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篇文章告诉你,耶鲁、哈佛、斯坦福校长都认同的现代教育理念到底是什么?

顶思 2021-11-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秦朔朋友圈 Author 于盈

从本质上讲,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服务的,优秀的教育应该放眼未来,去适应未来变化的世界。学校和家长能做的,归根到底都只是授之以渔,指导辅助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思维模式。


文  |  于盈

         编  |  Chris_guo


作者介绍

于盈,凤凰卫视主播,《领航者》主持人。本科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2010年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曾在香港摩根士丹利担任分析师,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工作。


我一直非常关注教育的未来,因为我看到,我们今天身处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有人说,今天是你一生中科技发展最快的一天,也是你余生中科技发展最慢的一天。也有研究显示,未来15年约50%的工作将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


身处这个时代,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是否需要更新?


当前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不是培养适应未来发展所需人才的最好内容和方式?


我们父辈的学校、我们这代人的学校、我们下一代人的学校,有什么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又有什么元素是不变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访了世界各地的传统名校和创新学校的校长,访问了许多经验丰富和走在时代前沿的教育工作者、创业者。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大家其实很有共识,就是在这个充满变革的世界里,再以知识传输为主导和以测试为主导的教育体系是没有未来的。


培养下一代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掌握新知识的热情和能力,是当下和未来教育的一大目的。而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价值观和坚韧的性格,应该是教育的另一大目的。但品格教育在当今经常被忽略,而这正是学生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关键。良好的价值观和品格比好的学习成绩对人生的影响要深远得多,教做人重于教知识。


没有人知道10年后会发生什么,更不用说30年后。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培养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当父母和老师放手后,他们能自己做出正确的抉择判断,抱着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所有的未知,在失败跌倒后能重新站起来。



培养跨越任何学科领域的技能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主旋律


全球最大线上教育平台edX研究发现,从大学毕业后拥有第一份工作起,年龄在25~44岁的美国人中有29%完全改变了工作领域。麦肯锡称,由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颠覆了现有的工作,全球超过3.75亿人可能会被迫转换职业类别。可见跨领域跨学科的“跳槽”已成为现代劳动力的普遍特征。


因此,终生教育被所有领航者公认是这个时代教育最大的改变!培养终身学习的热情和能力至关重要。


曾任斯坦福大学校长16年的约翰·汉尼斯提到,如今年轻人的事业可能不会再“从一而终”,为了能发展从一个职业转换到下一个职业的技能,随时可以重新来过、转换赛道,年轻人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许多公司和招聘人员表示,当面试应聘者时,具有跨越任何学科领域的技能或“软技能”,比应聘者的学业成绩或相关工作经验要重要得多,这包括创造力、清晰的表达、批判性思维、科学推理、解决问题和处理多种问题的能力、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合作、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以及道德伦理等等。


在斯坦福大学,课程围绕着让学生能获得这些思维能力和跨领域的技能来设计。学校负责各专业课程设计的委员会对课程进行审查,判断课程是否能有效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把课程安排与技能培训联系起来。比如说,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选择能够帮助他们练习创造性表达和道德伦理推理的课程,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也必须学习科学推理等课程。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机制的逐渐完善,学科体系日益细化,但时至今日,由于单学科学习研究的局限,又在提倡整合。很多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来自各学科的交集点。斯坦福大学校长马克·特榭-勒温坚信,21世纪的主旋律是将科学技术知识与来自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的洞见结合在一起,让科学和技术更加以人为本,更有意义和更加充实。学生需要与来自不同学科的人进行跨学科的交流、碰撞与合作,才有可能取得进步。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也坚信,未来世界需要能够像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一样思考的学生,并同时以两种模式思考。



多元背景思想的碰撞

对成长和成才都大有裨益


多样性是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提及的概念,我们需要那些接触过来自世界各地的、拥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作为领导者。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一定需要他们每一科都取得高分,而是需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和兴趣所在。未来各行各业的领航者都需要有其独特之处,才能先拔头筹,占据先机。


多样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性格的养成也很重要。我成长于独生子女、条件还算好的家庭,但并没有在成长过程中被宠坏。反思自己的成长道路,初中在广州华师附中学习的经历很关键。在那里,我接触到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包括来自非常贫困的农村家庭的同学。他们出身寒门,但同样考取了好成绩,一路走来付出了更大的努力。那时我可能花上四块钱在学校食堂里吃一餐两菜一肉的饭,但有些同学却是花两毛钱白饭加咸菜也是一餐饭。学校还组织学生们参加学军学农的实践活动。我还体验了寄宿学校的集体生活。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不是比别人优秀多少,而是拥有更多机会,也学会了感恩,培养了我的同理心,能更理解他人的出发点,更能体会他人的情绪与感受。


