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於阗:艺术家不需要主张和表现个性

www.manamana.net MANA新媒体艺术站 2023-04-15


他从小以来的梦想是沿街卖唱
大学时代版画系的他成为摇滚乐队主唱
他说艺术家不需要主张和表现个性
他是音画交互艺术的先行者
於阗




尝试:
在南京西路的玻璃房“沿街卖唱”
 
2016年的秋天,在南京西路的马路边,一个透明的玻璃房吸引了无数的目光。这个玻璃房里的光影攒动,音乐撩动观众的心弦。

这是由於阗与汪文伟合作的音画交互作品《界》,借助半封闭的空间,打造了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界”,作为一个成功的尝试成为了中国音画交互艺术的标杆。

2016《界》於阗 汪文伟



於阗和汪文伟是高中就认识的发小,他们同样是学美术出身、从美术跨界到了音乐。

“他就跟我说我们可不可以一起去做一个作品。当时我就在想,我们到底能做什么。他告诉我,在南京西路上有一个艺术庭院的空间,你可以先去看一看。”於阗去看了这个空间,觉得这个空间实现了一个他们从小以来的梦想:沿街卖唱。

《界》是一个基于“场”诞生的作品。於阗认为场是一个具有能量的空间,观众和艺术家都具有能量,两者之间的能量,通过一个“界”从空间上分割,但从视觉和声音上形成了一种能量的相互交织,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物理效应。

 

《界》於阗和汪文伟演出现场

於阗说,做这个作品的期间,他恰好读到了美籍日裔物理学家加莱道雄所写的回忆录。加莱道雄童年时期的经历,让於阗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他小时候特别喜欢去旧金山的一个日本茶园,看池塘里的金鱼游来游去,里面常有金鱼跳出来。对于水里的金鱼来说,他们从来都没有跳出过这个世界,水就是他们所有的世界。当跳出去的金鱼在这一瞬间看到了外面的景象之后,再向水里的金鱼描述外面的世界,其他的金鱼一定会对此嗤之以鼻。”

对于加来道雄的金鱼来说,水面是一条线。而对于於阗来说,这就是一个界,是一个边界。

於阗希望在这一个特殊的空间,打造一种特殊的作品:没有艺术家高高在上的心态,也不需要观众仰视的目光,只是在一个马路边的小房子里,成为观众生活中的一个没有目的性和意义的片段。不需要积极的反馈,不需要热烈的、欢呼的,只是观察这个空间内外,艺术家和观众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关系。
 
《界》 玻璃房外的人群

於阗本以为一些年长的观众或许不能接受这种艺术形式,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对这个空间产生了有趣的反应。

於阗分享了当时的一段有趣的故事:“他们不但没有排斥,而且认为这种新鲜的艺术形式和场景是很有趣的。甚至有一个老先生还给汪文伟提出建议:‘小弟弟,你们这个搞的蛮好的,你看这个还可以搞一下古典吉他嘛,反正你们要演好几天’,他甚至连我们要演几天都知道。”
 

向往:
在环境中造就最好的音乐
 
对于於阗来说,音画交互的实验是一个和刚从美院毕业时玩乐队不同的经历。於阗刚从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系毕业的时候,以主唱和吉他手的身份成立了甜蜜的孩子乐队。作为乐队成员,於阗参加国内外的众多音乐节,斩获了各大奖项。

虽有一系列成就傍身,於阗逐渐想要作出一些改变,他不再满足于作为乐队成员的一成不变,於阗笑着说:“我曾经在做乐队的时候,一首歌唱几千遍真的会觉得难受的”。这件事在外行人看来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但於阗想要尝试新的状态:即兴。
 


《界》 “即兴的交互”

