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IGF两会观点 | 施懿宸、王湘洁:做好ESG信息披露 助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俞越 王湘洁等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2024-08-24

ESG是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所有企业都应关注的三大优先事项。在我国,能源行业的碳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88%,其中电力行业占整体能源行业碳排放的42%左右。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全国政协委员章建华在提案中提出“需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我国监管政策也正不断引导电力行业向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绿色电力系统及行业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本文将主要围绕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情况、电力上市企业ESG发展现状及探讨在ESG理念下电力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就如何运用ESG信息披露进一步提升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一、电力行业碳排放相关情况


我国电力行业以火力发电为主要发电类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火力发电量占比为69.95%,在电力行业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正不断增加,尽管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了5.58%,但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上述二者的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了12.26%与17.17%,核电发电量也同比增长了3.71%,达到了4332.5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30.05%,同比增长高达3.0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表1 2023年我国电力行业发电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电力行业的减排任务逐步明确。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升级控煤力度,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期间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期间逐步减少。2022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以及民航行业且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列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电力行业成为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同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


可持续能源发电量及其占比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端近几年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继续快速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应体系。以2005年为基准年,从2006年到2022年,中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47.3亿吨。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力报告中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将出现结构性下降。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发电碳排放量将同比下降2.4%,2025与2026年中国的排放量将每年平均下降1%,可见国内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成效较为显著,电力绿色供应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不断助力。


二、电力行业上市企业ESG发展现状


ESG注重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而非仅仅关注财务绩效,是一种可以体现企业价值理念、投资策略和评价工具,也是用来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价值的重要指标。尽管ESG理念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与我国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相辅相成。通过推进ESG监管政策,对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进适合ESG实施的中国路径。中国需要构建并不断完善自己的ESG评级体系,将ESG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决策的重要评判因素,用来衡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2016年7月,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上市后首份ESG报告,在此之前,我国电力企业一直是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主,ESG报告发布较少。随着新的环境保护法规开始实施,企业更加注重环境绩效指标,其绩效表现也成为区分发电企业好坏的关键。此后愈多电力企业开始关注ESG评价分析,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电力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根据目前电力行业ESG报告可以看出,电力行业进行ESG信息披露的比例较小,整体的ESG信息披露完整度不高,质量有待提升。通过对92份电力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对应可总结出电力行业的6个ESG关键议题,分别是:发展清洁能源、减缓气候变化、职业健康与安全、供应链管理、社区关系、责任治理。现阶段,存在较大碳排放的电力行业的信息披露重点集中于直接排放而弱化范围二、范围三的内容,或是停留于选择性披露阶段。对于各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披露指标,行业与各机构间需更有效讨论各项指标对气候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层面的影响关系,并从上述三个维度增加对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和有效手段,以增强信息披露完整度。


三、电力行业于ESG发展中面临的显著问题


(一)传统发电能源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传统电力行业主要以煤炭燃烧的火力发电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用于电力与热力行业生产与供应的煤炭消费总量为211,123万吨,占煤炭消费总量的51.25%。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外,而且相关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污染物等有害物质。2022年,全国电力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为9.9万吨、47.6万吨、76.2万吨,较往年下降19.4%、13.0%、11.6%。此类物质会对温室效应和酸雨产生显著影响,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人体呼吸道健康产生危害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传统发电一般使用的都是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过度的开采与使用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相悖,在近期召开的两会上,政协委员辛保安也着重强调在电力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还需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为美丽中国建设筑牢生态屏障。


(二)职业健康与安全存在较大风险


由于电力行业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其从业人员作业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危险。火力发电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振动、工频电场、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等,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健康影响和危害程度也不同。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提到的6个分类标准中共有4个会对电力企业产生职业病危害,分别为粉尘,如煤尘、硅尘、石灰石粉尘,焊接产生的电焊烟尘等;化学因素,如氨、烟气所含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涂装作业产生的甲苯、二甲苯等;物理因素,噪声、振动、工频电磁场等;放射因素,生产或检修过程中使用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产生的X、Y等射线。除上述因素以外,分类目录中涉及的生物因素及其他因素两类一般在电力企业存在较少。


