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诺总统回娘家
1988年4月14日至16日,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她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也是中国七届人大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所接待的第一位外国元首。我在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工作期间,曾多次近在咫尺地见过阿基诺夫人。她的风采与魅力,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名门望族的闺秀
1933年1月23日,科拉松生于菲律宾打拉省一个名门望族。她的闺名叫“科拉松·许寰哥”,昵称“科丽”,婚后随夫婿姓氏加上阿基诺,全名为“科拉松·许寰哥·阿基诺”。
ABOUT
都随风雨到心头
往事依稀浑似梦
科拉松的曾祖父是华人,名叫许尚志,又名许玉寰,菲律宾华人尊敬地称他为许寰哥。久而久之,许寰哥成了许家的姓氏。许家祖籍是中国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鸿渐村。
公元1861年,年仅20岁的许寰哥,因生活所迫,飘洋过海,历尽险阻,到达当时还在西班牙殖民主义统治下的菲律宾。他最初在马尼拉落脚,1865年辗转到布拉干省马洛洛斯镇,在当地租赁小片土地耕作兼顾承包一些建筑工程,后来种植与建筑业规模日益做大。
许寰哥勤劳精明,善于经营,后又到打拉省发展,渐渐地成为该省首富。到科拉松的父亲何塞·许寰哥二世这一代,许家已是菲岛有名的望族。科拉松的母亲出身于菲律宾赫赫有名的“苏慕隆家族”,科拉松的外祖父是参议员,曾竞选菲律宾副总统。
科拉松的母亲生于富足的家庭,但仍勤劳节俭,恭亲家务,相夫教子,与人友善。她的美德对科拉松影响很大。科拉松很幸运地出生和成长于这样优越而温馨的家庭中。
ABOUT
往事
▓ 1988年4月,阿基诺总统访华前夕到中国大使馆做客,作者(左三)等在门口迎接。图源:《别样风雨》
“科拉松”实际上是西班牙语,意思是“心”。虔诚信仰天主教的父辈给她起名“科拉松”,是希望她将来成人后有一颗爱国家、爱人类的心。科拉松兄弟姐妹六人,她是老四,上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他们都学有所成,事业兴旺。
1954年10月11日,科拉松与菲律宾政坛明星阿基诺结为秦晋。阿基诺年轻有为,在菲律宾政坛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当时,菲律宾人一致预言他是最有可能取代马科斯总统的人。为了拔掉这颗眼中钉,除掉这个对自己最具威胁的政敌,马科斯独裁政权大搞阴谋恐怖活动。
1983年8月13日,阿基诺被杀害后,整个菲律宾陷入狂怒和动乱,群众和反对派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要求彻底清查凶手,国际舆论纷纷抨击马科斯政权的法西斯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科拉松不仅被推进政治漩涡,也被推上了丈夫的政治继承人的地位。那时,科拉松性格中勇敢、坚强的一面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完成了从一个淑女到巾帼英雄的飞跃。
在1986年菲律宾总统选举中,她击败了老谋深算、不可一世的马科斯。2月15日,科拉松面带微笑向欢呼的人群公开发表声明,她以压倒的优势在菲律宾大选中获胜。她从一名普通家庭妇女,一跃登上菲律宾权力的顶峰,成为这个“群岛之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鸿渐村寻根问祖
1988年4月14日上午9时许,科拉松乘坐的专机飞达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开始对中国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
当日,厦门春意正浓,暖风轻拂。机场上飘扬着中非两国国旗和各色彩旗,停机坪上铺着红色地毯。两旁聚集着着几十名中外记者,几名菲律宾留华学生代表举着写有“我们热爱你,科丽(人们对她的爱称)”字样的标语牌。科拉松微笑着缓步走下舷梯,时任福建省省长王兆国、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陈嵩禄等在舷梯旁,同她亲切握手,一名中国儿童向她献上一束鲜花。然后,在王兆国等首长陪同下,科拉松乘车前往她的祖居地鸿渐村。
科拉松·阿基诺在祖籍地鸿渐村植树纪念。
“许氏宗庙”是科拉松·阿基诺的祖庙。
当日上午10时许,科拉松一行抵达鸿渐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早在村头迎候的乡亲们热情地挥动着中菲两国国旗、花束和彩带,向他们尊敬的客人致意,热烈欢迎科拉松及其访问团的到来。
在村委会接待室里,村委会主任许行务致欢迎辞,并代表全村乡亲向她赠送一套宫廷酒具、一对龙凤挂盘和一本鸿渐村风光影集。接着,科拉松带着两个女儿,由许行务主任和许源兴堂叔引路,来到“许氏家庙”,焚香祭祖,拜谒科拉松曾祖父许玉寰的故居,并在故居亲切会见了许氏同宗亲友。
从故居出来后,科拉松兴致勃勃地前往村幼儿园参观,并在村中的小花园里和她的两个女儿一起种下了一株象征着中菲友谊的南洋杉。随后科拉松由王兆国省长陪同登上广场中央的讲台,向乡亲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ABOUT
往事
▓ 阿基诺总统在“娘家”的场院里对父老乡亲们说:“我不仅是菲律宾的总统,还是鸿渐村的女儿。” 图源:《别样风雨》
她说,她是菲律宾国家元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鸿渐村的女儿。她到中国访问的第一站选择鸿渐村,因为她的家庭是从这里发祥的。她为在鸿渐村能寻到自己祖先的足迹感到高兴,并对许源兴堂叔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表示感谢。科拉松在她的演讲中说了两句华语,激起了热烈的掌声。
