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学生穿汉服、背古书、习古礼,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吗?

玉关虎竹 顶思 2021-11-12

传统文化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重大话题。如何在教育多元化、国际化的时代确保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地位,确保孩子们在拥有全球视野的同时,拥有一个中国灵魂,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前不久落幕的TIDE2021第三届国际教师发展大会上,义格教育集团总督学、《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李振村先生围绕“从二十四节气课程看中国文化课的国际化”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在他看来,在国际教育的体系和背景下,我们应当立足当下看经典,而非立足经典看当下;我们应当让经典活到当下,而不是让孩子活到经典里。


文 |  玉关虎竹

编 | Chris_guo


李振村

▲曾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业委员会专家(第二届)、当代教育家研究院院长、《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曾任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分校校长,系《中国教育报》评选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


著有《教师体态语言艺术》、《雕塑心灵》、《新教育诗》、《中国乡村教育再造》等著作。在国内率先开发独树一帜的小学“全课程”教育体系,将跨学科整合、无边界学习等国际课程模式创造性地引入小学母语教育中,极大提升了小学母语教学的魅力,课程深受孩子喜爱。


*以下为李振村在TIDE2021第三届国际教师发展大会上的演讲实录,以第一人称叙述呈现


传统文化是基础教育界绕不过去的一个重大话题。如何在教育多元化、国际化的时代确保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地位,确保孩子们在拥有全球视野的同时,拥有一个中国灵魂,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01

假如学习内容与时代脱节、与儿童生活脱节,为什么要学?


2012年,我到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去访问。雷夫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小学教育家,获得过美国各种教育大奖。他在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躬耕于第56号教室,担任五年级的包班老师,改变了很多贫民窟孩子的人生,被纽约时报等媒体誉为教育圣人和天使。



他是如何做到的?他有很多策略,最重要的就是课程。其中最伟大的课程,他称之为伟大的教育力量的,是莎士比亚剧:他的每一届孩子,在跟随他学习的一年时间里,都要排演一出莎士比亚剧。


我有幸观摩了他的孩子们表演的莎士比亚剧。令我非常好奇的是,孩子们穿着T恤、牛仔裤,用电声乐器和各种现代的灯光音响来演绎莎士比亚。



我问雷夫,孩子们为什么不化妆?为什么不穿上莎士比亚剧中的服装来表演?他告诉我:我们要学习的是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要用莎士比亚来启发孩子思考,而不是让孩子回到莎士比亚那个时代!——这句话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头。


在国内,我们谈到传统文化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这样场景:孩子们着汉服,背古书,习古礼……



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吗?孩子们学习的古礼今天还能使用吗?孩子死记硬背的几百年前甚至一两千年前的冷知识对于孩子今后的生活又有多大实际价值?


如果学习的内容与时代脱节,与儿童当下的生活脱节,那么学习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们必须思考这个问题。


02

二十四节气里的传统文化教育


赫德双语学校以中文全课程见长,在传统文化的探索上作出了自己的特色:我们努力让经典活在当下,而不是让孩子活到经典里。


我下面用二十四节气这个古老的民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当我们说到二十四节气的时候,它是什么?是二十四节的歌谣吗?是的。是农耕时代指导我们祖先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历法吗?是的。是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么?是的。是诗词歌赋么?是的。是书画艺术么?是的。是风俗民情吗?……这些都是的,但又都不全是。


其实,作为中国古代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24节气在今天高度发达的气象学面前已经成为冷知识,已经没有“工具”层面的意义了。我们引导孩子学习24节气,不是让孩子掌握这个“工具”,而是感受浸润其中的文化和精神。


我们希望孩子们立足当下,经由二十四节气,过一种富有中国美学特质的精神生活,浸润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情境当中,体验、悦纳、成长。


我们的课程从一张小小的桌子开始。


在北京赫德双语学校,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一张小小的桌子——我们称之为节气桌。桌子上摆着的,是和这个节气有关的物品。


提起小满,小满意味着什么?“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所以我们的节气桌上有月季花,有杏子,有梅子……