在为我大儿子选择小学的时候,也把多样性作为很大的考量因素之一,希望他可以接触到社会不同的阶层,而不是在象牙塔里面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艳阳,让儿子们从两岁开始就每天走路十几分钟上学放学、大儿子现在坐校巴上学的原因,出门坐巴士、打车、坐地铁,这些都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希望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对某一水准的生活习以为常,也要求他们用尊敬、礼貌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而待他们再长大一 点,我会利用学校放长假的机会,带他们去体验中国的农村和山区的生活,带他们参与多些慈善活动。我相信这些都是潜移默化教育的一部分。


中西融合,扎根中国,面向国际


越来越多家长和学校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中英文并重,对东西方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兼收并蓄。但父母之间经常讨论到的一点,就是重视教授中文的学校一般都比较传统,功课量大,挤压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但注重培养学习热情的国际学校又不能兼顾中文教育。


我看到有些民办学校、国际学校对此进行了很多探索,希望鱼与熊掌可以兼得。2003年在香港创立的弘立书院和2007年在上海创立的包玉刚实验学校,都致力于培养根植中国文化,同时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用国际学校的体验式教学、兴趣教学的模式去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比如说,学校会让学生们在练武术的同时背诵中国古诗词,因为根据研究,记忆与肌肉运动相结合的方法会增强学习成果。把上海教育部门规定要教授的自然课用探索课的形式去上,用单元的模块去教学生,而不是根据简单的知识点去教。比如说水是一个单元,水有自然科学的内容,有地理的内容,也有历史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跨学科的知识形成自己对水这个单元的全面认知。 


当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有机会让学生去不同国家走走看看或深造学习和工作,是很宝贵的经历。在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越来越多能自由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人才。



强调动手能力

开展与社会相结合的项目式学习


我们常听很多学生埋怨,在学校几年辛辛苦苦地学过背过的知识毕业后就还给老师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而不是“活知识”。只会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并没有真正弄懂这些知识有什么用、怎么用。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也是因为在学校里学到的和工作中、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能存在错配。 


不少教育领航者提出,学校教育不应只是在象牙塔里的教育,还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不同社群的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回馈社会。为此,学校应开展更多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的课程,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让学生不只是被动地坐在课堂里接收知识,还可以通过动手实践,对教学课程内容有更感性和直接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他们理解了学习某种类型知识的用处,而且能学以致用,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帮助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会大为提高。同时,这也能教会学生做社会调研,学会搜集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后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


在知识如此容易获取的年代,记公式和单个知识点已经不是重点,关键是要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去研究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此,越来越多走在前沿的学校都开设了很多极有创意的课程让学生去深入社会、了解需求,再通过学生们的动手实践,提出和设计制作解决方案。 


香港最负盛名、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校之一的拔萃男书院,就开设了创新设计课,老师们在课堂上先教学生一些基本技术,然后让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包括老人院等,从中发现问题,然后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去找到解决的方案。


台湾建国中学开设了一门课叫“永续的餐桌”,帮助学生了解和检验生活中的食材安不安全,怎么烹调,怎么种植,怎样才能不影响环保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有哪些国家和地区缺乏食物,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这些地方改善这个问题。


台湾以科学教育作为立校特色的麗山中学,则自主设计出“研究方法”“专题研究”两门课程,立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主题式的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掌握可终身受用的方法论,在今后面对各种各样未知问题时,不致束手无策。


给人生适当留白

保持自我探索的动力和好奇心


很多家长也好,学校也好,现在还是奉行“挥着鞭子在后面追赶”的教育模式。除了在课内时间安排非常多的课程,还会在课后安排很多补习活动,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两大问题,一是孩子们会失去了自我探索的空间和时间,没法去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二是孩子们很可能会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好奇心。灌输的东西百分之八九十是要忘记的。“虚拟的充实”磨平了自己的棱棱角角,也带走了支撑自己继续前行的动力。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电机系曾在1995年到2000年对过去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跟踪调查。他们发现,学校专业课程上得越多的同学,走向社会后取得的成就越小。因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课堂知识没几年就过时了。很多其它顶尖名校也有类似的发现,因此很多学校都从减法做起,在校内减少教学课程数目。


位于广州的华师附中提出,他们现在尽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加综合类、活动类课程的时间,让学生在1/4的课业时间都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给予他们充分的自我探索空间。


曾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本科)院长的柯伟林(William Kirby)指出,最好的大学,是那些能确保学生有机会探索那些他们本不了解、甚至可能本来并不关心但需要了解的领域,还可以让学生可以较容易转换专业选择的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最为强调的培养环境是,要让学生开眼界,让学生独立地接触一些事情,见得多、看得高,内心就会勇敢。


