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犹太人80年前从天津投奔八路军,究竟为什么?(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天津广播 Author 天津广播
一位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犹太人,在中国度过了65个春秋。他是中共外籍入党人士中,党龄最长的老党员,还加入了中国籍。而位于天津五大道地区云南路48号的一座三层小洋楼,是他走上中国革命道路的出发站。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傅莱
他叫傅莱,是中国研制初制青霉素第一人,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先行者,还带领团队建成了我国第一套大型医学文献计算机检索系统,历任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曾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这位犹太人为何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从天津走上中国革命的道路?他为何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和中国人民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前不久,傅莱先生的夫人江国珍女士来到天津,寻访丈夫在天津工作和生活的足迹,一个关于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就此展开。
妻子津门寻访旧居,
喜获丈夫80年前用过的钥匙
5月27日,天津晴朗无风,83岁的江国珍从北京风尘仆仆来到天津。自从2013年傅莱在德国定居的小儿子通过天津文史专家的帮助,辗转找到傅莱在天津的旧居,江国珍就一心想去看看丈夫曾经住过的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此番终于可以实现多年的心愿,老人显得格外激动。车刚驶入天津市区,江国珍就打量着窗外的街道,兴奋得像个小孩子一样喃喃地说:“快了、快了!”
天津五大道地区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云南路48号过去是登百敦道262号,属于英租界。这里的小洋楼已有百年历史,不少房屋长期处于出租状态。
▲傅莱夫人江国珍在傅莱旧居前
在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研究专家金彭育的陪同下,江国珍来到小洋楼二楼的一个房间。80多年前,傅莱就租住在这里。
“您看这地板没有动过,窗户、门、挂镜线也是原来的,包括窗户上这钮使的那大铜圆疙瘩,都是原装……”今年75岁的退休教师许君辉从1962年起就租住在这间屋子。眼前的一切,让江国珍猝不及防又倍感惊喜。虽然距离丈夫住在这里已有80年的历史,但房间主体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深色的木质地板、浅色的门窗,窗外沙沙作响的老椿树……穿过岁月的长河,江国珍仿佛看到了丈夫年轻时的身影。
面对傅莱夫人的到来,许君辉显得非常激动。一阵寒暄后,他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把老式铜钥匙,郑重其事地交到江国珍手上。“这个房子的原始钥匙我有两把,这次您来我特别高兴,特别准备了一把给您。我还找人鉴定了一下,这就是原始的,我给拴上了小绳儿……”
这一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江国珍感动得热泪盈眶。她紧紧握着丈夫傅莱在80年前贴身携带的钥匙,激动地上前拥抱许君辉,许久才说出话来:“哇,太好了!了不起!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实物,谢谢你!我觉得中国人民跟帮助党的国内外人士,那种友谊是不可磨灭的!”
▲傅莱夫人天津寻访(视频:孙昭荣)
犹太青年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投奔八路军
傅莱,原名理查德·施泰因,1920年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个普通职员家庭,犹太血统。这位犹太人为何会远渡重洋来到天津,居住在这座小洋楼里?一切还要从80多年前说起。
1938年3月,德国法西斯吞并了奥地利,残酷迫害、屠杀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犹太人。身为奥地利共产党员的理查德,被列入希特勒的黑名单。1938年年底,为了逃避纳粹盖世太保的追捕,理查德必须在24小时内离开奥地利。情急之下,理查德想到了遥远的中国。因为,上海是当时世界上接受犹太人仅有的几个地方之一。而且他还知道,中国有一支坚决反对法西斯、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革命部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他是一个进步青年,他的目标是非常坚定,就是要找到共产党的一支队伍,让全世界的穷苦人都能够得到解放。”江国珍说。
▲1939年傅莱乘邮轮远行
在家人和奥地利共产党地下组织的资助下,未满19岁的理查德告别祖国,辗转意大利乘上远洋客轮,在海上颠簸了近一个月,终于在1939年1月15日抵达中国上海。两个月后,理查德继续北上,于1939年3月来到天津,租住在天津五大道地区的一座小洋楼。
他先是在奥地利医生开办的德美医院从事化验工作,此后,又先后去了道济医院、西开天主教医院和马大夫医院工作。当时,背景离乡的理查德只有一个愿望:投奔八路军,消灭法西斯!