霜降时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都白了。这桌上有金黄的树叶,有芦苇。


芒种时节,节气桌上有了一束麦子。这束麦子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在学校体育馆旁边开了一块地,秋天时,孩子们把麦种播下去。来年的春天,孩子们重返校园时惊喜地发现,麦子开始生长了!春分时节,麦子生长速度很快,孩子们念着“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去看望他们的麦子。小满时分,麦穗灌浆了,麦粒已经很饱满了,我们的老师和厨房阿姨采集了一些麦穗,搓出来,每个班一小碟,让孩子们品尝一下青麦的味道。这是庄稼的味道,大地的味道,节气的味道,也是中国的味道。更重要的,这是孩子们自己种下的麦子。



最好的学习,是体验学习,是亲身实践。


我们今天的孩子天天吃面包,吃馒头,吃面条,但是他真的不一定知道粮食原来是这样来的。种植小麦,照顾小麦,在特定节气里观察小麦的生长变化,品尝青麦……这样的生活让他们见证植物生长的全过程,能够唤醒孩子生命深处与大地血缘般的关联。


当芒种到来时,孩子们知道,再有10天,小麦就可以收割了。


什么是芒种?“芒种稻麦也”,小麦长芒了,长刺了,可以收割了;稻子要播种了。割小麦,种稻子,这就是芒种,这是农人非常繁忙,非常辛劳的一个季节,也是寄托着下一季的希望,生活的一个季节。


孩子们的小麦地呢?也要收割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没有让孩子亲自收割,老师和工人们一起去收割,孩子们做一些辅助,最后,把麦穗扎成一捆又一捆摆到学校的餐厅,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麦穗,不是一个工艺品,这是孩子们见证了生命成长全过程的有生命的麦子。


当然,文化的学习绝对不可少。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把古老的文字引入进来。比如这四个字,分别代表“禾”“麦”“稻”“稼”:



“禾”是成熟的稻穗。


“麦”和“来”是同一个字,古人认为,小麦是上天所赐。


“稻”的金文,上面是迎风招展的旗,中间是一只手,中下方是脱壳用的石碓或是石臼,最下面则是颗粒了。看到这个字,我们仿佛看到先民掏出石臼里的稻粒,再迎风吹去稻壳,最后从指间里洒下大米的情形,仿佛能闻到米饭的香气,听到丰收的欢歌。


麦子和稻子,统称为庄稼。“稼”最初是指种植,看看它的甲骨文,我们就能确定,我们祖先最初种植等的粮食就是稻子。


我们的孩子,不仅要把它们画下来,还要将每个甲骨文描述的情形、情景和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芒种到了,孩子们要读这两首诗: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陆游《时雨》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就是这样一张节气桌,把大自然节气的变化跟这间教室、跟孩子的生活紧紧关联结在一起。


课程到这里结束了么?没有。我们还要让孩子明白,面对大地,面对自然,面对节气,面对庄稼,人类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我们引入了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孩子们很惊奇:外国人也拾穗啊?是的,大地面前,我们没有什么不同。这些世界级的美术名作,就以这样一种方式自然而然伴随着中国的节气进入孩子的文化视野,融入孩子的审美经历。



我们的孩子欣赏了这些画作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北京赫德学校的画展刚刚结束,孔雀同学用水墨的方式创作了36张二十节气画,这些画作是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少年,对24节气的认知和悦纳。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节气课程的学习继续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让孩子认识国徽:孩子们,请大家观察国徽的最外圈是什么?里面一圈是什么?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外圈原来是麦穗!里圈原来是稻谷!


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国徽用的是麦穗:粮食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徽就这样伴随着芒种节气,鲜明生动地进入到孩子的生命之中。


伴随着味蕾的学习总是令人终生难忘。


说到端午节,我们会想到粽子;说到元宵节,我们会想到元宵或汤圆。因此,我们学校开发自己的节气美食,并称之为“舌尖上的节气”。


节气美食由学校大厨开发。这也意味着,在课程面前,没有前勤后勤之分,没有教学非教学之别,所有人都应当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节气美食的名字都非常美好,非常有诗意,小雪孩子们品尝的是“红泥暮雪”,冬至孩子们品尝的是“长夜将息”,雨水孩子们品尝的是“春雨如酥”……这些菜名,都来自于一首首跟节气相关联的古诗。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立冬的时候,大厨用白菜、胡萝卜、菠菜这些最简单的食材做成“橙黄橘绿”,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因为他吃的不是菜,是诗意,是文化,是节气。


