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尼克松访华随团记者工作中的多个“第一”
本文作者:江承宗,前驻巴巴多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大使。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被誉为“破冰之旅”,当时我在外交部新闻司记者工作处任副处长,参与接待随团采访的美国记者的工作。此次我亲身经历了许多个“第一”,终生难忘。
01
为美国总统访华做筹备工作过程时,美国白宫新闻办公室向我方提出,美国将会有1000名记者来华进行采访。我方表示北京连旅馆房间都不够(当时北京能够接待外宾的旅馆只有北京饭店、民族饭店、新侨饭店)。美方说,那么800人呢?我方说也不行,最后确定为500人。这是我方经过调查研究后才同意的。这个数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接待外国记者采访外国领导人访华最多的,当属“第一”。
02
我方特别商定民族饭店,把住店客人撤走,完全腾空让美国记者住。为了给美国记者的工作提供方便的条件,我方商定民族文化宫腾出位于西面的大厅作“新闻中心”,这也是“第一次”。
“新闻中心”大厅两旁由电话电报局装置了电话、电报设备,大厅中间摆着桌椅,记者随时可以到那里写稿和发稿。大厅前端的舞台上摆着小桌椅,记者可以买咖啡、饮料和点心。“新闻中心”24小时开放。在当年的条件下,这样提供工作方便和人性化的服务也是“第一次”。
03
在“新闻中心”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是在访问开始前两天举行的。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记者们表示了欢迎之意,并表示愿意向记者们提供方便和协助。然后由一位处长说明将为他们配备陪同兼翻译,并介绍“新闻中心”的设施和服务。记者们热烈鼓掌表示满意。这次“记者招待会”没有现在人们常见的新闻性问答。
04
尼克松总统到达北京机场(首都机场的老机场)时,对中外记者采访的安排共分为三线:一线为近身采访,约10名记者,主要为文字记者和少数摄影记者;二线是停机坪边上搭了一长排木架,电视台记者、其他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共有数百人;三线是在机场旅客候机厅外面的阳台上工作的美国电视实况转播记者。这一场活动的安排规模之大、分工之细致也是空前的的第一次”。
05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美国记者向美国国内进行电视实况转播,在我国也是“第一次”。我当时就在候机厅外面的阳台上照料三线记者。十二年后我奉调到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同美国朋友谈起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情况,他们都对机场迎接、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场面等印象很深。
更令我惊讶的是,许多人对茅台酒也知道。原来他们当时都看了电视实况转播,美国电视台对周恩来总理在国宴上祝酒用的茅台酒做了专门的介绍,他们才知道了“Mao Tai”。
06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我国租用的卫星通讯地面站。
“第一次”在我国设立地面卫星站。当时我国尚没有这种技术设备。美方提出,要把他们淘汰下来的一座小型地面卫星站运来我国安装使用,除了供他们代表团的官方使用外,还要供新闻记者发稿,特别是电视实况转播使用。经商讨,我方同意了。为此专门在北京机场附近盖了一幢房子,把美方运来的地面卫星站安装在里面。
安装完毕,在运行测试时,我方配合美方技术人员工作的电话电报局负责人把我也叫去。因为我懂英语,他们叫我同大洋彼岸的美国技术人员也通了电话。令我很感意外的是,电话里对方说话的声音非常清晰,比当时北京当地的电话声音强多了。我可能是最早同大洋彼岸的美国人通电话的中国人之一吧。
07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举行宴会,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夫人,宾主步入宴会厅。
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招待尼克松总统,我陪同部分美国记者也出席了。我们的席位在最后一排,紧挨着军乐队。
宴会中军乐团演奏周恩来钦点,同时也是尼克松最喜爱并在就职仪式中选择的曲目——《美丽的亚美利加》
军乐队除了双方祝酒时演奏中美两国国歌外,席间还演奏一些轻音乐助兴,除中外流行乐曲外,还特意演奏了一首美国民歌《美丽的亚美利加》。尼克松听了特别高兴。宴会结束时,他举着酒杯,从大厅前排主桌一直走到后排军乐队跟前,为他们祝酒,表示谢意,全场宾客为之高兴而鼓掌。美国记者抢着拍照,随后做了报道。外国元首为军乐队祝酒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吧。
08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尼克松总统上午到达北京,出人意料的是,毛泽东主席下午就在中南海会见了他。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的消息,按理说本应由美国记者先发报道,却被常驻北京的其他外国记者抢先报道了。这引起美国记者的不满,因为外国记者每年在国际上要评比谁最多、最先报道重大新闻。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原来驻京外国记者特别精,他们熟悉北京的情况。尼克松一到北京,他们就联合派人在中南海门口蹲点,一见总统车队开进中南海,就知道毛主席要会见尼克松,立即做了报道。而毛主席会见宾客时除新华社摄影记者外,一般是不安排外国记者现场采访的。周总理同外国领导人会见、会谈都是在人民大会堂进行的。这可能是美国记者随团采访其国家元首活动“第一次”没有争到“第一”。
