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伦敦记疫 《留白》

欧时大参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4月18日 伦敦 阴

疫情期间,不只影响见面,也改变封面。继昨天的名画海报同步防疫宣传后,今天看到杂志封面的不同。

这是欧洲该杂志一百多年历史上第一次采用纯白封面,并非因为缺少图片,恰恰相反,选择白色是因为它代表了很多东西。

当人们离世,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世界变得不一样时,《VOGUE》意大利不会忘记正在发生的事情。

我想到黎明前的黑暗快结束时,天亮泛起的鱼肚白。

白色所有颜色的总和,是为拯救我们而牺牲的医护者所穿的颜色,是纯净,是天使羽毛的色泽。

是尊重,是重生,是暗夜后的光。

白色也代表着思想时空浩瀚,与无言的沉默… 

白色是不屈服,是张待书写的信纸,是新故事即将开始的扉页。

我们东方艺术中也有留白,留白,并非“真空”,是种构图方法,成于唐,熟于宋。是以无相表达意象。其实它有个更为雅致的名字,叫“余玉”。

区别在于,前者在于画作驱动之过程,“余玉”则是结果的呈现。

一说起留白二字,第一反应便是“世间给我以痛吻,我报世间以白眼”的八大山人的画作,以及最能代表留白之妙的马远《寒江独钓图》。

这两幅都是“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点睛诠释。

几道波纹、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几乎全为空白。马远用不着一笔的无限自然衬托细致刻画的有限的人,使寒意萧瑟的气氛、烟波浩渺的江水、渔翁专心垂钓的神态、极强的想象余地跃然纸上。期间都融汇着文人习性,禅宗三昧,老庄哲学,笔下的意境山水更是到达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孕育对于自然、生命的大彻大悟。

国画最重留白。留白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且空而后能简,简而练,则理趣横溢,而脱略形迹。“此处无物胜有物”是画之佳品,话语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才具妙意,“无声胜有声”的音乐更胜一筹。留的是白,写的是真。看的是作者心之境界,胸中丘壑。

留白的魅力,西方艺术似乎并不注重。在现代艺术中,有个颇具争议的“留白”,确切的说是留了个白色的物件儿。现在还在蓬皮杜中心放着。十多年前我在巴黎留学时,每天晚上在博物馆楼上晚自习,论文在那里写成,每次回去都很亲切。

我对里面的藏品了然于胸,多以现代艺术为主,不乏惊世骇俗之作,二十世纪达达主义的杜尚这个艺术品算是一件。一百年前,杜尚之所以把小便池命名为《泉》,除了它确实是水淋淋的外表之外,也是对艺术大师们所画的《泉》的讽刺。

它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和呈现它的蓬皮杜艺术中心这个建筑的超前性同样有一拼。这个我曾在《缓慢深刻》城市万览艺术章节里详写过,不赘述了。

艺术见仁见智。有些国家的文化习俗,不是留白 而是填满。因为伊斯兰教认为留白和空隙会使魔鬼在其间穿行,所以我们看到的伊斯兰艺术多是充满细密装饰与纹饰的。

这是我在写《瓷器艺术》时发现的。很有意思的跨文化比较。

写这篇文章时,“英国春晚”进行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多重量级艺术家倾情演出,大家将其与1985年的那场经典的公益盛典演出相比。主题除了one world, 还多了 together stay at home。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我发现人类的疫情,体育,战争可以达成团结或分裂之效。病毒疫情可以取消体育,没准可以引发战争。怎么智慧地与之共存,不造成更大的危机,是彼此的当务之急。演唱会提到最多的是世界一体,Global citizen,在一个星球,一个家园,上次为了饥饿的非洲灾民,这次为世界各地受疫情影响的每个州的每个人。文明升级在于合力,世界本是不二,跨越是其一,超越是究竟。

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

寥寥数笔丹青,方寸之地勾天地,无画之处凝成境。生活中的“空”即是留白,也是一种舍弃,只有部分舍弃,才能得到成全。正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隔离让我们明白距离的重要,是健康,是尊重。

留白,给爱人,有空间,爱不会窒息,能保鲜。

爱情、友情、亲情,都需要留白,是智慧,是美感。由此看来,留白不单是审美的极致,更是处世的精髓。

不仅给他人,我想适当的时候,也要给自己留白,能与自己也要保持距离。

适当拒绝,善于选择,不要把生活安排的那么满,不要把谁都请到生命中来,让自己更健康,又能更多时间听到自己灵魂的独白,心灵的告白。

中文很妙。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到了,这前四个月我感受了三国演疫。

你可能不知道,这天还是联合国中文日。联合国之所以把中文日定在这一天,是因为在中国神话里,“谷雨节”就是人们用来纪念仓颉造字的日子。文字是高级文明体留给人间的工具与技能。我说四国语言,还总庆幸自己的母语是中文。博大,精深。意味,长远。

想想看,那么多词语都与“白”有关,话剧中的对白,恋人间的表白,影视中的旁白,小说后的真相大白。书法里的疏密空白。

原来,白是清晰,是明了,是“空无所有”,禅机无限。

无,即是有,空,即是色 。

无心处参禅,无我处通透。

留白的人生,明白的人生。

——张晓丹

文章来源 欧时大参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倾听外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