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IGF观点 | 浅析我国碳账户体系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2022年,我国在碳账户领域的探索实践步入活跃期,不少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平台纷纷布局试水碳账户,已在运营中的部分碳账户平台则在现有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体系完善和多元化创新,积极探索以碳账户作为绿色金融授信的数据支撑,推出覆盖面更广的绿色金融产品。2022年12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要加快以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把更多的活动纳入绿色金融轨道。碳账户体系的成熟发展将对当前日益增长的绿色融资需求提供有效支撑,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碳账户体系的发展现状入手,梳理我国现有碳账户实践经验,探讨碳账户发展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碳账户未来发展建议。


一、碳账户的功能和定位


随着我国碳市场持续稳健发展以及碳交易的日渐活跃,学界对于碳账户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目前国内对碳账户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是仍然有不少专家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或描述。有学者从实践角度提出,碳账户是对有关经济主体碳排的全面记录,包含数据采集、核算、评价三个环节,必须做到数据准确、核算科学、评价客观。也有学者认为,碳账户是界定个人、企业等各社会主体碳足迹、碳排放权边界与减碳贡献的记录与数据治理工具,其核算与会计账户、价值链账户、绿色责任账户、金融资产账户等密切相关。基于对碳市场发展的展望,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提出,每个机构、每个市场主体、每一项经济活动都要有自己的碳账户,用于持有碳资产,从而在必要时进行履约清缴,实现碳中和。他同时提出,碳账户应发挥四项主要功能,一是登记确权,二是存管和托管,三是交收或转账,四是清算和结算。
综合来看,本文认为碳账户是记录个人或企业碳排放相关信息的基础性工具。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化推进,碳账户的应用场景将更为广泛:从碳市场中的重点排放单位,到具有极高社会责任感、主动承诺并落实减排目标的企业单位,以及致力于引导绿色低碳投资的金融机构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个人,碳账户都能帮助其更好地了解自身或所投项目的碳排放情况,引导各类主体在决策过程中融入更多绿色低碳理念,让生产生活模式更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而在推动社会多维度绿色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国内碳账户实践进展


地方试点碳交易体系中的注册登记系统是最早投入运行的面向企业及项目的碳账户实践,所有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信息和履约信息都可以在注册登记系统中进行查询,但该系统仅面向碳交易市场开放,功能较为单一。国内对于碳账户的广泛研究和关注,更多是伴随“碳普惠”的发展而兴起的:2015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碳普惠制,在《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全省统一的碳普惠制推广平台及商业激励机制,选取社区(小区)、公共交通、旅游景区、节能低碳产品作为碳普惠制试点领域,按照特定的碳普惠方法学对企业、社区和个人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定价,以促进“低碳权益”和“经济权益”的账户平衡,这被认为是我国以个人为主体实践“碳账户”减排理念的最初尝试。
2016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意见》强调,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此后,碳账户逐渐被视为金融机构衡量其绿色投资的重要工具,在企业端加以研究和应用。202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开始探索碳账户构建方法。目前,衢州市碳账户建设已覆盖工业企业2765家,能源企业98家,建筑主体129家,交通运输企业73家,农业主体1000家,社会居民239万人。2022年以来,衢州全市共发放企业碳账户贷款294亿元、个人碳账户贷款48亿元,共计342亿元。截至12月底,衢州已建立覆盖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和林业碳汇等七大领域的239.6万个碳账户,为区域碳账户推动产业低碳转型、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综上,现有碳账户实践中,按照服务主体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基于个人的碳账户以及基于企业或项目的碳账户。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等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碳账户的应用也更为注重“量化绿色绩效、引导绿色投资、助力绿色转型”功能的发挥。
(一)个人碳账户
从2015年至今,个人碳账户已经过多年实践。以蚂蚁金服为例,2016年,蚂蚁金服宣布对旗下支付宝平台的用户全面上线个人碳账户。在支付宝客户端,碳账户被设计为“蚂蚁森林”公益活动,用户通过客户端收集个人低碳行为所产生的虚拟能量,当能量积攒到一定数额便可通过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在现实世界种下一棵树,从而实现固碳释氧的减排效果。截至2020年5月,蚂蚁森林参与者已达5.5亿。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现有个人碳账户体系主要从“衣、食、住、行、用”等消费端减排量入手,通过银行或互联网app平台将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转化为碳账户余额,营造以“积分换权益”的正向激励环境,吸引用户积极进行减排活动,最终促成个人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今年以来,个人碳账户的发展如火如荼,十余家机构先后推出了个人碳账户,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将个人碳账户与普惠金融挂钩的实践,如个人碳账户积分越多则对应的信用等级越高,在信用额度升级、信贷产品利率优惠等方面均能享受到更多激励政策。下图为2022年以来的个人碳账户实践:


图1 2022年个人碳账户相关实践
来源:根据互联网信息整理
(二)企业碳账户
在企业碳账户体系中,发展最为成熟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碳市场中的注册登记系统。全国及区域的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包括自愿减排交易,都是通过集中统一的注册登记系统来记录企业排放量或是项目减排量信息的,此类碳账户主要面向重点控排企业和自愿减排量拥有方。而其他企业碳账户,其参与主体的目标和诉求较为复杂,包括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受减排所带来的绿色效益驱动,或是受相关的减排政策激励等。实际操作中,此类碳账户的应用场景与金融信用体系的联系更为紧密。当前多数企业碳账户是在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主导下,依托数据管理平台对企业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量化,根据划定的基准线对企业的碳排放行为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信用体系考量范围,据此构建与碳排放挂钩的绿色金融产品,以此激励更多企业参与节能减排工作。下图为2022年以来的企业碳账户实践: 