在《界》中,於阗第一次尝试了 “即兴的交互”。汪文伟即兴的吉他演奏,配合於阗用不同的材料、喇叭的产生视觉画面直接交互。

“这种方式是最直观的,他一转我马上可以转,就可以影响这个画面,我不需要借助任何其他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形成了一种如同“打双打”一样的配合,互相之间的让位、进退,都形成一定的默契和配合。
 
自然即兴的尝试是於阗对于即兴和氛围的新探索。“这是我个人划块中的一种创作方式,就是在环境当中即兴。”氛围音乐的另一种解释就是环境,因此最好的环境音乐一定是在环境中造就的。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热闹、不缺频率、不缺信息,缺的是没有信息、不热闹、没有东西的空间。”大年初五的九龙村、二月的嵩山脚下、十一月末的泰宁,於阗希望回到自然的环境,通过音乐塑造一种片刻的宁静,记录下的当时的感受,让寒冷和空虚传递出那个特殊的时刻。

2019《声山-sound of mountains》於阗

当谈及对于环境的观察和体验,於阗说:“我进行一次环境音乐的创作,通常需要去到这个环境三到四次。”前两次,只是在不经意间用一种工作或者游客的心态去感受。直到第三次的旅程,他开始慢慢发现这个地方的特别,感受独特的景色、风和温度。

於阗开始考虑合适的时间和季节,选择乐器,进行自然声的采集,用音乐成就那个时间点的特殊痕迹。“这个时候人会对环境产生一种‘全景式的感受’,通过整合目光、触觉、嗅觉多重感官的所有信息源,让即时的体验成为创作的体验。”

2019《嵩山寒林songshan》於阗


在创作中,当天的天气和温度共同成就了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现场的意义。“如果现场是在不停的重复的话,可能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每一次都不一样,也就是下次还会来到这里参与这个活动的理由。”

於阗认为现场的意义,是他的音乐中最特别,最重要的内容。不同于大众化的音乐工业,於阗希望通过即兴和氛围的方式表达出对观众的真诚和对音乐价值。
 
“其实funk音乐、爵士里面,都讲究即兴”,而於阗则想尝试通过即兴的概念来表达氛围。

当我们提到,氛围音乐也许对观众而言很难理解,於阗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就好比在肯德基,我想去买海鲜大餐我们是买不到的,它并不是用来尝试这种口味,是为了进入这种状态。”於阗希望用氛围音乐带给观众的并不是主题而是一种情感。

“现代社会中我们被太多的主题包围了,我们缺少的是去掉主题。”於阗希望将自己的音乐融入客观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从我们的内心来讲,现在只有放这种音乐我不觉得烦。”
 

探索:
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创造音乐
 
在於阗氛围即兴的作品中,无论是《声山》、《嵩山寒林》还是《泰宁即兴》,於阗都选择带上自己制作的乐器,将自己对环境声音的理解遍布脚踏过的土地。

於阗进行自制乐器的尝试,一开始是出于教学的目的。他半开玩笑地解释,“自己制造乐器,成本真的低了很多”。

从简单的开源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视频控制器,到搜集资料探索后制作能够发生的乐器。於阗似乎在“不务正业”的路上渐行渐远。他尝试用arduino编程midi控制plugiator声音合成引擎,用3d打印的方式制作乐器的壳体,完成了一系列自制乐器的实验。

2019 《ARDUINO自制合成琶音器 DIY STYNTH ARP400》於阗 

他对自己做乐器的行为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做乐器的过程我就是在做音乐,对此没有半点可以怀疑的,它就是在创造音乐。”

於阗说,他制作的乐器的好处在于,这个乐器很灵活,完全可以随心所欲,通过艺术家的手势自由的控制并影响发声的结果,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对乐器进行控制。“当这个乐器全部都是自己设计的时候,当它达到目标了,音乐也就做完了。”
 

於阗的自制乐器
 
对此,於阗的朋友们甚至会“笑话”他,“我的朋友们经常笑话我,说老於是嗨演出前的,他演出一点也不嗨的。他每次演出前都修乐器修到3点4点,总是演出前抱怨乐器没弄好。”这非但没让於阗打消自己做乐器的念头,反而还让他坚定了要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

