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遭中止”,背后有何深意?
正值秋季开学,欧美发达国家疫情却迟迟不见好转。为缓解疫情影响下留学生学业停摆的困境,教育部8月25日发文表示将继续支持以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缓解我学生出国学习困难。目前,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多所中外合作院校明确表示,欢迎持有国外一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中国籍学生来校就读。
都说后疫情时代将面临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作为公办本科和直接出国攻读学士学位的中间地带,中外合作院校提供了一个展示办学特色和顺势吸引人才的机会。那么,作为就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高等学府,国际合作校能否赋能后疫情时代的人才抢滩战?
文 | Kaylie
编 | Chris_guo
就在教育部发文表示将继续支持以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缓解疫情影响下我学生出国学习困难的前几日,以“教育部批准终止286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为标题的新闻见诸报端,更有不负责任的自媒体,为吸引流量,以“最新”等字眼误导大众,一时间引起了家长群的恐慌。
然而,当一探究竟后便会发现,这其实是国家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一项举措。
01
提高、统一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
从1986年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立至今,35年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已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去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332个,其中本科以上1230个。随着体量的增加,教育部自然也随之加大了监管力度,力争将中外合作办校高水平发展落到实处。
因此,近期报道中被批准终止的286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是从2018年就开始积累的。这些被批准终止的机构和项目,大部分为经中外合作高校自愿协商并主动退出终止办学申请,还有部分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教育部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中不达标而终止办学。
实际上,自从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了“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重大信号后,就有一些利欲熏心的机构打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噱头四处敛财。由于项目过多,家长调研又无法做到事无巨细,最终导致一些学生就读了与国外三流大学合作的“非学历教育”机构。
直到2016年,中外合作办学调整乏力的现象逐渐显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便于同年2月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开始强化中外合作办学退出机制的重要性。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退出机制的规范有序运行,有利于中外合作办学更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它助力于行业优胜劣汰、整合资源、健康合作、提高效益、统一质量;另一方面,也保障学生和家长的权益,提升社会对加快和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信心,实现就地留学的平稳发展。
02
就地培养国际化人才
今年6月,好未来旗下国际教育品牌学而思国际举办了《国际演说家》第二季终极盛典。在盛典现场,有专家对中国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这样的定义:“自信、从容地站上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国际化人才,将拥有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在世界舞台上说好中国故事?出国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它不但能快速地让留学生融入英语环境,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帮助学生全方位提高英语能力,更能在国外的教育体系下,提高本国教育体系欠缺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疫情之前,中国的留学生人数逐年递增。
然而,这只是整体趋势。
实际情况则是,由于中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省份输送的留学生比例差距甚远。来自2021年的一份数据显示,在今年的留学生人数比例中,一半的人来自经济发达的华东和中南地区,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东北和西北分别只占总人数的7%和8%。
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对那些因经济原因无法实现接受国际教育梦想的学子来说,无疑解决了他们的求学需求。
中外合作院校的学费每年普遍在2-18万之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每年的学费为4万,昆山杜克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是目前最贵的两所学校,学费分别为每年17万和18万。虽然与国内公立大学相比,中外合作院校的学费仍然令许多家长望“价”兴叹,但相较于前往英美等发达地区动辄每年几十万的学费和额外的房租、生活费而言,中外合作院校对于工薪阶层家庭来说,依旧存在很高的性价比。
除开经济因素,中外合作院校打破了高考“一纸定乾坤”的弊端。尽管有人开玩笑地表示,这其实就等同于“花钱买分”,但他们不能否认,中外合作院校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与国内近期出台的“双减”政策核心不谋而合。
在申请的过程中,院校往往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其中包括高考成绩、申请材料、面试讨论和学业成绩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代表高考成绩在申请过程中被完全弱化。相反,多数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院校需要高考成绩达到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只是,在申请中外合作院校时,高考成绩是刚需,而不是唯一。
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例。在高考成绩外,学生还需要提交高中成绩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期间主要获奖证书。不难看出,比起高考分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注重的是学生整体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潜力以及求知欲望等综合能力。
另外,英语运用能力也是中外合作院校关注的重点。既然不具备英美澳新纯天然的语言环境,就要尽量在本地教学中重视英语的交流与运用,确保学生熟练掌握这项国际交流工具,毕业后可以在世界舞台“发声”。
03
借势吸纳天下英才?