演讲结束时,她宣布向鸿渐村捐赠一个“儿童乐园”,并当即将这个乐园的模型交给了许行务主任。许主任代表乡亲们向她表示感谢,并说,中菲友谊将通过孩子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科拉松一行在村里停留了约一个小时。上午11时,当客人们离开时,村里又响起了鞭炮声和锣鼓声,乡亲们涌向村口,深情地目送菲律宾总统、“鸿渐村女儿”的车队渐渐远去。
紧张繁忙的一天
结束在鸿渐村的“探乡访友”,4月15日科拉松到北京进行访问。当时的京城刚刚开始展现春姿。
ABOUT
▓ 1988年4月,阿基诺总统访问北京。
上午9时许,身着红色西服套裙的科拉松来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在明媚的阳光下出席杨尚昆主席主持的隆重欢迎仪式。随着21响礼炮轰鸣,手持鲜花、彩带、彩扇和花环的少年儿童跳起了欢快的迎宾舞蹈。在杨尚昆主席陪同下,科拉松检阅了三军仪仗队。
欢迎仪式后,杨尚昆主席关切地对她说:“先休息一会儿吧,访问日程安排得很紧。”的确,那天从早晨9点到晚上9点,科拉松要参加欢迎仪式,会见杨尚昆主席,同李鹏总理会谈;下午参观故宫、长城;晚上会见政协主席李先念,主席欢迎宴会;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很少有休息时间。
看了这张日程表,连精力充沛的记者们都有些发怵。但是,科拉松却笑着回答说:“没有关系,我习惯于紧张的工作。”
在一系列会见中,两国领导人共商如何发展已有一千多年交往历史的中菲友好关系,纵论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无论是会谈还是会见,气氛都十分融洽、亲切。科拉松充满激情地说,我们两国的目标都是实现国家强大、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正是这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铸造着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未来。
ABOUT
往事
▓ 科拉松·阿基诺登上长城
官方活动之余,科拉松一行分秒必争地参观游览中国名胜古迹。当日下午,游览了雄伟壮丽的故宫三大殿和只对贵宾开放的帝王寝宫。从故宫出来后,总统的军队径直奔向八达岭长城,科拉松一口气登上北路的第三敌楼,仍毫无倦意。
晚上,总统会见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时,兴奋地说,长城给她和所有随行人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先念主席含笑称赞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嘛,你们都是好汉咯!”
朋友加亲戚
科拉松访华前,为能否见到邓小平同志(时任中顾委主任)而惴惴不安。她当时对记者说,如果见不到邓小平,她的中国之行就不算圆满。
ABOUT
都随风雨到心头
往事依稀浑似梦
▓ 邓小平会见科拉松·阿基诺及其两位女儿。
科拉松期待的重要时刻终于来到了。4月16日上午10时,当科拉松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时,身穿黑色中山装的邓小平同志走上前去握着她的手,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说:“欢迎你,我很高兴见到你。”
接着,邓小平问:“你的女儿呢?”当总统的两个女儿从随行人员队伍中走到邓小平面前时,邓小平微笑着问:“你们可不可以叫我爷爷啊?”两个女儿都点了点头。邓小平高兴地说:“那我们今天就认亲了!”
在邓小平与她们母女三人单独合影后,两位千金兴奋且略带几分害羞地说:“谢谢爷爷!”邓小平随即问科拉松:“这样你比我低了一辈,你不在意吧?”科拉松不加思索,干脆利落地回答道:“那我叫你‘伯伯’。”这时,聚集在大厅门口的记者们立即用纸笔和相机录下了这一动人的场面。
ABOUT
往事
▓ 1988年4月16日,邓小平会见阿基诺总统。
宾主落座后,科拉松就对邓小平说:“您看上去非常健康。”邓小平回答说:“我84岁了。去年我提出完全退休,大家不赞成。我现在是半退休。”
科拉松说:“我很高兴您没有完全退休,否则,我恐怕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同您见面。”
邓小平笑着说:“即使我退休了,我也会同你见面的。因为中菲两国人民不仅是朋友,而且还有着特殊的亲戚关系。”
会见中,邓小平坦诚地对科拉松说:“你当选总统以来,我们知道你的处境并不轻松。但你处理得很好,使菲律宾由动乱走向现在的比较稳定,对此,我们很赞赏。”
邓小平强调说,中国希望有一个稳定和繁荣富强的菲律宾。在谈到一些国际问题时,邓小平说,中国希望世界和平、地区和平,特别希望同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亚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成为更好的朋友。
他还指出,国际问题,最好都能采取和平的方式,合情合理地加以解决。对于中菲关系,两位领导人一致表示要积极努力地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科拉松表示,她看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功,希望能从中汲取经验。邓小平说,中菲两国都应该抓紧利用和平的环境,发展自己的经济。
ABOUT
▓ 邓小平与科拉松·阿基诺。
会见过程中,邓小平拿着一支烟,对科拉松说:“我能抽烟吗?”
她含笑回答:“我不能对您说不可以抽,因为我不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但在菲律宾,我们内阁开会是不允许抽烟的。”
听到这番话,邓小平笑着向客人透露:“这次七届人大开会时,我违反了一个规则,习惯地拿起一支烟来准备抽,结果就有一位代表递条子提出批评,我只好马上接受。”他的话引起了满场的笑声。近一个小时的会见在亲切、活跃、幽默和笑声中结束了。
整个访问结束时,科拉松深情地对记者说:“尽管这次访华时间很短,但我本人和全体菲律宾人民将会永远怀念这次访问。”
- end -
文字 | 《别样风雨》
作者 | 潘正秀(曾任中国驻文莱大使馆参赞)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