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音乐的创作思路已经被安装进预期当中。於阗说,因为自己做乐器,也可以很偷懒,因为可以不用练习,关于音乐的一切已经在乐器中被编织好了。

自制乐器的过程,对于美术出身的於阗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乐趣所在,“困难解决了是一种乐趣,困难没有解决,是一种潜在的乐趣,因为你还有机会突破。”
 

期待:
不以自己为中心的表达客观世界
 
除去对即兴演奏及自制乐器的研究,於阗还有一些人机交互的装置创作,如《远鼓DRUM》《死之舞蹈TOTENTNZ》等,在《死之舞蹈》这件装置中被,他借助李斯特的钢琴曲《死之舞》并利用arduino控制水阀、水泵来营造生的流逝,死的循环。

 2017《 死之舞蹈totentanz 》音画交互装置 於阗

2018《 远鼓DRUM 》音画交互装置 於阗

在好友崔健的邀请下,於阗从幕前跨到了幕后,从乐队主唱的身份转变为视觉设计总监。2012年,他担任了崔健巡回演唱会《蓝色骨头》的上海场视觉设计总监。


2012 崔健演唱会《蓝色骨头》视觉设计

从乐队主唱到舞台视觉总监,从大学教师到音画交互艺术家,从即兴音乐到自制乐器,用於阗本人的话说,他做的一系列关于音乐、美术的尝试,“在过去来说,叫做‘三脚猫’,现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不务正业’”。

关于创作的历程,於阗说这可能是由他个性决定的,自己可以通过不同类型艺术的尝试,探索到更多的知识来源和方向。
2019《ARDUINO自制合成键盘 YT COLORPAD》於阗
 
同时於阗也在“即兴”与“自制乐器”的探索中,用音乐诠释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观点。於阗的家中满是中式家具与装饰,他提到了佛学观点“无我”,“艺术家通常更注重表达自我,我们缺的其实是无我,因为个性是磨灭不了的,所以我们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一个人可能费尽心思,也无法抹去自己的个性。这样看来,艺术家可能并不需要主张和表现个性。也就是说,艺术创作不需要担心作品中没有自己在,只要用最真诚的态度去表达和表现,那么作品中一定会表达出最真实的自己。

在於阗的艺术创作道路上,他更想去探索如何不以自己为中心的创作。“也许听起来光环有些大,但我想表达出这个客观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前路漫漫,於阗希望未来可以通过丰富的手段呈现出更多作品和概念;希望与观众有更多的交流;希望留下一些可以带给人意义的东西。

他也期待国内可以有更多的个性化平台和空间来让不同的艺术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收获创作的成就感,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行业中来。而作为大学老师的於阗,也希望可以引导更多学生在音画交互与艺术的道路上进行更多的探索。

於阗在采访的最后说,“希望越多的人参与,这件事情就会做得越好。”
 
 


关于於阗


中国美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甜蜜的孩子乐队主唱和吉他,爻媒体实验室主创和总监,中国美院上海设计学院数字出版与展示设计系系主任,研究方向集中于舞台影像、灯光及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实验。曾担任崔健“蓝色骨头”全国巡回演出视觉设计总监,全国首部大型全景交互新媒体剧《梦境》舞台总监,西湖音乐节舞台总监,爵士上海音乐节舞台总监等。

摄影:Lisa 王大头 Echo
剪辑/编辑:Lisa
排版:Echo
审核:文雅
内容支持:华理-MANA科技艺术实验室

 
艺术家专访推荐

他用算法代码让艺术“开花”

玩电脑的怪叔叔和弹古筝的美少女

带着成为先行者的野心,他们为所欲为。

fn media lab 玩转科技艺术的七年追梦之路

他在法国教堂用机械艺术演奏中国古筝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