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外事 | 宴请外宾甘苦谈

夏永芳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夏永芳 曾先后担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助理、上海市复旦外事管理教学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外联部部长等职。


乐在其中的“苦差事”

宴请外宾对我来说是一件“乐”在其中的“苦”差事。宴会之前要找材料,做准备;宴会过程中要想问题,作回答。有时以菜肴为话题,想的也是如何借此来介绍中国文化。由于全心投入,高度集中,且常须英语交谈,这样场面上“谈笑风生”,结束时“筋疲力尽”。但这种“苦差事”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每当席间的交谈满足了外宾的要求,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解答了他们的问题,从而增进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感情,一种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 2000年在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招待会上作者(左)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夫人(中)交谈。

2000年11月17日晚,我出面宴请斯洛伐克城市和乡村协会代表团。该协会是“超党派”的非政府组织,强调政府应给下层更大自主权;他们认为中国各级政府过于强势,贫富悬殊比较突出。

在宴会上,我谈到上海市政府如何在近十年中解决上海过去面临的交通、住房、污染等三大问题以及经济结构转变中建立职业培训机制,帮助百万工人转岗,在市政建设中安排百万居民搬迁等情况,使上海形势稳定,经济腾飞,百姓满意。

这些事实说明他们主张削弱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的观点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外宾感到很有说服力,解决了他们的疑问。北京的全程陪同说,他们从未想到在上海与地方人士会见谈话会有如此大的收获。由于谈话需经英语和斯洛伐克语两道翻译,宴会从晚上六点半进行到九点,持续两个半小时。那天晚上我几乎没有吃东西,但由衷地感到欣慰和兴奋。

特殊形式的对外宣传

宴请是一项礼宾活动,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对外宣传。其特殊之处主要在于宴请是个边吃边谈的过程,时间很有限,因此话题要抓准,语言要简练,方式要自然,气氛要活跃,还应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这样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000年9月24日,周慕尧副市长会见了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审议委员中原伸之。当日中午,我主持宴会欢迎中原先生。考虑到他的政治身份和专业领域与我相距甚大,我决定在宴会上以广泛的话题与之交谈,特别是选择中国文化、宗教和中日之间的学术和人才交流等这些他所熟悉和喜爱的话题切入,果然引发了他很大的兴趣。

中原畅谈他13岁起学习中国古诗,在中学、大学时代开始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并通读《易经》等经历,表达他对中国文化的崇敬和热爱,宴会的气氛非常热烈和融洽。

事后,中原先生来信说,他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投资环境和金融行业的改革开放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表示今后将积极促进日本金融界与上海市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作为国际金融和能源专家,愿就上海发展中有关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上海市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日中关系尽绵薄之力。

提高素质是关键

在宴请外宾的工作中,我的感受除了“苦”与“乐”之外,还有“累”和“难”。

与记者的交谈相对而言更“累”些。一是问题多,二是涉及面广,三是我知识面所不及的难题多。

2000年5月中旬,我宴请玻利维亚电台台长等两人。他们的提问有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味道,如席间谈话一开始,他们首先提出: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与香港的有什么不同?上海的银行都是国有的还是也有私有的?这些问题显然不在我的知识积累范围之内,我作了简单而又含糊的应答之后直言告之,这些问题最好找金融界人士作详细介绍。所幸的是他们并没有“刨根问底”,总算让我过了“关”。



△ 上海对外友好协会宴请美国友好人士代表团。


美国议员助手团成员虽然身份并不很高,但对他们将来在政治圈内的发展前景和对美国国会议员们将会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又鉴于中美关系的敏感性,因此宴请这些助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回答好他们提出的“中国如何解决通货膨胀”“保税区如何运作”“中国人如何交所得税”“你对中国加入WTO有何看法”等问题,足以使我对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无暇顾及”或“食之无味”。我清醒地认识到,学习不够,知识积淀不深、不广是我在宴会桌上紧张,甚至狼狈的根本原因。

为此,通常在每次宴会之前,我都要挤出不少时间来做准备工作,包括分析对象情况,构想谈话思路,特别是对一些可能会提到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作重点思考。

如我曾宴请了瑞典和泰国的人权代表团,这些国家与我国双边关系是友好的,但他们的人权观都倾向西方,对我人权状况存有不少疑问。

在宴会之前,我阅读了有关文件,反复思考我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外宾谈自己对人权的理解。我认为人权对广大中国人民来说决不是什么“西藏独立”,更不是“民运分子”的“言论自由”,而是国家的独立自主、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正义法治、百姓的参政议政。

作了一番准备以后,心里比较踏实。在宴请的过程中,根据外宾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宴请泰国人权代表团时,把谈人权与介绍上海的历史、上海的发展和上海人民生活的改善结合起来,比较自然和具有说服力,团长在宴会结束时说,此次谈话使她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有助于代表团对中国人权的了解。

宴请外宾是一项重要的外事活动,也是一种极好的外宣机会,对我们的立场观点、知识结构、思想修养和中外文表达是一种实际的考核。总之,其中学问颇深,甘苦甚多,值得回味和总结。



-End-

图文 | 《激情岁月》 

作者 | 夏永芳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