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大使——吉雅泰
在革命中成长
土默特高等小学校校门
(图片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吉雅泰,字岱峰,1915年进入土默特高等小学,结识了李裕智、乌兰夫等人,并称为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革命挚友。五四运动爆发后,吉雅泰等进步青年为北平学生的爱国激情所感染,积极地联络、组织当地各校学生上街宣传、示威游行。
中共绥远工委旧址——巧尔气召
(图片来源:包头人大)
1922年,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了绥远学生反帝运动。
1923年夏,他赴京求学,认识了中北北方局负责人李大钊及邓中夏、赵世炎。于是,在中北北方局的领导下,吉雅泰等人积极地参加学生运动和革命活动。李大钊鼓励他们说:“好好干,在革命斗争的熔炉里锻炼才干,解放内蒙古的重任日后就会落在你们身上!”
1925年3月,吉雅泰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回归绥土默特地区,担任国民党绥远区党部执行委员。在归绥巧尔齐召以组建国民党绥远特别区工作委员会,下设土默特旗工委、归绥县工委、萨拉齐县工委。同时,组建绥远国民会议促成会。6月上旬,以吉雅泰主持的中共绥远工委为核心,在归绥成立了五卅爱国运动委员会。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批蒙古族中共党员。
1925年10月,他参加了在张家口召开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执委,同年冬参加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成立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次年初,又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9年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担任国际班党支部委员和民族班班长。1934年回国后,在北平、天津、内蒙古、东北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中共包头工委旧址——福徵寺
(图片来源:包头人大)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吉雅泰受党组织指示,动身前往蒙古向共产国际代表汇报工作,之后他被留在蒙古做华侨的政治领导工作。共产国际安排他在中国工人俱乐部担任剧团导演,化名“王西”,创作了大量的剧本。在此期间,他为团结华侨、弘扬民族文化、宣传马列主义、激发广大华侨的抗日热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还自编自导了4幕歌剧《新花木兰从军》,用花木兰的形象号召广大爱国华侨关注、支持祖国的抗战,歌剧上演后,受到了当地华侨和蒙古人民的热烈欢迎,此后,他又先后编导了《卢沟桥》等多个剧本。
除了导演的身份,他还担任着《工人之路》报社总编的职务。他的大女儿吉元还珍藏着1941年12月的一期《工人之路》影印件。在这期报纸上,有一首名为《播种》的歌曲,词作者便是署名“王西”的吉雅泰,由于杰出的工作成就,1941年他获得蒙古人民共和国大呼拉尔主席团战胜希特勒金星勋章、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25周年纪念章。
1946年回国后,他历任内蒙古自治政府临时参议会副议长,内蒙古共产党工委候补委员,中共呼纳盟委书记,中共锡察盟工委书记,中共中央内蒙古副局宣传部长。
就任驻蒙古首任大使
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央抽调了10多位党政军领导干部作为共和国第一批派出国的大使。在首批14位大使中,他是唯一的一位少数民族大使。
吉雅泰(左一)出使蒙古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蒙古人民共和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1949年10月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总理兼外交部长乔巴山照会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决定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外交代表。10月16日,周恩来复照表示热忱欢迎,两国由此正式建交。
1950年6月,他被任命为首任驻蒙大使。启程当天,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约见吉雅泰谈话。在外交部同志的陪同下,吉雅泰大使、符浩参赞等一行人来到了周恩来总理办公的地方。周恩来总理望着他亲切地说:“吉雅泰同志,你从苏联回来,懂得俄文,又是蒙古族,懂得蒙古文,又在乌兰巴托多年熟悉情况,很好,工作方便!”
