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二十二)

请收藏 浙大马院 2023-03-30



4月16日上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读书会第二十二次读书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3幢521室举办。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及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我院丁堡骏教授领读《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第九、十章以及《致威纳尔·桑巴特》(1895年3月11日)、《致康拉德·施米特》(1895年3月12日)等文本,将研究方法与理论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为大家全面深入而别开生面地剖析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百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此次读书会。


一、利润率平均化作为一种趋势起支配作用


在第九章后半部分,丁堡骏教授着重讲解了价格与价值偏离的问题和成本价格修正的意义这两个难点。对于前一个问题,形成资本的不变资本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偏差原样地反映出来,而形成资本的可变资本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偏差由于由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填平了。马克思得出结论,“商品生产价格中包含的偏离价值的情况会互相抵消”。对于后一个问题,“因为生产价格可以偏离商品的价值,所以,一个商品的包含另一个商品的这个生产价格在内的成本价格,也可以高于或低于它的总价值中由加到它里面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构成的部分。”这就是“成本价格修正了的意义”。但是马克强调的不是这个误差,而是“成本价格小于商品价值的论点,现在实际上转化为成本价格小于生产价格的论点。”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转形问题实质是剩余价值分配问题。


二、把握概念与现实的关系需要运用“思维的抽象力”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转形的难点问题,丁堡骏教授还介绍了恩格斯的两封信。在《致威纳尔·桑巴特》中,恩格斯首先澄清价值概念只适用于存在商品交换的社会形态。随后,恩格斯指出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及其所引起的后果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家或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弄不清楚,单个资本家对更大利润的追求会导致全部剩余价值按同等的比例分配给全部总资本,这就是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恩格斯说马克思本人对这个问题谈得并不多,但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恩格斯勉励桑巴特等德国经济学家运用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去深化研究。对此,丁堡骏教授强调不可忽视恩格斯说话的语境,将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割裂开来,粗暴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在《致康拉德·施米特》信中,恩格斯强调了平均利润规律和生产价格规律作为一种趋势发挥作用。施密特等德国学者囿于“抽象推论的折衷主义方法”,限于枝节不见全貌,不能正确理解概念和现实的关系。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思维抽象力”,恩格斯说,概念和现实就像“两条渐近线”“概念并不无条件地直接就是现实,而现实也不直接就是它自己的概念。”


丁堡骏教授提示,可以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援引考夫曼的评价去理解马克思的研究方法。马克思的叙述始终贯彻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现实生活就是历史的现实基础。在第九章中,马克思以“平扫CT”的视角以逻辑和数学的方法展示了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机制,第十章中以历史叙述揭示该问题。丁堡骏教授逐句领读了第十章前半部分,分析了不同生产条件下个别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


三、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


马克思在第十章开头指出“一部分生产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具有中等构成或平均构成,也就是说,这部分生产部门的资本的构成完全是或接近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构成。”丁堡骏教授解释道,可以联系第九章中五个部门的例子,其中78c+22v+22m的部门就是符合平均构成的部门。一方面,竞争会把社会资本这样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中一切资本都力求和中等构成的资本(即社会平均资本)拉平,即力求实现生产价格(k+kp’);另一方面,这个平均利润只能是社会平均资本的利润,不论是否所有单个资本都参与平均化过程。丁堡骏教授强调我们不能机械地背诵“两个恒等关系”,而是要理解这一竞争过程导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而有的西方学者则执着于证明恒等关系本身


在正面阐述利润率平均化过程后,马克思遇到了“难题”:“利润到一般利润率的这种平均化是怎样进行的,因为这种平均化显然是结果,而不可能是起点。”


马克思首先指出,商品按价值出售和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是两回事。他接着分析了推动不等量活劳动的资本会生产出不等量剩余价值与一般剩余价值率的偏差,随后说自己只是”在理论上假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是以纯粹的形式展开的。”丁堡骏教授补充道,越是消除以前经济状况的残余,理论就越接近一个典型的社会形态,对资本主义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都是如此。接着,马克思称困难产生于“商品不只是当做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因此,马克思研究了工人各自占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并且互相交换他们的商品的情况,他们只要求按照商品内涵的劳动量进行交换,利润率差别是无关紧要的;但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还要求从剩余价值总量中获得它们各自成比例的一份。因此,马克思指出,从商品按照或者接近于它们的价值来交换发展到按照生产价格来交换,需要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高度。丁老师补充道,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中,商品资本的价值W=c+v+m,前两项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而剩余价值则转化为利润。“在高于成本价格、低于商品价值之间,有无数个出售价格,其中达到一个均衡的价格,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的实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如果商业资本得不到平均利润,商业就萧条了。在此,丁堡骏教授强调,应该让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律在其范围内发挥作用,马克思在第三卷中已经不再纠结于商品价值形成问题了,而是强调商品价格总额。



最后,丁堡骏教授详细分析了市场价值的形成过程。“市场价值一方面应看作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作是在这个生产部门的平均条件条件下生产的构成该部门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只有在特殊的组合下,那些在最坏条件下或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才会调节市场价值。而这种市场价值又成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丁堡骏教授说,并不是同时存在“两个市场价值”,而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个别价值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市场价值。一方面,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价值总额等于个别价值之和,社会价值由商品总价值量的加权平均数决定。在优等生产条件下的产品数量占多数时,社会价值更接近于优等条件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劣等生产条件下的产品数量占多数时,社会价值更接近于劣等条件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等生产条件下的产品数量占多数时,社会价值更接近于中等条件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优等和劣等生产条件下的价值差额无法互相拉平。而另一方面,在总供给与总需求严重失衡的条件下,市场价值总额不等于个别价值之和,这种在最坏条件或者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也可以全部卖出,这时它们的个别价值就决定市场价值。马克思还补充说,这里关于市场价值所说的,也适用于生产价格,只不过生产价格一方面是在每个部门中按照特殊情况调节的,另一方面又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随后,马克思还给出了两个结论,一是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的运动,生产上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的减少或增加,会使生产价格降低或提高;二是决定生产价格的平均利润,必定总是同一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一个相应部分所分到的剩余价值量接近相等。


丁堡骏教授强调,《资本论》和恩格斯的这两封信都涉及到怎么落实唯物史观的问题,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是高度统一的。丁堡骏教授鼓励大家抓住问题、研究问题,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通过此次读书会,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长久以来的困惑得到解答,收获颇丰。




图文:陈柳依

校对:崔晨茜

编辑:新闻中心  郑璇璇


//推荐阅读//

1.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二十一)

2.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二十)

3.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九)

4.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  (十八)

5.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