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描述的沪上顶级幼儿园,我只能说,编剧还真是小看了顶级国际学校的真实水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K12谈 Author 龚琴 Helen
国际学校的孩子多非富即贵,但真正的佼佼者仍然是最终得靠实力说话,就像乘风破浪的张雨琦说的“人气是人气,业务是业务”。
本文转自"K12谈"
文 | 龚琴
编 | Kimberly
01
抽空看了下最近爆火的《三十而已》,大部分的关注点几乎都在讨论有关30+女性的话题,职场妈妈,全职妈妈,女性自我探索blabla等种种。
作为一个在国际学校也算浸润过好些年的我,分明觉得自己的观察点及敏感点与众人不太一样。
该剧女主之一顾佳费尽心思让娃进入的所谓的贵族幼儿园,but, hold on,我们稍微动动脑,你觉得这个幼儿园真能就称得上是沪上顶级幼儿园的缩写?我笑编剧还是稍微肤浅了那么一丢丢。
不信?
好,先来看面试那个环节,萌娃许子言在入学面试开始及中间阶段都发挥良好,直到其中一位老师问了句:“咱们国家的首都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孩子仔细想了想,笃定地来了句:“手都(首都)在胳膊上呀。”
讲真,按正常的思维,稍微懂点教学法的人也会尝试转换一下思维,为什么?因为孩子这样答,一定有他自己的思考啊,比如老师完全可以尝试问孩子为什么会给出”胳膊“这样的回复,也许还能引出一段有趣的科学探讨呢。
可里面的面试老师几乎是块冰山,连续几遍反复问那个让子言愈来愈崩溃的“首都在哪里?”的问题,直到娃完全崩溃,咬了一下老师胳膊。
讲真,我并不觉得那一口是孩子情急之下故意要对老师进行的人身攻击,我甚至愿意更多的去想那个咬的动作也许只是在提醒老师他说的是”胳膊“。
最后,老师在不知具体是什么内容的那一栏重重的划了一把”x“,总而言之,这次面试基本上就是被这样的一个回复及举动全盘否定了。当然,你可以理解为编剧故意这样编,这才有后来王太太那条线索的展开嘛。
道理好像是这样,但这个面试题真给国际学校圈内人看,是会被笑话的。
我问你:”首都在哪里“这样的问题真的值得拿来放在国际学校幼儿园面试的环节中来考吗?
稍微在网上做点功课,我想这样明显的一个bug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国际学校讲究探究,问问题强调发散思维,举一反三。“首都在哪里?”这样的提问,根本就不符合其问题特质。
面对孩子的回复,老师自身完全没有任何引导及探究的尝试,这难道能算是顶级幼儿园的师资水准? 此乃bug one。
02
再来看那个心心念要给自己孩子买三颗还是一颗小行星命名权的校董夫人王太太。你看到这里,会讶异于家长们毫无人性的壕吗?
经过那么多公号文章对国际学校圈的各种普及,想必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铂金包的妈妈们,制造的焦虑反正从来都没少过。
但国际学校圈里,若要拼财气,那真是个无边界的问题,太为难自己,也给对方添堵。
你以为自己上亿身价很了不起了,却没料想对面那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女士,其真实身家很有可能碾压你好几百倍。没法比,也不要比,越比越气死人。
就像顾佳在被王太太那句“你帮我搞定小行星命名权,我就重新考虑你孩子入学问题“瞬间戳痛时脱口而出的那句:“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可以用钱来搞定的。”
那个瞬间,顾佳被真实地伤害到了。
说白了,对方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但那又如何?王太太连《睡莲》到底是莫奈的还是梵高的,这样的问题都搞不清,到底是谁更应该悲哀?
壕气冲天的王太,贵为校董夫人,也并不能就此保证自己孩子在学校就一定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如果一提到国际学校,所有人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富即贵的那种,我觉得那何尝不是国际学校的另一种悲哀?
编剧及好多公号媒体无边界地臆想出一个用钱砸出来的顶级教育圈,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美好教育?
行星的命名权可以用金钱去购买,但这样的孩子永远都无法成为同龄人真正仰视的那个,因为一旦出现可以购买火星的家长来了,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会立即失宠。
国际学校的孩子多非富即贵,但真正的佼佼者仍然是最终得靠实力说话,就像乘风破浪的张雨琦说的“人气是人气,业务是业务”。
在学校,孩子的业务本身仍是学习,这个学习包括学术,社交,情感等各种技能,而非各种拼爹拼妈。
我并非吐槽编剧在家长的各种壕上面编得很夸张,只是我确实不喜欢这种将教育本质带偏的节奏,此我眼中的bug two。
03
好,再来看那个美食分享活动的情节,同班同学楠楠突然倒地抽搐,引发一阵混乱。事后,家长责怪幼儿圆没有事先告知所有家长楠楠的病情,让自家孩子受到了惊吓,甚至建议劝退楠楠。
那样的一群人,虽然都打着父母之爱的名义,我却觉得极端幼稚和自私。
联想到剧中之前的一幕,当顾佳闺蜜钟晓芹看到她为讨好王太太帮其提鞋感到难过时,顾佳云淡风轻地来了句:“这是我当妈的修行。” 这句话,送给那刻如此为难一个癫痫发作的孩子的父母们,非常合适。
那刻,真正内心有病的不是那个叫楠楠的孩子,而是那帮大人。
我很喜欢顾佳在这里的表现:
歧视链,或者说鄙视链,在任何一个社会阶层或圈子里几乎都会存在,国际学校也不例外,即使是想象中无比纯洁美好的幼儿园,也不例外。
家长们要求劝退楠楠的举动,本身就与很多国际学校正大力提倡的“全人教育”“全纳教育”相悖。再退一万步来讲,校方若敢拿这个作为借口去动开除学生的念头,太容易遭同行非议了。
我只能说,编剧敢这么写,看来其关于国际学校对孩子多样性的包容还是有理解局限。当然,后面会不会有更多反转,这个就等全部看完该剧再来聊吧。
往期精选
民办幼儿园倒闭潮下,这些幼儿园正通过“秘诀”留住家长...
为什么完美的童年,反而会剥夺孩子成年后的幸福感?
设计了540多所幼儿园,这个日本大师的理念征服中国:我的幼儿设施不会过度保护孩子
《隐秘的角落》背后:父母如何“毁掉”孩子?
华人妈妈在美国:我和我的4个孩子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