图2  2022年企业碳账户相关实践
来源:根据互联网信息整理

三、碳账户体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碳排放数据的采集与核算缺乏统一标准
碳账户作为记录个人或企业碳排放相关信息的基础性工具,其数据来源及准确性决定了碳账户所能发挥的作用及价值。现阶段,我国在个人碳账户和面向其他企业(非重点控排企业和自愿减排量拥有方)的碳账户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碳减排核算规则、数据获取及计量方面均未建立统一的方法与标准。一些平台搭建主体自身并不具备数据计量及核算的能力,需依托第三方合作机构搭建专业的计量模型,比如今年发布的浦发银行个人碳账户依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为其提供碳减排量计算支持,而淘宝88碳账户由中环联和认证中心、北京绿色交易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碳排放领域的专业机构对减排量做测算。肇庆企业碳账户则采用了基于智能化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自动采集的碳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依托“智慧能源与碳排放管理平台”和“肇庆高新区大数据平台”,实时收集企业用能数据,动态采集碳排放总量,根据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碳排放强度、单位利润碳排放强度、单位税收碳排放强度和单位社保人数碳排放强度四项指标以及企业所处行业排放标准对数据进行核算和评价,并最终形成针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体系。各机构所采用的的数据采集方式、计量模型及计算规则不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不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碳账户应用场景。
(二)当前碳账户数据应用缺乏互联互通机制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均积极布局碳账户业务,一时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然而无论是个人碳账户还是企业碳账户,均依靠各自平台独立存在,未在更高层面实现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互认、互享,更加难以实现碳减排相关权益的自由流通。就个人碳账户而言,数据平台各自为政的弊端还表现在减排行为形成的积分极易造成数据遗漏或重复计算的问题,难以对个人低碳行为进行全面而准确的统计,也因此降低了碳积分在金融系统中的实际效用,使碳账户的应用场景失去了进一步创新的可能性,局限于“签到送积分”、“积分兑奖品”等浅层激励,用户的参与度也将大打折扣。无法与碳交易市场融合发展的区域性企业碳账户,一旦失去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及激励政策带来的相关优惠,其存在价值也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数据安全及风险管控缺乏机制保障
碳账户采集的数据覆盖个人生活及企业经营等众多社会生产经营问题,是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最直观描述,因此数据安全不仅涉及到公民隐私保护问题,也涉及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平台公司在数据筛选利用等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泄露风险。目前,在碳账户领域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数据采集、流转、应用及存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进行保障,随着实践的越发深入,数据安全问题必将成为碳账户未来发展的一大掣肘,直接影响企业及个人参与构建碳账户体系的积极性。对于以碳账户为基础开发出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来说,也将面临同样的风险。

四、建议与展望


(一)采用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标准
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202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针对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行全面工作部署,这对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碳账户的发展来看,广泛的应用和大规模的推广亟需统一的核算标准体系,而不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建议现有的碳账户体系应紧跟政策导向,执行国家发布的核算方法和标准。对于尚未发布统一核算标准的领域和活动,建议尽量参考类似标准并与行业同业机构达成共识。
(二)建立国家或行业统一的数据库
从现有碳账户发展来看,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是打破壁垒、实现数据高效利用的必然趋势。应由国家或行业主管机构自上而下建立统一的、适用于全国或全行业的数据库体系;或将现有的、经过市场验证的较完善的碳账户数据库在经过政府背书后,推行至全国或全行业,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提升碳账户背后“碳资产”的流动性。如在银行体系,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数据库及相应的企业和项目碳账户体系,既有助于避免数据遗漏或重复计算等问题,也可将碳账户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促进相关金融政策落地落实,支持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多元化创新。
(三)构建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及风险管控机制
2021年9月以来,我国相继出台《数据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其中强调,数据安全并不局限于以数据存储安全为代表的静态数据安全,数据处理的所有环节(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都应当确保安全。碳账户体系应在此基础上,从促进数据开发利用的角度构建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积极运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强化数据采集与使用监管,保障数据安全。在与绿色金融衔接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尽可能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建设,争取政府部门和监管主体在风险分担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创新的同时加强项目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碳账户”金融衍生品从试点创新向大范围铺开提供保障,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

相关文章:

1.IIGF观点 | 林业碳汇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2.IIGF观点 | 金融科技助力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的需求及应用分析

3.IIGF观点 | 碳市场发展需用好碳金融工具

4.IIGF观点丨重视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参考文献

[1].何起东.以碳账户为核心的绿色金融探索[J].中国金融.2021(18).56-57

[2].刘凤委.碳账户体系建设助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J].新理财.2022.8

[3].孙传旺,魏晓楠.“双碳”背景下我国碳账户建设的模式、经验与发展方向[J].东南学术.2022.6

[4].周诚君.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碳市场[J].现代金融导刊.2022.8

[5].赵萌.发展“个人碳账户”需平衡好隐私保护与数据收集—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N].金融时报.2022.9

[6].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7].http://drc.gd.gov.cn/gfxwj5633/content/post_865569.html

[7]中国新闻网.支付宝4.5亿用户有了“碳账户”[EB/OL].[2016.9].https://www.sohu.com/a/113085920_123753

[8].郭敏晓.打破碳账户数据“孤岛”[N].经济日报.2022.12

[9].兰紫悠.“双碳”背景下衢州绿色金融模式及优化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12

[10].李昊源.商业银行个人碳账户分析.银行家.2022.7(67-70)


作者:

吴倩茜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行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新媒体编辑:解桐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