蒙古国家乐团在中国演出
(图片来源:察察堂)
接着,周恩来认真地审查了将递交蒙古人民共和国元首的国书,并对其中的某些地方进行了修改。随后,他又叮嘱道:“蒙古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的近邻,又是兄弟国家,你们要谦虚谨慎,要同人家讲友好,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遵守外事纪律。蒙古是苦地方,对艰苦的环境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1950年7月11日,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为了能赶在此前到任,中央要求吉雅泰大使尽快启程。然而,当时北京到乌兰巴托的铁路尚未修好,他又患有高血压,不能乘坐飞机,所以唯一可以选择的只能是从陆路乘汽车赴任。于是,告别了周恩来之后,他和家属、随行人员搭乘两辆吉普车日夜兼程地赶往乌兰巴托。
经过三天三夜的行程,他们一行到达中蒙边界,这时蒙方派了外交部东方司司长、礼宾司副司长及东戈壁省省长前来迎接并设宴招待。一路劳顿的中国外交官经过几天的风餐露宿后终于吃上了一顿像样的饭菜。稍事休息后,吉雅泰大使等换乘蒙方提供的汽车继续赶路,在还剩下一天的路程时,蒙外长特派他自己的座车前来迎接这位共和国大使。
一天后,他们一行终于安全抵达乌兰巴托。吉雅泰大使立即与蒙古外交部商谈递交国书的有关事项,第二天就向蒙古人民共和国小呼拉尔主席团主席布曼曾迪递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书。
到达乌兰巴托当晚,吉雅泰便出席了蒙古国国庆庆典。在随后3天的“那达慕”庆祝大会上,他和其他外交官广泛地接触了蒙古国党政领导人和社会各阶层群众。当时,不仅是蒙古国人民,就连在乌兰巴托的苏联人、华侨都以新奇的目光和亲切的态度接近中国的外交使节。吉雅泰也积极主动地宣传共和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共和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赢得了蒙古国党政领导和各阶层群众对共和国的好感和信赖,扩大了共和国的影响。
吉雅泰大使
1951年秋,吉雅泰夫妇接到乔巴山元帅举行家宴的请帖。当宴会开始,乔巴山夫妇祝吉雅泰生日快乐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次家宴是蒙古方面特地安排祝贺他生日的家宴。这次家宴给他们夫妇留下了美好和难忘的回忆,它体现了蒙古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与良好祝愿。
1953年夏,由于身体原因,吉雅泰奉调归国。在他任期内,中蒙两国有过几次重大的政治外交活动和经济文化交流,吉雅泰以及全馆人员都全力以赴配合国内同志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增进了中蒙两国的友好合作和互相信任。
为援助蒙古做贡献
冬天的骆驼商队
(图片来源:察察堂)
中蒙建交之后,当时蒙古国国内劳动力短缺,蒙古总理乔巴山就向到任不久的吉雅泰提出,希望中国“帮助解决劳动力的问题”。当时,中方的答复是:“因为国内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动员工人出国是有困难的,这个问题容后考虑。”
1952年10月10日,“蒙中友好旬”在蒙首都乌兰巴托和蒙古全国18个省的省会宣告胜利闭幕。我国驻蒙大使吉雅泰、驻朝大使金龙镇、苏联驻蒙临时代办诺维克夫及各使馆人员,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艺代表团团长周立波及团员、中国歌舞团团员、中国工业展览会工作团全体人员参加了闭幕典礼。
1923年时的乌兰夫
吉雅泰回国后,何英于1954年9月就任我国驻蒙第二任大使。11月1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乌兰夫率团参加蒙古人民共和国30周年国庆活动。临行前,周恩来就致电何英,让他与蒙方接洽,希望了解蒙古在轻工业、手工业和劳动力方面的困难,以及我国可能给予何种帮助。
20世纪50年代末,援助蒙古国的中国工人在建筑工地上做操。(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12月8日,中央正式电告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我们当在可能范围内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蒙方对中国的提议深表感谢。蒙古国总理泽登巴尔在会见乌兰夫时说:“蒙古劳动力,特别是技术工人非常缺乏。因此,希望中国在轻工业、手工业、农业技术及劳动力方面给予帮助,大约需要1万工人,最好在1955年春耕前来一批,并携带家眷,居留期越长越好。”一个月后,蒙古国向我驻蒙使馆提交了总计12250名工人的清单,近40个工种,同时提出要工人自带工具。
1955年2月16日,中蒙在北京为劳动力援助问题开始谈判。经过14次会谈,两国于4月7日正式签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工人参加蒙古人民共和国生产建设的协定》。其间,蒙方组成了以政治局书记杜固苏伦为首的工人接待委员会,负责中国工人来蒙事宜。
1955年,我国首批8200名工人赴蒙,半数以上在乌兰巴托,其余遍及蒙古各省,分别在200多个企业里同蒙古人民一起参加劳动,并主动传授生产技术,提出合理化建议。中国工人忘我的劳动让蒙古人民感激不已。泽登巴尔专门来找何英,夸赞中国工人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工作甚努力。泽登巴尔还道歉说,蒙方对他们的各方面照顾都不够。
在援助蒙古和发展中蒙睦邻友好关系方面,吉雅泰和何英先后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1968年3月12日,吉雅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逝世。
-end-
文字 | 《共和国第一批外交官》
编著者 | 武蓬勃 晋江艳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是儿 老江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