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交记忆》 | 外交事业拓荒者们的“老部”
如今外交部的青年外交官,一提起老部,大都指的是北京朝内大街225号,即现在国务院新闻办所在地。但对于老外交官们,尤其是对于那些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拓荒者们来说,“老部”具有独特的意义和惟一性。那么,这些外交前辈们心目中的“老部”在哪里呢?
不寻常的“外交部街”
1986年7月底,在北京最炎热的时候,我背着行囊,独自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外交部街的世界知识出版社报到。
毕业前夕,主管分配工作的系辅导员问我有什么愿望。当时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像上海滩徐铸成先生那样的报人或者编辑。记得辅导员给了我两个选择,一个是商务印书馆,一个是世界知识出版社。本来有很大可能去商务印书馆的,我的老师林尔康先生也跟我介绍商务印书馆,他弟弟当时在那里任总经理。但考虑再三,由于不舍得丢弃学了四年的德语专业,最后还是选择了世界知识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是一家由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胡愈之先生创办于1934年的老牌出版社,规模虽不大, 外观也不起眼,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更重要的是,这家出版社隶属外交部。出版社的许多资深编辑也都与外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出版社位于外交部街甲31号(如今已迁至距此不远的干面胡同),其左邻右舍当年也曾名流云集。29号院曾是有 “科技泰斗、士子楷模”之誉的我国杰出化学及化学工程专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先生的故居;与昔日侯府一墙之隔的31号院,则曾是明代著名将领李成梁的府邸。李成梁其人,现代人大都已经陌生,但在明代,曾有“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之说。
中国明朝后期将领
李解甲之后居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的宁远伯府,石大人胡同即今之外交部街。李去世后不久,曾在其手下当马童的努尔哈赤很快展露峥嵘,后成为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和太祖。31号院还曾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后代睿亲王的府邸。
外交部街可谓是一幅政治风云涤荡的历史画卷,那么是谁最早在这幅画卷上落笔的呢?
一些老北京至今仍称外交部街为“石大人胡同”,这个叫法有着500年的历史渊源。明英宗年间,发生“土木之变”, 英宗被俘,蒙古瓦刺军进逼北京。危机时刻,兵部尚书于谦举荐石亨担任京营总兵,石不负众望,在京城保卫战中大败瓦刺军。英宗复辟后,石亨因功晋爵武清侯,权倾朝野。而石亨的府邸所在地当时被称为 “石大人胡同”,其时为1456年。
到了清末,为迎接德国皇太子来访,清外务部(前身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这座豪宅基础上,修建了外务部迎宾馆,设计者和承包者为美国人坚利逊,迎宾馆堪称当时京城最豪华的西洋建筑。可惜的是,如今这座西洋建筑只剩下一座山墙,世界知识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就曾设在此处。
清朝灭亡后,当时声望甚隆的袁世凯在迎宾馆内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其内阁政府也设于此,袁世凯一直在此办公。袁世凯还在此策动军阀曹锟搞了“北京兵变”。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北上进京,为表示对孙中山的尊重,袁世凯将孙的下榻处安排在石大人胡同迎宾馆,自己则把总统府搬到铁狮子胡同陆军部大楼(今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院内)。驻留北京期间,孙、袁二人在石大人胡同迎宾馆内共会晤了13次之多。
陆军部衙署主楼
孙中山离京南下后,袁世凯把设在东堂子胡同(离石大人胡同不远)的民国政府外交部迁到了石大人胡同的迎宾馆,石大人胡同从此改称外交部街至今。抗战期间,汪伪政权的“华北政务委员会”也设在这里。抗战胜利后,傅作义将军将其改成北平警备司令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此正式成立。外交部街也从此走入了新纪元,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开始在这里奠基……
