专业发展

2020升学指导证书课程


教学管理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


iPGCE国际教师资格证课程


社群活动

2020第五届升学指导峰会

2020TIPS国际幼教峰会


人才招聘

顶思人才-国际学校精准猎聘服务


顶思国际教育行业联合校招


会员服务

SMILE学校会员计划


思选服务商会员计划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