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者?

张聪 顶思 2021-11-13

最简单、真挚、朴实的东西,才真正能够温暖孩子的内心。而文化,恰恰是通往孩子内心小路上的明灯。


文  |  张聪

编  |  玉关虎竹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家长和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可是,我们真的是在做服务行业的工作吗?


如果我们去医院听到一个医生说:“从今天开始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直到你病好……”我们越听到医生这样对我们说,心里越踏实:“太好了,我这病还有救!”


教师与医生这两种职业是很像的,他们真正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琐碎具体的事务,更是另一个人的生死大事、另一个人的存在本身。患者也好,学生也罢,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真正清楚自己应该向哪里去。孩子们走进学校和班级,对老师是抱着莫大的信任的,相信你可以带领他去往我所不知道的地方——教师并非单纯的服务者,而是生命的引领者。


当然,我们得扪心自问——凭什么来引领孩子?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主题:用文化来滋养幸福,以价值来引领孩子。


伟大的价值、伟大的传统和深刻影响生命的经典站在校园的中心,应当成为家长、学生、老师在教育上的共识。


▲张聪(左)

海嘉国际双语学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中心主任


01

文化引领孩子的成长


不久前,四川小男孩丁真的笑容迷倒了无数人——他的笑容何以会如此灿烂呢?有人说是因为他身在桃花源中,没有被内卷的教育“折磨”过,不过我倒是更相信另一种观点——有人采访他:“你的梦想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去拉萨朝拜”。是的,他的笑容是有信仰的人才会有的。



大儒梁漱溟的一句话对于我们理解幸福很有裨益,他说:“快乐这件事很容易,难的是乐后不苦。”


一场电影,一顿美食,一把游戏,都能够迅速地让我们获得快感,但快感结束后,往往是巨大的失落感


所以我觉得,幸福是一种持续的满足感,它不需要靠外界事物的刺激,而是内心恒久的充盈。而这种充盈又来自何处呢?


内心的充盈来自对自我的确认。


现在很多孩子活得很被动,没有自我,父母、老师都在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很多孩子可能并不清楚,这就谈不到去成为“更好的自己”了。


内心的充盈还来自对自由的掌握。


国人对于“自由”一词有着很深的误解。在哲学家看来,“饿了想吃东西”不叫自由,因为其本质仍未脱离自然的因果链条,人仍然是被动的。真正的自由一定是让自己成为世界的“因”。


内心的充盈同时来自对意义的追寻。


做有意义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幸福。而“意义”又很大程度上来自文化,是文化赋予人意义感。 


何为文化?文化是“文”对人的“化”。让人成为文化中人。


文化并不是给人上一个“紧箍咒”,从外面约束住人。刘献廷在《广阳杂记》里说:“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戏者,此性天中之《诗》与《乐》也;未有不看小说听说书者,此性天中之《书》与《春秋》也;未有不信占卜、祀鬼神者,此性天中之《易》与《礼》也。”可见,人内在地就对文化有着渴求与需要。



文化并非外在之物,而是对每个人精神成长的回应。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回应方式。


02

文化的力量渗透思维深处


如何在日常教学当中引导孩子?我想通过一些真实的课堂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比如有节课,我们的主题是“孝”。在儒家文化看来,“孝”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儒家的政治伦理学中居于一个基础性的位置。但是,如何不让“孝”变成压在孩子精神上的“五行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


上课时,我们先给孩子看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苑》里讲到:曾皙和曾参父子二人,他们都是孔子的学生。一天,儿子曾参锄地时不小心破坏了瓜藤。老爸曾皙一怒之下抡起棍子给小曾撂倒在地,打得儿子即刻昏厥。过了一会,小曾苏醒过来,他说的第一句话是:“父亲没有气坏身子吧?”鲁国人认为曾参是个大孝子,把他的事迹到处传扬,后来孔子也听说了这件事……


故事讲到这里,戛然而止。“请问同学们,如果你是孔子,会怎样评价小曾的行为?”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们,让他们自己进行思辨。七嘴八舌的讨论之后,才让孔子出场——当然,不是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而是请出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古人,来和孩子们对话,谈谈他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原书记载——孔子把曾子叫来,问:“你没听过舜是如何为人子的么?”舜的父亲瞽叟是非常暴虐的老头,三番五次想伤害儿子舜。舜是怎么做的呢?逃跑!这叫“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


在孔子看来,倘若儿子任凭父亲在情绪不稳定时做出过激举动伤害自己,父亲会因此而快乐吗?不会的,自己白白受伤,父亲却陷入深深的悔恨,这是孝顺吗?所以很多时候,爱护自己本身也是一种“孝”,这种“孝”不是愚孝,而是建立在对生命的基本尊重的基础上的。这也是孔子的人本主义思想中具有现代光辉的部分。


当然,孩子们可以不认同孔子。但是这样的对话多了,文化的力量自然就浸透到思维深处,在今后的人生中,可能不自觉地就会想一下:“如果是孔子,他会怎样做?”