其实孩子生来就是好奇的,但做家长的要留意不要把他们的好奇心给磨灭了。我从来不把儿子们的时间填满,也没有要求他们上很多课后班,特别是不上课外补习课。反而,我会和他们一起动手做很多科学小实验和小手工,一起下厨房煮东西,一起去运动,去不同的地方游玩,也会留出给他们自己发呆和玩耍的时间。他们可能在短期内拼写不行,某些数学题不会解,也不是在班里最快会认字、写字的等等,但我觉得这种方式的学习,长远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参观过斯坦福大学下属的一所有着50多年历史的研究型幼儿园,它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部门的一部分,专注于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的前沿研究。这所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就是以“玩”为中心,开展游戏教学。


幼儿园只配备五种基本玩具,包括颜料和手工材料、捏泥、角色扮演的道具、积木和拼图以及沙,但从室内到户外的所有玩具都是可以供孩子们任意分拆、组合、创作、构建。老师在旁观察,在玩的时候顺应孩子的兴趣,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和传授语言、阅读、数学等知识。他们很重视情感学习,培养孩子们的社会技能和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所学校的负责人告诉我,这种游戏方式,其实对孩子们学习兴趣和思维的启发非常重要。


我也提出疑问,幼儿园按照这样的自由游玩的培养方式,而不是传统的 structured play(结构性游戏),到了上小学要真正学习学科知识的时候,孩子们能不能适应?他们说,确实一开始面临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由于低年级班的很多知识他们在幼儿园没有灌输,适应起来刚开始可能会有一点困难,但是从三四年级开始,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就会发现这些“玩乐”长大孩子们的学习曲线会比其他孩子发展趋势更好。



奖励失败

在成长的路上吃点苦


按照传统的观点,失败是坏事,但在新的世界里,失败对于锻炼一个人的适应性和韧性至关重要。失败和试错这两个词在我教育系列的访问中频繁出现。


其实给予自由探索的空间,就意味着学生可能要面临失败的风险,这让很多家长陷入难以取舍的困境。而教育领航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经历挫折与失败的重要性,而且越早越好,让他们在学校时期像打预防针一样,逐步适应小的风险和挫折,练就坚强的性格和学会坚持,这也是要成为各界精英的一门“必修课”。


香港弘立书院的一个创举,就是把奖励失败纳入对学生的评估标准里。评估不是结果导向,而是看重思维过程、与团队合作的过程、如何克服失败、把项目坚持到底等等,也有意识地在课程中设计一些让学生难免会经历失败的机会。 


吃苦其实也是一种经历挫折的体验,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吃点苦,锻炼克服困难的能力和自信绝对是好事。我的母校广州华师附中的住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到现在我都历历在目,每天早上起来要把被子叠得像豆腐块,6点钟起来出早操,不管天气多冷多热,每天早上跑1000米,晚上10点钟准时熄灯,还要自己手洗衣服,打热水洗澡等等。学生们在这种住宿生活中可以锻炼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人打交道,学会去迁就和包容他人。


在广东清远农村,华师附中的学农活动已经坚持了29年,让学生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能使学生更懂得适应生活,也懂得知足感恩。还有一些学校送学生到野外,教会学生应对各种挑战,变得更加坚强,也学会与人合作。


有时候我觉得挺讽刺的,我们奋力拼搏、创造财富是希望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生活得更好。但最终反而可能是财富阻碍了他们的成长,让他们失去了往前走的动力。这也许就是“优越的代价”“富裕的挑战”吧。


凯雷投资集团创始人大卫·鲁宾斯坦指出,没有人曾经继承过十亿美元,然后获得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做出了改变世界的事情,他们更多来自蓝领背景或较低的中产阶级背景家庭,因为他们会自我驱动。孩子小的时候自己无法选择控制,但父母也需要在家里配合,“穷养”比“富养”的孩子更容易有出息。如果一个学生还没懂得赚钱,就懂得花钱的话,很难有奋斗的精神。 


在优越的成长环境下,许多父母为孩子包办了许多杂务,替他们扫清了生活中的琐事障碍,为孩子撑起了巨大的保护伞,只为了孩子能够专注于学校里的学习,这在中国尤其普遍。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指出,这会让父母有成就感,而不是孩子有成就感。由于孩子一直不需要承担责任、也没有机会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没有培养出完成任务的信心,等到他们成年后,解决在日后职场和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未知问题的能力也会较弱。所以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把握不好也会变成妨碍孩子成长的沉重的包袱。


