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

请收藏 浙大马院 2022-06-09


12月5日上午八点半,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读书会第十次读书活动通过线上腾讯会议举办。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兴亚教授应邀作题为“工业革命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三至五篇特别是第十三章的若干体会”的讲座,我院刘召峰教授主持此次读书会。



01

《资本论》第一卷第三至五篇在全卷和全书中的理论地位


许老师首先解释了“理论地位”的含义。这里的“理论地位”,一是逻辑上的地位,一是现实中所处的地位。许老师指出,“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所以,要谈《资本论》的逻辑,首先应当区分是理论本身的还是现实中的逻辑,也就是马克思早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已经指出的:是“逻辑本身的事物”,还是“事物本身的逻辑”。


接下来,许老师提出了《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上的两个“圆圈”。他说,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许老师认为,对于《资本论》的逻辑结构来说,“圆圈说”同样适用。第一个圆圈是从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到第三卷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的圆圈,是从商品和货币拜物教到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的“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的“三位一体”拜物教的极端形式。第二个圆圈是资本本身的理论上的圆圈,是从第一卷的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中的“资本的一般公式”即货币资本出发,到第三卷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重新回到“生息资本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这个逻辑上的圆圈。但是,在以上《资本论》的结构的这两个“圆圈”内,处在这两个结构的最深层的和最为基础的部分,则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这个生产过程本身则是在第一卷的第三至五篇这个理论部分加以分析和论述的。


其次,许老师指出了在《资本论》全三卷的“逻辑学性质较少、经济学性质较多”的理论结构中的第一卷自身的理论地位,以及第一卷第三至五篇在其中的地位。从现行《资本论》全三卷(即“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或“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的理论联系上来看,“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全三卷《资本论》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而第三至五篇则是整个第一卷的核心部分和现实基础。许老师进一步具体分析了第一卷中除这三篇外的其余几篇的内容及其在第一卷理论中的地位,认为,第一篇作为《资本论》全书的开篇,虽然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的细胞形式和从生产的社会形式方面来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片面和侧面的特征,但是,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的,这里一点也还没有涉及资本。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包括劳动力成为商品),则也还只表现为第三至五篇中“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先导(马克思也曾比喻地将其称作“导论”)。第六篇“工资”按其所处的理论地位来说,并不是马克思完整的工资理论(马克思说,阐述工资的各种形式“是属于专门研究雇佣劳动的学说的范围,因而不是本书的任务”),因而相对于第三至五篇的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来说,只是资本家用来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对工人阶级进行统治和剥削的“手段”,因而对于这一过程本身来说带有“补充”或者“补论”的性质。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则是对于前几篇所讲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从再生产的角度所进行的进一步的阐述,也是以第三至五篇中对于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为基础的。


最后,许老师指出:我们之所以强调指出第一卷第三至五篇理论地位的重要性,还在于一定不要把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仅仅看作是一种从生产的社会形式和阶级关系方面来看的“公平与否”的“剥削理论”,而应当更要看作是一种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的非常厚重的理论。正如马克思在本卷《序言》中所说的:“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往)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只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自身矛盾发展的高度来认清这一生产方式自身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认清这一生产方式历史必然性和它的历史暂时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的规律和趋势。



02

《资本论》第一卷第三至五篇自身的方法和内容


许老师指出,从叙述的方法上来看,这三篇的论述既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同时所采用的也是一种矛盾分析的方法。《资本论》第一卷第三至五篇,包含第五章到第十六章共计十二章内容,这十二章的编排次序,既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运动,同时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逻辑。贯穿于这三篇中的矛盾分析的方法(也被称作“先分析、后综合”)体现在:每次先分析一个侧面,在分析第二个侧面的时候把第一个侧面放在第二个侧面中,从而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整体,最后再从二者的统一上进行综合分析。


许老师逐章分析了第三篇到第五篇的具体内容。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的分析的基础上,先从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抽象出那些与“生产一般”有关的规定,然后把劳动对于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关系这种“社会的形式规定”加进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并且揭示出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规律。而“绝对剩余价值”之所以被称作“绝对”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它是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因而第三篇所分析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构成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形式、前提和基础。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逻辑上来看,则是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上,再加上“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特殊规定,亦即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的相对增加,从而使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规定。从现实的角度看,这一篇则是不仅提出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革命以及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相联系,强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仅是从生产的社会形式方面来看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劳动对于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而且是建立在特殊的物质生产方式——机器和大工业的基础上的“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劳动对于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这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物质生产方式方面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科学和自然力的自觉利用,以及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和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然而这一切又是在劳动对于资本的不仅是形式上的、而且是实际上的从属的条件下发生的,由此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和必然的基本矛盾:以机器和大工业所代表的生产力和从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方面来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反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亦即从生产的社会形式方面来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从而导致作为总体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灭亡。第五篇马克思把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从总体上统一起来加以考察(即综合)。其中第十五章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概念的变化、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在第十五章分析了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也就是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动的规律;最后,在第十六章分析了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从而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做了总体的概括。


03

对《资本论》第四篇第十三章的理解


许老师认为,第十三章马克思讲的是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及其影响,因此应当把对这一章的学习与对产业革命的讨论结合起来。许老师首先回答了“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这一问题。许老师首先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上,“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这一提法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和使用的。早在1844年发表在《前进报》上的《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一文中,恩格斯就最早使用了“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这一概念,并且第一次把在英国首先发生的这次产业革命称作一次“社会革命”。在1845年所发表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进一步深刻分析和阐明了这一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恩格斯所说的产业革命所指就是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这一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恩格斯不仅把产业革命视为生产的技术方面的变革,而且还把它视为一种深刻的社会革命;同时还指出,产业革命产生的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就是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


接下来,许老师总结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论述的理论要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提到“工业革命”,就是在第四篇第十三章第一节中提出的。它的实质就是用资本主义的机器和大工业这种生产方式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手工劳动和操作。许老师认为,马克思在这一章中所提出的第一个理论要点是,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是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因而资本主义采用机器和大工业的目的并不是减轻工人阶级的劳动,而是要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服务的。第二个要点是:从生产方式本身(亦即从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角度来看,从18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起点是工具机,而不是动力机和传动装置。也就是就是用机器代替了人手来掌握工具。但是随着机器的发展,动力和传动装置也要变革。机器体系的最发达的形态是自动的及其体系。它的特有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用机器生产机器。它的原则是自然力和科学的自觉运用。第三个要点是:机器和大工业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而且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第四个要点是: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具有二重的历史作用: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并且也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的过渡创造了物质要素和人的要素;但另一方面这些进步的因素又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从而必然引起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之间的,以及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根据以上见解,许老师指出:目前人类社会从生产的物质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仍然处在从18世纪以来开始的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从生产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形式的角度看,也仍然处于从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期已经开始了的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不过,与20世纪以前的产业革命相比,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而是也有了社会主义的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它们在物质技术层面上具有许多共同点,在一定意义上也都可以称作生产的现代化和工业化。但在生产的社会性质上则是截然不同的。


读书会接近尾声,许老师指出,在今天,我国正在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情况下,尤其要注意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区别。明确这一点,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前途命运、对于坚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读书会,通过许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从《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出发,到对《资本论》第一卷内容,尤其是对第三到五篇内容的整体把握,最后深入理解了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的内容,收获颇丰。



图文:崔晨茜

编辑: 新闻中心  万锦烨


//推荐阅读//

1.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九)

2.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八)

3.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七)

4.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六)

5.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