孩子们还亲身进行“大自然里的创作”。霜降时节,老师带着他们到银杏林里,“把森林搬回家”,一起动手装扮校园。



03

借助现代元素,唤醒沉睡的经典


这样的二十四节气课程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过一种散发着中国美学气质的现代生活


二十四个节气,24次观察体验,120首节气诗词。种植、音乐、书法、绘画、美食、仪式……贯穿其中,涵养中国情调,培养中国审美。


不仅仅是24节气课程,在赫德双语学校,我们会借助一切现代元素,包括教育戏剧、rap、PBL项目学习……唤醒古老的沉睡的经典


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何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呢?这就需要我们用当下的方式来对接过去。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30多首唐诗谱曲,流传广泛,深受喜爱。古代的诗歌本来就是可以唱的,但是无法让孩子再用古代的调子来唱,谷建芬的现代旋律非常受欢迎。这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去年,BBC拍摄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反响,为疫情期间沉闷的电视节目增添了一抹亮色。英国莎翁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用英文诵读杜甫的诗句,演绎出了忧国忧民的杜甫形象,让我们感受到:经典的力量是可以穿越语言,穿越时空,穿越种族的。这也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央视的名牌节目“经典咏流传”,集合了所有时尚的元素:当红主持人,明星,学者,文人,草根,孩子……他们用吟诵、演唱、歌舞等各种混搭的艺术形式,把我们的经典演绎的淋漓尽致,活色生香,让老百姓喜欢。



归结一下我们赫德学校的看法,我们认为在国际教育的体系里和背景下,我们应当是立足当下看经典,而不是立足经典看当下,我们应该是让经典活在当下,而不是让当下回到经典。


会后,顶思记者围绕语文教育和教师发展等话题,与“村长”进行了深入访谈,李振村先生针砭时弊,提出了很多深刻的洞见和思考。


以下为专访实录:


顶思:您此前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新经典”,如何理解?


李振村: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我们有很多经典流传至今,但是其中有一些并不适合孩子;即便适合,让人工智能时代的孩子们去喜欢千年前古人的作品也很困难。


所以我们提出“新经典”的概念,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工具和策略,激活唤醒经典,点燃擦亮经典,让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


让经典活在当下,而不是让孩子回到经典。“新经典”是让孩子站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来学习和运用经典。


我们希望大家都能秉持这样一种情怀和价值观,秉持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于孩子的责任感。这样,经典和孩子的生命之间才会搭建起一座柔软的桥梁。


顶思:您曾经引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让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这句话是何意?您还补充说:“仅仅让墙壁会说话是远远不够的”又该如何理解?


李振村: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在学校这样的环境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个空间,都承担着育人的功能。空间对人的情绪和认知,影响巨大。


为什么监狱里通常都是灰白墙壁,高墙林立,一派森严气氛,写着警告性的语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它就是要给囚徒一种压抑感和控制感,让他们反思自己的罪行、向往自由世界,重新做人。


反过来,幼儿园就要色彩绚烂,有花有草,让孩子像待在游乐园、待在花园一样快乐和自在;同理,我们的中小学整体的空间设计、环境布置也要让孩子感觉非常舒服,像家一样,它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求知的地方,也是他们交友交往、玩耍运动的地方。


当然,仅仅让墙壁会说话是不够的。一面墙,谁来装饰、谁来主导,这是一个更重要的话题。


如果这面墙壁的使用权、控制权、设计权、创意权,全部由校长和老师主导,全部是成年人的话语体系。这样的空间,意义就小得多。


我们会看到一些学校张贴着很多宏大的标语口号,其实基本上没有意义。这些宏大的口号,全部出自学校管理层,体现着成人的意志和想法,与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身心特点有着深深的鸿沟,也因此,孩子们通常视若无睹,他们在学校读6年,墙上挂着什么标语,毕业的时候可能都记不住,宏大的口号距离儿童的内心世界非常遥远


假如我们把学校的空间交给孩子,聆听他们的心声,遵从他们的意愿,经过他们的集体讨论,发挥他们的才智、创意和灵感……这样的校园绝对是不一样,这才是真正的让墙壁说话、以空间育人。