新中国的外交部在此成立
我曾经无数次走过外交部街的这座西洋建筑。西洋建筑在外交部街并不鲜见。在该胡同的西口有座院子,现在是协和医院的家属院,里面基本上都是小洋楼别墅。据说,著名医学家、中国妇产医学的开拓者林巧稚女士就曾在这里居住。
1949年11月8日晚8时,就在这座西洋建筑——外交部街30号东楼礼堂内,在外交部全班人马、170多双兴奋目光的注视下,51岁的新中国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
新中国外交部东大门背后现状
其实,根据外交解密档案,在此前几日,也就是1949 年11月3日下午1时,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就在中南海西花厅召集了外交部组建后的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办公室。参加联合办公的人有:周恩来、李克农、章汉夫、王炳南、伍修权、宦乡、柯柏年、龚澎、乔冠华、杨刚、赖亚力等,确定了外交部各司的排序:苏联东欧司、亚 洲司、西欧非洲司、美洲澳洲司、国际司、情报司,另有条约委员会、外交政策委员会。
按照毛泽东“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周恩来确定了新中国外交干部的基本组成。他们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部队和解放区,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是干部来源的主体;二是在白区工作过的干部,经受过“白色恐怖”的考验,文化水平较高;三是有着全面领导经验的地方干部和青年大学生。
11月8日晚,就是这些出身、经历差异极大,但又为了今后共同的目标汇聚在外交部街的外交干部,在静静等待这个庄严的历史时刻。
周恩来首先微笑着从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手上接过花名册,逐个对号点名:头一个是王稼祥,外交部副部长,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稼祥同志已经到达莫斯科,举行开馆升旗仪式了。” 接下来是李克农,“克农副部长现在主持外交部常务工作,老党员、老红军,长期做情报和统战工作。”
王稼祥
李克农
周恩来继续介绍了办公厅主任王炳南以及即将主持东欧司工作的伍修权将军。他翻到下一页名册,“亚洲司司长沈端先,也就是有名的夏衍”。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 翻译家,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早年留学日本,精于日文。
夏衍
在念到乔冠华名字的时候,周恩来问他:“你的祖上是不是秀才?”乔冠华回答:“上面几代都是,到了父亲这代不是了。”周恩来对大家说:“所以他读书就特别努力。”
介绍完乔冠华,自然就提到龚澎。龚澎是外交部第一任情报司 (新闻司前身)司长,乔冠华的夫人。龚澎的姐姐是国际司副司长龚普生,以及龚澎的姐夫,上文提到的章汉夫(外交部最初的三位副部长之一)也参加了成立大会。
乔冠华与龚澎
章汉夫与龚普生
参加成立大会的还有阎宝航、董越千、宦乡、柯柏年、赖亚力……从司长到科长、副科长,周恩来一个个念出他们的名字,遇到熟人还开一两句玩笑。这170多名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当时都很年轻,除周恩来部长51岁、李克农副部长50岁,王稼祥副部长和章汉夫副部长均只有43岁。十多位司级领导平均年龄不足40岁, 最年长的美澳司司长兼苏欧司司长柯柏年仅44岁,最年轻的司长龚澎只有34岁。
就是在这次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走马上任的大会上,周恩来郑重叮咛:外交无小事,切不可掉以轻心。外交工作者不能乱搞,不能冲动……真正成为一个外交战士,必须磨炼自己……外交同军队一样,不过是文打而已,文打武打是一样的。“外交无小事”和“文装解放军”从此成为新中国外交官恪守的宗旨。
“文革”开始后,外交部迁往距此不远的朝阳门内大街。而经历了清朝、民国以及新中国三朝外交风云变迁的老街虽然依旧保留了“外交部街”的名字,但人们再也看不见外交官们忙碌的身影。
最令人遗憾的是,老外交官们记忆中的“老部”,先是被改为仓库,自1974年起,又变成了外交部的职工宿舍和世界知识出版社。其院内的假山和老楼等独具特色的老建筑被陆续拆建,仅剩下迎宾馆正门的一座灰色的西洋式门楼。
老外交官心中的“老部”——北京外交部街30号,现仅剩下迎宾馆正门的一座灰色的西洋式门楼。
最后,那座蕴涵着无尽历史沧桑的西洋门 楼,也被一堵砖墙遮住,彻底从世人眼里消逝。唯一残存,是后人对老部的残缺记忆……
文字 / 苏原(中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
图片 / 网 络
编辑 / 小 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