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到底有几个省?
一个关注东北人文、地理、历史的公众号↑
东北一家亲
文 | 海东青
对于很多外地的小伙伴来说,东北是一个混沌的存在,没有明确的概念。
有人以为有个叫“东北”的省份,甚至还有人以为有个叫“东北三”的省份。其实,近代以来东北的行政区划变化比较频繁,很多东北人都不甚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东北到底都有哪些省份。
▼
(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示意图,红色为黑、吉、辽三省,粉色为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既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
中国的行省制度建立于元朝,那么我们就从元朝开始捋顺。
元朝在东北设立了辽阳行省(点击查看《什么是辽阳》),辖境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四省区、乌苏里江以东到日本海等地区,以及今朝鲜半岛北部。
这时候的东北还真就是“东北省”。
▼
(辽阳行省示意图)
到了明朝,明廷在距黑龙江入海口200公里处设置了奴儿干都司,治理东至日本海、库页岛,西至斡难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的广大地区,但很快就内迁治所,失去了对辽宁以北地区的控制,到明末更是被压缩到山海关以内。
▼
(奴儿干都司辖区示意图)
清朝入关以后,对东北“龙兴之地”实行将军管理,设置了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和盛京将军。到了清朝末年,东北出现边疆危机,为了防止东北整体的丢失,清政府在东北推行行省制,建立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奉天省。形成了东北三省的格局。
▼
(外东北被割占前后,东北的行政区划有较大的变化。图一为东北将军辖区示意图,图二为东北建省后三省情况示意图)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在辽西设置了热河省,辖区包括今天的赤峰、通辽、朝阳等地,此时出现了“东北四省”的局面。
▼
(民国时期东北行政区划示意图。图片来源见水印)
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后,扶持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不断调整行政区划。先将东北四省划分为十个省,后改为14个省,后又调整为16个省,省份数目最多时,全国共设有19个省。
▼
(伪满洲国各个时期东北行政区划示意图,图片来源见水印)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将东北调整为“9+1”十个省的局面,即东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以及热河省,此外还设有三个直属于行政院的直辖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和哈尔滨市。南京国民政府当时还印发了货币“东北九省流通券”。
▼
(抗战结束后东北行政区划示意图,实际上由于国共内战,南京政府从来没有完全控制过东北地区,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共控制东北后,将东北整合为六省及直辖市。设有黑龙江省、松江省、吉林省、辽东省、辽西省和热河省;以及众多的直辖市,有沈阳市、抚顺市、本溪市、鞍山市、旅大行署区(后改为“旅大市”)、长春市(1953年升格)、哈尔滨市(1953年升格)。
▼
(1950年东北行政区划示意图,此时中共已经在蒙东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图片来源见水印)
1954年到1955年,东北六省被整合为黑吉辽三省,与现在的黑吉辽三省管辖范围几乎一致。另外,东北所有的直辖市撤销,并入临近省份。
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被拆分,东部的昭乌达盟划入划归辽宁省,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南部两县划入吉林省,呼伦贝尔盟大部划入黑龙江省。
▼
(1969年至1978年东北行政区划示意图,图片来源见水印)
1978年国家又对东北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蒙东地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78年至今,是东北省级行政区在这一百年中最稳定的时期。
▼
(今天的东北行政区划示意图)
频繁的区域格局变化,造成了东北人民对地域认同高于省份认同的情况。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你今年四十岁,你家自闯关东以来,世居牡丹江,你的曾祖应该是吉林省人,祖父变成了滨江省 / 牡丹江省人,你父辈出生时是松江省人,你自己则是黑龙江省人,请问你家到底算是世居在哪一省?
所以,你也就只能说:“我是东北人”。
——The End——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东北知识局”
专注于东北的
人文、地理、历史
点击探索东北地理历史
点击探索东北美食
东北知识局
专注于东北的人文、地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