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天然好蜂蜜,终究逃不出罗素悖论的怪圈!
有些连意蜂、中蜂、活框、木桶都不会区分,却沉浸于混乱行业的逆向取胜思维里,畅谈什么机会和风险。
天然食材有个悖论:好好做的没啥名气,名头响的全在倒鸡毛,这是由食材特性和商业属性共同决定的。
就像真正的隐士少人识,满大街跑的全是老神棍。
一位理发师,在店门口贴出通告。
本人是洗剪吹行业的最强专家,凡是不给自己刮脸的客户进店办卡,我郑重承诺永远只为这些会员刮脸。
有一天,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胡子拉碴。当他顺手拿起刮胡刀时,有位爱较真的顾客发出灵魂拷问。
如果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以让理发师刮脸。
如果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就不该让理发师刮脸。
你就是理发师,到底该不该给自己刮脸?
掉进罗素悖论的怪圈,理发师只能狂抽嘴巴子:让你丫再夸大宣传...
天然食材,同样处于罗素悖论之中。
如果“不加工”,可以保持天然的特性。
如果“加工”,就不该再沿用食材名称。
号称天然食材,到底该不该加工?
民以食为天,人类几千年的饮食习惯跨入工业时代。士农工商的职业划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下节奏。
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土地,对食品需求量却更加庞大。面对货通全球的流通贸易,必须统一稳定行业标准。
所以,借用工业指标考核食品优劣。
自家麦子磨成的面粉,出虫烧心的情况很常见。
高筋增白的达标面粉,运往全国可以存放数年。
甚至于转基因,个人喜恶难以抵挡时代洪流。
秦岭一白在往期文章中,详细谈论过自己的观点。本文对此不再赘述,因为在现阶段还拥有自主消费权。
但是在监管、资本、利润夹击下,弹性需求的天然食材沦为三不管地带。
现实生活不同于数学理论,不可能存在绝对真空。
以天然食材为代表的原生食物,几乎全被划分为初级农产品。在这条绿色通道里,可以小范围供给流通。
比如家里有三五亩果园,不用办理资质就可以直接售卖。但是要加工成果汁,没证件就会被列为黑作坊。
因为,这些要符合相关规定。
初级农产品: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未经过加工的产品。
食用农产品: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包装等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
初级农产品包含食用农产品。
工业领域有正牌厂家和山寨仿制,食品行业有龙头企业和中小卖家,这两大阵营就像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
前者在于材料和技术优劣,按照性能指标可以分出高下。后者之间的口水战,长期停留在资质荣誉的层次。
工业指标考核食品行业,却搞出类似三聚氰胺的乌龙事件。
你卖的是三无产品,我这叫初级农产品。
你卖的加工浓缩蜜,我能达到指标要求。
在大流通渠道,商超货架以及线上大平台,只有证码齐全、经过加工达到国标要求的厂家蜂蜜才能上架。
加工后的蜂蜜状态稳定,从青藏高原拉到三亚海岛都很难胀瓶,彻底解决容易发酵变质造成的质量问题。
在小流通渠道,软文推广几乎是驱魔乱舞,以蜂蜜霞为偶像的团伙各显神通,活动套餐动辄高达数千元。
非厂家产品难以监管,网络平台给钱就宣传。在资本、利润的刺激下,让本文开头的外行们也蠢蠢欲动。
但是,他们忽略天然土蜂蜜的两大特性。
各山头蜜源有差异,造成蜂蜜感官形态有区别。面对原本混乱的行业现状,需要用专业知识来答疑解惑。
山民没有结账周期,割蜜称重后当场付全款。面对原本贫困的山里人家,这些收入能让他们开心个把月。
秦岭一白曾说过,天然蜂蜜和厂家蜜没有竞争关系,因为全然不属于同一行业。
最后,除了天然食材自身的悖论,买卖双方也存在悖论。
相信野生高营养的买家,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群体。
不吹嘘野生高营养的卖家,卖良心货也赚不了大钱。
所以,再次奉劝想入此行的朋友。看懂产品背后的天然特性,想想自己会以何种方式在混乱行业中立足。
希望他们想真心做事,而不是趁机浑水摸鱼吧!
市面上最常见的4种土蜂蜜,你买的是哪一种?别再花高价上大当了!
59.中华土蜂蜜的5000年发展史,吃一辈子蜂蜜的人也不一定知道!
请在“历史消息”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