智运药品获称赞,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40年,理查德结识了在保定基督教青年会任职的美国牧师胡本德,当时胡本德与共产党地下组织有联系。在胡本德的帮助下,理查德与中共北平地下党取得联系,承担起为八路军采购和协助运送部队急需药品的任务。
1940年8月,“百团大战”伤员众多,急需大量奎宁、消炎粉和红药水,理查德手上有一批药品急待运出。但是日军为了防范药品进入抗日根据地,加紧了对天津外运物资的检查封锁。正在理查德急得团团转时,他意外得到一个消息。
天津文史专家张绍祖对傅莱在天津的经历做了深入研究,他说:“正好有个德国商人要往北平运化妆品,他就说我这也有,一起运过去。他找人把药品巧妙包装成化妆品,一直送到车站。因为他是德国护照,所以很容易就通过了检查。他又告诉北平的共产党,到车站接这批货物,所以这批药品很顺利地运到根据地了。”
理查德“智运药品”的消息在晋察冀军区不胫而走,得到了司令员聂荣臻的高度赞扬。
1941年春季的一天,理查德正在天津马大夫医院化验室工作,突然一个身穿长衫、头戴礼帽的年轻人推门而入,此人正是聂荣臻司令员亲自派来的中共地下党联络员黄浩。“我叫黄浩,专程从北平赶来找您,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聂荣臻司令员让我给您带来口信,欢迎来晋察冀边区搞医务工作。”
听闻这个消息,理查德心中说不出的喜悦,他终于盼来了这一天!1941年秋季的一天,理查德备好行囊,将一些生活用品和衣物托付给在小洋楼照顾他的厨师,然后按照地下党组织给他的通知,从天津出发,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傅莱初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白求恩学校里的“洋教员”和
战场上的“土八路”
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司令员亲切接见了理查德。当得知理查德的德文名字发音是Frey时(类似英文free,自由之意),他笑着说:“你离开法西斯铁蹄下的祖国来到中国参加八路军,从而获得了自由,叫这个名字很好!我给你起个中文名字,就叫傅莱吧!”理查德听后欣然接受,从此就一直用“傅莱”这个中文名。
由于傅莱有医疗方面的专长,聂荣臻将傅莱安排到白求恩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为尽快学会中文,傅莱拒绝给他配备翻译,每次备课,都用德文写好讲稿,然后借助字典翻译成汉语,并在旁边标上读音。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后,傅莱就能用中文讲课了。此后漫长的岁月中,他还熟读中国四大名著及很多文言著作,成了一名“中国通”。
1941年至1944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傅莱一面在白求恩学校教书育人,一面与同学们参加战地救护和部队卫生工作。有一次,敌人从飞机上投下一枚炸弹,一些战士被埋在瓦砾堆里,动弹不得。“我第一个跳下去,傅莱第二个跳下去,拿着我们仅有的工具去挖被埋的战士。因为工具不够,后来我们就用手刨,手都出血了,终于救出很多战士。”傅莱的战友胡宁回忆说。
▲1942年,傅莱在抗日前线诊治八路军伤员
傅莱身高1.92米,原本饭量很大,但由于经常需要行军作战,傅莱和战友们只能自带一点生玉米和黑豆充饥。即便肚子饿得咕咕叫,傅莱也从来不叫苦,不搞特殊。“有时候敌人的轰炸机来了,他就把锅里剩下的锅巴搁在兜里,停下来的时候拿出来吃。”江国珍说。
未完待续~
图文 | 天津广播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