8月1日,上海浦东机场出现“奇观”——因美国放开了赴美留学限制,中国留学生排长队值机,长度超过1000米。
几乎同一时间,英国也积压了大量的签证申请,使馆工作人员不得不加班处理工作。就连疫情初期就封锁国境的新西兰,都启动了快速通道服务,帮助中国学生恢复学业。
而在8月25日,教育部表示继续支持以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缓解疫情影响下我学生出国学习困难。考虑到目前国外对留学生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教育部的发文不禁耐人寻味,这是否有吸纳人才之意呢?
选择在中外合作院校攻读本科学位,学生和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学校学历的含金量。
从以往留学趋势来看,中国每年赴美、英、澳留学的人数占据了留学生总人数的半壁江山,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这三个国家是目前世界排名前三的教育强国,其中美国拥有150所世界顶级大学。
但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进步,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得到社会的认可。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中,有四所中外合办大学的生源质量排名跻身全国前200。在就业形势吃紧的形势下,中外合作院校的就业率也超过了90%。这样,从质量及社会竞争力来看,中外合作院校已具备了一定吸纳人才的实力。
除此之外,中外合作院校在证书和文凭认可度方面,也不落下风。
首先,中外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可获得本校受教育部认可的学历证和学位证,以及方高校的学位证三个证书。其次,近些年中外合作院校的文凭认可度也普遍较高。据悉,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和港中深大学的学位文凭在江浙沪一带基本可以与985高校竞争抗衡。
让我们把目光再放得更长远一些。若中外合作院校能如愿在政策支持下扩大生源,那么在师资需求方面或许也有相应的增加。还记得去年被炒到40万一张的天价机票吗?它直观地体现出部分海外同胞渴望迫切回国的心理,甚至已经有人要求恢复自己的中国国籍。
回归到教育行业,中外合作院校可利用海外移民政策收紧、国内经济向好、环境安全等因素,在部分留洋人士萌生归国想法时,吸引人才回国任教,将海外经验与本土实际情况相结合,促进世界优秀教育资源与我国教育的加快融合。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外合作院校在人才争夺中所存在的劣势。
其中,不具备天然的语言环境,是最显著的劣势。当美、英相继放开留学限制后,留学生第一时间就挤爆机场,已经反映了一个事实:出国留学的热浪并没有因为疫情而褪去,对语言环境的追求和对纯粹留学生活的向往,依然是留学生们翘首以待的梦想。
而像加拿大、新西兰等国提供的移民政策,即使较往年正在缩紧,但对留学生来说,依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中外合作院校想赢下这场人才抢滩战,绝非易事。
结语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在制度监管下不断发展,并得到社会认可,部分院校毕业文凭含金量在提升。在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教育部对中外合作院校的重视度也与日俱增,不断出台政策加大中外合作力度。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中外合作院校在缓解留学生学习困难的同时,也具备一定吸纳人才的能力。但是,它与国外大学间的人才争夺依然激烈,能否成为后疫情时代人才抢滩战的前锋部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内容来源 | 教育部网站、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第一财经、产业信息网、21世纪经济报道、《大国人才》公众号、高校综合评价平台
欢迎投稿:
topmedia@topschools.cn
往期精选
RAISE2021早知道:最新日程与早鸟票第二波正式发售
“双减”新学期,全员导师制在上海中小学重点年级实行
一家四代看芬兰:北欧小国的“教育奇迹”是怎么来的?
技术移民路径被切断,留学新西兰成了泡影?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