为了在某种程度上做弥补,尼克松访华结束前,双方发表《上海公报》时,中方特意让总统顾问基辛格下午在下榻的上海锦江饭店先举行记者招待会。当时我也在场,只见基辛格宣布了发表《上海公报》,一些美国记者们一拿到分发的公报稿,立即纷纷跑出会议大厅,奔向设有发电报设施的另一幢大楼发新闻稿了。我方则在当晚联播节目中公布关于“上海公报发表”的消息。
09
1972年2月24日,尼克松游览八达岭长城。
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游览了长城。他兴致很高,在长城上对记者发表了谈话,大意是赞扬中国人民在许多年前就修筑了宏伟的长城,希望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长城看看,增进同中国人民的交流沟通,增长相互了解和友情。
近身采访的美国记者的首席——美联社女记者海伦·托马斯向我提出,她想在长城找一部电话,向市内民族文化宫的新闻中心发一篇有关总统在长城谈话的新闻稿。我当即多方努力打听,“第一次”发现当时在长城居然一部电话也没有。我只得告诉托马斯,到下一站“十三陵”再去找电话。
到了十三陵,我和托马斯没有追随总统一行去参观地下宫殿,而是去“陵园管理处”找电话。
(图片来源:雯雯不乖)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部电话。电话设在一间办公室小屋里。我和托马斯走到小屋跟前,看见小屋的电话空着也没有人在用,想进去用一下,却被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挡住了。我做了自我介绍,说明了情况,请他让托马斯用一下电话。不料,那个战士直摇头,说:“对不起,上级给我下了命令,这部电话只让安全保卫人员用,别人一概不能用。”托马斯听了直着急,我劝她说别急,我去想办法。
也巧,我很快找到了主管安全保卫的最高首长杨德中将军,向他说明情况后,他一口答应说没有问题。我们三个人来到年轻战士跟前,杨将军做了自我介绍,向战士说,让这位美国记者用一下电话。那个战士看了看杨将军还是摇头:“我不认识你,我不能违反上级下的命令。”
原来当时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军官所佩戴的军衔都被取消了,从服装上看不出军衔,军官的服装同士兵的一样,唯一区别是上衣多了两个口袋。没有办法,我们再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战士直接上级的一位连长,由他下了命令,托马斯才用那部电话发了她的新闻稿。
士兵拒绝服从将军下的命令,这恐怕也是一个“第一次”吧。后来,我同美国朋友谈起这段趣事时,他们都说,那是一个好士兵,说不定是一块当将军的料。
10
尼克松总统游览十三陵后,有些外国记者滞留在后面还没有撤离。他们发现,总统车队刚一离开,在十三陵园里“游览”的中国“游客”纷纷收起拿在手里的收录机,登上大巴离去。
北京2月下旬,天气很冷,十三陵哪里来的那么多男女“游客”?显然是事先布置安排来的。美国记者对此事做了讥讽的报道。周总理获悉此事后,在一个适当的机会向美方坦然表示了歉意。这种做法的用意是好的,但“做假”的做法不妥。周总理的道歉得到美方的理解和好评。一个国家的总理为这种事情向外国代表团表示道歉,看来又是一个“第一次”吧。
11
在杭州期间有一项活动,是周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种植美方赠送的红杉树。由于两位领导人分别住在不同的地方,浙江省外事办公室事先安排得不够周密,那一天两位领导人的车队找不到种树的确切汇合地点。那时又没有手机,转了几圈才找到了汇合地点,完成了种树仪式。
事后,美国记者在报道中戏称,周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玩了一场“捉迷藏游戏”。这是两国领导“第一次”玩这种游戏。
12
浙江省领导在杭州为尼克松总统举行了宴会,宴会上上了道当地特色的名菜——醉虾。
谁知道事隔34年后,2006年我随一个民间代表团访问美国中西部时这件往事又被提及。在堪萨斯城,美方主人举行的有数百人出席的一次盛大宴会上,主人请了当时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全国广播公司(NBC)知名主播丹·拉塞尔做主旨演讲。
拉塞尔的演讲内容很友好,大概为了演讲的趣味性,他回忆当年采访的情景时,提到中国主人的热情好客,还在杭州给他们上了一道“醉活鱼”,但客人们实在难以动箸去品尝。这话引起了在场宾客的一阵骚动。
1976年2月26日,尼克松一行抵达杭州,周总理陪同尼克松在杭州西湖参观。
考虑到他在这么大的范围内散布中国人吃活鱼,影响太坏,我决定当场做一个更正。在他说完之后,我向宴会主持人举手表示要讲话。主持人同意后,我做了自我介绍,说当年我是美国记者的陪同人员,杭州的宴会我也在场。当时上的不是“醉活鱼”,而是“醉活虾”,是江南的一道传统名菜,深受大家的喜爱。我还说,我欣赏拉塞尔先生的演讲,因此做一点小的更正,使他的话更精确一些。
因为美国新闻人员工作中都是讲究真实、精确的,我讲完后,只见有些宾客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和赞赏。事后,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对我讲,这样做得对,效果是好的。这是我“第一次”当面更正美国知名电视主播的话。
13
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很成功,他此行被誉为“破冰之旅”,双方还发表了《上海公报》。美国记者做了大量正面的报道,我们的接待工作也是顺利的。
尼克松接见中国新闻代表团
美国新闻界为了感谢中方新闻界同行与他们的配合和协作,以美国新闻媒体主编协会的名义,特地邀请新华社的社长朱穆之于1973年率领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美国。我有幸同新闻司一位司领导一起参加中国的新闻代表团“第一次”访问美国的代表团。这是后话了。
-end-
文字 | 《老外交官散文集》
作者 | 江承宗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老江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