今人遇到过的困难,古人当然也遇到过。他们的思考是不是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而这,便是我们要达成的最重要的期望。


03

回归个体,尊重孩子的判断


文化会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大的帮助。所谓“自由”,并非孤岛上的自由、“自了汉”式的自由或着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文化中的自由,正确价值观下的自由。


这就是我们德育课程的基本思路:我们希望孩子从自由走向价值。 


我们还有一节课叫《夸父追日》,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巨人夸父为了获得光明与温暖,勇敢地去追逐太阳,最后被活活累死了。



我们应该怎样带领孩子去把握这个故事的内涵呢?是正襟危坐地告诫他们:“人为了理想信念应该奋不顾身”?


我们认为,与其是居高临下地告诫,不如让道德审辨、道德判断回归到每个个体。我们的教育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个个体对话,只会面对群体说话的,那不是教育,而是宣传,或者说是打了折的教育。


其实古人那里,质疑“夸父追日”的声音就不绝于耳,比如唐朝诗人皎然写道:“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饮干咸池水,折尽扶桑枝。渴死化爝火,嗟嗟徒尔为。空留邓林在,折尽令人嗤。”——夸父的行为太愚蠢了,他在做一件自不量力的事情,只会被后人耻笑。


你赞成皎然的观点吗?还是支持夸父追日的行为?这其实只是不同的人生道理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谁是谁非。我们让学生做了充分的辩论,引导他们发现:不同的观点背后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背后是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之间需要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正如明朝人张岱说:“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但是,课堂不能到此结束——作为一条小河,往哪儿流是你的自由,但我们有必要告诉孩子长江、黄河的流向。



中国的神话多有“徒劳者”和“失败者”,除了夸父,还有填海的精卫,移山的愚公,怒撞不周山的共工以及脑袋被砍掉却依然战斗的刑天……他们到底为何会成为先民心目中的英雄呢?这一定和中华民族崇尚的精神有关。


我们给孩子们介绍了一首柳宗元的诗歌,名叫《杂曲歌辞行路难》。诗中写到北方竫人(身长九寸的矮人族)见夸父死后,幸灾乐祸,大为嘲讽,拍着手笑着说:有吃有喝不就足够了么?你何必去追逐什么虚无缥缈的理想呢?


“同学们,如果你是夸父,你会对北方竫人说什么呢?”班上有个孩子说了一句话,到现在还让我印象深刻:“我在追太阳那一路上所遇见的风景,是你们所看不到的。”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我们培养一个人还是培养一个公民,这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目的”——我不认同这句话,我想,传统的中国人也是不会接受这种观点的:一个人的生命是可以从“修身”、“齐家”延伸到“治国”、“平天下”的。安顿个体生命,绝不是找个地方隐居,而是要在“家国”中,在“天下”中,在与世界的共在中完成自己的。个体的幸福是可以不断扩展,成为一种博大的家国天下的责任的。



04

从关心每个孩子的个体生命开始


当今,体制教育在德育方面有个很大的问题:对群体说话而不对个体说话,永远是“大家”该如何如何。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孩子上网课迟到,老师就不断地问:“你为什么迟到,凭什么迟到?!”这孩子也很叛逆,跟老师争执不下。



我纳闷,整个过程中,这位老师居然没问过一句:“你遇到什么困难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你来晚了?”一句也没有,有的只是“应该如何”。


没有关心的说教注定是空洞的,与孩子的生命成长无法交集的。因此,我不觉得这位老师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德育,一定是从关心每个孩子的个体生命开始。


孔子的基本信念是:相信人,相信每个人都有向上的力量。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信任和关怀,德育工作一定能更好地开展。


05

美育是推动德育发展的有效路径


我们一直在做的另一件事是,把美育和德育放到一起。因为我们相信,美育是推动德育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国际学校,我们尤其强调东西方文化间的比较、对话,比如这两句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为了望他,我甘心望穿我的眼睛,知道辽袤的空间把他缩小得像一枚针尖一样;我要继续用我的眼光追随他,让他像蚊蚋般的微细直至于完全消失在空气中为止,那时候我要转过我的眼睛来流泪。”(莎士比亚)


山川异域,情感互通


将两首诗作对比,不是要一较高下,而是想告诉孩子们,即便山川异域,人类的情感仍是相通的——今天的国际化教育,重要的恰恰是文化理解和心灵的感同身受。



德国美学家莱辛说,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比古人高明,古人的小路都被我们变成了康庄大道,但殊不知,这样的“大路”是无法通往森林深处的。


诚如斯言,教育或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仍需参照古代、参考古人的事业,因为只有小路才能通往孩子的内心深处,你若想使用现代化的手段,恐怕很难。


最简单、真挚、朴实的东西,才真正能够温暖孩子的内心。而文化,恰恰是通往孩子内心小路上最好的明灯。


(本文整理自张聪在顶思2021德育峰会工作坊中的分享)



往期精选

第三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强势来袭,最强嘉宾阵容首曝光!


北大教授渠敬东:今天教育欠下的,也许要未来三十年偿还


如何立足“母语”,做“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语文教育?


新版托福考试,一周可考上百次?详细说明来了!


比肩苏杭,力压重庆,这座强市正成为西部国际教育新高地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