(三)ESG披露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ESG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较为重要的是我国ESG披露体系不够完善。尽管我国三大交易所已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化ESG报告,但在披露标准上仍缺失一套符合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ESG的指标体系,且对应的监管力度仍有提升空间,这一系列使得我国ESG披露体系于规范性和合规性上暂缺优势,同时大部分第三方评价评级机构也对特定方向的评级方法与指标内容未达成共识。这一系列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行业ESG绩效数据收集可行性、可比性及可靠性不高,也是造成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的直接原因。对于电力行业来说,ESG报告中往往仅针对ESG三者中的单项因素,对敏感项目披露程度参差不齐,数据不够清晰。同时,整体市场上因ESG发展进程问题不少企业将ESG信息披露作为企业运营的附加成本,并视作宣传手段之一,所以会在披露过程中选择性披露一定内容从而影响报告质量。


四、做好ESG信息披露强化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多方监督绿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党组书记章建华在两会中强调:“能源发展一定要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企业与行业于多方视角下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的绿色能源电力体系。通过系统化的ESG信息披露报告也会使得各利益相关方更为清晰、直观地了解行业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情况。同时,规范化的ESG信息披露报告不仅能够将企业的绿色转型及低碳发展的成效与规划清晰披露,还使得企业或行业间的数据更具可比性以督促企业绿色发展进程。


(二)提高从业人员健康安全


电力企业面临中长期的低碳转型发展要求,在资金与政策支持的同时,也需要担当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于ESG报告中积极披露从业人员健康安全情况及安全风险管控和责任管理体系,同时也需要对存在安全风险的特种设备设定并披露相关安全管理流程。标准化ESG报告中需要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问题实现周期性识别、提醒与改进,使各利益相关方能对作业环境中潜在安全风险的行为做到监督与管理。在此系列行动下企业可根据报告及报告受众的反馈,持续完善并及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及奖惩制度。


(三)全方位优化ESG体系


ESG表现可以稳固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价值等。通过完整且统一的ESG信息披露体系,行业及企业能够显著提高其ESG披露及管理效率。因此,需要从行业监管机构、第三方评价评级机构、投资者等多角度,促进全流程优化ESG体系。首先是行业监管机构,管理部门应该加快形成中国ESG信息披露标准,为企业进行信息披露提供可参考性,并完善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政策和要求,未来于《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可设置行业特别标准以实现行业专项管理。同时,管理部门可引导并提高投资者对ESG信息披露的积极性,推动ESG投融资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第三方评价评级机构,各机构内部应该形成统一的评价要求和规范,保证市场能够平稳有序地进行ESG评估,在指标设计、数据来源、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持续的完善。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建立适合中国电力企业发展现状的ESG评价体系,不断推进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操群,许骞.金融“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体系构建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9(4):95 ~ 111.

[2] 郝鑫,孔英.电力行业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对策[J].开放导报, 2021(5):9.

[3] 李戴玉. 基于ESG的电力企业经济绩效评价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2019.

[4] 王凯,张志伟.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J].财会月刊, 2022(2):7.

[5] 杨硕. 沪深上市电力企业财务状况与ESG相关性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2020.

[6]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R]. 2024

[7] 张越,王雯,管竹笋.电力行业ESG关键议题管理与信息披露[J].WTO经济导刊, 2018.



相关文章:

1、IIGF观点 | 施懿宸、戎珺:浅析2023年环保企业ESG发展与现状

2、IIGF观点 | 施懿宸、朱子慧:虚拟电厂供需链路及发展浅析

3、IIGF两会观点 | 任玉洁、吴倩茜:从2024政府工作报告看绿色金融“大文章”新写法

4、IIGF观点 | 包婕、施懿宸:A股三地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解读和相关建议



作者:

俞   越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王湘洁 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助理

施懿宸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王丹颖‍‍‍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