顶思:有人说,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是“努力让孩子脱离审美”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李振村: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我们过度地把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化的学科,过度地强调它的工具性,必然损害母语的优雅,母语的美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而我们用那种字词句段篇的方法去分析、死记硬背,最终让语言的美荡然无存,孩子们也会感到索然无味。


坦率地说,我们的很多语文课是在浪费孩子的生命。不是说我们不要语文工具,但是,要想让我们的语言真正地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就必须给予她深沉的热爱——只有孩子领略到汉语言的美,才会愿意下力气去学习、背诵、欣赏;也只有这样,汉语才能更好地成为孩子们强大的语言工具。


当我们把审美的元素弱化,把语言的血肉都去掉,只把筋骨给到孩子,只把工具和方法给到孩子,毫无疑问,这是在损害他们的热爱和审美。


其次是我们学习的内容——目前,孩子们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材料就是语文教材,比如小学,6个年级12本教材构成了孩子学习语文的全部。


可教材等于语文吗?并不是。


教材只是学习语文的“例子”,是学习语文的“读本”。真正的语文不在教材里,而是在我们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里,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里,在诗经里,在论语里……那是真正的语文,汉语博大精深、绚丽灿烂的美都在那里。


现在很多学校都是让孩子抱着教材学语文,把教材当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这对孩子人文底蕴的形成是有缺陷的。


语文教材是用来保底的,是入门的。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教材基础上拓展延伸、丰富提升,将真正美好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纳入到孩子的语文学习中来,滋养孩子的心灵,提升孩子的人文底蕴。


顶思:在您看来,好的语文老师是怎么造就的?


李振村:好的语文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现在的一个问题是:一群不读书的校长,带着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教孩子读书。


有一些老师,在大学里读很少的书,然后出来工作后就不阅读了,这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语文老师要关注今天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阅读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点,创造性地用今天孩子喜欢的方式将经典引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


顶思: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说明我们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李振村: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既有教师管理体制、评价机制的问题,也有整个时代的问题——当今这个时代非常浮躁,每个人都在急功近利,每个孩子都面临着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很多老师全部的任务可能就是要把孩子的成绩拉上去。搞不出分数,出不了成绩,一切免谈。


在这种背景下,让老师多读书,并带着孩子多读书,是很困难的。


所以从根本上讲,如果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发生一些重大变革,老师和学生的状态很难改变。


好在现在新高考已经出现了好的迹象:比如2020年的某个作文题,让孩子写一篇演讲,材料涉及很多非常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若非真正读过、经历过,是写不出来东西的。这种导向就很有意义,有了这种导向,我们的师生就会走向海量阅读的道路。


顶思:学校该如何引领教师发展?


李振村:学校引领教师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问题,也是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的工作。大家都有很多策略,各种各样的培训、专业发展计划,但是除此之外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作为学校,要帮助老师建立意义感。


现在很多老师缺少的不是专业,不是教学能力和方法,缺少的是工作的意义感。他感觉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在各种评比、各种应试压力下常常非常沮丧。


人的工作状态,潜能的发挥,专业的发展,都需要良性的情绪去主导烘托。


因此作为学校,应当通过文化营建等各种机制让老师感受到工作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意义,感受到自己的工作给孩子的生命带来的影响,从而始终满腔热情地工作。


顶思:您心目中未来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


李振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过去的教师、今天的教师和未来的教师,本质并不会有什么变化。


教师归根结底是“人师”,是孩子的人格的导师。未来的教师,仍和今天我们要求的一样,不仅仅要有专业的素养、敬业的精神,而且是作为一个丰满、有情趣的人,站立在孩子面前,始终以完整的人格来打动孩子,而不仅仅是用学科来影响孩子。


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完整丰满的、有趣好玩的、热爱生活的、跨界综合的老师,能够洞察人性,理解和接纳多元文化,同时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认同与热爱。

往期精选

冲上热搜!奥运夺金的清华姑娘,背后的“马约翰班”不简单……


河南暴雨袭击下的沉痛警示:我们的灾难教育不应缺席!


一边感染人数暴增,一边全面解封,英国闭上眼躺平了?


我们一生都缺失的能力,芬兰初中就开始教了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