在现代社会,家长各种过度保护和包办,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耶鲁大学的校长苏必德给出坦诚的建议,“如果你希望他们学到有毅力,如果你希望他们在人生中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如果你希望他们今后能够应对失败,如果你希望他们在被打倒之后能够自己站起来继续往前走,你就必须学会放手。你不能天天通过手机来约束他们,你不可能每小时给他们发短信,你无法为他们扫清人生路上的所有障碍。你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坚强的后盾,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表示兴趣,但要让他们在大学里过上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学习掌握那些能帮助他们过好一生的技能”。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为造福社会而努力


胡佛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当暴风雨来临时,你跑去地下室并抱紧柱子。”在巨变的时代,这些柱子就是我们的价值观。身处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诱惑所包围,没有好的道德准则去指引,很容易迷失方向。


斯坦福大学校长特榭-勒温说,斯坦福要做的不仅仅是推动变革,还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变革,为应对变革做好准备。他认为,大学要把造福社会作为卓越教育的目的,要教育学生成为自信但同时谦虚和具有同理心的全球公民和领导者,构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相比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说,他认为,帮助学生建立服务世界、将科技应用于解决人类所面临问题的价值观更为重要。


儒家的一些教育理念也适合21世纪,比如说仁者爱人,以仁作为人生和事业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核心价值,学会理解、同情和帮助别人,而不是追求自私的目标。


家庭的成长环境和整体价值取向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以我自己为例,我成长于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家庭,有什么问题可以用民主的方式平等探讨。父母说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只要我有道理和依据,就可以去挑战他们的意见。有一些规则我也不一定要去遵守,比如说上小学时,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有一些新字我写一遍就学会了,我妈妈就会帮我把剩下一两页重复抄写的写完,让我省下不少时间做别的事情或休息。如果有一些特殊的事情,也可以请假不去上学。到了中学,我很积极地参加社团活动,父母也很支持。他们不会逼我花更多时间去读教科书,而是鼓励我多看一些中国和世界经典的文学或历史类书籍,去旅行,去看看电视,去运动,去参加社团活动。


有时候我有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父母和老师也不会打击我,所以才让我有个性张扬的空间。父母生活都很简朴,从小在家里养成的价值观让我即使身处香港这个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社会,也从来不热衷于追求名牌。我总觉得,读本书的收获比这些要大多了,它能使我心灵充盈。我认定要去做的事情就会去做,太多的条条框框,很可能导致事情做不成。我经常对我的团队说,不要告诉我“No”,而是需要怎样才能达到“Yes”。 

赢在起跑线上

并不等于赢了人生


在现代社会,孩子之间军备竞赛式的竞争几乎还没出生就开始了。牙牙学语的孩子就要参加面试争取上一个好的幼儿园,之后是一级又一级。在许多家长眼中,似乎在升学这条路上,一步错就会导致步步错,一步落后人生就会全盘皆输。


其实,升学之路只是人生漫漫长路中的1/4,1/5。如果早早burn out,升学的压力和考试使人失去了学习的热情,那岂不是丢了西瓜换芝麻?如果从小到大,孩子所有事情都被家长“包办”,当走向社会失去了“框框”和“保护”,不断遇到不确定性和挑战,当父母逐步变老、最终要离开时,那孩子又该怎么办?


当我们思考对孩子的培养时,究竟终极目标何在?怎样才算成功?很多教育专家都从各个角度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对学生本身的关注,他们希望学生可以在学校和老师同学建立受益终生的积极关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现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过上有意义的人生,比世俗眼光中的好工作、好收入、社会地位等更重要。


郑基恩校长希望向学生传输“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的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去培养学生把精力放在坚持努力上,同时始终抱有新鲜感和好奇心,反思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包文骏则说,他愿意看到学生有选择的余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哪怕这些兴趣爱好对升学没有直接影响,但追求自己兴趣爱好的这个过程对学生的一生会有积极影响。因为学生愿意为自己的追求去投入,而不是仅仅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为了追求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自我价值不是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和他人的肯定,而是来自于自己对做这件事情的追求、自己内心的充盈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华师附中的姚训琪校长说,“成才比成功更重要。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对于进入到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的学生来说,当然意味着阶段性的成功。但名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块金字招牌,这两所大学的校长都希望学生们能够永保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领悟知识内在的价值,拥抱变革并为变革做好准备,用知识去推动世界的发展。 


在未来,孩子们究竟该走上怎么样的道路?这些校长们都说,应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摸索,不要太狭窄和功利地为学生们定义成功。家长不能完全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套用在小朋友身上。人生之路比升学之路更漫长,也更重要。赢在起跑线上,并不等于赢得人生。



来源:秦朔朋友圈;略有删减

往期精选

民办教育新政落槌,谁的利空?谁的利好?


重磅!“牛剑”发布2020年度录取数据报告,申请再创新高


瑞士教育:世界第一人才竞争力是怎样养成的?


特级教师于漪 : 现在的老师不缺教学技巧,而缺思想与批判性思维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